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568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朕开始也想不通,现在朕终于有点明白了。”

  “陛下能否给臣妾说说?”

  李亨淡淡道:“因为有李璘在,太上皇实际上是被李璘控制了,不管是李珍政变,还是仆固怀恩造反,好像是支持太上皇复位,但实际上都是给李璘做嫁衣,李邺应该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拒绝和太上皇合作,不想给李璘做嫁衣。”

  张皇后的眉头皱成一团,“陛下的意思是,十四郎才是最大的威胁?”

  李亨点了点头,“太上皇年事已高,他各种折腾也无非是朕添堵,但十四郎不一样,他是随时随地准备替代朕,朕已经封他为皇太弟,他还不满足,还在纵容太上皇四处挑事,他以为朕不懂吗?没有他的默许,杨洄怎么见得了太上皇,高力士又怎么去得了陇右?”

  “既然如此,他为何不怂恿太上皇直接登基,他做皇太子就行了。”

  “你以为他现在不是吗?”

  李亨冷笑道:“手握十万大军,巴蜀官场都是他说了算,巴蜀几百万人的生杀夺予都在他手上,置办三宫六院,迎娶七十二妃,他不是土皇帝是什么?所谓名份,哼!他的野心大着呢,他想做天下的皇帝,不是巴蜀的土皇帝。”

  张皇后沉思片刻道:“其实倒是有一个办法解决,陛下找一个借口,派军队杀进巴蜀,干掉十四郎,把太上皇接到身边控制起来,陛下总这样担惊受怕,还不如果断一点,用军队去解决!”

  李亨苦笑一声道:“朕也知道,但关中兵力不多,需要等中原叛乱平息,大军返回后朕手中才有足够的兵力。”

  “陛下为何不募兵,扩大军队?如果长安周围有二十万大军守备,仆固怀恩的危机也就不会发生了。”

  李亨站起身走到窗前,落寞地望着远处,大唐被安史之乱蹂躏,中原、河北满目疮痍,千疮百孔,朝廷税赋收入不到天宝年间的三成,他现在连大臣的俸禄都要发不出来,哪里还有财力物力募兵?

  想到这,李亨心中万般苦涩一起涌出,他忍不住仰头长长叹息一声。

  成都青羊宫,这里原本是天子行宫,在太上皇搬到青城山通天观后,李璘开始对宫殿进行修葺扩建,几个月后,这里就成了李璘的东宫,他以皇太弟的身份,堂而皇之住进了这座占地近千亩的宫殿。

  此时在勤政殿内,李璘正秘密接见了一名宦官,这名宦官不是别人,正是高力士的手下夏知明。

  事实上,太上皇和高力士身边的大部分宦官和宫女都被李璘收买了,他随时可以知道太上皇在做什么?想做什么?

  太上皇想利用李珍来发动政变,李璘一点也不反对,甚至还支持,反正成功了最后的果实也是他来摘,他护送太上皇去长安,然后太上皇以身体不适为由再把权力交给自己,大唐天下不就是自己了吗?

  李珍算個屁,自己有十万大军支持,他有吗?

  不过李邺那边,李璘还是有点不太放心,他把握不住李邺,李邺军事实力远远超过他,在荆襄时他就被李邺打得屁滚尿流,丢掉了江南西道,现在他一样对李邺充满畏惧。

  “什么?太上皇把天子信宝给李邺了?”

  李璘蓦地瞪大了眼睛,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夏知明战战兢兢道:“回报殿下,确实是把天子信宝给了齐王,卑职亲眼看见高公公带着信宝去了齐王府,回来就没见了。”

  “混蛋!”

  李璘气得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他和父皇有过约定,父皇手中的七宝都会留给自己,不能交给朝廷,李邺虽然不是朝廷,但本质是一回事。

  当初太上皇死活不肯把七宝交给自己,看在他是自己父亲的面上,李璘也不想逼得太狠,双方就签订一个协议,七宝只能留给自己,不能交给朝廷,没想到太上皇竟然把信宝交给李邺了。

  李璘气得在大殿上来回踱步,虽然信宝不是很重要,但万一太上皇头脑发热,把神宝或者受命宝交给李邺,那自己真要吐血了。

  不怪李璘这么看重玉玺,将来他和皇兄争位,能证明他合法正统的依据就是太上皇传位诏书、再加上传国神宝和受命宝,皇兄拿不出传国神宝和受命宝,就证明他得位不正。

  这一刻李璘下定决心,要把剩下的六宝全部夺回来。

  这时,夏知明又低声道:“启禀殿下,我们还找到了贵妃娘娘的下落!”

  李璘眼睛一亮,“真找到贵妃了?”

第924章 条件升级

  杨贵妃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女人,天子李隆基甚至不惜背负爬灰的骂名,也要把她从儿子身边夺过来。

  其实所有的皇子年纪都比杨贵妃大,面对千年一见的绝色美女,他们怎么可能不动心,但动心归动心,也只是心里想想而已,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付诸行动。

  可现在不一样了,杨贵妃失踪了,那就意味着谁找到她,她就归谁所有,天子李亨在安排人秘密寻找,李璘也在安排人秘密寻找。

  只是李璘是通过派人监视虢国夫人杨玉珮来寻找杨贵妃。

  随着杨玉珮迁去陇右定居,李璘也渐渐猜到贵妃就在陇右,但贵妃会不会在李邺手中?李璘一直就有这个怀疑。

  “你在哪里发现贵妃?”李璘追问道。

  “在一座道观内,叫做白云观,贵妃娘娘化名为玉竹真人,目前就在道观内出家。”

  李璘心中一喜,贵妃娘娘没有被李邺占有,而是出家了。

  他急问道:“你肯定吗?”

  夏时明点点头,“卑职可以肯定,高公公也确认了,只是那座道观被看守很严,我们无法接触,所以最终没有能见到贵妃,但她肯定在里面出家。”

  连高力士都已经确认,那就假不了,李璘这时彻底动心了,现在自己完全有条件占有贵妃,如果自己也能一沾贵妃的芳泽,这辈子也不亏了。

  一般而言,男人的色心膨胀程度是和他腰囊的饱满度以及头顶乌纱的高度有关。

  李璘已经是巴蜀的土皇帝了,他也想尝一尝贵妃的滋味,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目标了。

  不过当务之急,他还是要把剩下的六宝先拿到手。

  想到这,李璘问夏时明道:“太上皇的六宝现在是谁负责看守?”

  “就是太上皇本人保管,但高公公可以用,有时候王慜也能接触。”

  王慜是太上皇的心腹宦官之一,李璘点了点头,他有办法了。

  高力士回到通天观已经三天了,但他却没有见太上皇,原因是太上皇上山听道去了。

  这让高力士有点发懵,一向热衷于权力争夺的太上皇居然追求长生了,那自己千辛万苦去陇右又有什么意义?

  中午时分,高力士正在小睡,一名小宦官跑来把他推醒,“阿翁,太上皇回来了!”

  高力士连忙起身,穿上鞋向大门外走去,只见百名侍卫护卫着一顶八人大轿从山道转过来了,后面还跟着二十几名宦官宫女。

  这时,轿帘掀开,头戴金冠,身穿一袭明黄色道袍的太上皇李隆基笑呵呵道:“让高翁久等了。”

  高力士上前行礼笑道:“只要上皇龙体康健,老奴就放心了!”

  “还不错!吃得好,睡得香,在三清观住了三天,朕确实感觉身体清爽了很多,不愧是洞天福地,天下第一仙修之地。”

  “上皇,其实通天观也不错。”

  “确实,通天观也很清幽,朕要小憩片刻,回头再和高翁叙一叙!”

  “上皇请!”

  李隆基到后院去了,高力士也回了自己的房间。

  现在高力士也同样年事已高,再没有精力照顾太上皇的起居了,现在照顾太上皇起居的宦官叫做王慜,年约三十余岁,一脸精明。

  太上皇休息了,王慜连忙来见高力士。

  高力士摇着扇子问道:“太上皇怎么会想起去听道?”

  “回禀阿翁,是三清观的清风真人发来邀请,上皇欣然答应了,奴才反对也没有用。”

  “就这一次吗?”

  “好像过段时间还有一次,一共三次,上皇说他至少要去两次,不过后面两次不用三天,一天就够了。”

  一天还差不多,高力士实在不想太上皇去折腾了,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哪里可能睡得香、吃得好,看太上皇精疲力尽的气色就知道了。

  傍晚时分,狠狠睡了一觉的太上皇李隆基才召见高力士,询问陇右事宜,他对贵妃没有多少兴趣了,听说贵妃出家为女道士以后,他也只是轻轻‘哦!’了一声,便不再关心,他更关心李邺的态度。

  “上皇,齐王收下了信宝,他对陛下的方案很有兴趣,他和老奴一番深谈后,他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他还有什么条件?”李隆基眉头一皱。

  “他说要看到上皇的诚意!”

  “朕把天子信宝给他了,难道诚意还不够?”

  高力士叹口气道:“陛下,其实是因为十四郎,李邺担心他忙碌一场,最后给十四郎做了嫁衣,老奴看得出他动心了,但也理解他的担心。”

  李隆基脸色和缓一点,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自己和老十四住在一起,别人担心也很正常。”

  “那他要什么诚意?”

  “他要陛下以书面形式承诺他为皇位继承人。”

  李隆基一下子明白了,“他是要朕下旨册封他为皇太孙?”

  “不一定是皇太孙,他只要太上皇明确他为皇权继承人。”

  李隆基当然不傻,他很清楚这份太上皇圣旨意味着什么?搞不好,李邺就是凭自己的圣旨合法登基了。

  “神宝和受命宝掌控在上皇手中,凭一纸上皇圣旨恐怕还不够!”高力士又低声提醒道。

  李隆基默默点头,不认定为皇太孙,只认定为皇位合法继承人倒也可以,两者不是一回事,皇太孙是皇位唯一继承人,但合法继承人就有很多了,自己所有儿孙都是合法继承人。

  合法继承人只是有资格而已,但绝不等于可以合法上位,必须颁布退位诏书,再举行皇位移交大典,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移交八宝,这才叫上位合法。

  只要神宝和受命宝不在李邺手上就行,李隆基觉得这個条件可以答应,半晌道:“让朕再考虑考虑吧!”

  考虑两天一个很好的习惯,人很多时候会头脑发热决定做某事,等冷静下来后又会后悔,所以不要立刻答应什么事情,考虑一下是最好的办法。

  成都茶马客栈是一座则天皇帝当政时开业的老字号连锁店,在成都一共有五家,目前都是高力士的产业,由高力士的义子冯劝农经营。

  这天上午,冯劝农独自一人坐在茶马客栈望江分店的内堂饮酒,这是他经常呆的地方,客栈背后就是岷江,一旦有事,他立刻就从后门上船离开。

  这段时间他的压力很大,荆王李偒请他喝酒,已经请了两次,他都婉拒了,李偒是皇太弟李璘的长子,也是世子。

  冯劝农很清楚李偒的意图,他是在逼自己交出父亲的财富,父亲的宝寿楼可是长安四大藏宝楼之一,之前运了藏宝楼的两成财富去长安,结果全部被天子吞没了。

  还剩下八成宝藏,都被高力士秘密隐藏起来,但还是皇太弟李璘盯住了,李璘不好出面,便让长子李偒来操纵此事,务必让高力士父子尽快把藏宝楼的财富交出来。

  冯劝农不想麻烦父亲,但是危机已经迫在眉睫,明天李偒第三次请他喝酒,如何他再拒绝,李偒就会直接动手了。

  这该怎么办?

  这时,掌柜匆匆走来,躬身道:“公子,前面来了一人,拿着阿翁的宝寿牌,说要面见公子!”

  拿着父亲的宝寿牌?宝寿牌早就不给人了,怎么又来了?

  冯劝农心中很奇怪,他想了想还是吩咐道:“请他到后堂来!”

第925章 意外逃走

  不多时,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子走了进来,他把一块宝寿牌放在木地板上,抱拳行一礼,“参见冯公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5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8/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