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457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反正清羽迟早要嫁人,那还不如嫁给自己的侄儿,当然,关键是清羽要自己愿意才行。

  裴三娘笑眯眯问道:“清羽,你认识我家阿邺吧?”

  清羽一头雾水,“夫人是说殿下,我当然认识!”

  “那你觉他怎么样?你评价一下。”

  清羽想了想道:“城里百姓对他评价都很高,我也觉得不错,照顾老人和孤儿,这一点我觉得很好。”

  “我是问,你个人对他有没有不满的地方?”

  清羽嘴一噘,“他骗过我!”

  裴三娘愣了一下,“他什么时候骗你了?”

  “五年前吧!他明明没受伤,骗我说他受伤了,让我照顾她,我记着呢!”

  裴三娘呵呵笑了起来,“五年前的事情,你还记得那么清楚?”

  清羽俏脸忽然一红,连忙一礼,慌慌张张走了。

  裴三娘着实喜欢这个小姑娘,她急忙道:“大姑子,把清羽给我当儿媳吧!”

  李腾空也觉得有点意思,清羽居然还记得五年前那件事,她便微微笑道:“只要她本人愿意,我很愿意成全,不过稍微有点麻烦。”

第727章 时机成熟

  “什么麻烦?”裴三娘连忙问道。

  “她父亲可是诗人李白。”

  裴三娘心中顿时有点失落,居然是李白的女儿,那就不是一般贫寒人家的孩子啊!

  裴三娘有点不甘心,又问道:“她是原配夫人生的吗?”

  李腾空摇摇头,“怎么可能,原配许氏开元二十六年就去世了,她是继室刘氏所生,她母亲在她五岁时去世了,李白无法照顾她,便把她送到我这里来,她跟我十一年,我也把她视为女儿。”

  裴三娘大喜,只要不是李白的嫡女就行。

  她一拍巴掌道:“那不就行了嘛!她又不是嫡女,把她许给邺儿,还可以捞到一个孺人名号。”

  孺人其实就是偏妃,正五品,地位可不低,一般只有五品以上官员的妻子才能叫孺人。

  李腾空倒是有点动心,她想了想笑道:“你去给王妃说一声,如果她愿意,可以让清羽过去帮帮忙。”

  裴三娘回到府中,远远便听见房间里传来的笑声,这是独孤启明的笑声,裴三娘忽然有点头大,她发现媳妇这个妹妹似乎对自己儿子很有兴趣,总是在问姐夫到哪里了?

  裴三娘可不太愿意要这个独孤二姑娘当儿媳,太瘦弱了,屁股那么小,一看就不是能生养的女人,这种女人必须娇宠地养起来。

  开什么玩笑,一个杨玉环就已经让家里乱套了,再来一个不能生的娇宠小妾,李家还要不要后代了。

  更何况这个启明也是独孤家的嫡女,嫡女怎么能当偏房,独孤家也不会答应。

  关键是看不出媳妇的态度,裴三娘决定找个机会试探一下媳妇。

  机会说来就来,独孤启明有睡午觉的习惯,吃罢午饭,独孤启明睡午觉去了。

  裴三娘过来探望小孙女,她笑道:“长得粉雕玉琢,两姐妹还真点像,新月,你发现没有,她们眼睛很像。”

  “婆婆,让你失望了。”独孤新月小声道。

  “哎!说这话做什么,没关系!我在灵武见得多呢,哪个王爷不是十几个孩子,有的王爷连生五六个女儿后才有了儿子,邺儿还年轻,一点都不用担心,我就是太性急,唉!伱别放在心上。”

  独孤新月叹口气道:“我这一两年也不会再生,估计阿竹也生不出来了,就让夫君再纳妾吧!

  裴三娘试探着问道:“新月,你不会是想让启明”

  独孤新月摇摇头,“启明倒是有这个想法,但我不太愿意,一是她身份不合适,家里绝不会同意,第二,她的性格太要强了,不适合夫君,关键是夫君也不愿意。”

  和堂妹相处了一个月,独孤新月忽然发现了小时候习以为常的事情,但在婚姻中却是大问题,那就是她的性格,启明从小就非常争强好胜,样样都喜欢和自己争,自己有什么衣服首饰,她也会缠着祖母要一样的,

  自己有一颗极品蓝宝石为胸饰,独孤新月发现她也有一颗高品质的蓝宝石为胸饰。

  男人也是一样,她未必喜欢阿邺,但因为自己喜欢,那她也想要,如果当初自己许给韦清玄,那么她也会和自己争韦清玄。

  以前独孤新月还不觉得,现在她忽然意识到了,一旦让启明入门,她一定会和自己争王妃之位,自己生了两个女儿,她若生个儿子,她肯定要为儿子争世子之位。

  那时,两姐妹争宠,自己没有儿子,独孤家就会支持启明了,让自己情何以堪?

  裴三娘连忙道:“是啊!怎么可能,独孤家怎么会允许嫡女当偏房,新月,阿邺很快就要回来了,那就赶紧让她回去吧!”

  独孤新月点点头,“我三叔很快就要来荆襄,到时就把她带回去。”

  裴三娘又趁热打铁道:“刚才我去见了大姑,你这里没人照顾,大姑说可以让清羽来帮忙,你觉得如何?”

  独孤新月立刻明白了,原来婆婆看中清羽了,那个小娘子长得真的美貌,好像阿邺也对她有点意思,对自己提起过两次。

  她微微笑道:“婆婆,我要提醒一下,清羽可是我的师侄哦!”

  裴三娘摆摆手,“这算什么,你还是邺儿大姑的师妹呢!”

  独孤新月‘噗嗤!’笑出声来,“婆婆不说,我都差点忘了,原来我还是夫君的长辈。”

  裴三娘叹口气,“这里面乱着呢!你师父烈凤是我的姑祖母,说起来你还是我长辈,所以算这个没有意思,反正又没有血缘关系,师妹师侄都无所谓。”

  独孤新月点点头,“我答应了,让她过来陪宝儿一起玩。”

  裴三娘惦记着自己的孙子,天子李亨却惦记着自己的南方。

  收复洛阳后,李亨的目光便转向了荆襄,其实在他心中,李邺和安禄山没有什么区别?

  安禄山是明反,李邺是暗反,都是割据自立,荆襄的官员朝廷控制不住,财政朝廷拿不到一文一米,军队也完全自立,甚至还吞并了江南西道,让李亨忍无可忍。

  以前是因为有洛阳在那里顶着,李亨投鼠忌器,现在洛阳被光复,叛军撤退安阳,现在收复荆襄的也时机成熟了。

  李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免去李岱的相位,改任为翰林大学士、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同时加封为虢国公,一堆荣耀的职务,却没有一项实职,实际上就是让李岱赋闲了。

  房琯如愿以偿升为左相,另外户部侍郎兼度支侍郎第五琦入相,封中书门下平章事,主管财政。

  御书房内,右相韦见素、左相房琯,还有大元帅府长史李辅国、司马鱼朝恩,加上天子李亨,一共五人在商议并决定李邺的命运。

  太子李豫去了洛阳,没有参加这次商讨。

  李亨缓缓道:“李邺毕竟是太上皇任命的山南东道观察使兼江汉节度使,而且他收复长安有功,所以还不能像对付安禄山那样,我们必须用软刀子来收拾他,朕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李亨看了私人一圈,见都没有人吭声,便道:“韦相国先说!”

  韦见素叹口气道:“其实最好办法就是明升暗降,但鲁王已经位极人臣,封无可封,微臣觉得很难,需要时间慢慢考虑!”

  韦见素言外之意,他现在提不出好的办法。

  李亨脸色阴沉,又转而问房琯道:“房相国说说吧!”

第728章 腾笼换鸟

  房琯缓缓道:“微臣一向主张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利益,如果能让李邺进京,立刻将他扣押,那他就完了。”

  “恐怕他不会进京吧!”韦见素冷冷道。

  韦见素不喜欢房琯,嫌他太平庸,没有能力,连出的主意都比较愚蠢。

  房琯连忙道:“直接让他进京,他当然不会进京,这个方案的关键是要利用他父亲,卑职建议,将他父亲软禁,然后给他发去父亲病重的消息,他无论如何都要进京一躺了。”

  这时,李辅国道:“陛下,房相国的建议还是有点道理,其实还可以用刺客的办法”

  “刺杀不可!”

  韦见素当即反对道:“刺杀这种手段绝不可滥用,我们用刺杀对付他,他也会用刺杀来对付我们,卑职可逃不掉,一支弩箭就可以要了卑职的小命。”

  李亨也点点头,“不考虑刺杀!”

  这时,鱼朝恩道:“陛下,卑职倒有一个想法,可以试一试!”

  “鱼卿请说!”

  “陛下,我们要削除的,主要是李邺的兵权,那么可以任命李邺为山南东道、江南西道以及黔中道三道观察使,让他交出兵权。”

  李辅国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想得太简单了,他怎么可能交出兵权?”

  房琯眼珠一转道:“那就用调虎离山之计,命令他率军去攻打安庆绪,等他大军在河北,我们直接端了他的老巢,断了他的根基,有他家人在我们手中,不怕他不投降?”

  李亨负手走了几步,摇摇头道:“朕当初让他夺取长安的时候,他的军队在长安和安禄山大军对峙,朕就曾想过派军队去接管襄阳,但太子劝朕,如果那样做,李邺就直接和安禄山联手了。

  同样的道理,他率大军去安阳,朕夺了襄阳,那他会不会一怒之下投降了安庆绪,反过来攻打我们?他盛怒之下,我们军队支持得住吗?”

  房琯一时哑口无言,连李辅国都不支持他这个方案,完全就是逼反李邺,太愚蠢了。

  这时,鱼朝恩继续道:“陛下,刚才卑职的方案没有说完,如果没法剥夺他的军权,那不如用腾笼换鸟之策,任命他为江南西道、黔中道和岭南道三道节度使。

  一旦我们控制了荆襄,再釜底抽薪,利用荆襄的世家暗中把李邺手中的荆襄籍贯将士策反回来,等待他巡视岭南道的时候,朝廷大军南下,势如破竹,一举夺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李邺在岭南道,鞭长莫及,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们吞掉他的所有地盘。”

  鱼朝恩的这个方案,房琯和李辅国都十分赞成,韦见素却沉思不语,李亨问道:“韦相国觉得这个方案不妥吗?”

  韦见素叹息一声道:“如果真的实施这个方案,陛下就是和李邺划江而治了。”

  李亨一惊,“怎么会呢?”

  韦见素苦笑道:“现在江南西道就在他手中,那么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战船优势吞并江南东道,这样一来,江南西道、江南东道、福建道、岭南道、黔中道都落入他手中,不是划江而治是什么?”

  李亨听得目瞪口呆,急问道:“那依韦相国之间呢?”

  “陛下,微臣心中倒是有个方案,但还不成熟,待微臣想好后,上书给陛下吧!”

  李亨忽然反应过来了,韦见素恐怕是想单独和自己谈,他便点点头,“今天就商议到,大家先回去吧!韦相国留下来。”

  李辅国心中着实恼火,很不满地瞪了韦见素一眼,转身走了,房琯和鱼朝恩也告退下去,御书房内只剩下韦见素一人。

  李亨这才道:“韦相国说说,有什么好的方案?”

  韦见素很不愿和宦官一起议政,他这时才缓缓劝道:“陛下,房琯是书生,不懂军事,李辅国和鱼朝恩虽然精明能干,但毕竟他们一直在皇宫里生活,视野不开阔,对天下大势把握不准。

  现在安庆绪还有十万大军,史思明手中还有近二十万大军,这个时候,我们要集中兵力和精力对付他们,而李邺是宗室,是内部矛盾,绝不能用战争手段解决,一旦我们陷于内战,安庆绪就会得到喘息之机,重新席卷而来,那时朝廷危矣!”

  李亨倒也不糊涂透顶,他也知道李邺手中军队不弱,能顶住安禄山二十万大军进攻,这样的军队确实不能和他发生内战。

  他点点头道:“韦卿说得有道理,那依你之见,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

  韦见素淡淡笑道:“微臣想的办法也是腾空换鸟,但不是往南换,而是往西换,改封李邺为陇右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让他去对付吐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4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7/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