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出仕就在蓝田县出任主薄,今年升县丞,但县令跑掉了,卑职为了保民,接受了燕国的任命,出任县令,卑职心中并没有背叛大唐。”
沈焕说得很坦然,他问心无愧,
李邺淡淡道:“我找你来不是想追究责任,而是我想了解县城内的房屋状况,木制房屋多吗?”
“基本上都是木制房屋,这里是终南山区,盛产木材,没有泥土烧砖,县民因地制宜,都是采用木材造房。”
“县城内有没有很大的空地?”
“原本有不少,但很多长安民众逃来,把空地都占光了,修了大量简易房屋,现在就只有城隍庙一带稍微空旷一点。”
“城隍庙在哪里?”
沈焕用木杆指向县城西面,“在城西!”
“靠城墙吗?”
“距离城墙很近,就隔了一排房子,最多三十步。”
李邺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李邺当然是要火攻蓝田县,燕军为了夺取粮食,把县里的百姓全部强行赶走,李邺立刻想到了火攻,原本他还担心会伤了普通百姓,而现在他没有顾虑了,甚至火烧全城,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估计阿史那承庆也在后悔吧!把全城百姓赶走,把数千不愿走的老人杀死,他却失去了人盾,这就是天意!
李邺当即召集众将,部署今晚的作战方案。
“大家都知道我今天伐木,准备做攻城梯,但实际上这只是假象,做给城内的敌军主帅看的,我真正策略是今晚发动火攻,我们还有五百只火鹞子,还有两千颗火油球,这就是我们胜利的保证,各位,决战在今晚,希望大家打起精神来,我们一战将敌军全歼。”
众人纷纷振奋精神,目光中充满了期待,李邺用木杆指着北城门,对陌刀军主将黑矛道:“敌军必然会从北门突围,用陌刀军给我堵住敌军突围!”
“卑职遵令!”
“然后是南城门!”
李邺对关沛道:“你率一万弓弩手堵住南城门,洒满铁蒺藜,若敌军突围,一律射杀,不考虑受降!”
关沛躬身行礼,“遵令!”
李邺又对两名鹰扬郎将许海鹰和刘铮道:“你们二人各率五千弓弩手协助重甲步兵,一起围堵北城门!”
两人一起答应。
李邺点点头,又对裴琇和南霁云道:“你们二人各率一万骑兵在城墙外围围剿,若是汉人燕军,可以接受投降,异族胡人一律斩杀。”
“遵令!”
李邺又缓缓看一眼众人道:“我们的目标还是长安,但今晚将是我们立威一战!”
两更时分,唐军开始行动了,一支支队伍奔出大营,前往各自部署的位置,但他们没有立刻靠近城墙,防止被敌军发现,都在远处。
率先部署的是两百架火鹞子弹射器,它们在距离东城一里外一字排开,三百架旋风砲将是最后发射,它们需要耐心等候。
燕军部署在城外唐军大营附近的一支探子也在关注唐军大营的动静,这支探子约十人左右,是三支探子队伍之一,他们部署在西南方向,距离县城还有三里,在一片树林内观察唐军大营动静。
舅子这时,从他们身后忽然一阵密集的弩箭射来,燕军探子们纷纷惨叫落马。
探子首领和另外两名探子大惊失色,纵马疾奔逃命。
随即从树林深处冲出百名骑兵,正是唐军斥候,由斥候郎将张典率领,他负责围剿唐军周围的探子,他已经干掉了两支探子队伍,这是第三支。
他早就盯着了这支探子,他问了其他口供,燕军只派了三支队伍,那么这是最后一支探子。
百名燕军斥候冲出来,将剩下的探子团团包围,首领拼死突围,被一阵乱箭射杀,剩下的两名探子吓得连忙下马投降。
张典当即审问了两名探子,得知燕军确实只部署了三支探子,此时,城外的燕军探子全军覆灭。
这时,城东忽然出现了密集的飞鸟腾空,空中星星点点,这是火绳在燃烧。
守城士兵忽然看到了黑压压飞来的火鹞子,当即敲响了警钟,“当!当!当!当!”
全城惊动,燕军纷纷从睡梦中惊醒。
两百只火鹞子在越过城墙时‘轰!’地燃烧起来,仿佛凤凰浴火,变成了两百只熊熊燃烧的火鸟,向城内四面八方飞去。
第672章 满城皆焚
两百只火鸟冲进城内,城内顿时喊声四起,县城房屋大多老旧,基本上是木制,很容易一焚皆燃。
阿史那承庆也安排了一万余人,分成四百组准备随时扑救大火,每个人手执竹扫帚、水桶和湿漉漉的被褥,唐军的火鸟飞进城内,士兵们立刻冲上去扑救。
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两百只火鸟飞进城内,各组士兵都向自己最近的火鸟冲上去扑灭,很快,两百只火鸟被扑灭了一百三十余支。
但还是有七十余只火鸟点燃了房屋,城内出现了七十余个火点。
紧接着又是两百只火鸟飞进了城内,这一次,士兵扑救稍微有点吃力,前面的火点没有扑灭,后面的火点又起。
燕军士兵勉强扑灭了七十余只火鸟和火点,但还是又一百二十余只火鸟点燃了房屋。
更要命是,夜里起风了,北风呼啸,火借风势,开始成片地燃烧起来,救火士兵被烧得连连后退,已经战胜不了烈火。
高秀岩也见势不妙,纵马奔去县衙,正好看见台阶上的主将阿史那承庆,“太尉,大火已成势,弟兄们已无法扑灭大火!”
阿史那承庆想得很周全,但大火真的燃烧起来,那种惊天骇地的烈火还是让他心中也有点害怕了,他连忙令道:“命令士兵去城隍庙集结,另外与让萧偲和李承旦来见我!”
“遵令!”
高秀英骑马飞奔而去。
望着迅速蔓延的大火,阿史那承庆现在有点后悔了,他应该听从李承旦的劝告,先撤离县城,至少还能保住一部分军队。
心中虽然后悔,但他不会说出来,他怎么可能在将士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决策失误。
这时,两名骑兵统领萧偲和李承旦骑马飞奔而来,在马上抱拳道:“参见太尉!”
萧偲是契丹人,统帅五千契丹骑兵,李承旦是奚人,统帅五千骑兵,当然,他们手下骑兵现在已经没有一万人,只剩下六千余人。
他们骨子里瞧不起汉人,也瞧不起汉人士兵,所以之前高秀岩率领他们二人断后,他们根本不买帐。
两人的顶头上司是孙孝哲,孙孝哲受重伤被送回长安,他们二人就由阿史那承庆亲自统领,阿史那承庆是国师,还稍微能差使动他们。
阿史那承庆命令二人,“你们率骑兵去试一试北城门,如果北城门能撤退,立刻通知我!”
李承旦暗暗撇撇嘴,自己白天劝他撤退,还被他臭骂一顿,现在也知道问题严重了。
心中鄙视归鄙视,但两人不敢违抗命令,其实他们也想突围北撤,留在城内太危险了。
两人当即抱拳道:“遵令!”
他们的骑兵已经在大街上集结,火势虽然猛烈,现在还能接受,但就怕浓烟起来,人马都会受不了。
“出击!”
萧偲大喝一声,六千骑兵奔腾起来,向北城门狂奔而去,他们绝不是试探,就是要突围出城,后面的步兵能不能跟上来,与他们何干?
北城门已经开启,吊桥缓缓放下,围堵在北城门外的两千重甲步兵已经听到了城门马蹄疾奔之声,开始列队向前,呈半圆形包围。
当城门开启时,两千支陌刀刷地上前,顿时一片刀光寒影,杀气冲天。
马蹄声如雷,瞬间冲出了城门,奔在最前面的是右将军萧偲,当他看清数十步外的对方阵型,居然是陌刀大阵,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但他已经无法回头,他只得硬着头皮狂喊一声:“杀啊——”
他挥舞狼牙大棒,狠狠地向对面的陌刀军主将砸去。
陌刀军主将黑矛的眼睛里闪烁着野狼一般的残酷,他陌刀一挥,一刀凌厉的寒光闪过,血光迸射,萧偲胯下战马失去了脑袋,变成一匹无头战马,战马扑通倒地,把萧偲甩了出去,狼牙棒也砸偏了,萧偲翻滚落地,但他再也起不来,数把陌刀齐下,萧偲被斩成无数截。
后面的骑兵如况狂浪一般冲上来,但陌刀军就像巍然屹立的巨大礁石,将一波波大浪劈成碎片,破碎的尸体迅速堆积,血肉混在一起,人马难辨,大量鲜血如小溪般流入护城河,把北城一带的护城河染成了红色。
这时,两侧的唐军弩军一起发射,弩矢如疾雨,从城内奔出的骑兵纷纷翻滚落入护城河中,奔过吊桥的骑兵也迅速减少,大大减轻重甲步兵的压力。
不到一刻钟,已有一千多骑兵被斩杀,尸块堆积如小山,城内的骑兵已经无法再冲出来,李承旦万般无奈,只得掉头向城内奔去。
此时城内已是大火焚城,烈焰腾空,浓烟弥漫,空气被烧得滚烫,大街上也一样被浓烟卷裹,什么都看不见,呛得人马无法呼吸。
很多战马发狂了,一声悲嘶,四蹄狂奔,带着身上的骑兵一头冲进了火海。
一批批战马倒地,窒息而死,士兵们躺在地上,用手扼着喉咙,拼命咳嗽,也渐渐呼吸不过来,晕厥过去。
只有城门处稍微好一点,李承旦见回城已没有活路,他大吼一声,“冲出去,生死由命!”
他们奋力疾冲,在尸堆中践踏狂奔,尸体被踏城肉泥,还是被他们冲过了吊桥,向四面散开奔跑,这时,重甲步兵已经向后退了数十步,形成一个的半圆形,中间是一大片空地。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骑兵分散逃命,冲击力不光集中在正面,给正面的压力太大。
但结果是一样,骑兵四散奔逃,也一样逃不过陌刀大阵的绞杀,最后的数千骑兵逃出来,也一样消亡在刀光血影和暴雨般箭矢之中,李承旦身中三百多箭,坠入护城河中,护城河很浅,北城门这一段的护城河已经被尸体填满,李承旦人和马像刺猬一样,重重倒在尸堆上。
北城突围失败,骑兵全军覆灭,这两个消息阿史那承庆已经得不到了,大火吞没了整个县城,数万士兵集中在数十亩大的空地上,士兵们或蹲或坐,每个人都拿着湿漉漉的麻布捂住口鼻,默默等待着烈火焚烧结束。
这确实是一个办法,身处火海,事先开辟出一片空地就能躲过一劫,但还要注意防烟。
可惜阿史那承庆遇到的是李邺,李邺早就料到他会有这个逃命方案,西城头上,几名唐军斥候确认了目标,向空中射出一支火箭。
等候在西护城河对面的三百架旋风砲一起发射,雨点般的陶罐火球向城内射去,火球从天而降,噼噼啪啪落在人群中,人群中顿时燃起了大火,更要命是,一万骑兵同时向城内射箭,箭矢如疾雨,夹杂着火球射向人群。
燕军一片大乱,仓惶地四散奔逃,无数被箭矢射中倒地,或者浑身燃起大火,哀嚎着狂奔。
从北城过来的五千弓弩手也纷纷上了城墙,举弩向城下的燕军士兵放箭,很多士兵唯恐火势不够,又将一捆捆麦秸扔下去,增大了火势。
城内浓烟弥漫,站在城墙上只能看见滚滚浓烟,看不见城内的情况,唐军士兵们只能盲目向城内举弩射击。
南城门方向火势不大,大量士兵南城门奔逃求生。
南城门开启了,李邺改变了方案,命令可以接受投降,士兵齐声大喊:“放下兵器,投降者可饶性命!”
片刻,只见无数士兵举起双手哭喊着奔出来投降。
第673章 狡兔三窟
一场大火烧到天亮才结束,整个蓝田县城内烧成了白地,偶然还能见到一些残垣断壁,这时,天空下起了雨夹雪,天气变得寒冷起来。
李邺同意接受投降后,城内的燕军将士终于得到一线生机,两万一千余人从南城门逃出来,成了唐军的战俘,也包括高秀岩,他装扮成一名小兵,被人揭发了。
唐军士兵将高秀岩捆绑起来,押到李邺面前,李邺怒斥道:“你身为堂堂大同军主将,居然率军投降安禄山,助纣为虐,罪不容恕,给我推出去斩了!”
士兵将他推下去,高秀岩扭头拼命大喊:“鲁王殿下,我也有功劳,可抵罪过!”
李邺又让士兵把他推回来,冷冷问道:“你有什么功劳?”
高秀岩单膝跪下道:“启禀殿下,阿史那承庆为夺取粮食,下令将满城百姓斩杀,是卑职说服他不要杀人,把百姓赶出城去,卑职没有让士兵把年轻女人留下,让所有妇女都得以逃脱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