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446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李邺笑眯眯请张平坐下,“怎么样,还习惯吧!”

  张平笑道:“感觉这边气候水土各方面都比长安好,甚至比汉中还好,很滋润,难怪当年刘备来到襄阳就不想走了。”

  李邺微微笑道:“襄阳确实很安逸,但有利也有弊,先不说这个,伱和王元宝以及义父王玄海还有联系吗?”

  张平点点头,“他们在江南!”

  “是这样,我们手上有大批财宝珍玩想变卖,江南那边大商人很多,但我们没有认识的人。”

  张平笑道:“卑职明白了,我可以让王家作为牵线人,他们早就经营江南,人脉很广。”

  “就是这个意思,我任命你为都转运副使,协助刘使君妥善处理好此事。”

  张平点点头,“卑职一定尽全力做好此事,立刻写信给家主。”

  李邺给刘晏使个眼色,刘晏会意,先起身告辞。

  之前李邺答应过让张平做襄州刺史,但事实上不太现实,张平也不合适,只是李邺要给张平一个说法,给他解释清楚不合适的原因。

第708章 两个大案

  这时,官房只剩下李邺和张平了,沉默片刻,李邺缓缓道:“之前我说过想任命你为襄州刺史,后来我反复考虑,我觉得襄州刺史并不太适合你,主要是你搞不定地头蛇,之前我任命一个太学同窗柳洵为襄州长史,结果让我很失望。”

  张平点点头,“卑职也是长安地头蛇,所以很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很多人只是表面上服从,但内心却非常抗拒,用各种隐秘的手段下绊子。”

  “就是这个道理,柳洵其实也是想拉拢襄州文人,所以每个月都要举办诗会,但他方向错了,最后惹得天怒人怨,我担心伱出任襄州刺史,也会走错方向,事实上,襄州地头蛇不是你所想的地头蛇,你想的地头蛇就是帮会头目,商会领袖之类,对不对?”

  张平苦笑一声,“殿下说得对!”

  李邺笑着点点头,“因为这是你的出身,你就会从自己的阶层来考虑问题,柳洵也是一样,他以为赢得襄州文人的支持,他就能坐稳位子,襄州真正的地头蛇是襄州的各大世家,襄阳的杜、黄、蒯、蔡、张五大家族,一直控制着襄州的军政,还有各县的小世家也依附他们,现在他们对我支持,是因为我抗击燕军南下,但骨子里他们对我很抗拒,甚至不满,我心知肚明。”

  “他们为什么会对殿下不满?”

  李邺淡淡道:“因为襄州原本是他们的天下,襄州和邓州的民团军队也被他们实际控制,因为我的到来,完全剥夺他们对襄州控制权,还灭门了他们的联姻家族常琏和他的子孙。

  之前我放弃邓州,就遭到了杜家和黄家的强烈反对,只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们没办法,才服从我的撤退安排,他们只是在我和安禄山之间选择了我,可一旦朝廷插手进来,他们肯定会倒向朝廷。”

  “如果殿下打击并铲除这些世家呢?”

  李邺摇摇头,“这是自掘坟墓,大唐是世家的天下,我今天杀了襄州的世家,就等于向天下世家宣布了自己政治态度,必遭天下人唾弃,以后谁还会支持我?我就会变成安禄山第二了。”

  张平满脸惭愧,“卑职看问题太短浅了!”

  李邺笑着摆摆手,“不在其位,不谋其职,你不用惭愧,我当初也是和你一样的想法,时间久了才慢慢领悟。”

  “那就没有办法了吗?”

  “这是个千年难题,历朝历代都很头疼,一般只有到王朝末期才能解决,借助起义农民之手把他们全部铲除,历朝历代都是这样,虽然我可以借助安禄山之手把他们都干掉,但整个荆襄都跟着毁了,代价太大,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权,襄州对朝廷只是税赋之地和交通要道,其他都不重要,地方治权和保安权朝廷可以让,但我做不到。”

  “卑职明白了!”

  “你去找刘使君协商吧!怎么变卖珍宝,如果有必要,我也可以去一趟江南。”

  张平行一礼匆匆去了,李邺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这些天他也在考虑很多问题,考虑自己的长远目标。

  随着朝廷收复关中和长安,安禄山的攻势也将转为守势,甚至是一种长期对峙。

  历史上,明明半年就能扑灭的安史之乱,足足拖了八年,最后还是以妥协的方式解决,形成了尾大不掉的藩镇割据。

  根子还是出在大唐天子对大将骨子里的不信任,重用无能文官和利欲熏心的宦官,导致一败再败,最后丧失了大好局面。

  从现在看来,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变,反而有点加重的趋势,太子李豫大权旁落,军权被皇帝李亨夺走,但实际上是掌握在宦官李辅国和鱼朝恩手中。

  这个死结自己改变不了,也不想改变,关键是自己的路该怎么走?

  千头万绪铺在这里,李邺也不知道该从何着手,他只能暂时把思绪放一放。

  这时,从事在门口晃了晃,李邺回头看了他一眼,“什么事?”

  “李长史求见!”

  李邺点点头,“请他进来!”

  不多时,李泌快步走了进来,后面跟着内卫女首领李成华。

  李泌笑道:“殿下应该好好休息两天!”

  李邺苦笑一声道:“千头万绪的事情,哪里有时间休息。”

  李邺请他们坐下,李泌欠身感激道:“感谢殿下慷慨,把内库的财宝都给了公库。”

  李邺笑了笑,“说说案情吧!”

  李泌看了一眼李成华,李成华起身道:“卑职来说一说吧!”

  “你说!”

  “一共有两个大案,一个是刺杀王妃案,一个是襄阳州兵兵器库被烧案,卑职最初以为是同一伙人所为,但根据卑职反复调查下来,卑职认为,这其实是不同的团伙所为,两者并没有关系。”

  “何以见得?”

  “两个案子手法完全不同,第一个案子是武士突袭,一共三十几名武士,反复踩点,精心部署,考虑的非常周密,第二个案子就太粗糙了,没有部署,完全就是随性,我们很快就查到了嫌疑人,嫌疑人叫于泽,就是这座仓库的主管,但他起火当晚就跑掉了,开始我们以为他被烧死,后来发现烧死的人不是他,是一个冻死的流浪汉。”

  李邺点点头,“先说第一个案子!”

  “第一个案子的动机很明显,就是要刺杀王妃和小县主,迫使殿下从长安撤军,根据我们调查,他们从十天前就开始踩点部署,而卑职询问过王妃,她也是十天前就决定去烧香还愿,还通知了大云寺。

  也就是说,对方要么在府中有暗线,要么在从大云寺得到消息,当然府中暗线不可能,府中若有暗线就能直接刺杀,何必多此一举?所以只能是大云寺得到的消息,说明大云寺内有他们的人。”

  李邺忽然想到什么,脸色顿时一变,“不好,今天她们又去大云寺了,我母亲也去了。”

  李成华脸色也微微一变,连忙道:“大云寺泄露消息的人我们查到了,叫做圆惠,他负责安排王妃礼仪,但他已经不在大云寺,去向不明,要不卑职马上去加强护卫。”

  李邺点点头,“案子回头再谈,你们先去加强护卫!”

  李成华行一礼,匆匆走了。

  李邺不放心,和李泌打个招呼,也匆匆赶去了大云寺。

  各地的大云寺都是武则天改建,供奉《大云经疏》,以证明武则天是弥勒转世。

  襄阳的大云寺原本叫安国寺,天授元年,武则天下旨在大唐各州修建大云寺,新修当然来不及,所以把很多有规模的寺院直接改名为大云寺。

  虽然中宗李显登基后,下旨摧毁天下所有大云寺,但大唐各地也有不少支持武则天的州县,加上李显性格懦弱,旨意并没有被贯彻,很多地方的大云寺都被保留下来。

  襄阳大云寺就是其中之一。

  此时,裴三娘带着两个儿媳和孙女已经上完香,还愿的香油钱之前已经供奉了,今天只是来还个愿。

  她们正要登上马车,忽然,公孙大娘一声怒叱,手中长剑脱手而出,一道闪电般射向大门上方的飞檐,只听一声惨叫,一个黑衣人从飞檐上坠落下地,手中拿着一支弩箭。

  亲兵们大惊,大喊道:“保护王妃!”

  他们一起举盾保护,杨玉环吓得花容失色,被独孤新月先推上了马车,把女儿递给她,紧接着独孤新月也被裴三娘推上车,裴三娘从马车内拔出宝剑站在车门口。

  她目光警惕地四处张望。

第709章 案情复杂

  周围一片哗然,送客出来的高僧都吓得脸色大变,拼命低头念佛。

  十几名内卫士兵脸上挂不上,纷纷攀上屋顶上去查看,寻找了半晌,再也没有任何刺客的影子。

  “公孙大娘,你觉得还有刺客埋伏吗?”

  裴三娘着实佩服公孙大娘的武艺,不愧是烈凤的第一弟子,对危险的感知能力太敏锐了,而且还能使用飞剑,和兄长裴旻有一拼了。

  公孙大娘认识裴三娘,知道她是相国夫人,是鲁王殿下的母亲,所以对她态度也颇为恭敬。

  公孙大娘向四周巡视片刻,摇摇头道:“没有那种杀气的感觉了,刺客应该就是这一人。”

  这时,内卫士兵撕下刺客的蒙面之布,竟然是一名僧人,他们当即要求几名高僧上前辨认,几名高僧上前看了,都吓一跳,方丈圆光合掌道:“阿弥陀佛,他就是你们要找的知客僧圆惠。”

  这时,数百名内卫武士骑马赶来,迅速控制了整个寺院,统领李成华上前向公孙大娘行礼道:“感谢师父出手!”

  公孙大娘同时也是内卫教头,替内卫训练女武士,有一百多名女弟子,李成华也跟她学武,拜她为师!

  公孙大娘笑着点点头,“既然你来了,我不就管了,目前就一个刺客,感觉此人武艺不怎么样,伱慢慢查吧!”

  李成华点点头,上前查看情况,这时,又来了大队骑兵,有人高喊一声,“鲁王殿下驾到!”

  李邺在数十名骑兵簇拥下赶来了。

  他翻身下马,上前先询问家人情况,裴三娘笑道:“我们都没事,刺客还没有来得及出手,就被公孙大娘先干掉了,你要好好谢公孙大娘,箭矢上可是有剧毒。”

  李邺连忙向公孙大娘表示感谢,公孙大娘微微笑道:“能为殿下做点事,我也很高兴,如果没有别的事情,让家人们先回府,外面会让人感到不安全!”

  李邺当即令道:“马车即刻回府!”

  亲兵们严密护卫着马车缓缓掉头,向府宅方向驶去。

  李邺又来到刺客身边,李成华行礼道:“殿下,刺客就是之前失踪的知客僧,我们怀疑他一直就躲在寺院内,今天王妃上香,他便冒险出来行刺!”

  这个推断应该正确,今天她们来烧香还愿就是临时起意,没有时间给对方准备,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刺客就躲在寺院内,或者就在附近。

  李邺点点头,又问道:“还有什么发现?”

  “还有这名知客僧刺杀王妃必然是为了领赏,说明他知道去哪里领赏,卑职认为,只要搜查他的住处,或者找到窝藏他的人,那就一定有线索。”

  “你们之前没有一点线索吗?”李邺又问道。

  “回禀殿下,我们之前有点怀疑柳洵!”

  李邺眉头一皱,“为什么?”

  “因为柳洵忽然变得有钱了,他养了一个小妾,小妾的父亲是个赌鬼,每次输钱就找女儿去要,还吹嘘自己女婿是襄阳长史,惊动了内卫,调查发现他是柳洵小妾的父亲,根据我们在赌场的内线汇报,这一个月,小妾的父亲至少输了两百两银子。”

  “现在一两银子兑多少铜钱?”

  “一比四左右!”

  李邺冷笑一声道:“一个月输了八百贯钱,还真有钱啊!”

  “确实!我们认为这和柳洵的收入严重不符,所以就怀疑他要么之前有贪污坐赃,要么就是被敌人收买,我们派人监视他,但并没有发现他有异常。”

  李邺沉思片刻道:“还有一种可能性你没有想到,柳洵再有钱也不会一个月给小妾两百两银子,会不会是他让小妾去接触,拿到钱后,小妾没有全部给他,自己截留了一部分,她把这笔钱存在父亲那里,结果被她父亲输掉了。”

  李成华点点头,“殿下说得对,确实有这种可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4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6/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