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尽管直言!”
宇文智叹了一口气道:“宇文家族在安禄山造反之前就去了幽州,当时安禄山打着招募天下名士的旗帜,开出的条件很吸引人,尤其一条,无论罪否,既往不咎,所以当时去的人很多,宇文家族先去的是宇文伟,刚开始安禄山很重视,封宇文伟为幽州录事参军,这就算进入幽州军的高层了,宇文家族上下鼓舞,全部都去了。
但很快就不对劲了,安禄山开始冷淡宇文家族,宇文伟改任平州长史,其他族人也不用,我们在很久以后再知道,宇文伟在站队上出了问题,当时严庄和高尚斗得很厉害,宇文伟就不想站队,两边请他,他都不答应,结果两边都得罪了,在幽州同时得罪严庄和高尚会有什么好结果?”
李邺点点头,没有足够的实力,必须要站队,只有实力足够强才可以摆架子,两边都不站队,否则就是两边都得罪,宇文伟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然后呢?”
“然后我们去幽州后被冷遇,大家都后悔了,但走又不走,敢走的话,安禄山是要杀人的,大家都只好去平州,毕竟宇文伟出任平州长史。
没想到失之东隅,却收之桑榆,平州的高句丽人却看中了宇文家族的血统,北周皇族后裔,双方一拍即合,决定联姻,一共有四个人和高句丽联姻,宇文伟的儿子宇文殊,宇文辉的继子宇文怀德,还有我的侄子宇文怀季,以及我的一个侄女。”
“宇文怀德就是李淮!”
“对!他娶了高句丽王族高氏之女,叫高宏,一个非常强悍的女人,比宇文螺强悍多了,武艺高强,传闻生活很不检点。
但宇文怀德为了向上爬,便接受了这个女人。
她比宇文怀德大四岁,却是第三次嫁人,当时,宇文怀德已经娶了一房小妾,还生了儿子,他害怕小妾和儿子被高宏杀死,就把母子送来长安,然后才迎娶了高宏,立刻被封为蓟县县令,高句丽人很看重他,超过了宇文家族任何人,才让他成为平州刺史。
“高句丽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吗?”
“应该知道,但高句丽看重他,是因为他的能力,他在蓟县成功化解了汉人和契丹人的土地矛盾,得到了双方认可,几十年的矛盾被他化解了,所以高句丽人高看他一眼。”
“他是怎么化解的?”李邺好奇问道。
“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当初安禄山为了得到同罗部,特地在位于蓟县的燕山脚下划出一片牧场,这是官地,后来同罗部没来,这块官地也一直空着,李淮就去找安禄山,提出了自己解决汉人和契丹人冲突的方案,当时安禄山要造反了,为了稳住后方,他破天荒答应把这個牧场交给李淮处置,
李淮就去找汉人首领和契丹人首领来谈判,他用这座牧场从契丹人手上换了一万亩良田,然后又用一万亩良田从双方手中把引起冲突的七千亩土地换回来,变成官田,其中多给了汉人三千亩土地。
契丹人很满意,他有冲突的良田没有失去,还多了一座大牧场,汉人也满意,他们用有矛盾的四千亩地换了七千亩地。
然后李淮又把有矛盾的七千亩地交给安禄山,作为军田,安禄山也满意,相比之下,他更需要农田保证军粮供应,所以皆大欢喜。”
李邺点点头,“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契丹人愿意用一万亩良田交换一座牧场。”
“对!这就是民族认知不同,汉人认为农田更值钱,契丹人认为牧场更值钱,把这一点抓住了,三方皆大欢喜。”
“难怪高句丽人很看重李淮,这件事李淮确实做得漂亮,不过李淮说他娶了卢氏庶女。”
宇文智摇摇头,“殿下想一想,范阳卢氏是天下五姓七望之一,他怎么可能和具有很强鲜卑血统的宇文家族联姻,但说卢氏也对,高藏叛乱被镇压后,平州高氏害怕被朝廷清算,就以所在卢龙县为姓,改姓为卢,被称为平州卢氏,这个平州卢氏持续了整整五十余年,直到天宝年间才恢复高姓。”
李邺冷笑一声,“原来是平州卢氏,我还以为范阳卢氏。“
李邺起身道:“多谢了!”
宇文智把李邺送出大门,望着他走远,这才发现自己后背已经被汗水湿透。
………
傍晚,李邺估计父亲回来了,他便来到父母府上,李淮是父亲李岱心中的一根肉刺,这件事他必须要告诉父亲。
书房内,李岱听完了李邺的叙述,不由瞪大了眼睛。
长子娶的不是范阳卢氏之女,居然是高句丽的王族后裔高氏,他怎么能这样欺骗自己?
“父亲,李楠的母亲在吗?可以问问她情况。”
“她不一定知道!”
但李岱还是派侍女去把李楠母亲王氏请来。
不多时,一个年轻女子匆匆来了,相貌清秀,她便是李淮的小妾王氏。
王氏原本是个歌姬,和李淮相好,怀了他的孩子,李岱原本想让她再嫁人,但她死活不肯,想到孩子也离不开母亲,李岱也只得算了。
王氏给公公行一个万福礼,“王氏给公公见礼!”
李岱问道:“你在幽州见到李淮的正妻了吗?”
王氏摇摇头,“当时还没有过门,因为我不走,对方就不肯嫁。”
“正妻是哪里人,伱知道吗?”
“那肯定是平州人,女方娘家就在平州卢龙县。”
李岱一下子愣住了,他当时只是看了李淮的信,对李淮信中的话深信不疑,便没有问王氏,如果多问几句,就会发现问题了,范阳卢氏怎么可能在平州?
“我知道了,你去吧!”
王氏行一礼走了,李岱颓然坐下,难怪李淮死活不肯回来,原来他和高句丽人联姻了。
李岱被打击到了,半晌问李邺道:“他和高句丽人联姻,会有什么后果?”
李邺缓缓道:“高句丽人欲和契丹联手谋取幽州,如果李淮也参与,那就是叛国了,不过无论如何,我会留他一条性命。”
李岱摇摇头,“如果李淮叛国,那我绝没有这个儿子,我宁可他早早死去,也不想他背负叛国罪名。”
第1086章 密见彭王
就在李邺和父亲李岱谈论李淮的同时,皇宫内,躺在病榻上的天子李亨秘密召见了四皇子彭王李仅。
当然,这种召见瞒不住张皇后,也瞒不住李辅国,只是说房间里就只有他们父子二人。
裴旻在门外把控,保证他们父子交谈内容没有任何人窃听。
这时,张皇后一阵风似的赶来了,她刚刚在听取相国裴遵庆汇报朱滔之死,没想到在这个要紧的关口,彭王李仅居然钻了空子。
这让张皇后大为恼火,任何人要见天子都必须通过她,为什么彭王李仅可以例外,是谁放行的?
他冲到天子静室前,裴旻拦住了她的去路,「皇后娘娘,天子在接见彭王,不允许任何人进去打扰!」
张皇后大怒,「你给本宫闪开!」
裴旻却纹丝不动,「卑职是为娘娘好,触怒了天子,娘娘的神龙令就难保了。」
张皇后咬牙道:「你敢威胁本宫?」
「卑职不敢,但娘娘应该先了解一下,天子是怎么召见彭王?娘娘才能做出理智的判断。」
张皇后一愣,她听出了裴旻话中有话,便问道:「圣上是怎么召见彭王?」
「天子召见四皇子做什么?」张皇后紧张问道。
李亨的眼睛慢慢睁开,「朱滔死了?」
这时,彭王李仅双目通红地出来了,李仅年约三十岁出头,身材中等,长得酷似大哥李豫,他上前躬身行礼,「儿臣参见母后!」
张皇后心中的怒火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更多是一种惊愕,天子竟然刻意背着她召见皇子,什么意思?
天子这分明是不相信自己啊!
「去吧!」
「裴相国说,皇长孙案、杜鸿渐案和齐王刺杀案,里面的毒药都是同一种。」
李亨半晌道:「还有什么?」
张皇后点点头,「裴相国说,朱滔派刺客来洛阳时,独孤老太太并没有去世,他们的目标并不是齐王,他们目标是相国和重要文官,杜鸿渐就是被他们刺杀,正好齐王进京,他们改换了目标,但刺杀齐王失败,朱滔想逃走,被齐王拦截处死,裴相国说,如果朱滔不死,他很快还会卷土重来。」
「可能是让四皇子接手龙武军,独孤晋阳因祖母去世,丁忧辞职了。」
「那晚的刺客是朱滔?」
李仅低下头匆匆走了。
「陛下是说李辅国?」
「儿臣记住了!」
张皇后冷冷道:「你下次见父皇必须要通过我,你父皇身体很危险,情绪不能过于起伏,要是你父皇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这个责任你可担不起!」
裴旻低声道:「天子先问娘娘在做什么?在得知娘娘在接见大臣时,命令卑职去把彭王找来。」
张皇后这才走进病房,天子李亨已经闭上了眼睛,张皇后知道他只是比较疲惫,她便坐在天子旁边,握住丈夫的手道:「刚才臣妾接见了裴相国,听取了朱滔之死的汇报。」
李亨哼了一声,「他已经开始丧心病狂了!」
「今天凌晨被齐王杀死在洛阳以东的官道上,一百多人全部被乱箭射杀。」
李亨轻轻点头,「这就是朕召见彭王的缘故!」
李亨挥挥手,让裴旻看住外面,他这才缓缓道:「朕和独孤烈之前就有约定,如果老太太病逝,独孤晋阳必须丁忧去职,这是一个体面的免职。」
「原来是事先约定,臣妾还说,怎么祖母去世还要丁忧,不合常理?陛下是想把龙武军交给彭王?」
李亨声音低微道:「权宦手中有神策军和梅花卫,
朕已经不敢削除他们军权了,甚至不敢表露出不信任他们,让李辅国为相国,也是为了让他以为朕依旧信任他,否则他们一旦发现朕要收拾他们,他们肯定会发动宫廷政变,你现在明白,朕为什么给你神龙令了吧!」
张皇后默默点头,她这才明白天子已经对权宦集团动杀机了,只是现在才想动手,已经有点晚了。
张皇后想了想道:「陛下可以把他们集中起来,一网打尽!」
李亨叹了口气,「你想得太简单了,他们已经控制了皇宫,到处是他们耳目,神龙令也只能调动一部分侍卫,大部分侍卫态度不明,没有绝对的把握,不能轻举妄动。」
「臣妾知道了!」
「你要记住,你只有一次机会,杀不死他们,我们都得死,千万千万不要轻举妄动,除了裴旻,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你妹妹!」
「啊!她也不能相信?」
「你怎么不想想,如果她想取代你呢?」
张皇后轻轻点头,「陛下的话,臣妾铭刻于心!」
李亨又叹了口气,「彭王掌控龙武军可以掌控大局,就算宫廷发生政变,他也能扭转乾坤,保住大唐社稷,他是最后一道防线。」
「陛下,难道就没有办法对付李辅国他们了吗?」
李亨轻轻点头,「办法有,就是挑起他们内讧,如果朕没有看错,程元振早就想取代李辅国了。」
「但陛下把梅花卫给程元振,他不敢要,又还给了李辅国,他似乎很畏惧李辅国。」
李亨哼了一声,「这是他装出来的,表面的畏惧,正好说明了他内心的憎恨!」
李亨的担心并不多余,皇宫里确实布满了李辅国等人的眼线,李亨私下见彭王的消息,还是通过宫女和宦官传到了李辅国耳中。
李辅国心中紧张起来,他立刻秘密派手下把鱼朝恩、程元振和董秀等人召来紧急议事。
李辅国咬牙切齿道:「天子很可能是想立彭王李仅为嗣,独孤晋阳辞职,天子要把龙武军交给彭王,彭王有了军队,将来必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