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地位超然,独孤家族没有受到隋唐政权更迭影响,在隋唐开枝散叶,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分散到天下各地,形成四个系,长安系、洛阳系、河东系和扬州系。
虽然他们都有同一个祖先,但一百多年下来,几乎都各自发展,各有各的宗祠。
独孤家族长安系是主干,又细分成五房,实际上就是独孤烈的祖父五兄弟在武则天时代分家,独孤烈是嫡长房,雍县有嫡次房,另外还有庆州房、宁州房和同州房,这三房是庶房。
被刺杀的五叔,就是雍县家主独孤宽,长安系在世的唯一的长辈,是他们的从叔。
这个消息太让人震惊了,独孤烈急问道:“五叔怎么死的?”
“他在书房被一支毒箭射杀,刺客逃掉了,下落不明!”
独孤峻眉头皱成一团,“我就不懂了,五叔是个老乡绅,几个儿子也是地主或者做生意,只有一个孙子是郿县县丞,和朝廷几乎没有什么关系,阉党刺杀他做什么?”
独孤明缓缓道:“刚开始我也想不通,但现在我明白了,他们的真正目标其实是大哥!”
独孤烈点点头,“老三说得对,五叔去世,我肯定要去吊孝,他们就会在雍县对我下手了。”
“这样子大哥就不能去了。”
独孤烈冷笑一声,“我不光要去,我还要声势浩大的去,我就不信镇压不了阉党的邪气。”
独孤明把一张纸条递给大哥独孤烈,“这就是昨晚晋阳被刺杀的原因。”
独孤烈接过纸条,一下子愣住了,只见上面写着:‘祖母病危,难熬过今晚,速来见最后一面。’
落款正是他独孤烈,笔迹也和他的一模一样,但这肯定不是他写的,是有人仿他的笔迹,母亲好好的,对方竟然用这个卑劣的手段。
“晋阳看见这张纸条就相信了吗?”独孤烈恼火道。
独孤明叹口气,“光凭这张纸条当然还不够,再加上送信人是三管家阿苦,晋阳就不得不信了。”
“阿苦送的信?”
独孤烈大惊,立刻喝令道:“去把三管家找来!”
阿苦是独孤家的世家奴,祖父和父亲都是独孤家族的庄园管事,阿苦年纪比独孤烈小几岁,从小就精明能干,后来成为独孤府三管家,当了三十年的三管家,对独孤家族忠心耿耿,所以独孤烈根本就不相信。
独孤明摇摇头,“大哥不用找了,刚才我问过了,昨天阿苦请假了,不在府上。”
这时,外面隐隐传来一阵轻微骚乱,独孤三兄弟来到中庭,只见一名年轻男子正对管家说着什么,情绪十分激动。
独孤烈一眼认出来,是三管家独孤苦福的儿子满谷,孤独家族的世家奴都赐姓独孤,但从他们的名字上分得出来,仁寿福富义这个五个字,加个一个五谷,那就是世家奴,如果很有出息,或者当官了,独孤家则会另给他们起名。
独孤烈喝问道:“怎么回事?”
满谷回头看见家主,冲上前跪地大哭,大管家走上前叹息道:“老爷,阿苦今天一早悬梁自尽了。”
满谷满脸泪水道:“家主,我儿子昨晚失踪了,父亲到处找孙子,都没有找到,今天一早就就上吊了。”
独孤烈和两个兄弟对望一眼,他们都明白了,一定是阉党绑架了阿苦的孙子,逼他送信,阿苦听到晋阳被刺杀的消息,万分愧疚之下悬梁自尽。
独孤烈半晌问道:“你父亲留下什么话没有?”
满谷取出一个皱巴巴的纸条,递给独孤烈,独孤打开,上面只有一句话,“都是我的错,我死有余辜!”
独孤烈心中一阵刺痛,叹口了气问道:“你儿子找回来没有?”
满谷悲伤地摇摇头,独孤烈回头对独孤明道:“动用一切手段找他儿子!”
独孤明点了点头,先走一步,独孤烈又对满谷道:“你父亲确实犯了大错,但他以死赎罪,罪孽也清了大半,我特准他葬入独孤家族普通墓地。”
独孤家族的墓地有三种,一种是主人墓,一种是世家奴墓,要三代为独孤家族效力才有资格,还有一种普通墓。
阿苦本来可以入葬世家奴墓,但他毕竟出卖了主人,就算以死赎罪,也不可能再葬入世家奴墓,只能降级葬入普通墓,但这已经是格外开恩了,否则,连独孤家族墓地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孤零零葬入乱坟岗。
满谷感激万分,连连磕头走了,独孤烈摇摇头,对大管家道:“替他安排一下后事吧!”
“卑职明白!”
独孤烈回到后堂,独自考虑阉党咄咄逼人的威胁,他必须反击,否则阉党还会肆无忌惮地攻击独孤家族。
他当即写了一封信,派人去送给李邺,给他讲述目前独孤家族遭遇的困境,独孤烈希望李邺能够出手相助。
停战期刚过了一个月,李邺一直在等北方的消息,同时也在关注洛阳城的动静。
云中的消息还没有传来,但李邺却意外得到了幽州的消息,他在黄河上的巡逻车船拦截了幽州的信使,带来了重要情报。
幽州爆发了大战,李怀仙的三万军和史朝清的三万军在蓟县城郊激战,双方死伤惨重,百姓更是伤亡无数。
刘晏看了情报笑问道:“殿下认为李怀仙真是效忠史朝义,替史朝义消灭史朝清吗?”
李邺怎么可能不知道,李怀仙就是河北三镇中范卢藩镇的创始人,史朝义好像就是死在他手上。
“李怀仙是和史思明平级的军阀,他可不是史思明手下,他找到了借口进攻史朝清,不过是想把幽州据为已有,成为史思明第二。”
刘晏沉吟一下道:“上次我听殿下说,河北、中原一带会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李邺点点头,“看朝廷的决心和实力,如果拿不下他们,那最后就只能妥协,妥协的结果就是名义上承认朝廷,但实际上割据一方,这就是我说的藩镇割据。”
这时,一名亲兵在帐门口道:“殿下,长安独孤家主派人送来急信!”
第876章 反击痛处
李邺看完了独孤烈的信,对送信人道:“回去转告你们家主,我一定会出手,狠狠打击阉党的嚣张气焰。”
“小人这就去回去!”
李邺给他一支令箭作为凭据,送信人走了。
李邺当即令道:“让卫伯玉将军来见我!”
不多时,卫伯玉匆匆来到大帐。躬身行礼道:“参见殿下!”
李邺笑问道:“我记得上次卫将军给我说过,蒲津关是由神策军负责镇守,对吧?”
卫伯玉点点头,“正是,神策军在陕州部署卑职这支军队,在同州部署了蒲津关的一万军队,守将叫魏纪宽,还有一名宦官王守诚负责监军。”
“卫将军的军队中怎么没有宦官监军?”李邺好奇问道。
卫伯玉苦笑道:“卑职的军队也是这个王守诚负责监军,王守诚每个月回来卑职军营一趟,所以卑职不敢向东走,而是想办法找了一批船只渡河过来。”
李邺沉吟一下道:“我想收编这支军队,有办法吗?”
李邺要替独孤家族出头,那么最近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收编神策军,这个可是阉党的切身利益,五万神策军,自己收编了一万五千人,相信一定会将他们打痛。
卫伯玉想了想道:“有一人可以帮殿下之忙!”
“你继续说!”
“蒲津关的军营内有一名郎将叫荔非雷,是荔非守瑜的侄子。”
“荔非守瑜的侄子?”
李邺愣了一下,“那就是荔非元礼的儿子。”
“不是!殿下有所不知,荔非家三兄弟,荔非元礼、荔非守瑜和荔非安奎,三人都是安西军大将,相州大败,老三荔非安奎负责断后,死在乱军之中,荔非安奎的儿子就是荔非雷,他一心想为父亲报仇,刺杀鱼朝恩,他便忍辱负重继续留在神策军中。”
李邺眉头皱起,“荔非兄弟居然让侄子去刺杀鱼朝恩?”
卫伯玉苦笑道:“殿下,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荔非三兄弟关系不太好,老三荔非安奎有点贪图富贵,巴结上了鱼朝恩,和两个兄弟断了关系,但荔非安奎根本不知道鱼朝恩只是利用他,最后他被鱼朝恩出卖,死后没有任何安抚追认,荔非雷便发誓为父亲报仇。”
李邺负手走了几又步问道:“荔非兄弟从未告诉过我他们还有一个侄子荔非雷,此人可靠吗?”
“卑职愿以性命担保!”
李邺点点头,“如果他一心想报父仇,不愿帮我怎么办?”
“请殿下放心,卑职有把握说服他!”
“既然如此,就用荔非雷!”李邺最终接受了卫伯玉方案,他也希望有一名内应。
当天晚上,李邺率领一万军队返回潼关,唐军没有阻拦,放李邺军队进了潼关,李邺随即北上,前往蒲津关。
王思礼着实有点担忧,来找到了郭子仪。
“老将军,卑职刚刚得到消息,李邺竟然率军往蒲津关方向去了。”
郭子仪半晌道:“可能和朝廷某些恩怨有关,王将军最好置身事外。”
“老将军得到什么消息吗?”
郭子仪半晌道:“只听到一些传闻,阉党正在对独孤家族下手,其他我就不了解了。”
王思礼恍然道:“莫非.”
郭子仪止住他,“我们奉天子之令守潼关,天子允许岐王军队进出潼关,仅此而已,别的与我们无关,不要胡乱猜测。”
王思礼着实兴奋,李邺要对神策军下手,简直太令人期待。
大唐的边关将领们没有不痛恨鱼朝恩的祸国,包括神策军同样驻扎在陕州,不听指挥,让王思礼十分憎恨,但又没有办法。
既然李邺要对其下手,他也乐见其成。
王思礼忽然想起一事,又问道:“如果岐王把蒲津关的军队带走,那蒲津关是不是由我们镇守?”
郭子仪点点头,“我们可以临时代守,然后上书天子,由天子定夺!”
“卑职明白了!”
王思礼走出大帐,冷风一吹,他忽然醒悟,郭子仪其实一直在密切关注朝廷动向啊!否则他怎么会知道阉党对独孤家族下手之事?
蒲津关大营,荔非雷走出大营,把装扮成普通士兵的卫伯玉领进了自己的大帐。
“卫叔,你怎么来了?”
“我来给伱一个机会。”
荔非雷一怔,“卫叔要给我什么机会?”
“给一个既能报父仇,又不用送掉自己性命的机会。”
荔非雷沉默片刻道:“我听说卫叔投靠岐王殿下了!”
“不光我投靠了岐王殿下,安西军所有人都投靠了,包括你的两个叔父,岐王殿下本来就是安西节度使,当初他执掌安西时,你还没有从军,但你父亲是他的部下,他把边令诚历年贪污的百万贯钱全部分给了安西军将士,自己一文不取,凭这一点,大家都对他心悦诚服,包括李嗣业,我让你也投奔岐王,难道有错吗?”
荔非雷低下了头,卫伯玉又拍拍他肩膀道:“我知道你是想保父仇,但你听我说,你这样是报不了父仇的,鱼朝恩从来都不会露面,坐在马车里面,你不知道马车内是替身,还是他本人,以鱼朝恩的地位,你杀不了他,只有岐王才能杀他。”
“岐王也要杀鱼朝恩?”
卫伯玉点点头,“阉党开始对独孤家族下手了,独孤烈是岐王殿下的岳父,独孤家族也是岐王的最大支持者,阉党对独孤家族下手,就是对岐王宣战,不瞒你说,岐王殿下已经率军在大营外面了。”
荔非雷点点头,“那需要我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