三天后,燕国的太尉阿史那承庆率领五万大军抵达了蓝田县的蓝桥镇一带。
这里距离蓝田关还有二十里,地势也比较开阔,正好驻军,主帅阿史那承庆命令士兵砍伐树木做成营栅,扎下了大营。
阿史那承庆年约五十岁,他是安禄山的头号心腹,地位甚至超过严庄和高尚,他其实是燕国的国师。
安禄山是张掖粟特人,他最初姓康,是粟特康国人,信奉祆教,安禄山以他在大唐的崇高地位,被康国大光明寺任命为东方教主。
祆教便成了安禄山发展忠信的纽带,他手下忠诚,军队勇猛善战,都和信奉祆教有直接关系。
阿史那承庆是来自碎叶的突厥贵族,但同时也是祆教中的重要人物,他是最早跟随安禄山的手下,安禄山让他负责传教,他忠心耿耿,协助安禄山发展势力。
燕国建立后,阿史那承庆被封为太尉,地位在相国之上,他原本负责守幽州老巢,夺取洛阳后,安禄山便把他调出来协助自己争夺天下,改让谋士贾循和大将向润客镇守幽州。
阿史那承庆可不光是谋士,他同时也能统兵作战,颇有智谋,之前就是他率大军在凤翔击败了唐军,迫使唐军彻底退出关中。
这一次,阿史那承庆又临危受命,率军抗击北侵的李邺大军,解除长安之危。
阿史那承庆长得干巴瘦小,给人一种皮包骨的感觉,脸色焦黄,一双三角眼中带着野兽般的残酷,还有一丝难以捉摸的狡黠。
大帐内,阿史那承庆指着沙盘对两名副将孙孝哲和高秀岩道:“蓝田关地势高,李邺占据此地,并非是想依靠关隘,蓝田关不堪一击,他其实是想居高临下,以地形为优势和我们作战,尤其他手下的碎叶骑兵比较厉害,一定是想用居高临下的冲击来击溃我们军队。”
孙孝哲不服气道:“我手下的岢岚骑兵可不是吃素的,我愿和他一战!”
孙孝哲是安禄山手下大将中最年轻的一个,他是契丹人,他母亲长得十分美貌,一直是安禄山的情妇,孙孝哲从小就深受安禄山喜爱,视他为子,也养成了孙孝哲比较骄横的性格。
虽然性格骄横,但孙孝哲武艺极为高强,能征善战,是一名出了名的悍将,长安就是他率岢岚骑兵昼夜行军拿下来的。
阿史那承庆眯着眼笑道:“我当然不会否认孙将军的勇力,只是李邺的目标是长安,而不是守蓝田关,我们晾他几天,他一定会忍不住前来和我们作战,那时我们占据了有利地形,就是岢岚骑兵发挥优势的时候了。”
阿史那承庆的话让孙孝哲心中舒服一点,他点点头,“我很期待那一天!”
阿史那承庆又对另一名副将高秀岩道:“要防止敌军前来偷营,必须加强加大外围巡哨,同时要保证我们的后勤粮道安全畅通。”
高秀岩连忙躬身道:“请大帅放心,卑职已经充分部署!”
在阿史那承庆部署军队的同一时刻,在江汉唐军的大营内,李邺也站在一部沙盘前,注视着沙盘上细微的地形变化。
这部沙盘和阿史那承庆的沙盘一模一样,都是由朝廷军器监制作,军器监一共制作了三部,一部存放在兵部,独孤烈给了李邺,一部放在军器监仓库内,还有一部由哥舒翰携带出征,毁于潼关之战的战火中。
阿史那承庆手中的那一部,就是军器监的库存。
在沙盘上蓝桥镇的东面,李邺插了一面黑旗,那里就是燕军的大营,距离蓝田县只有十五里,在营盘周围插了很多更小的黑旗,那是敌军的巡哨。
看得出,敌军巡哨已安排到了大营三里外,这就有点麻烦了。
裴琇指着一处山岩,“殿下,这里可以考虑!”
这座山岩看起来比较陡峭,距离敌军大营约两里左右,距离倒是正好,但李邺还是有些犹豫,从沙盘上看,这座山岩并不适合发射火鹞子,没有一点平坦之处。
但沙盘不能反映微观,要查看微观地形,必须要去现场,李邺点点头,“派几名探子去看一看。”
“遵令!”
唐军要查探的这座山岩叫做鹰首岩,它其实是一块巨型岩石突兀出山体,远远望去很像一只雄鹰的脑袋,这里也是蓝田县的著名景观,叫做蓝桥飞鹰,两边的山林就像巨大的翅膀。
四更时分,三名身手矫健的唐军斥候摸到了山岩上,这里距离敌军大营两里不到,四周都有巡哨,不过山岩上没有。
从沙盘上看,山岩很陡峭,但实际上山岩很大,山岩的顶部也就是鹰头顶部比较平坦,约一亩地大小,站在顶部,可以清晰地看见敌军大营,只可惜周围全是巡哨,他们只能匍匐在岩石上。
三名斥候用炭笔简单绘制了地图,便小心翼翼攀岩回去了。
次日上午时分,李邺召集众将部署作战,他指着沙盘道:“敌军大帐方圆三里内都是探哨,我们靠近敌军三里内都立刻会被发现,根据斥候的情报,鹰头岩四周全是巡哨,我们只要在鹰头岩有动静,对方巡哨就会发现。
另外,我们周围也有不少敌军的探哨,一旦我们出动大军,敌军会立刻发现,当然,敌人大军出动,也会被我们发现,不过要想摆脱敌军的监视,我们必须要考虑一个稳妥的方案。”
众将都知道主公已有定计,便没有吭声,等他继续说下去。
李邺点点头,用木杆一指鹰头岩西北面的一大块空地道:“这里距离敌军大营约八里,如果我们在这里扎下大营,那么我们距离敌军大营很近,骑兵一刻钟就能杀到敌军大营,就算敌军探子报警,短短一刻钟时间也来不及整备,我们打的就是时间差。”
南霁云不解问道:“那鹰首岩我们放弃了吗?”
李邺微微笑道:“恰恰相反,我们把大营扎到了西北面,距离鹰首岩较远,敌军就没必要在鹰首岩四周巡视,周围的巡哨就会消失,我们就有机会了。”
众人这才醒悟,连连点头。
裴琇迟疑一下问道:“如果我们扎营之时,被敌军突袭呢?”
李邺淡淡道:“是有这个可能性,敌军会试探我们,所以我们在扎营之时,必须要做好足够的防护。”
“殿下,我们什么时候转移大营?”司马王遂舟问道。
“今天就开始转移!”
中午时分,江汉唐军开始收拾大营向北进发,立刻被周围的燕军探子发现了,三支火药箭飞射上天空,在空中炸响。
片刻,数里外又有三支火药箭上天,再远处,燕军探子又发射了三支火药箭,像烽燧一样,将消息传到了二十里外的大营。
阿史那承庆当即命令军队集结,防止唐军来袭。
“当!当!当!”在急促的警报声中,五万大军撒腿奔出了军营,开始在空地上迅速集结。
第667章 先下一城
等待良久,一名探子骑马疾奔而来,翻身下马禀报,“启禀太尉,发现唐军在驻扎新大营!”
阿史那承庆一怔,急问道:“新大营在哪里?”
探子向西南方向一指,“在那个方向,距离我们约有七八里左右。”
孙孝哲当即上前道:“太尉,估计是唐军见我们不肯上当,才把大营北移,不如卑职率骑兵前去进攻,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阿史那承庆想了想道:“既然我们大军已经集结,那索性就迎上去看看,高将军!”
“卑职在!”高秀岩连忙躬身道。
“你率一万军队守住大营,若敌军来袭,以弓箭迎之!”
“卑职遵令!”
阿史那承庆点点头令道:“其余四万大军跟随我迎上去!”
“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连续吹响,四万大军列队出发了,骑兵手执长矛走在最前面,接下来是三万步兵,队伍盔甲闪亮,长矛如林,杀气腾腾。
很快唐军斥候也发现了敌军异动,立刻赶去汇报。
李邺大军刚刚抵达新驻营地,便接到了报告,敌军约四万大军正浩浩荡荡向新大营杀来。
李邺冷笑一声令道:“大军布阵!”
近五万唐军迅速在新大营前方布下了大阵,这里是一处台地,约有十丈高,两边是很低的山崖,只有二十余米高的悬崖,有一个宽约一里的缺口,缺口斜坡缓缓下降,延伸向下而去。
如果双方在此对阵,唐军又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势态,尽管不是很高,只是三十米左右,但对于大军交战,这个高度还是很致命,地势低矮的一方很难取胜。
燕军主力大军在三里外便停止前行,阿史那承庆远远打量斜坡,他眉头紧锁,唐军居然又是居高临下,这让自己怎么进攻?
孙孝哲跃跃试试道:“太尉,让卑职率冲击一下,若行不通,卑职立刻撤回!”
阿史那承庆想了想,便点点头答应了,“可以,一旦遭遇强力阻击,就立刻撤退!”
孙孝哲大喜,当即举起一个巨大的号角,亲自吹响了。
“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中,一万骑兵迅速集结,孙孝哲手挥铁枪大喊:“弟兄们,跟我冲!”
“杀啊——”
一万骑兵齐声呐喊,战马开始奔腾起来,渐渐拉成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就像一支铺在大地上枪头,以雷霆万钧之力向斜坡上的唐军杀去。
李邺冷冷喝令道:“弓弩手准备,重甲步兵就位!”
两千重甲步兵列成一堵坚实的铁墙,手执闪闪发光的陌刀,将缺口堵住了。
在两千重甲步兵身后,是一万弩手,他们单膝跪下,弩箭斜向上指向天空。
敌军如奔腾的大潮,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他们已经靠近斜坡,进入一百五十步内,李邺一声令下,“发射!”
“梆!梆!梆!梆!”
清脆的梆子声骤然敲响,一万支弩箭同时发射,在空中迅速形成一片乌云,他们没有射最前面的敌军,而是射进了后面最密集的敌军群中。
这支骑兵都是由契丹人组成,个个骑术高超,纷纷钻到战马肚子下躲避箭矢,箭矢如暴风骤雨般落下,不少战马被射中,嘶鸣着倒地,下面的骑兵也纷纷跟着落地。
有的骑兵动作灵活,一跃跳上同伴的战马,还但是有不少骑兵奔跑不及,被后面的战马撞倒,惨叫着卷进马蹄中。
一万支箭射倒了六百余匹战马,很多战马虽然中箭,一部分没有射中要害,比如射中马臀,战马依旧能继续奔跑,还有很多弩箭射中了马鞍,马鞍就成了战马天然的铠甲,保护住了战马。
这时,李邺忽然看见了奔在最前面的敌军主将,李邺虽然不认识孙孝哲,但孙孝哲的装束很奇特,和其他骑兵完全不同。
首先是他的战马异常高大雄健,这其实是安禄山的战马,赏给了孙孝哲,这匹战马高大雄健,能驮负千斤重量,孙孝哲身高一米九左右,披上重甲,不畏惧箭矢,连脸庞和脖子都被厚厚的铁甲包裹,人和马就是一个庞然大物,手执一杆大铁枪,至少重六七十斤。
李邺亲眼看见这名大将连中数箭,但箭矢居然没有射进盔甲,被弹落下地,这必然是一名极为重要的大将。
李邺摘下两石定海弓,抽出一支狼牙箭,拉弓如满月,一箭射去,箭矢快如闪电,眨眼到了孙孝哲面前。
孙孝哲开始没放在心上,忽然感觉不对,这支箭蕴含的力量太强大了,破空之声远远超过一般箭矢,他急速一闪身,快如光影,侥幸躲过了脖子。
但最终还是慢了一步,没有能全身躲过,“噗!”一箭正中右肩肩窝,箭矢射穿了他的铁甲,也射穿了他的肩膀,箭尖从后背透出。
孙孝哲大叫一声,失去了平衡,扑通落马,连着被几匹战马踩中,只听骨头断裂,痛得孙孝哲连声惨叫,他的十几名亲兵拼死相救,把他救上了战马,掉头向侧面奔去。
孙孝哲是岢岚骑兵的头羊,也是标杆,他到那里,岢岚骑兵就跟随他到那里,此时,后面的骑兵大队不明所以,也纷纷跟随他向侧面奔跑,脱离了正面战场。
唐军万弩齐发,敌军骑兵的侧面暴露了弱点,战马纷纷中箭,一片人仰马翻。
敌军万骑在距离陌刀军还有八十步时脱离了战场,丢下一千五百余人马的尸体,仓惶撤离战场。
李邺暗暗有些懊悔,自己射出这一箭,反而让敌军骑兵逃走了。
孙孝哲身受重伤,被士兵抬了回来,阿史那承庆急忙上前查看,他顿时倒吸一口冷箭,一支箭竟然射穿了他的铁甲,还射穿了肩膀,箭尖从后面铁甲透出,这是何等强大的力量?
孙孝哲虽然身受重伤,但头脑却很清醒,他声音低微道:“是李邺,我亲眼看见看见他射出.”
“你不要说话了,让军医看看你的伤情!”
阿史那承庆回头一招手,军医连忙上前查看,稍微检查片刻,军医站起身对阿史那承庆道:“左大腿腿骨断了,肋骨断了五根,伤势最重还是右肩,箭矢伤了筋脉和骨头,必须立刻送回长安用最好的药医治。”
阿史那承庆连忙派人将孙孝哲送回长安,他们是坐船从灞水回长安,倒不颠簸,影响不大。
这时,已是黄昏时分,唐军收军,阿史那承庆见对方不像要进攻的架势,也下令收兵回营,并派出大量探子,监视唐军大营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