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邺连忙向军营北面望去,果然,又有一座黑塔正缓缓矗立,应该是用绳索拉拽起来。
“看来真的槽车了!”
李邺当即令道:“命令所有鹰扬郎将及其以上将领到中军大帐议事!”
不多时,二十余名将领匆匆赶来,这些二十多名将领大部分都是他的老部下,一半以上都出身最初跟随他的裴氏三百家兵,像徐建、余长阳、关沛、李西岳、左大治、许万达、李康、张冰泉等等。
许黑矛、裴琇当然也是,还有留在襄阳的李抱真、杨太玄、高戈、王光增等等,然后是南霁云、雷万春,又有了李晟和裴桓。
这里面职务最高的是裴琇、李抱真和许黑矛三人,官任虎贲郎将,南霁云和雷万春出任见习虎贲郎将,主要是他们从军未满一年,满一年后,见习二字就没有了,正式成为虎贲郎将,其他将领都是鹰扬郎将。
徐建和余长阳当年拔汗那跟随李邺抗击大食东方军团,他们二人的资历很深,但吃亏在识字不多,两人都在襄阳努力读书,李邺要求不高,只要他们二人能正常的读书识字,就能升为虎贲郎将。
虎贲郎将上面是左将军,左将军上面是将军,将军上面是大将军,大将军上面是上将军,现在李邺就是上将军,整个朝廷目前只有两名上将军,一个太子李邺,一个便是鲁王李邺,连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都是大将军,永王李璘也没有资格升上将军。
李邺坐下缓缓道:“刚才燕军军营发现了巢车,所以召集各位大将商议,我们如何应对敌军巢车?”
第692章 千里之眼
议事最终制定了打击巢车的攻略,以远、中、近三层打击为主,远是投石机,中是大黄弩,近则是重甲步兵,再配上火攻,具体方案由李邺亲自制定。
不过现在李邺还需要一些探查敌情的工具,他刚才在城墙上就意识到,如果有望远镜的话,他可以看得更清晰,可以早早选择打击方案,不用巢车到了城头才考虑用什么方案。
议事结束后,李邺回到自己的大帐,取出厚厚一本清册,这是内库中物品清册,分为财库册和宝库册两本,他打开宝库册细细查找各种物品。
制作望眼镜并不难,水晶凸透镜早在汉明帝时代就有了,用来当放大镜,唐朝也有了给老人用的老花眼镜,叫做叆叇。
既然汉朝就有了凸透镜,那唐朝一定也有,上次他找来东海水晶给两位妻子的马车装上玻璃,那时他就知道唐朝的水晶磨制技术非常发达,最发达之地就在朝廷将作监内。
李邺只需要找到两只凸透镜,一个当物镜,一个当目镜,他就能做一个简易的单筒望远镜。
他忽然找到了,有一行清清楚楚记载,叆叇和透镜若干。
李邺当即起身道:“我们去大明宫!”
不多时,他带着几名亲兵匆匆来到大明宫内库,内库是太上皇李隆基的财宝库,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财库,也就是放置金银铜钱的库房,还有一个是宝库,收藏各种稀罕的宝贝。
李隆基只带走一部分的最珍贵的宝贝,以字画为主,其他宝物和金银铜钱都无法带走,全部由安禄山继承,现在又落入李邺手中。
李邺在夺取长安后的次日就视察了财库,还看到了他捐给李隆基的三百万枚金币,原封不动地装在大木箱里,居然还贴着河中都督府的封条,让他着实惊喜。
但宝库他还没有来得及巡视,整天忙于备战。
内库管事原本是安禄山的心腹,现在被李邺换成一名自己的心腹,叫做刘成,准确说是他父亲李岱的心腹,是一名户部九品小官,出任掌书记。
现在升为七品仓曹参军事,当然,仓曹参军事有好几人,刘成负责管内库。
刘成带着李邺进了内库中的宝库,宝库中摆放着几百只铁架子,每个架子上都是各种精美的宝盒。
“殿下,这三排都是各种玉器,水晶制品应该在最最前面。”
李邺点点头,“你去找吧!找到了叫我,我看看玉器这边,挑一件镇纸!”
刘成挑着灯笼快步去了,李邺手挑灯笼在铁架上细细查看,玉器有不少都是屏风,他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是一座白玉狮子的镇纸,这是昆冈玉,也就是青海料,汉朝就进贡到朝廷了,他不是太喜欢,他想找籽料原石。
唐宋文人都崇尚自然,对于阗国进贡来的籽料原石都十分迷恋,不加雕刻,直接把玩,而昆冈玉是山料,大块山岩,必须要分割、雕刻、打磨才能成器。
李邺又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是用玉石雕刻的文房用具,砚台、笔架、笔洗、笔筒、笔杆,很精致。
李邺又关上了盒子,走到尽头,他又开一个稍小的盒子,眼睛一亮,里面正是一块带着红皮的白玉籽料,温润如羊脂,重约一斤,外型很像一只红薯,通身没有一点瑕疵。
“殿下,找到了!”前方传来刘成的声音。
李邺连忙将羊脂籽料放在盒子里,拿着盒子走过去,只见刘成手中抱着一只大锦盒,打开来,里面全是水晶凸透镜,大大小小近百块。
“就是它了,把这个盒子也登记一下,两样我都拿走!”
李邺把装玉的盒子递给了刘成,两人快步向宝库外走去。
夜已经很深,燕军东大营军器场内依旧灯笼通明,两千名工匠正昼夜不停打造大型攻城武器,这才短短几天时间,巢车已经树立起了八座,大型投石机也造出二十架,云梯建成十二架,四千名工匠分成两班,每天十二个时辰不停地打造大型攻城器。
这时,数百骑兵簇拥着一辆宽大的马车来到军器工场。
这是安禄山拖着病体来视察进度了,旁边御医急得直搓手,这么寒冷的夜晚,天子还要出来巡视,这会加重病情。
如果是正常的人倒也不碍事,但天子太肥胖了,他的稍微感恙都会带来严重后果,甚至会危机生命,所以御医才这样担心害怕,万一天子驾崩,他也活不成啊!
军器场大管事被带上来,安禄山病恹恹问道:“我要要二十部巢车,什么时候能完成?”
“回禀陛下,最迟后天完成,大后天就能使用了。”
“云梯和投石机呢?”
“回禀陛下,投石机已经完成,但需要最后调试一天,云梯也是后天完成二十部计划。”
安禄山点点头,“去看看投石机!”
马车向前驶去,停止一辆巨大的投石机前,投石机高达两丈,抛竿长达五丈,巨大的投兜能装进百斤巨石。
安禄山又问道:“投石机能投多远?”
“回禀陛下,百斤巨石能投到三百步外,这是重型投石机,一部需要百人拉拽。”
安禄山点点头,人不是问题,只要有杀伤效果就行。
他又来到一家巢车面前,巢车高达三丈五尺,超过了长安城墙,每架有三对巨大的木轮,需要健牛拉拽,或者数百人推动。
它实际上就是一座封闭式的攻城梯,上面已经站满了士兵,靠近城墙,放下天桥板,里面的士兵可以直接杀上城头,是攻城最强大最有效的武器。
这时,安禄山浑身一阵发冷,便放下了车窗,“回帐!”
马车缓缓驶出军器场,向天子王帐驶去。
折腾了一夜,天亮时,李邺终于制成了一只八寸长的单筒折射式望远镜,是竹筒加一个小木筒制成,小木筒装着目镜,物镜装在竹筒上。
实际上是一名手艺高超的木匠协助他完成,他只负责调试,装镜是工匠帮忙。
李邺来到东城头,持望远镜向对方军营望去,一下子拉到了眼前,果然是巢车,至少是八倍,非常清晰,他甚至还看到了哨塔上的士兵。
“你们都来看看!”
李邺招呼招呼众将一个一个看,所有将领都惊呼起来。
“这是.这是千里眼啊!”
南霁云更是大为赞叹,“殿下,这可是作战的利器啊!”
李邺呵呵笑道:“它就叫千里眼,尤其对水军作战更加有利,回头我让工匠磨制水晶,让大家每人都有一支。”
众人大喜,纷纷问道:“殿下,什么时候我们也有千里眼?”
李邺微微笑道:“等战争结束吧!战争结束后,我会画出图纸,让工匠多做一些,做得精美一些,别像我这样粗糙了。”
第693章 决战风起
李邺来到了城南,他登上主楼,久久地注视着城外,旁边裴琇问道:“殿下认为下一步敌军是攻打南城吗?”
“这是必然的!”
李邺淡淡道:“东西和北城他们的巢车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裴琇想了想,终于明白过来,连忙道:“殿下说得对,无论巢车还是云梯,都无法攻打东西城墙!”
长安城东西两侧为防止护城河侵蚀城墙,都各修建了一条长长的护城堤,用砖石砌成,护城堤不高,只有四尺,成年人一纵身便可以跳上去,但对于巢车和云梯这种沉重底盘的大型攻城武器,它们就无法逾越了。
护城堤距离城墙还有近两丈远,巢车就不用说了,对云梯也同样太远了一点。
虽然西内苑和禁苑内没有修建护城堤,但它们是皇家园林,为了营造山峦的气氛,地势都刻意堆得高低起伏,大型攻城武器无法行走,更重要是北城外撒了大量的毒蒺藜,燕军不可能再从北面攻城了。
而南面因为护城河河床比较深,水位较低,河水不会侵蚀城墙,便没有修建河堤,但这又导致了另一个问题,水位低,巢车无论走下河床,还是从河床上来,倾斜度都很大,肯定会倾翻,更何况下了河床后,恐怕就推不上去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搭建浮桥,但比起护城河堤的不可逾越,搭建浮桥又容易得多,完全可以办到。
裴琇也想通了这一点,燕军动用了大型攻城武器,那他们只能攻打南城墙。
李邺指着护城河道:“他们肯定会搭建浮桥,我们可以用火油封锁并烧毁浮桥。”
裴琇犹豫一下道:“卑职担心火油不够用了!”
“还有多少?”
“还有两千罐,都是五斤装的小罐。”
确实有点少了,李邺想了想便笑道:“浮桥容易建造,就不用浪费我们宝贵的火油了,留着对付巢车和云梯吧!”
很巧合的是,就在李邺站在南城头主楼上观察地形时,在南城的西面,
高尚带着一群大将也在考察地形,安禄山感恙无法亲自出来,只能让高尚带队,选择攻城之处了。
“东城和西城大家都看过了,有护城河堤,巢车和云梯过不去,北城有毒蒺藜,之前攻打曲江的几千士兵都不治身亡,对将士们影响很大,所以北城也放弃,那现在只有南城了。”
安守忠道:“可南城护城河很浅,像条巨大的壕沟,巢车也不太容易过去。”
高尚摇摇头道:“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搭建浮桥就是了,做一些大箱子很简单,箱子扣在河底,上面搭建木板,都是简易工艺,一夜就能做成。”
李归仁点点头,“搭建浮桥是好办法,我建议就不用攻城槌了,敌军的火油太强大。”
高尚沉吟一下道:“攻城槌还是要用,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万一攻城槌把城门撞开呢?”
停一下,他又对众人道:“各位,天子的情况不是很好,实际上我们没有太多机会了,这一次攻城很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攻打长安,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如果还是不能成功,那我们就要东撤洛阳,保证天子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高尚最担心是安禄山死在长安城外,安庆绪就会在洛阳顺利登基,他们连一座根基之城都没有,让安庆和怎么登基?
他的潜台词就是说,必须保证天子活着返回洛阳,才能保证安庆和取代太子。
“高相国,天子的病情很严重吗?”张忠志担忧问道。
高尚叹口气道:“其实病情本身并不大,就是受了点风寒而已,但各位也知道,天子的身体和一般人不一样,一点小恙都会危及性命,所以我非常担心,天子也同意了我的建议,这次攻城是最后一战,希望各位将军全力以赴!”
众人骑马返回大营,高尚骑马走在张忠志身边,问道:“天子对曲江池还是有点不甘,张将军有没有更好的想法?”
张忠志点点头,“那天卑职专门去看了攻城槌,卑职觉得用攻城槌对付冰墙一定会有效果!”
“但冰面上障碍物品比较多,你怎么处理呢?”
“很简单,我让那些车夫处理。”
高尚点点头,“尽快处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