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566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郭子仪又怒道:“仆固怀恩,朝廷待你不薄,你是草原胡人,朝廷却信任你,把朔方军交给你,你就这样回报朝廷?带大家造反,你可以回草原,但将领们怎么办?他们的子孙后代都要背负造反的名声,你替他们想过没有?”

  很多将领脸色都变了,郭子仪的话击中了他们要害,如果朝廷定他们造反,他们子孙怎么办?仆固怀恩咬牙大喊道:“我们不是造反,我们是拥立太上皇复位!”

  “胡说!你手中有太上皇的旨意吗?太上皇会让你攻打长安,毁掉京城吗?”

  郭子仪又大喊道:“各位兄弟,我已经奏明天子,只要大家迷途知返,归顺朝廷,天子不追究你们造反之罪,机会只有一次,没有第二次!”

  仆固怀恩心知不妙,暗中抽出一支箭,忽然张弓搭箭向郭子仪射去,他的箭刚射上半空,另一支箭‘嗖!’地射来,精准地将他的箭射拦截落地。

  仆固怀恩大怒,回头望去,却是大将浑瑊,仆固怀恩怒视他道:“你敢以下犯上!”

  浑瑊冷冷道:“老将军说得没错,大帅为何不听?”

  “放屁!来人,把他给我拿下。”

  数十名将领一个都没有动手,仆固怀恩的几名心腹将领刚要发动,却被其他将领摁住了。

  浑瑊调转战马向远处奔去,只见他大喊几声,便率领本部一万军队向南去了。

  仆固怀恩气得暴跳如雷,却又没有办法,只得喝令道:“大军返回灞上!”

  郭子仪确实威望极高,一番话让大将浑瑊率先醒悟,率领一万军向朝廷投诚了。

  李亨大喜,当即封浑瑊为云麾将军、抚宁县公,为郭子仪属下都统。

  半个时辰后,另一名朔方军都统李国贞也率一万军队来向朝廷谢罪。

  李亨同样加封李国贞为云麾将军、宁国县公,同样为郭子仪下属。

  就在这时,咸阳方向传来消息,齐王李邺率领的五万骑兵已经抵达咸阳。

  虽然李邺是来勤王,但李亨心中还是有点不安,毕竟这五万骑兵不听他的指挥,李邺完全有实力取代自己。

  李亨不敢召见李邺,而是命令赵王李系代表自己去咸阳犒军,郭子仪也一并前往咸阳,和李邺商议破敌对策。

  李邺率军驻进了咸阳大营,他立刻派斥候去打探仆固怀恩的消息,很快便得到消息,仆固怀恩率军去长安示威,却被郭子仪一番劝解,大将浑瑊和李国贞临阵倒戈,率两万军队投降朝廷。

  李邺对几名手下大将笑道:“这就叫善战者,无赫赫之功,郭老将军不需要带兵作战,一番话就能说反叛军。”

  段秀实笑道:“关键是仆固怀恩造反名不正言不顺,加上郭老将军在朔方军的威望,他的老部下肯定愿意归降。”

  白孝德也微微笑道:“其实殿下率领五万大军威逼敌军,一样能做到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仆固怀恩必然会不战而退。”

  李邺呵呵一笑,“白将军的建议可以试一试!”

  这时,有军士来报,“启禀殿下,天子派赵王殿下前来犒军,郭子仪老将军也来了!”

  李邺点点头,“开营门迎接!”

  李邺亲自率领众将迎接天子代表赵王李系的到来。

第920章 心悦诚服

  赵王李系在李邺强大的气场面前摆不出任何架子,宣读了父皇旨意,把犒赏三军的几千头猪羊和酒送进大营,他便急着告辞离去。

  李系低声对郭子仪道:“军队的事情我不太懂,就拜托老将军了。”

  说起来李系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商议军情他应该在场,但李系从骨子里害怕李邺,万一他把自己扣为人质呢?

  郭子仪看着畏畏缩缩的二王子,心中暗暗叹息一声,要是太子还在哎!

  他点点头,“也好,城外不安全,殿下是要早点回去,微臣商议了军情后再回去。”

  郭子仪会做人就表现在这里,明明对方是畏惧李邺,不敢进军营,他还是给对方找个台阶。

  郭子仪随即吩咐一千侍卫护卫赵王返回长安,李邺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他也不挽留,冷冷望着赵王李系狼狈离去。

  郭子仪苦笑一声道:“长安城外有不少仆固怀恩的游哨,趁现在天亮赶紧走,天黑了就麻烦了。”

  李邺笑了笑,一摆手,“老将军请!”

  “殿下请!”

  郭子仪跟随李邺进了军营,李邺对郭子仪很客气,把他一直请到大帐。

  “听说老将军一番劝导就让仆固怀恩手下倒戈,足见老将军在朔方军的威望,也证明我的推荐没有错!”

  郭子仪这才知道,原来是齐王殿下推荐了自己,他连忙躬身行礼道:“末将感谢殿下推荐!”

  这时,一名亲兵上前对李邺低语几句,李邺点点头,对郭子仪笑道:“老将军请稍坐片刻,我马上就回来!”

  郭子仪笑着点点头,“殿下请随意!”

  李邺安排士兵上茶,他这才来到隔壁大帐,一名军士单膝跪下行一礼,“参见殿下!”

  这名军士是河陇军情报署在长安的情报斥候,他的公开身份是一名侍卫,花了一点钱安排,便跟随赵王李系一起出城了,要不然他们没有机会出城送信。

  军士从怀中摸出一份情报呈给了李邺,李邺打开看了一遍,他的情报探子发现城内有仆固怀恩的伏兵,大概一千人左右,基本上都聚集在安德坊和昌义坊内。

  “启禀殿下,情报还是昨天晚上的情况,今天又有了变化,从中午开始,昌义坊的黑衣人都集中到了安德坊,情报来不及更新,卑职只能口头汇报。”

  李邺点了点头,城内伏兵开始集中,那就说明仆固怀恩今晚要有动作了。

  安德坊紧靠启夏门,是长安出名的贫民窟之一,鱼龙混杂,人口极多,一千人混在其中,也不容易被发现。

  李邺这才理解了仆固怀恩早上去东城外示威的意义,并不是多此一举,可见仆固怀恩也是一个颇有谋略的老将。

  李邺又返回了主帐,笑眯眯对郭子仪道:“让老将军久等了,我们来看看沙盘。”

  两人来到沙盘前,郭子仪发现李邺的沙盘做得非常精致,一座桥,一条山坳都有,他忽然发现一个让他惊愕的地方。

  “殿下,这座断桥”

  郭子仪瞪大了眼睛,这座渭河上的木桥是他大前天晚上放火烧毁的,沙盘上居然也只剩下一半。

  李邺点点头,“也只有关中和陇右的沙盘能做到及时更新,别的地方不行,还是要事先派斥候去探查。”

  郭子仪简直叹为观止,对情报重视到这种程度,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难怪河陇军能够百战不殆。

  “殿下打算怎么打?”郭子仪问道。

  李邺缓缓道:“我估计今晚仆固怀恩要攻城,如果攻不了他就会撤退,追击我来负责,我希望老将军能坚守长安,不要被他反戈一击得手。”

  “他没有攻城武器,怎么攻城?”郭子仪沉声问道。

  李邺淡淡道:“既然没有攻城武器,仆固怀恩还来长安做什么?我没猜错的话,他已经在城内打下钉子,只需要在夜间里应外合,他就能夺取长安城。”

  郭子仪缓缓点点头,“殿下说得有道理,那么殿下觉得他会攻打哪座城门?”

  李邺佯作想了想道:“他上午在春明门外示威,他其实是故意做了一个假象,让守军以为他会从东面进攻,晚上他也会在东城外做假象,但他一定会从别的地方下手,我推断是南城!”

  “为什么不是西城或者北城?”郭子仪不解问道。

  “西城太远,大军绕过去要至少一個时辰,等杀过去什么都没有了,北城的城门都是瓮城,难度太大,况且基本上都是皇宫,他的手下怎么进得了皇宫?所以南城才是最现实的。”

  说到这,李邺用木杆指着南面其中一座城门,“我认为这里最有可能,郭老将军觉得呢?”

  两更时分,郭子仪站在启夏门前,心情复杂地注视城内街巷,今天李邺的强大气场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上一次和李邺接触,他还是一个十五岁的斥候队正,参与平息阿布思叛乱,没想到十年不到,他已经成了一方诸侯,还是最强的诸侯。

  之前郭子仪还以为李邺是得到了独孤家族以及关陇贵族的支持,才会如此神速发展,但今天他才知道自己之前完全想错了,自己大前天烧掉的桥,居然就在他的沙盘上体现出来了,光凭这一点,天下根本没有人能做到,包括自己。

  他甚至不出大营,就把仆固怀恩的一举一动都摸得清清楚楚,连他怎么攻城,从哪里攻城都能事先判断,让郭子仪心中震撼万分。

  他忽然想到长子给他说过的一句话,李邺是有资格继承大统的人。

  有资格继承大统的宗室很多,大唐历代皇帝的子孙都可以,但光有资格没用,还要有能力,有了资格和能力还不够,李珍有资格也有能力,最后还是败了,更重要是天命。

  天命很玄妙,郭子仪也解释不清楚,可今天他接触了李邺后,他仿佛看见了太宗皇帝的气势,那种睥睨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或许这就是天命。

  “杨将军,仆固怀恩有没有说过在城内有内应?”

  杨将军是朔方军都统杨淇,下午和二十几名将领一起来投奔郭子仪,浑瑊和李国贞率军倒戈后,仆固怀恩吓坏了,立刻把郭子仪从前的部属全部换掉,但他不敢杀人,他知道那会激起兵变,而是把二十几人礼送出了军营。

  杨淇摇摇头,“仆固怀恩是一只老狐狸,这种事情他不会对任何人说,倒是他的儿子说了一句话,‘夺城不一定非要用攻城武器’,卑职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

  郭子仪点点头,看来城内真的有内应了。

  就在这时,有士兵飞奔来禀报,“启禀老将军,安德坊内发现有大量黑衣人聚集。”

  安德坊就是紧靠启夏门的街坊了,可以从坊内直接用梯子攀上城头,李邺的判断一点没错,果然是启夏门,这一刻,郭子仪对李邺心悦诚服。

  “传我的命令,大军埋伏在城头,等敌军上城后动手,全部歼灭,一个不留!”

第921章 为利而来

  仆固怀恩率领三万大军抵达了东城外,依旧是春明门外,他这样虚晃一枪是为了把守军调到春明门甚至整个东城墙。

  仆固怀恩的兵力并不多,只有三万人,这是一个不上不下的兵力,仆固怀恩也很清楚,他必须要用最短的时间攻进皇宫,控制天子。

  仆固怀恩现在很紧张,如果现在让他做决定,他绝不会再选择南面的启夏门,从启夏门到大明宫的距离太远,很容易出事,只是他当时策划的时候手下有六万精锐,他觉得自己的六万大军稳得住局势,谁知道现在就只剩下三万人了。

  仆固怀恩没有办法改变策略,只能自己带两万在东城外吸引唐军主力,让儿子率一万骑兵疾速迂回到城南,准备从启夏门突入城门,再里应外合夺取南面约两里左右的延兴门,自己率大军从延兴门杀进去,距离大明宫就很近了。

  仆固怀恩紧张的另一个原因,是李邺大军到来了,在咸阳虎视眈眈盯着自己,这一步棋让仆固怀恩始料不及,他如果现在撤退,李邺一定会抢先一步切断自己的退路,现在他没有选择余地,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其实仆固怀恩也在赌,他在赌自己攻长安时,李邺不会进攻自己,李邺巴不得自己把天子宰了,然后他再出来收拾烂摊子,他就能直接上位。

  现在看来,自己的赌注押对了,到目前为止,李邺依旧在咸阳县按兵不动。

  时间已经快到三更时分了,仆固怀恩低声令道:“撤退,迂回去延兴门!”

  两万大军缓缓撤退,退到城头军队的视线之外,又转头向南面两里外的延兴门疾速而去。

  事实上,仆固怀恩的赌注还是押错了,李邺根本不需要他来替自己搞事情,要干掉天子制造内乱,李邺早就动手了,借安禄山之手除掉天子李亨,或者利用李珍,让他政变成功。

  李邺有自己的节奏,要想当几年皇帝爽一爽,学安禄山就行了,很容易就能办到,可如果想要得到百年基业,那就必须耐心,一步步来,稳扎稳打。

  所以仆固怀恩押注这种低端勾当,李邺怎么可能看得上?

  当然,无利不起早,李邺这么风驰电掣杀到京城来,他可不是来效忠勤王,熙熙攘攘为利往来,李邺也是一样,他是看中了仆固恩手下的五万朔方精兵。

  只是没想到郭子仪一番口舌就挖走了两万人,这让李邺十分恼火,他推荐郭子仪是让他保住长安,以免让仆固怀恩坏了大局,他若真把阉党给杀了,以后自己怎么接手朝廷?

  现在只剩三万军队,李邺无论如何不能再失手了。

  李邺分兵两路,一路两万人,由白孝德率领,盯住仆固怀恩的两万军队,一路三万骑兵由李邺亲自统领,盯住了启夏门的一万骑兵,他在曲江池的南面布下天罗地网。

  时间渐渐到三更时分,无数黑影从安德坊内攀上了城头,但迎接他们的却是暴风骤雨的箭矢,一时间城头上惨叫声一片,很多黑衣人纷纷掉头向坊内逃窜,但他们没有退路了,上万士兵从坊内杀出,将他们团团包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5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6/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