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激战金城(上)
北城也是唐军防御的重中之中,李邺也很清楚,一旦吐蕃大军从黄河上过来,他们必然会保护自己的退路和辎重,一定会在黄河边上扎营,攻城也一定会在比较平坦宽阔的北城。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李邺把主要防御武器也放在了北城,包括三十架中型投石机和三架超大型的投石机,以及一万名重弩兵和陌刀军。
城头上也修建了专门安置投石机的城台,外型和马面墙一样,只不过马面墙是向外凸出,而投石机城台是向城内凸出。
城头上的投石机基本上也没办法用杆式投石机,长长的投杆伸长到城墙外,没办法往投兜里装石块,所以都是用长长的投索,原理和吐蕃士兵用的飞石其实是一回事。
但经历了长安之战后,李邺已经吸取了教训,决定放弃这种长索投石机,虽然绳索式投石机简单方便,不需要制作专门的投杆,但它的缺陷也很明显,首先就是不能投掷火油罐或者火泥,会烧断绳索。
其次会投掷失败,石头没能投掷出去,会包在皮兜内,然后重重打在城头上,造成自己士兵伤亡,而且失败的概率很大,十次投掷就会失败三次,所以在长安之战中,投石机最后都停止了使用。
这次李邺采用了中型投石机,投杆只有两丈,投石机稍微前置一点,投兜就能放在城墙上了。
这种投石机是配重式投石机,前面用铁块坠下,后面的石块就投出去了,七名士兵操纵一部投石机,不过射程不远,只有百步左右,唐军准备用来投射硫磺炭火泥,漫天飞射,在长安效果不错。
另外,还有三架超级投石机,高达五丈,抛竿长八丈,可将八九十斤的重物投到五百步外,唯一的缺陷就是需要大量人手,一架超大投石机需要两百人一起推动两座大型绞轮,不过三架超大型投石机只需要六百人,问题不大。
李邺看得清楚,喝令道:“大型投石机准备!”
三架超大投石机已经准备就绪,有几名士兵将油纸托垫的大包硫磺炭火泥放在铁投兜内,足有八十斤重。
两万吐蕃军已经冲到五百步外,李邺冷冷下令,“发射!”
发令台上士兵红旗挥下,士兵点燃了油纸包内的硫磺炭火泥,投兜内猛烈燃烧,三架超大投石机骤然发射,三只燃烧的油纸包飞上了天空,硫磺炭火泥在半空中散开,俨如仙女散花一般,向下方密集的人群飞射而去。
无数吐蕃士兵被射中,头上、身上、脸上、腿上,燃烧迅猛,很多士兵本能地去拍打身上的火苗,硫磺炭火泥立刻粘在手上燃烧,剧烈的钻心疼痛让很多士兵倒在地上,蜷缩成一团,声嘶力竭地嚎叫。
但对于吐蕃军士兵,他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旧铺天盖地向前冲锋,这时,第二轮硫磺炭火泥投出,漫天从空中落下,士兵们举盾抵挡,但还是有上千人被击中,被烧得痛苦哀嚎。
可就在这时,让李邺恼火的一幕出现了,前一轮被击中的上千吐蕃士兵,大部分人站起来了,依旧忍着剧痛,跌跌撞撞向前冲锋。
城头上,李邺看得清楚,眉头皱成一团,长安燕军士兵被炭火泥击中,基本上就失去了战斗力,这些吐蕃士兵居然还能站起身,继续投入战斗,这么坚韧强悍,难怪历史上的吐蕃成为了唐朝最大的劲敌。
李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不管是火油还是火油泥,看起来燃烧汹汹,但实际上,对奔跑的敌军杀伤效果都不好,毕竟人是活的,他们会避开火区,不像投石机、巢车之类,没法避让。
“停止用火油泥,投石机全部改为碎石!”
李邺果断下令,全部改用碎石,一两斤一块,若被击中一样能够把人砸死。
吐蕃大军已经冲到三百步外,三架超大型投石机改为碎石,第三次投出,密集的碎石呼啸而至,砸到后方的军队士兵的头上,两三百人被砸中,顿时头破血流,栽倒在地。
但在密集的人潮中,这点伤亡没有兴起丝毫波澜.
这时,五千部重弩发射了,两人操纵一部大黄弩,重箭呈四十五度斜角飞上天空,形成一片乌云,如雨点般向吐蕃士兵头顶射去,这才是真正的大杀器来了。
重箭射穿了盾牌,射穿了皮甲,直透身体,或者被射穿头颅,血光四溅,大片吐蕃士兵惨叫倒下。
第一轮五千支重弩箭射出,便有一千多吐蕃军士兵被射杀。
随着第二轮五千重弩箭射出,三十架投石机也发作了,密集的石块砸向吐蕃士兵,打得吐蕃士兵人仰马翻。
与此同时,吐蕃士兵也冲进了百步内,他们也开始反击了,一片片飞石如雨点向城头射去,很多唐军士兵措不及防,被打得头破血流,鼻骨碎裂,仰面栽倒。
“蹲下!蹲下!”将领们大喊,要求士兵蹲下。
唐军也同样在反击,部署在城内的两万弓兵开弓射击了,兵箭如乌云般一团团飞向城外,石块和箭矢在空中交织,大量吐蕃士兵被箭矢射倒,吐蕃军的伤亡急速上升,已经超过六千人。
这时,马重英有点急了,还没有开始攻城,伤亡就超过三成了,这怎么行?
他当即下令道:“击鼓助威!”
“咚!咚!咚!咚!”
吐蕃军战鼓敲响,鼓声激昂,让战场上的吐蕃士兵俨如打了鸡血一般,个个奋勇异常,一架架攻城梯搭上城头,开始迅速向上攀登。
城头上,数百名长斧手闪身而出,挥动长斧奋力向攻城梯劈去,对付攻城梯,李邺的军队已经非常娴熟,首先就是劈断最顶上的两根横档,当然,吐蕃军士兵还是能上城,但难度明显变大了。
如果再有唐军士兵防御森严,每一架攻城梯前,数十支长矛短刀一起防御,攀上城头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但紧接着迎接吐蕃士兵的,却是俨如冰雹般的滚木礌石,劈头盖脸砸下,躲都没法躲,一串串吐蕃士兵被砸得跌下城去。
好容易避开滚木礌石杀到城垛口前,却发现脚下无法借力,根本攀不上去,还不等士兵们破口大骂,十几支长矛已经刺穿了他们的身体,紧接着寒光一闪,人头飞离,无头尸体从空中落下,脖腔的鲜血在空中飞洒。
这是李邺的防御创新,每一架攻城梯前都要站两名重甲步兵,轮流出战,效果极好,几乎每个冲到攻城梯顶端的吐蕃士兵都会被斩为两段。
另外还有两千名重甲步兵在待命之中,他们的任务是对抗二十架飞梯敌军。
这时,二十架飞梯也越过了护城河,冲到了城墙下,拉拽的牦牛已经撤下,由士兵推着它们滑行,飞梯地盘的前端重重顶在了城墙上。
每架飞梯上装有两部长梯,数百名吐蕃士兵在后面拉拽绳索,两架长梯先后竖了起来,梯子上事先挂满了强悍的吐蕃士兵。
第771章 激战金城(下)
之前高秀岩给李邺说过,飞梯最大的弱点就是它的绳子,这也是破解飞梯最好的办法。
李邺采纳了高秀岩建议,他挑选了一千名神箭手,安置在各个马面墙上,用弓或者弩专射飞梯的绳索,这里面有个概率问题,一个人不一定射得中,那么增加到十个人,可能性就增大十倍,增加到一百人,可能性就增加到百倍。
但把赌注押在一个地方,这绝不是李邺的做事风格,他不仅准备了一千名神箭手,还准备了两千重甲步兵,若神射手没有成功,则由重甲步兵来专门对付二十架飞梯的吐蕃士兵攀城。
就在李邺身边三十步外,两架飞梯已经竖起起来,李邺看得清楚,他抽出两支箭,张弓搭箭,两支箭快如闪电,正中两根绳索,却没有任何效果,他这才发现每一架飞梯竟然都有七八根绳索,根本分不清那根绳索有用。
他索性扔掉弓箭,身上的八把飞刀疾速射出,八根绳索全部被飞刀斩断,在最里面的隐藏处,崩得极紧的绳子突然断裂了,只见两架长梯从空中重重砸下,一片惨叫,攀在梯子上的六十名吐蕃士兵当场被砸死毙命。
与此同时,飞梯接二连三出事,不过二十架飞梯只损失了三成,唐军还是小看了吐蕃人的智慧,吐蕃人设了很多疑绳,神箭手射中的大部分绳索没用,最终还是有十四架飞梯架上了城头。
吐蕃军士兵纷纷跳上城头,和城头上唐军激战,马重英大喜,立刻下令道:“传来所有攻城士兵向飞梯汇拢!”
他已经看出其他攻城梯似乎都被破坏了,根本上不了城,只有飞梯能攻上城去。
他随即又喝令道:“攻城槌上!”
城头上,重甲步兵迎战而上,其他唐军士兵纷纷闪开。
重甲步兵的威力在这一刻显示得淋漓尽致,无论多少吐蕃士兵攀上城头,都被他们一刀斩为两段。
李邺注视着城下的士兵如蚁群一般,从四面八方向十四座飞梯汇拢,另外还有两支重型攻城槌混在人群中,向城门冲去。
李邺当即下达了几条命令,“传令再增加两千重甲步兵,包围敌军飞梯上城通道。”
他又回头对李抱真道:“准备两千罐火油和一万捆麦秸,待瓮城内火起,立刻用火油进攻敌军飞梯!”
“遵令!”
李抱真下去了,李邺又对雷万春令道:“瓮城那边不光用火也要用箭,立刻带两千重弩士兵过去。”
“卑职遵令!”
双方的激战已经到了白热化,源源不断的吐蕃士兵冲上城头,同时也有一队队重甲步兵奔跑过去支援。
城头上已是尸山血海,满地尸体断肢,内脏堆积,充满刺鼻的腥臭气息,鲜血汇聚成小河,沿着城墙边缘下水孔流下城去,染红了整个护城河。
但吐蕃军没有被吓倒,依旧不顾一切冲上来和唐军重甲步兵激战,只是没有任何夺城效果,他们只要冲上来,就会被寒光闪闪的陌刀毫不犹豫斩杀。
可就算吐蕃士兵成功冲破了重甲步兵包围圈也没有用,在两侧城墙上,还各有三百名弓弩手严阵以待。
“轰!”城门处传来一声闷响,城池晃动,这是吐蕃军攻城槌在撞击城门了,在此之前,唐军已经将吊桥主动放下,省得吐蕃士兵破坏吊桥。
这一点虽然有点诡异,但攻城吐蕃军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瓮城上方的四周已经埋伏了两千重弩手,瓮城很大,大概有八个篮球场大小,可容纳数千军队。
此时瓮城内已浇满了两千罐火油和数千捆麦秸,麦秸铺上地上,看起来似乎是为了防滑,但实际上,下面全是火油。
这时,两名唐军士兵被绳子捆住腰间,慢慢放下去,他们二人打开了城门门栓,立刻又被绳子拉上城头。
“轰!”
城门又是一声巨响,城门却轰然大开,抱着攻城槌的两百名士兵冲进城内,城外吐蕃军一片欢呼,负责攻城门的五千吐蕃军士兵向城门汹涌而入。
远处马重英大喜,立刻喝令道:“吹号,进攻!”
“呜——”
早已等待已久的一万士兵向城门处冲去。
这时,副将论莽热奔上前急声道:“大帅,唐军恐怕有诈!”
马重英一怔,“为何?”
“攻城太容易了,这才一个上午,就要攻下金城吗?不可能!何况吊桥是自己放下来的,不是我们破坏的!”
论莽热的话俨如一盆冷水将头脑发热的马重英泼醒了,他开始意识到了什么,不过让他现在就撤军,他还又有点不甘心,他当即喝令道:“援军停止进攻!”
军令发出,增援的一万吐蕃士兵停止了奔跑,马重英盯着城头和城门,究竟是陷阱还是唐军防御失误,他要确定才行。
援军停止了奔跑,但攻城依旧在继续,马重英太渴望攻下金城县。
李邺知道对方看出破绽了,立刻大喊道:“点火行动!”
城头上上千只火油罐向十四架飞梯四周密集的吐蕃士兵砸下去,火油流淌满地,数十支火箭随即射出,烈火轰地燃烧起来,瞬间吞没飞梯两边密集等候的无数士兵。
而此时,瓮城内也燃起了熊熊烈火,正准备攻打内城的五千吐蕃军士兵瞬间被烈火吞没了,瓮城内一片惨叫哀嚎,士兵们互相践踏,没命地向城门处逃去。
吊桥已经再次拉起,阻挡敌军外逃,大量麦秸和火油泼洒在城门处,使这里火势更大,根本逃不出去。
还有一千支强劲的重弩箭射向城门处密集的吐蕃士兵,准备逃出城的数百士兵全部被射倒。
就在烈火燃烧的一瞬间,马重英就仿佛被迎头一棒打醒了,他一下子醒悟过来,“不好,是陷阱!”
他立刻喝令道:“传令全军撤退!”
“当!当!当!”撤退鸣钟敲响。
混乱中的吐蕃士兵掉头便逃,飞梯被烈火吞没,此时已经没有敌军攀上城头,城头上唐军万箭齐发,一片片吐蕃士兵被射倒。
城头上已经停止了宝贵的火油,这可是尉迟光用了一年时间从拔汗那国运来的一万罐火油,必须要尽量节约。
只有麦秸在继续投放,很多吐蕃士兵浑身带着烈火奔跑,只跑出数十步,便一头栽倒在地上,被烧得蜷缩起来。
此时瓮城内浓烟滚滚,看不见下方的情况,但吐蕃士兵已经毫无声息。
正厮杀激烈的战场忽然间被两场大火烧得停止下来,能逃的吐蕃士兵都逃回去了,远处观战的所有吐蕃士兵眼中都露出了惊恐之色。
马重英胸口忽然一阵疼痛,他派出两万士兵攻城,可逃回来竟然只有五六千人。
他忍住疼痛长叹一声,“撤军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