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435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这一次,张忠志投入了一万五千大军,“呜呜——”在低沉的号角声中,一万五千士兵冲上了冰面,由张志忠亲自统领,向数里外的冰墙杀去。

第688章 曲江攻势(下)

  李邺注视着冰面上杀来的两条长龙,完全就是为了适应树枝宽度而组成的队列,一排的宽度在十五丈左右,五十名士兵,浩浩荡荡向前奔跑,看得出对方的安排是以五千人为一组攻城,一共进攻三次。

  关沛大喊道:“弓弩手准备!投石车准备!”

  两边城墙上各部署了一千五百名士兵,这也是城头能容纳士兵的最大限度,每个士兵都手执军弩对准了缺口。

  冰墙背后,十架投石车已经吱吱嘎嘎拉拽到位,投兜内放置着重达五十斤的火油陶罐。

  数十名士兵站在投石车上,有士兵手执火把,耐心等待着点火命令,他们也看不见冰墙另一侧的情况,只听见越来越近的喊杀声,为首校尉注视着城墙上的令旗。

  这时,敌军越来越近,终于冲上了树枝,关沛咬紧了嘴唇,这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防御,他必须要权衡利弊,看准时机,太早不行,太晚也不行。

  数千燕军士兵手执盾牌和长矛在树枝上奔跑,还扛着数十架攻城梯,树枝确实有很好的防护效果,毒蒺藜的威胁解除了,只偶然会有士兵摔倒,也不知道是踩中毒蒺藜,还是被树枝绊倒。

  燕军已经冲到距离冰墙百步处,李邺瞥了一眼关沛,倒也佩服他的冷静。

  他其实不知道关沛已经浑身大汗,关沛忽然猛地一咬嘴唇,大喊道:“射击!”

  城头上三千弩手一起发射,箭矢如暴雨般射向冰面上的敌军,燕军士兵纷纷高举盾牌,迎着箭雨奔跑。

  城头上的令旗手也举起了红旗,投石车校尉大喊:“点火发射!”

  士兵点燃了陶罐内的火油,陶罐内的火油猛烈地燃烧起来,十架投石车同时挥出了抛竿,‘嘭!嘭!嘭!’十只燃烧的火球在空中翻滚,泼洒出大量的燃烧的火油。

  这是特殊安排的,陶罐没有盖子,在空中翻滚,燃烧的火油就会大量泼洒出来,到处点火。

  投石车开始后退,有士兵将车上的陶罐推翻在地上,陶罐碎裂,火油流满了冰面,他们又将数百捆麦秸抛在地上,加快速度后退。

  外面的树枝开始燃烧起来,到处是烈火和浓烟,主要集中在一百步和一百五步之间,士兵们一阵大乱,有士兵开始向后退了。

  在后面督战的张忠志大怒,天子在后面观战,这个时候谁敢逃跑?

  他喝令道:“后退者杀无赦!”

  他令一千刀斧手在后面压阵,谁敢后撤就立刻斩杀。

  也幸亏不是晒干的树枝,都是刚砍下了的树枝,比较潮湿,燃烧不迅猛,被斩杀了近百名逃跑的士兵后,一万多燕军士兵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奔跑。

  还真不知死活,李邺对关沛道:“发射火药箭!”

  三千名士兵一起发射火药箭,火药箭最大的特点是助燃,三千支火药箭射进人群,有的射在盾牌上,有的射在地上,开始加大了火势,冰面上浓烟弥漫,很多士兵被呛得晕了过去。

  这时,最前面的千余士兵已经奔到冰墙下,他们搭上梯子向上攀爬,每架梯子顶端都有一根几丈长绳索,攀在冰墙顶部的士兵们纷纷将绳索抛向另一边,顺着绳索直接滑了下去,这是张忠志的意思,压根就没有想过让士兵回来。

  数百名士兵攀过了冰墙才发现前面数百步外还有一堵高墙,就在这时,城头上扔下来几支火把,‘轰!’燃烧起来,这可比前面迅猛得多,一下子整个冰面都是烈火,麦秸也点燃了,烧得数百士兵一片哀嚎惨叫。

  冰墙上的士兵吓得纷纷撤回去,后面树枝上的烈焰开始变得猛烈起来,数千士兵被烧得哭爹喊娘,向两侧逃跑,很多人踩中的毒蒺藜,一头栽倒在地上,就算侥幸逃上岸,迎接他们的依旧是城墙上方密集的箭矢。

  安禄山脸色铁青,心中懊悔之极,他这才想起李邺善于用火,用树枝铺路,不正好成全了他吗?

  这时,一名将领奔到安禄山面前低声道:“陛下,在塔上看清楚了,冰墙背后三百步外还有一堵高墙,高墙背后部署着大量重甲步兵!”

  “重甲步兵?”

  安禄山吃了一惊,这时他也看见了冰墙另一侧燃起的熊熊烈火。

  也罢,等巢车和投石机造出来再攻打曲江吧!

  安禄山叹了口气,下令道:“传令张忠志撤军!”

  他又令道:“朕要回军营!”

  数十名士兵把他摇篮椅抬上一辆极为宽大的马车,马车在数百骑兵护卫下缓缓离去了。

  这时,一名士兵跑到张忠志身边大喊道:“陛下有令,命令张将军撤退!”

  混乱中,张志忠长长松了口气,“撤军!”

  “当!当!当!”

  撤退的锣声敲响,大军纷纷后撤,好在这才是第一轮五千人进攻,后面还有一万人没有开始进攻,五千士兵损失了一半,其他一半士兵侥幸逃了回来。

  大军后撤上岸,张忠志这才发现天子已经不见了。

  一名侍卫将领上前道:“天子有令,今天的进攻暂时到此为止,大军撤回军营?”

  张忠志连忙问道:“请问许将军,天子为何停止进攻?”

  姓许的将领看了他一眼道:“天子说,李邺不会那么轻易让我们攻进城内,曲池坊内必然还有更多的部署,刚从燃起大火就是证明。”

  张忠志也暗暗松了口气,姓许的侍卫将领走了,一名偏将上前低声道:“刚从天子派人去芙蓉园内的八角塔上去查看,发现冰墙里面还有一堵高墙。”

  “原来如此!”

  张忠志明白了,原来天子看到了冰墙另一边的情况。

  进攻曲江池的燕军撤退了,冰面上的大火依然在燃烧,待大火熄灭后,化开的水又渐渐结冰,连同树木的残渣和烧焦的尸体一起冰冻起来,冰面上出现了大片坚硬的杂物,很多树枝尖刺,反而成为了攻城的阻碍。

  下午时分,汉长安拆房的燕军士兵回来,用健牛拖拽着十几根巨大粗壮的木柱子,李邺站在东面城头上,注视着一根根巨大的木柱被拖进军营,他也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

  长史崔光远在一旁道:“其实殿下也不用太担心,长安城足够结实,攻城槌砸不穿城墙,最多只能攻打城门,但长安城门都有瓮城,他们就算攻破一道城门,还有另一道内城门。”

  大将李晟也道:“卑职在凤翔和燕军作战时有经验,用大黄弩在百步内能射穿敌军的盾牌和盔甲,是对付攻城槌的好办法,卑职愿请缨守北城,若北城失守,卑职愿提头来见!”

  李邺点点头,“准许李将军的自荐,另外,我准备今天晚上将毒蒺藜撒到北城外,北城外面是西内苑和东内苑,对民众影响不大,各位有不同意见吗?”

  李邺看了一眼众将,包括崔光远和苏震都没有表态,这时,苏震笑了笑道:“冰雪融化后,蒺藜上的毒性就会完全消退,开春后可以号召百姓去捡拾蒺藜,找到一枚蒺藜刺奖励五文钱,五千贯钱就能消除大部分隐患了。”

第689章 再战北城

  当天晚上,李邺派出一千名士兵,背着大口袋在太极宫和大明宫外两百步到五百步范围内撒下了近百万枚毒蒺藜,这无疑给比较薄弱的北城皇宫防御增添了一道防御利器。

  东大营内的军器工场内灯火通明,数百名工匠在连夜改造木柱,这些都是宫殿的立柱,每一根重达数万斤,而且比较长,需要把它稍微锯短,然后装满把手,顶部再装上生铁撞头,一根攻城槌八九千斤,一百名士兵两侧抬着,一撞之力可达数万斤。

  同样在寒冷的夜晚,上千唐军士兵在北面几座城门前的护城河冰面上凿洞,每座城门前的护城河冰面上都凿了几百个洞,并均匀撒上大量的盐,让盐缓慢溶解冰面。

  第三天天不亮,战鼓声在北城外的西内苑响起,今天是北城主将李归仁的主场,他将亲自率领三万军队攻打太极宫,这是安禄山的命令,安禄山的记仇之心极强,李邺是从太极宫的芳林门攻入长安,他也要从太极宫攻进长安。

  当然,还和太极宫的城门相对容易攻打有关,太极宫的城门没有瓮城,是一座单城门,而大明宫城门有瓮城。

  另外,大明宫城墙也有马面墙,但太极宫城墙却没有马面墙,士兵们就不用担心背后袭击,这一点太重要了。

  太极宫的城墙长约两里,分布着芳林门、玄武门和玄德门三座城门,李晟亲自统领六千士兵防御太极宫。

  城墙上有三千大黄弩士兵,一千五百部大黄弩,另外还有十架大型投石机,三百名长斧手也就位了,另外还有三千后援军,中包括一千重甲步兵,一旦敌军攻进成来,他们就会围堵住城门。

  “呜——”

  西内苑中低沉的号角声吹响,三万燕军出现在两里外的旷野里,战旗飘扬,杀气冲天,队伍中有数百架攻城梯和几根巨大的攻城。

  李归仁凝视城墙片刻,他厉声令道:“金载绪、王琦听令!”

  “卑职在!”两名大将闪身而出。

  李归仁令道:“你们各率本部三千人,扛百部攻城梯,金载绪攻打玄武门东,王琦攻打芳林门西,没有我的撤军信号,撤军者斩!”

  “遵令!”

  两名大将接过令箭,骑马飞奔而去。

  李归仁又对自己亲兵首领张寇道:“你可率一千刀斧手为督战官,任何人胆敢撤退,杀无赦!”

  “遵令!”

  张寇率领一千骑兵,拎着利斧也上去了。

  李归仁这才冷冷令道:“擂鼓出战!”

  “咚!咚!咚!”

  惊天动地的战鼓敲响了,六千燕军手执长矛和盾牌如潮水般向城墙冲去,城头没有弓弩射击,也没有投石机,李晟有自己的作战思路,敌军比较分散,他认为弓箭和和投石机意义不大,他的大黄弩和投石机有专门的目标。

  “李将军,你认为敌军这是试探性进攻吗?”李邺平静问道。

  李晟点点头,“对方才出动六千军,卑职认为不仅仅是为了试探性进攻。”

  “为何不是试探性进攻?”李邺不解问道。

  “回禀殿下,敌军今天进攻的主将是李归仁,郭子仪对他极为赞赏,夸奖他是以少胜多的奇将,他只攻要害,不会大规模压上,他用六千军率先攻城,只是为了迷惑我们,分散我们的守城资源,他真正的杀手锏是攻城槌。”

  “所以伱大黄弩和投石机都不用?”

  “正是!”

  李邺暗暗点头,不愧是名将,能看透敌军意图,有所为有所不为,非常有章法,人才难得,自己必须要把李晟收纳在麾下。

  这时,奔在最前面的数百名燕军忽然纷纷倒地,一片哀嚎,他们踩中毒蒺藜了。

  后面的士兵吓得纷纷停止奔跑,骑兵刀斧手冲了上来,挥斧劈死数十人,逼迫燕军继续冲锋。

  燕军士兵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奔跑,每个士兵都小心翼翼,注视住脚下的动静,尽管如此,还是有士兵不断踩中毒蒺藜摔倒,毒蒺藜都藏在草中,哪有那么容易发现?

  六千士兵最终付出了千余人倒下的代价,冲过了两百步线,再也没有士兵踩中毒蒺藜倒下,他们才意识到安全了,士兵们再度汹涌奔跑,冲过了护城河,一架架攻城梯挂在城头上,无数士兵开始攀城而上。

  李邺留的后手出现了,城头上的唐军长斧手出现在每架攻城梯,敌军还没有攀上,他们挥斧狠狠向梯子上的横档砍去,‘喀嚓!’一声,最上面的横档被斩断了,紧接着第二根横档也被大斧砍断,几乎每架攻城梯都遭此噩运。

  这就导致攻城士兵胸口齐着城墙,无法直接上城,只能双手按住城墙,一纵身跳上去,但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上城了,在数十根长矛面前,他们怎么可能有双手按城墙的机会?

  这其实也是针对攻城梯最毒辣的一招,在千年来的战争中屡屡使用,也正是这个缺陷,逼迫着攻城武器的升级进步,云梯由此出现了。

  当然,把最上面的几根横档换成铁棍也可以,但依旧防不住守城士兵几十根长矛的捅刺。

  主将李归仁在远处是看不到这个缺陷,只看见士兵不断被刺翻下城,没有一个人能登上城头。

  不过李归仁也并不关心攻城,攻城只是他的障眼法,他真正的秘密武器是五根八千斤重的攻城槌。

  “攻城槌上!”

  随着主将李归仁一声令下,三支长脚蜈蚣从队伍里出来了一根攻城槌由一百人抬着,两侧各有五十人,双手紧紧抓住上面的把手,相当于每个人抬着八十斤的重物。

  另外,每个抬槌人身边还跟着两人,一个手执大盾掩护,而另一个人负责铺设木板,再加上一名校尉为主将,一共三百人组成了一个攻城槌团队。

  三支攻城槌团队对应着三座城门,李晟看得清楚,精神一振,大喊道:“投石机准备,大黄弩准备,飞虎队准备!”

  投石机都按照李晟的要求重新安装固定,十架投石机都固定在城门两侧,五百名大黄弩士兵也部署在城门上方,还有二十名武艺高强的士兵手执铁链等候在城垛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4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5/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