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450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黄开指指身边坐榻,示意女婿在自己身边坐下,杜文嗣坐了下来。

  黄开这才问道:“三郎在长安有新消息吗?”

  三郎就是杜宽,杜家兄弟三人,杜宽排行老三。

  杜延点点头笑道:“房相国已经把我们的申诉书呈给天子了,天子很重视,专门接见了三郎,足足谈了大半个时辰,天子的意思,可能准备任命三郎当邓州刺史!”

  “不是襄州刺史?”

  杜延摇摇头,“襄州刺史是李邺兼任,天子比较慎重吧!不想一杆子捅下去,先任命为周边刺史,试探一下。”

  黄开连忙问道:“那邓州刺史鲁炅怎么办?“

  杜延淡淡道:“鲁炅改任淮西节度副使,辅佐淮王李环,任命已经下来了。”

  “如果李邺自己任命邓州刺史呢?”

  “襄阳不是有一个监军冯延环吗?他会及时告诉李邺,邓州刺史朝廷已有任命,让李邺不要重复任命。”

  提到监军冯延环,黄开就一肚子火,他多次找过冯延环反映情况,冯延环就像木头人一样,没有任何回应。

  “没见过那样的监军,无能窝囊透顶,简直就是一个木偶摆设!”

  黄开骂了监军一通,又道:“万一李邺不理睬朝廷,强行自己任命邓州刺史呢?”

  “不至于,李邺毕竟是大唐的亲王,不是安禄山,为一个区区刺史和朝廷对抗,他不会那么幼稚,他如果敢那样做,就和安禄山没有区别了,李泌、刘晏、王维、王昌龄这些手下都会离开他,到时候他后悔都来不及。”

  黄开点点头,他踌躇一下道:“还有一件事,我要和大哥商量一下,我堂弟黄信武在汉阳为争夺于泽,和内卫发生了冲突,内卫死了七个人,大哥,你看.”

  黄开虽然嘴硬,但他知道这件事有点严重,所以冒雪跑来找杜延商量。

  杜延吓了一跳,和内卫对抗,还杀了七名内卫,这个问题很严重啊!这是触犯到李邺的底线了。

  “伱怎么这样糊涂,于泽抓就抓了,我们一起求情,赔偿一点钱,毕竟没有死人,李邺会给我们个面子,不会杀于泽,可你们杀了内卫,那就是不死不休了,他可是当年的地藏魔,杀人如麻,他怎么可能忍这口气,搞不好他会杀黄家立威。”

  黄开脸色大变,内心惶恐道:“我只是让黄信武抢夺于泽,没让他杀人,他擅自下令杀人,现在我也很头大,不知怎么办才好,大哥,这次你一定要帮帮我。”

  “让我怎么帮你?触犯他底线的大忌,他肯定他要杀人了。”

  “大哥,想想办法吧!”

  杜延叹了口气,“现在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舍车保帅,舍黄信武和于泽,保住黄家,然后我再去替你求求情,黄家应该就没事了。”

  黄开试探着问道:“能不能把具体下手的人交给李邺,就说是他们擅自所为?”

  杜延冷笑一声,“你以为李邺那么蠢吗?”

  黄开都快哭了,“可黄信武是我堂弟啊!黄家的副家主,杀了他,我怎么向家族交代?”

  杜延也知道黄信武在黄家地位很重要,杀了黄信武真有大麻烦。

  他负手走了几步道:“这样吧!你去向李邺负荆请罪,作为家主没有教育好族人,以至于黄信武闯下大祸,然后你向李邺表态,任由李邺处置,黄家绝不干涉.”

  黄开顿时急了,“任由他处置,那不是还是要死吗?”

  “你听我把话说完!”

  杜延着实不满,黄开不敢吭声了。

  杜延这才缓缓道:“你负荆请罪,又表了态,李邺就不会动黄家了,然后你暗中派人通知黄信武立刻东逃,去投奔永王李璘,这叫畏罪潜逃,就和黄家没有关系了。”

  这个办法还不错,黄开点点头,“谢谢大哥,我现在就去负荆请罪。”

  杜延又叮嘱道:“你要告诉李邺,仓库会一定赔钱,该赔多少就赔多少,我们几家一起出这笔钱,咱们背后可以捅刀子,但表面上我们还是不能和李邺翻脸!”

第715章 被迫自刎

  下午时分,下了两天一夜的雪终于停了,整个襄阳城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雪刚停,家家户户以及数万士兵都纷纷上街扫雪,必须要及时把街上的雪扫干净,否则一结冰,路都走不了。

  节度府的官员们也纷纷出来扫雪,大家分头用竹扫帚和铁铲除雪,干得热火朝天。

  这时,一辆马车停在节度府前,黄开从马车里出来,他上身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单衣,背着一捆柴跪在大门前,颤颤巍巍大喊道:“黄家有罪,黄开特来向鲁王殿下请罪!”

  官员们都诧异地看着他,有人跑去通知了李邺,李邺闻讯快步走出了大门。

  黄开看见李邺,又高喊道:“黄信武有罪,黄氏家主黄开特来请罪!”

  李邺看了看,淡淡道:“这么冷的天,会感恙,家主把衣服穿起来再说吧!”

  李邺既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只是让对方把衣服穿起来,不要在这里作秀。

  黄开又连忙道:“黄信武犯下大罪,黄家上下坚决支持殿下依军法严惩,绝不护短!”

  这个态度还不错,李邺点点头,“黄家的态度令人赞赏,请黄家主放心,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会搞株连,连累家人甚至家族!”

  “感谢殿下仁厚,于泽是我侄女婿,他喝酒发疯,烧毁了仓库,殿下尽管依规处置,但烧毁的仓库,黄家愿意照价赔偿!“

  李邺淡淡道:“如果黄家愿意赔偿,那么于泽我可以适当减轻罪行,免去他的死罪,但黄信武是杀人案,和仓库案无关,这是两件事,请家主知悉!”

  黄开心中懊悔不已,早知道赔偿就能免死,又何必抢人,现在惹出大麻烦,后悔也来不及了。

  “感谢.殿下宽恕,我们一定.一定照价赔偿!”黄开冻得牙齿上下打战。

  李邺笑了笑道:“天气冷,请家主赶紧回去吧!”

  黄开也冻得不行了,实在呆不下去,连忙行一礼,匆匆忙忙回马车去了。

  马车缓缓启动,很快便走远了。

  李泌走上前笑道:“殿下觉得黄开会不会暗中通知黄信武逃跑?”

  李邺冷笑一声,“杀了我的人想跑,哪有那么容易?”

  三更时分,黄信武带着一支千人队伍悄然出营了,他手下有五千人,其中一千人是从前邓州的州军,跟随黄信武多年,是他的心腹之军,而另外四千人是忠于李邺的军队,包括副将杨万达和几名郎将,都是当年的裴氏家军,跟随李邺去了碎叶。

  黄信武接过家主的飞鸽传信后,决定连夜出逃,去扬州投奔永王李璘。

  其实杜延的意思,让黄信武带着几名随从逃跑就行了,不要管士兵,但黄信武觉得没有军队,自己底气就不硬,得不到永王的重用,所以他一定要把自己的军队带走。

  汉阳也有上百艘战场,如果战船全部调动,需要李邺的命令,作为汉阳守卫主将,黄信武也有权调动一部分战船,他可以调动两艘千石战船和八艘艋艟战船。

  黄信武下午就写好了调船令,所以战船已经准备好,一千士兵纷纷上船,把十艘船挤得满满当当,士兵们斩断缆绳,划动战船出发了。

  就在黄信武刚走,副将杨万达便召集几名郎将宣读了鲁王殿下的手令,命令他们配合雷万春的军队,将黄信武的军队困在江心,可以接受投降,不肯投降则格杀勿论。

  李邺没有让他们在汉阳动手,就是怕发生内讧,引起不必要的重大伤亡。

  李邺已经通知驻军江夏的雷万春负责拦截,杨万达部负责配合拦截。

  “这是鲁王殿下的手令,我可以凭此手令调动全部船只,王司马,可以同意吗?”

  江汉军军队和战船物资是两条线管理,军队的兵甲、粮草和战船都是掌握在军中司马手中,各军司马统一由李泌掌控,而军队由李邺掌控,当然,李邺也完全有权调拨兵甲物资和战船,只是他不轻易动用这个权力。

  司马王雾生点点头,“可以调动!”

  四千士兵开始迅速集结,离开大营向军队码头奔去。

  夜里容易撞船,水面情况也比较复杂,一般夜里都不行船,如果一定要行船,那么必须要缓慢行驶,船头还要挂上赤亮的大灯笼。

  十艘战船满载着一千人在江面上缓缓而行,这时,前面忽然大喊起来,“停船,快停船!”

  船只纷纷停了下来,黄信武走到大船船头,顿时倒吸一口冷气,前面江面有数百艘战船,还有十几艘万石大船,已经开始将他们包围了。

  大船上挂满了江夏军队的蓝色灯笼。隐隐看见一个身材魁梧高大的人站在船头,正是雷万春。

  黄信武急得大喊道:“后撤!后撤!”

  “将军,后面也有战船!”

  黄信武转头向后面望去,后面也有密密麻麻一百多战船,截断了他们的退路。

  “和我们一样,红色灯笼,也是汉阳军!”

  一时间,黄信武如坠冰窟,他知道自己完蛋了,李邺早就部署完成,他根本就跑不掉。

  黄信武知道自己死罪难逃,这一刻他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或许自己了断能保住儿子吧!

  黄信武长叹一声,拔出宝剑,狠狠抹过了自己的脖子。

  黄信武自尽得太突然,亲兵们救援不及,都呆住了,片刻,‘当啷!’一声,长剑落在甲板上,黄信武仰面栽倒,鲜血从脖子里汩汩冒出,神仙也救不活了。

  黄信武已死,手下纷纷挂上白旗投降,于泽也举手投降,

  几天后,黄信武的尸体运到了襄阳,于泽也被送到了襄阳,他供认不讳,自己倒卖弓箭三百副,害怕被查到,便放火烧毁仓库,还把一个冻死的乞丐穿上自己官服冒充自己被烧死。

  由于黄家已经将仓库损失赔偿到位,于泽也没有真的杀人,李邺判于泽死罪可免,重打五十棍,发配郴州守城门三年。

  仓库焚烧案这才划上了句号。

  黄开跪在堂弟尸体面前泣不成声,黄信武是襄州黄家的第二号人物,地位很高,他这一死,黄家上上下下都十分悲痛。

  女婿杜文嗣和两个儿子劝说父亲,“父亲,人死不能复生,父亲有恙在身,不要过于悲痛了,节哀吧!”

  黄开上次负荆请罪受了风寒,回家就病倒了,到现在还没有康复,原以为损失了公开道歉的面子和几千贯钱财,就能保住堂弟的性命,没想到堂弟最终还是死了。

  黄信武虽然是自刎身亡,但黄开绝不会认为他是自杀,他只会认为兄弟是被李邺逼死的,如果李邺网开一面,放堂弟黄信武逃走,那也就罢了,偏偏李邺不依不饶,堂弟被逼无奈才自杀身亡,这个罪责当然是李邺来承担,至少黄家上下都这样认为。

  黄开抹去眼泪,咬牙切齿道:“杀我兄弟,此仇不共戴天!”

第716章 洛阳阴云

  新年到来,大唐年号改为至德二年,天子李亨登基的第二年。

  从江南运往长安的槽粮上百万石抵达了襄阳,李邺很清楚长安和关中又出现了粮食危机,斗米涨到四百文钱,李邺没有阻拦漕船,任由两千艘漕船运载百万石粮食前往商州。

  百万石粮食到来,关中粮食危机立刻解除,长安朝野欢腾,上上下下都松了一口气,为此,天子李亨决定祭拜上天,感谢上天送粮解危。

  洛阳,自从长安撤退回洛阳后,整个燕军上下士气低迷,人心涣散,胡人将领们都纷纷要求搬运财富返回幽州,安禄山自然不会答应。

  更重要,安禄山的身体越来越糟糕,他已经双目失明,身体极度浮肿,几乎整天都躺在床榻上动弹不得。

  安禄山也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他已决定将自己的继承人定为安庆和,废除愚蠢无能的太子安庆绪。

  但安庆绪也拥有十万大军,安庆绪知道父亲想废除自己,他天天身穿铠甲,藏身在城外的军营内,只要父皇敢废除自己,他就率军进城清君侧,杀死高尚,自立为帝。

  正是这十万大军让安禄山很忌惮,迟迟下不了决心。

  大营内,安庆绪紧急召见严庄,严庄也躲在军营内,尽管他在城内有宅子,但他不敢回去,天子已经下旨拘捕他,罪名是他之前私通襄阳李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4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0/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