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我们大军攻打史思明,如果史思明不接战,大军北撤,安阳贼军也同样撤离,我们岂不是人财两空?”
鱼朝恩心烦意乱道:“那依郭老将军,现在如何是好?”
旁边李光弼道:“不如卑职的河东军和老将军朔方军前去监视史思明,让他不敢轻举妄动,军使率大军猛攻安阳城,尽快拿下安阳城,剿灭安庆绪,安庆绪灭亡,史思明只能北撤,我们大军再继续北上,围剿幽州,最终将贼军一举歼灭。”
鱼朝恩心中十分憎恨李光弼,他根本不细想,当即摇头道:“此计不妥,我不能接受!”
郭子仪愕然,这其实是他和李光弼商量的方案,如果连这个方案都不行,他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方案可行。
“军使,这确实是良策,请军使采纳!”
鱼朝恩摆摆手,“我要请示天子,听从天子的意见!”
这一请示,来回至少一个月,郭子仪小心翼翼道:“不如请示一下太子,毕竟他才是主帅!”
鱼朝恩眼皮一耷拉,“老将军想请示就请示吧!咱家只是监军,具体怎么打仗咱家不管,但咱家要提醒老将军,如果天子和太子意见不一,老将军该如何选择,你最好先考虑清楚。”
相州南部黄河边的黎阳仓是隋唐时代四大粮仓之一,作为河北粮食运往关中的著名中转粮仓,黎阳仓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黎阳仓目前储存粮食五十万石,是唐军攻打相州最重要的后勤粮食,四十万大军的粮食就靠它供应。
黎阳仓的守军约有两万人,部署在黎阳仓四周,严密防御黎阳仓的安全。
这天下午,八千幽州铁骑在大将蔡希德的统领下,从东面掩杀而来,两万守军仓促迎战,这些士兵几乎都是新军,哪里能和久经沙场的幽州虎狼之军抗衡。
幽州铁骑如汹涌的海潮一般冲击而来,唐军则像用沙子筑成的堤坝,被幽州铁骑一击而溃。
唐军士兵吓得大喊大叫,丢盔弃甲,争先恐后逃命,被幽州骑兵在后面掩杀,砍瓜切菜一般,上万唐军士兵被斩杀,人头滚滚,肢体遍地,血流成河。
剩下唐军丢弃了黎阳仓,一口气逃命数十里。
蔡希德没有再追赶,下令焚毁黎阳仓,黎阳仓被烈焰大火吞没了,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就洛阳都能看见,这一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百年历史的黎阳仓和五十万石粮食被悉数烧毁,粮仓完全被烧成了白地。
黎阳仓被烧震惊天下,唐军更是人心惶惶,传闻唐军粮草只够支撑十天,整个军心士气低迷到了极点。
鱼朝恩终于感到害怕了,他一方面上书天子,谴责太子掉以轻心,没有守好粮仓,导致他现在非常被动。
另一方面,鱼朝恩调集五万大军,下令猛攻安阳县,奈何唐军士气低迷,不肯卖命,遭遇城头箭射就立刻后撤,攻了三天,伤亡两万余人,甚至连城头没有靠近。
相反,城内安庆绪已得到消息,唐军粮仓被烧毁,顿时士气大振,士兵斗志极高,用箭矢,用滚木礌石,杀得攻城唐军伏尸累累,护城河内的尸体堆积如山。
就在这时,史思明亲自率领五万精兵杀到安阳城,在安阳城北四十里外扎下大营。
鱼朝恩听说对方只有五万军队,心中顿时轻视万分,他当即率领四十万大军迎战。
历史上极为经典的一战在这时发生了,五万军队对阵四十万军队,部署在左翼的滑濮节度使许叔冀的三万军队忽然发生内讧,三千军队临阵哗变,大喊许叔冀造反。
他们斩断了军旗,杀死了大将刘尊义,军队顿时大乱,埋伏在数里外的一万骑兵幽州骑兵在蔡希德的率领下猛攻唐军左翼。
内讧加上了骑兵的犀利进攻,唐军左翼溃败了,同时带动了整个军队的大乱,史思明五万大军趁机进攻鱼朝恩的中军,鱼朝恩听说左翼已经溃败,顿时心慌意乱。
情急之下,鱼朝恩下令全军后撤二十里,就是这个命令彻底丧送了唐军,四十万大军早已军心涣散,一旦后撤,根本就止不住。
唐军士兵从撤退变成了溃败,在史思明大军的追击之下争先恐后逃命,四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被燕军杀得血流成河,伏尸百里,被斩杀十余万人。
不光李光弼的河东军大败,郭子仪的朔方军大败,就连李嗣业率领的安西军也被连累大败,大将荔非守瑜负责断后,不幸死在乱军之中。
事后在总结教训时,兵部官员只是轻描淡写了一句,三千新兵畏战先乱,引发全军溃败。
唐军也承认,三千人临战哗变是关键,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支三千人的滑州新军竟然是史思明派去的卧底之军,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在战场上哗变,从而引发四十万大军雪崩。
史思明随即将安庆绪骗到军营结盟,当即以弑父之罪斩杀了安庆绪和他的心腹孙孝哲,严庄正好不在安阳城内,洛阳溃败时,严庄和崔乾佑等三十余人以及两万大军逃到怀州河内县的王屋山中躲藏。
听说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严庄和崔乾佑等三十余人以及两万军队从王屋山中出来,渡过孟津向坐镇洛阳的太子投降,也算是严冬中一缕暖意。
第761章 奇怪骚扰
入夜,洮水东岸,一千唐军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河面上的情况。
这里是金城西南约五十里处的洮河,洮河便是在这里注入黄河,和上游一样,这里也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可以作为渡河之地,
要连通官道,要能走大车,还要方便渡河,全面满足条件地方很少,实际上,洮水最适合渡河是在狄道县这一段,这一段大概有百里左右,地形是盆地,也是整个洮河的精华,洮河的农业区就在这里。
到了康狼山后,河道又再次收窄,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一直到河口附近,才出现了处绝佳的渡口,两侧都地势平坦,正好和官道连接,这里就是唐蕃古道上的洮河渡口。
渡口长约一里,也就在一里的范围内都可以渡河,而且这里距离河口很近,河面很宽,差不多也有一里了,水势十分平缓,很适合用皮筏子渡河。
尽管双方默认以洮河为界,但只是默认,并没有什么书面的协议,所以这种默认也是动态的,不利的时候就默认,有利的时候就直接渡河杀过去。
洮河渡口也可以说是金城县的西大门,李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河口城,并在渡口一带部署了一万军队,对洮河渡口严防死守。
当然,对方也可以到狄道县一带渡河,虽然辎重大车走不了,但可以轻装渡河,然后再杀回来夺取洮河渡河东岸。
只是对方想得到,唐军也想得到,康狼山的天狼堡和长城堡都是军队修建的堡城,目的就是为了切断洮水河谷北上和南下的通道,唐军在两座城堡各驻军百人,建立了烽燧。
一旦敌军杀来,康狼山的烽燧就会点燃,通知狄道县和河口城,两头一堵,吐蕃军没有粮食,没有补给,根本支撑不了几天,又渡不了河,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这一点吐蕃军也清楚,所以吐蕃军基本不会采用这种九死一生的冒险策略。
“他们来了!”士兵忽然指着河面大喊起来。
月光皎洁,河面上波光粼粼,看得格外清楚,数百个小黑点出现在河面上。
前天下午,唐军斥候发现西面来了数千吐蕃军,携带大量皮筏子,便立刻赶回来禀报。
一连两天,主将左大治派军队轮番守在河边监视,每批派一千人,昼夜不停监视河面,终于在第三天晚上等到了敌军。
事实证明,河西岸派斥候长驻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否则敌军来了,东岸唐军都不知道,很容易被偷袭。
左大治接到消息,立刻率领五千军队赶来了,一共六千军队,迅速在东岸一里长的渡口上进行部署,举起弩箭,严阵以待,第一批五十名水鬼也纷纷下水了。
这是唐军八月以来第四次对付吐蕃军的偷袭,已经非常得心应手,远距离派水鬼,近距离用弩箭,吐蕃军基本上不会成功。
河面上,第一批一千名吐蕃军士兵乘坐两百艘皮筏子正悄然向东岸划来。
皮筏子已经到了河中心,这时,一艘皮筏子忽然倾覆,五名士兵全部落水,只剩下皮筏子静静漂浮在水面上,五名士兵再也没有浮上来,就仿佛被水中巨兽吞噬一般。
很快,另一艘皮筏子也倾覆了,五名吐蕃士兵惊叫落水,同样没有任何声息地消失了,紧接着第三艘、第四艘
一连十几艘皮筏子都出事,再傻瓜也知道水里有问题,吐蕃士兵纷纷举着长矛盯视水面。
荆襄的五百名水鬼都带到西北了,驻守渡口一共有百名水鬼,今晚第一批上阵五十人,两人一组,潜到皮筏子底部,掀翻皮筏子后一起动手,将五名落水吐蕃士兵割了喉咙,实际上是有大量鲜血漂浮在水面,只不过夜里看不见。
这些水鬼都来自汉水和长江,一个个都是浪里白条,简直和鱼一样,他们在水下潜游,水面波光粼粼,哪里看得见他们。
只片刻,七十余艘皮筏子被掀翻,后面皮筏子见势不妙,调头拼命回划,依旧不断有皮筏子被掀翻,士兵落水,两百艘皮筏子,最后能返回西岸的不足五十艘。
七百多名吐蕃士兵葬身水底
吐蕃军主将见偷袭失败,知道唐军已有防备,只得长叹一声,下令就地驻营,等待下一次机会。
危机解除,唐军也随即收兵,进入常态防御,由河边哨塔和巡哨士兵继续监视河面。
陇右已进入九月,盛夏已过,短暂的秋老虎也结束了,陇右进入了天高气爽的金秋时节,再过半个月,粟米就要收获了,陇右是两年三熟,两年种两季冬小麦,中间插种一季粟米。
北方的灵州河套地区每年却只能种一季小麦,没有陇右温暖湿润的气候。
今年的粟米极为重要,百万难民返乡后,赶上了秋粮粟米播种,只等着秋天收获后,才能摆脱断粮的危机。
李邺当然有自己的计划,他今年并不打算攻打河西或者朔方,他需要巩固自己的领地,要训练军队,要安置好百万难民,要防御吐蕃军的反扑,更重要是,他要完成自己统治中心,也就是金城县。
目前,第二批官员已经抵达秦州,正在前往金城县的路上,第三批则是部分士兵家眷,今年就结束了,明年开始继续迁徙士兵家眷。一直要迁徙到后年才能彻底迁完。
金城县因为第一批官员和家眷们的到来热闹了很多,河陇节度府已正式启用,另外还有两座长史府刚刚修建完成,左长史府是指陇右长史府,右长史府是指河西长史府,河西长史府的管辖范围实际上也包括了灵州和丰州。
三座官衙呈品字型分布,河陇府是军事府,主管河陇军,长史府是政务府,虽然职权清晰,但人员配置比较混淆,比如李邺在三座府内都有自己的官房。
李泌既是李邺的幕僚军师,在河陇节度府有官房,但他同时也是陇右节度府长史,所以在陇右长史府内也有官房。
其实还差好几个官衙,比如河陇都转运司官衙、观察司官衙、内卫府官衙等等,观察司就是唐朝中后期道一级主管司法的官衙,主官是方镇观察使,李邺便把监察使和观察使合一,既主管官员监察,也主管司法审案。
这些官衙还没有修建,就暂时并在三府之中。
节度使官房内,李邺正和李泌、刘晏商议军情,刘晏另一个身份也是幕僚副军师,他当然也要参与重大军情商议。
李邺指着沙盘上的洮水渡口道:“这是两个月来的第四次偷袭,这种骚扰式的偷袭每次都让吐蕃军损兵折将,累计损失已经超过三千人,但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
他们就算占领渡口又能如何?后面还有河口城、还有回龙关,我就是想不通马重英为什么搞这种无意义的偷袭,他完全可以等到冬天河水结冰,大军直接杀过洮水,你们说说看,马重英是怎么考虑的?”
第762章 将计就计
李泌缓缓道:“或许马重英是在整合军队内部,就像卑职之前给殿下说的,吐蕃内部同样矛盾重重,吐蕃贵族和吐蕃赞普有利益冲突,必然会反应在军队上,极可能马重英在借我们之手铲除一些异己者。”
李邺点点头,“这个思路是对的,但如果是铲除异己,一般都只针对将领,很少针对士兵,而且人数也稍微少了一点,我在考虑,是不是在试探我们的防御线,为他冬天进攻做准备?”
李泌摇摇头道:“每次都被水鬼干掉,根本连上岸的机会都没有了,一次就足够了,连续四次,却什么都没有试探到,吐蕃军可没有这么蠢,不可能是试探。”
“刘使君的想法呢?”李邺又回头问刘晏。
刘晏正站在沙盘前注视着什么,沙盘是哥舒翰留下的陇右沙盘,做得栩栩如生,非常精细实用。
刘晏沉默片刻道:“卑职觉得,马重英是在转移殿下的注意力!”
这个想法很突然,李邺连忙问道:“转移什么视线?”
刘晏用木杆指着兰州北面的广武县道:“殿下不觉得奇怪吗?一个小小的广武县,怎么会有两千吐蕃驻军?”
李邺沉吟一下道:“我一直认为广武县是河西的南大门,也是往来商队进行补给的重要之地,如果没有广武县,很多商队就有可能走不出来了。”
刘晏微微笑道:“殿下说的两点倒也对,其实还有第三点殿下没有看到。”
旁边李泌脱口而出,“广武县是朔方连接河西的重要节点。”
刘晏点点头,“李军师说得一点没错,广武县是朔方前往河西的关键节点。”
刘晏木杆指着朔方道:“从朔方前往河湟有两条路,一条路向南到会宁县,再到金城县,再沿着唐蕃古道去河湟,这是主线,现在主线被我们掐断了,还有剩下另外一条副线。”
刘晏指着会宁上方的乌兰县道:“从灵州出来到乌兰县,再沿着洪池岭南下,这里有一个山口,从这个山口进去就是广武县,再沿着丽水北上,进入河西走廊,再穿过大斗拔谷进入河湟,稍微绕得比较远,但也可以抵达河湟。”
李邺笑道:“你说的那个山口我走过,当年我和黑矛还在那里歼灭了一支羌人马匪,山口所在的山脉我叫它乌鞘岭,原来叫做洪池岭,我倒不知道。”
“殿下明白了吧!朔方产出的粮食运往鄯州,唐蕃古道走不通了,那就只能走河西走廊,偏偏最重要的广武县被我们占领,他们九月的春小麦就要成熟了,他们怎么把粮食运出来?”
“从黄河上走,用大型皮筏子,不正好适合运送粮食吗?”
刘晏笑了起来,“殿下,从金城县到灵武县,黄河要经过数百里的无人区和峡谷,两边都是悬崖峭壁,根本没法拉纤,从兰州向下,顺流而下可以,但逆水行舟就算能划桨,又怎么可能穿过金城县?殿下会看着百万石粮食从眼皮子经过而无动于衷吗?”
李邺摇摇头,“我肯定要拦截,绝不会放过一颗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