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战俘营由一千吐蕃士兵看守,提供几百顶帐篷和一些粮食,吐蕃士兵也就不管了,让他们在军营内自生自灭,但如果胆敢逃亡,则格杀勿论!
汉人战俘营距离临潭县约七八里左右,远远能看见县城,吐蕃人的军营有两座,一处在山脚下,封锁了山谷出口,一座在山上,从上向下监视战俘营。
战俘营的峡谷出口都被巨石堵死,外面还挖了一条三丈宽的深沟,里面倒插满了长矛,战俘们没有任何工具,没有木头,没有绳索,什么都没有。
在路上没有人想逃跑,现在更没有机会了,更重要是,战俘们都饿得没有力气逃跑,就算侥幸逃出去,要么饿死,要么被吐蕃骑兵追上杀死。
吐蕃士兵也知道他们逃不走,只派一千人看守他们就足够了,山顶上驻扎五百人,每天昼夜巡逻,山谷口也驻扎了五百人,监视着一举一动,一旦有异常,他们就会立刻通知城内大军。
整个洮州驻军五千人,都集中在临潭县,这里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之地。
张冰泉率领五千士兵靠近了山谷口的大营,他们事先得到斥候的消息,特地做了几架桥板。
唐军越来越靠近,渐渐到了军营的八十步外,藏身在一片矮坡背后,此时,吐蕃士兵都在军营内吃饭,张冰泉一摆手,士兵都停止下来。
“准备弓弩!”
数千士兵一起举起了军弩。
“射箭!”
顿时千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吐蕃军大帐。
正在吃饭的吐蕃军士兵措不及防,一片惨叫,没有中箭的两百多名吐蕃士兵如炸窝一般四散奔逃,但还是跑不过箭矢,被第二轮数千支弩箭全部射倒。
张冰泉大喊一声,五千唐军士兵杀了出去,将剩下的受伤吐蕃士兵全部杀死。
唐军士兵开始搭建木桥,奔跑过去,就在这时,山顶上响起了急促的号角声。
这是山顶上的士兵向城内士兵求援了。
唐军士兵搬开巨石,冲进了山谷内,但意外就在这时发生了。
士兵飞奔回来禀报,“启禀将军,里面的汉人战俘都饿得走不动路,只能背着走,但人太多了,我们根本背不了那么多人。”
这个情况让张冰泉始料不及,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这些战俘饥饿得走不动路。
张冰泉一时汗都下来了,这可怎么办?
旁边一名郎将建议道:“将军,不如我们佯装撤退,引吐蕃军来追赶!”
张冰泉摇摇头,”吐蕃军不会来追赶我们,他们只会把战俘全部杀死,然后撤回城内死守城池!”
这一刻,张冰泉果断对一名士兵道:“速去通知辛将军,告诉他情报有变,让他立刻来支援我!”
士兵转身飞奔而去。
唐军士兵撤掉了木板,暂时放弃营救战俘。
张冰泉喝令道:“全军集结,准备迎战!”
就在唐军搬开堵峡谷大石的同时,远处城门已经开启,一支长长的队伍从城内奔跑出来。
吐蕃军普遍以步兵为主。
可能大家都以为吐蕃是游牧民族,实际上不是,吐蕃也是以农业为主,战马很少。
但他的很多附庸势力是游牧民族,像吐谷浑人,后期的沙陀人等等,他们基本上以放牧为住。
高仙芝也评价过吐蕃军,弓弱骑弱,唯重步兵骁勇异常。
李邺在安西也领教过吐蕃重步兵的厉害,两千重步兵将他们打惨痛无比。
吐蕃重步兵头戴铁盔,身披锁子铁甲,手持短剑和盾牌,体力充沛,强悍惊人。
另外吐蕃军的移动投石机也十分厉害,成为唐军的噩梦。
但也并不是说所有吐蕃士兵都是重步兵,他们的国力也承担不起全军锁子铁甲,只有少数贵族的直属军队才身披锁子甲,绝大部分吐蕃士兵还是皮甲,也是手持短剑和短牌。
吐蕃军的厉害其实在于两点,一是他们个人体力充沛,从高原上下来,每个人的肺活量都很高,以至于普遍力量强大。
第二点就是他们的作战意志,士兵绝不逃跑,也绝不投降,没有主将的撤退命令,他们都会一战到底,前仆后继,不死不休,正是这一点让唐军极为不适应。
五千唐军列队完成,对面一里外,四千五百名吐蕃军也同样列队完成。
双方都是步兵,虽然唐军都是骑马而来,但马匹只是代步工具,他们本身不是骑兵。
唐军倒是有三千骑兵,由辛云京统领,张冰泉手下全部是步兵。
唐军士兵手持短矛和圆盾,后背弩箭,腰挎战刀。
“三千弩箭准备!”
张冰泉也很紧张,这还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军队作战,对方竟然是强悍的吐蕃军。
三千弓弩士兵将盾牌和短矛放在地上,单膝跪地,向军弩举起,斜角四十五度,瞄准了远处的吐蕃军士兵。
张冰泉在为辛云京的主力到来争取时间。
就在这时,”呜——”低沉的号角声吹响,吐蕃军队开始动了,列队向唐军大阵快速走来。
张冰泉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他深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厉声大喊:“放箭!”
“梆!梆!梆!梆!”清脆的梆子声响起。
三千唐军士兵一起放箭,三千支弩箭腾空而起,密集地射向一百五十步外的吐蕃士兵。
吐蕃士兵忽然加快了速度,高举盾牌呐喊奔跑,箭矢如雨点般射进人群中,一片片士兵中箭倒地。
唐军的箭矢穿透力十分强大,吐蕃军的盾牌稍小,只能遮挡头部和胸腹等要害处,但下身无法遮挡,很多士兵都是腿部中箭,扑倒在地上。
“第二轮,射箭!”
唐军举弩再射,弩矢如暴风骤雨,向已冲到百步外的吐蕃军射去,吐蕃士兵纷纷惨叫着跌倒,虽然大部分士兵没有被射中要害死去,但箭矢射得很深,伤及筋骨,吐蕃士兵就算不死,但也失去了战斗力。
但还是有不少士兵拔掉箭矢后血流如注,根本无法止血,痛苦得大喊大叫,拼命捶打腿部,最终失血过多晕厥过去,这些士兵神仙也救不活了。
紧接着第三轮箭矢射进了人群中,这次是七十步平射,奔在足最前面的吐蕃士兵再次倒下一片,如果对方是骑兵,那唐军只有两次射箭机会,但对方是步兵,唐军在七十步时又抢了一轮平射。
三轮箭矢射罢,四千五百吐蕃军只剩下了三千八百余人,伤亡超过了一成,但吐蕃士兵却视而不见,继续奔跑。
“准备迎战!”张冰泉再次厉声大喊。
“呜——”
号角声吹响,三千弩兵背上了军弩,拾起盾牌和短矛,准备迎战了。
“杀啊!”张冰泉长矛一挥,率先冲出去。
“杀啊——”五千唐军呐喊着向吐蕃军冲去,两支军队越来越近,轰然碰撞在一起,激烈地厮杀起来。
第747章 洮州激战(下)
吐蕃士兵个个身体强壮无比,双臂力量很大,虽然使用短剑,但短剑十分厚重,每一把短剑都至少重十斤,以至于每一剑劈出都十分沉重犀利。
而且吐蕃士兵体力远比唐军充沛,特别擅长缠斗,有时候唐军士兵人数明明远多于敌军,但在激战一个多时候后,吐蕃士兵越战越勇,唐军士兵体力不支,会突然崩溃,全军溃败。
唐初的薛仁贵军队就是败在吐蕃军队的缠斗之下,最后全军覆灭,连主帅薛仁贵也成了战俘。
所以唐蕃两军人数相仿时,吐蕃军是看不起唐军的,若仅论个人激战,唐军确实不如吐蕃士兵,一旦吐蕃士兵避开唐军士兵的短矛,近身而战时,唐军士兵就危险了。
但唐军士兵也有他们的优势,他们擅长阵型,往往十几名士兵集结成小方阵,背靠背,互相配合,以集体的力量来对抗吐蕃士兵,不管吐蕃士兵从哪个方向冲上去,总是会遭遇唐军的短矛,无法避开。
这一战双方打得势均力敌,伤亡都十分惨重,一名唐军士兵小腹被刺穿,眼看着对方要挥剑劈下自己的脑袋,唐军士兵大吼一声,用尽全身力气扑倒对方,拔出匕首刺穿了对方的咽喉,与此同时,他的胸膛也被短剑刺穿,两人同归于尽。
激战了半个时辰,忽然县城方向传来急促的号角声,这是求救的信号,吐蕃军主将论波悉大吃一惊,他只留下了三百人守城,一旦城池失守,他们就没有粮食了。
“撤退回城!”论波悉当即下令。
“呜!呜!”撤退的号角声响起。
吐蕃军士兵确实是死战不退,如果私自撤退,不仅自己要被处死,家人也会被连累成为奴隶,如果他本人阵亡,家人也会得到赡养。
但并不代表吐蕃士兵就不能撤退,一定要主将下令,听到撤退的号角声,他们必须迅速撤离战场。
近三千吐蕃军士兵迅速脱离战场,向县城方向奔去,唐军虽然伤亡已达千人,但并没有输掉气势,他们依旧士气如虹,在主将张冰泉的喝令下,大军在后面追赶。
距离县城还有三里,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忽然从矮丘背后杀出来,杀进了吐蕃军队伍中,吐蕃士兵顿时一阵大乱,紧接着对面也杀出一支五千的军队。
论波悉眼看自己要被包围,他大喊道:“撤退!撤退!”
他率领士兵向西南方向拼死突围,杀开一条血路,带领不到两千军队杀出去,撒腿狂奔,唐军骑兵在后面追杀,不断将吐蕃士兵刺翻在地上。
剩余的吐蕃败军一口气逃出二十余里,冲上一条高坡,唐军骑兵冲不上去,这才调转马头撤回。
论波悉回头看自己的士兵,只剩下一千三四百人,他叹息一声,向十里外的漠门军城奔去,那是一座小军城,存有一点粮食,驻扎吐蕃军约百人,有信鹰可以向鄯州求救。
唐军再一次返回了战俘营峡谷,他们用从县城内收集来的马车,一批批将男女战俘运去县城内调养,战俘们虽然虚弱不堪,但他们神志却很清醒,望着来解救自己的唐军士兵,很多人都抱住唐军士兵放声大哭,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有能活命的一天。
与此同时,一只飞鹰在天空盘旋几周,向三百里外的鄯州飞去。
陇右吐蕃军的主将正是名将达扎路恭,汉名叫马重英,他目前就在鄯州湟水县,马重英刚刚上任还不到三个月,他的前任尚结息因为没有能及时拦截唐朝君臣,导致唐朝皇帝和朝廷逃进了汉中,尚结息因此被吐蕃赞普免职,由马重英接任,出任河陇都督。
马重英的职务和李邺很相似,但管辖范围比李邺要广一些,他的辖地包括了朔方。
新官上任一般都有三把火,马重英当然也有他的三把火,他第一把火就是换将,一朝天子一朝臣,大至国家,小到公司,从古到今,概莫例外,马重英也是一样,这两个月他一直忙着换将。
马重英的第二把火就是消灭陇右、河西境内的一切抵抗力量,这把火已经快结束了,天狼堡已经灭了,就差最后一座长城堡,一旦灭了陇右境内的堡城,他便将全力以赴进攻秦州。
攻灭秦州和河西走廊的沙州,便是他的第三把火。
他将用半年时间完成他的三把火,然后便是他的三年计划,那就是经略河陇,以河陇和朔方为根基,进攻关中,占领长安,灭亡大唐。
马重英现在考虑的是秦州的百万难民,他的前任尚结息之所以迟迟没有攻下秦州,就是顾忌秦州的百万难民,如何处置这百万难民,吐蕃朝廷还在争执之中。
吐蕃几大贵族希望把百万难民迁入吐蕃腹地,成为他们的奴隶,尚结息支持这种想法,他也是这样做的,湟州的近二十万难民都被迁入吐蕃为奴,一个冬天死掉了近一半。
这让吐蕃赞普十分生气,牛羊都能活下来,人却死了。
赞普的想法是把他们遣返回各自家乡,登记为吐蕃民,耕地交税,成为吐蕃稳定的税源,马重英也是这样的想法,建立官府,吸纳人口,才是吐蕃长久占领河陇的办法。
下午时分,一名将领奔进都督官衙,高声喊道:“都督,洮州紧急求救!”
马重英一怔,“怎么回事?”
将领行礼道:“辛云京率军攻打洮州,夺取了唐人营,三万七千余战俘被他抢走,他们现在在临潭县。”
这个消息让马重英眼睛一亮,当初在兰州攻打天狼堡时,马重英就怀疑辛云京会来救援,他还下令渭州驻军严密监视秦州,没想到辛云京没有救援天狼堡,居然直接端了洮州唐人营。
这不是给自己机会吗?想睡觉正好来了枕头。
但马重英没有急于下令,他派人将一名负责唐人营吐蕃官员找来,这名官员正好来鄯州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