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724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荔非元礼在一旁道:“我出兵之前特地在兵部看了太原城的防御结构模型,是田神功送给兵部的,四座城门都有瓮城,瓮城正面和两侧都修建了箭楼,每座瓮城可以部署六千弓弩手,而且城内很可能有火油!”

  雷万春和高秀岩同时一惊,“怎么会有火油?”

  荔非元礼缓缓道:“就是当年仆固怀恩的一万三千桶火油,朝廷查获后没有送到长安,而是运往云州,防御游牧骑兵支援仆固怀恩,但游牧骑兵没有来,火油就留在了云州,最后被田神玉得到了。”

  雷万春点点头,“我想起来了,朔州刺史说过,田神玉向太原运走了大量军事物资,这里面应该就有火油。”

  三人商议片刻,决定把目前的太原状况写成详细报告,用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由监国定夺怎么攻打太原。

  为什么要向李邺汇报,因为雷万春、高秀岩和荔非元礼都各自是主将,李邺并没有任命统一指挥的主帅,这种情况下,李邺就是主帅。

  长安,大明宫的钟声敲响,只有‘咚!’的一声响,这表示正点,巳时正,也就是中午十一点。

  现在的重力钟还不是自鸣钟,旁边挂了一口铜钟,有专人负责敲钟。

  由于上朝的时间比较早,中午休息也比较长,有一个时辰,方便一些年纪大的高官回家午睡,今天中午,李邺请客,带着一群高官来到翊善坊的天然居酒楼吃午饭。

  几辆宽大的马车在百名侍卫保护下缓缓在酒楼前停下,李崤迎了出来,”欢迎各位高官光临小店,请大家入店!”

  大家从外面的楼梯直接上了二楼,进了最大的一间雅室。饭菜都已经摆好,是店里最有名的什锦饭,内卫已经试过毒。

  除了李邺有专门的位子外,其他人就没有那么讲究了,众人说说笑笑,随意坐下。

  裴遵庆笑道:“殿下是不是因为政事堂没有通过提案,特地来贿赂我们?”

  今天政事堂在讨论拨付给泉州一百万贯的提案时,意外地没有通过,被全票否决,倒不是大家反对这个方案,而是所有人都一头雾水,为什么要修建流求岛南部军城?

  而这笔拨钱中的另一個方案,改造万石大船倒是获得了一致支持。

  李邺微微笑道:“利国利民之事,不用贿赂大家!”

  李岱也笑道:“并不是大家反对,而是大家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说清楚了,真是利国利民之事,大家一定会赞成!”

  李邺点点头,“是我考虑不周,大家先用餐,下午我给大家详细说一说!”

  财权是朝廷最重要的权力之一,为了保证大唐的财政的安全,李邺和政事堂通过了支付权限制度,左藏库三十万贯以下的支出,政事堂可以直接批准,不需要经过李邺的批准。

  同样,内库三十万贯以下的支出,李邺也可以直接批准,不需要经过政事堂同意。

  但三十万贯以上的大额支出,无论朝廷左藏库,还是李邺的内库,都需要政事堂和李邺的同时签字批准才能实施。

  左藏库和内库都属于大唐国库,内库并不是李邺的私人金库,而只是君相分权需要,才设置的两个财政库。

  左藏库主要来源于税赋,内库主要来源于战争的战利品,像阉党的财富、李希烈的财富等等,都是左藏库和内库对半分帐。

  还有朝廷的各种商业销售,也是藏库和内库对半分帐。

  所以这次拨付泉州的一百万贯钱数额巨大,众人当然都要严格审查,不需要政事堂全票通过,只要政事堂左右相同意,剩下七票中,再有四票赞成就能通过。

  偏偏这一次,九个人全部投了反对票。

  ====

  【血脂太高,身体不舒服,容老高再休息一天,明天三章!】

第1207章 妥协达成

  吃罢午饭,伙计又给众人送来茶,大家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张立笑问道:“听说殿下准备纳吴兴沈家之女为妾,是真的吗?”

  李邺笑着点点头,“江南现在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来源地,也是大唐人口最集中之地,我这次巡视江南,深感朝廷和江南联系还是不够,为了笼络江南士族,联姻就是最好的办法,可惜我儿子太小,帮不了我,只好我亲自上阵了。”

  众人大笑,裴遵庆笑道:“殿下可不能厚此薄彼,只顾和江南士族联姻,却把我们河东士族撇在一边。”

  段秀实也笑道:“还需要稳定安西各国,龟兹公主殿下也要考虑考虑啊!”

  “殿下,还有巴蜀士族!”

  “殿下,别忘了中原士族!”

  “殿下,安抚河北士族也是当务之急!”

  李邺头大了,连忙举手道:“以后再说,现在各位不要给我施压!”

  众人开了一番玩笑,李岘笑问道:“殿下,太原战事如何?”

  李邺沉吟一下对众人道:“目前八万大军包围了太原城,攻下城池问题不大,但我不希望爆发巷战,城内百姓会有灭顶之灾,所以我们特地留了东城给他撤退,但田神玉坚决不肯撤退,如果巷战无法避免,那就只能以压倒优势全歼对方,我现在又增兵三万,调郭子仪去太原坐镇,务必以最小伤亡拿下太原城。”

  喝完茶,众人便起身返回大明宫了。

  休息了半个时辰后,随着钟声敲响,下午的朝务又开始了。

  政事堂内,李邺挂了一幅巨大地图,他用木杆指着流求岛道:“流求岛之前我给大家说过,它的重要性这里就不详述了,目前流求县已经建立,就在中部,然后我就考虑在南部沿海再建一座新县。

  不过这座新县我考虑建一座军城,驻水军三千人,家眷就住在县城内,既然是水军,那么这里也是一座大港,停泊万石海船,所以选址就要找一处天然良港,目前确实有这样一座天然良港,大家疑问就来了,为什么不建民城,而要建军城?”

  说到这,李邺微微笑道:“实际上这和安西的军城并不是一回事,里面生活的依然是百姓,只不过大部分是随军家眷,也会有普通百姓居住在这里,关键是这座城池的功能,它的存在有两重意义,一是方便我们控制流求岛,二是为了便于我们向南拓展疆域,它其实是一座跳板。”

  李邺的木杆指向南面的大岛群,“这里是大片群岛,有几千个岛屿,绝大部分都无人居住,整个岛屿面积至少相当于三个河东道,这片群岛的最北部是一座相当于河东道的大岛,里面有广袤肥沃的平原,距离要修建的流求南部军城约六百里,乘坐大海船几天就到了,早在东吴时期,这里就被东吴水军发现了,只是当时东吴没有能力占领开发。”

  “请问殿下,岛上有人吗?”张立问道。

  李邺摇摇头,“大部分都没有人,只有南部的一些岛屿上生活着少量土人,和南洋的土人没有区别。”

  这时,李岱眉头一皱道:“我就不太理解,开发这些岛屿有什么意义?我们在岭南道还有大片土地都没有开发,甚至还有辽东的土地,殿下上次就说,那边是热带,被森林覆盖,想必是毒虫遍地,瘴气广布,我们的汉人百姓能去这种地方生活吗?”

  刘晏也道:“殿下,就算我们强行迁徙几万百姓去那里,但并不会给朝廷带来什么利益,反而会成为朝廷的巨大负担,朝廷将不断耗费钱粮去支援,这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反对再流求南部建军城就是这個缘故,如果只是建一座普通县城,作为控制流求岛的需要,我们都会通过,但殿下说的大岛太遥远了。”

  李邺摆摆手笑道:“各位听我说完,我并不是想现在就开发那里,就像李相国所说,那里都是原始的无人之地,我们现在开发那里耗费巨大,也没有意义。

  但我的意思是说,先在那边沿海岸占一个点,建立官府,那么整个群岛就是大唐的土地了,可以先建一座贸易海港,我们的商船在那里补给休养,我们水军可以随时出动打击海盗,这将对我们和南洋的贸易有巨大促进,利益清晰可见!”

  众人低声议论,监国这个建议倒是让他们有点动心了,建一座贸易城,以点带面,大唐就增加了三倍河东道的土地,贸易城可以发展和南洋的贸易,确实利益巨大。

  这时,李岱缓缓道:“这样吧!流求南部城池依旧和北面流求县一样,修建一座县城,当然是有海港的县城,可以驻扎水军,但它的定位是民城,而不是军城。

  第二,在南面大岛上修建一座南洋贸易城,我认为可行,只是我们不赞成移民开发腹地,如果殿下能同意这两点,那么我们可以再讨论拨钱的提案!”

  李邺知道,自己最后还是要适当妥协,其实他也知道,目前大唐人口不足,安史之乱使大唐元气大伤,人口锐减,需要时间慢慢恢复。

  现在就移民到海外搞开发,很不现实,但他只是想占一个点,有了这个点,那么整个吕宋群岛就可以归属大唐了,等将来大唐人口暴增到一亿人后,对外移民就顺理成章了,那时有了更先进的技术,开发岛屿也容易很多。

  想通了这一点,李邺便点点头答应了,“就依李相国的建议,我对提案进行修改!”

  修改过的提案在当天下午,便被政事堂全票通过,同意拨付一百万贯钱给泉州,用于改造万石海船和修建第二座县城,内库和左藏库各出一半。

  当天下午,李邺任命河南道防御使郭子仪为征东副元帅,前往太原主持攻打太原城的协调指挥,与此同时,李邺又火速向太原增兵三万,并向太原派出一百艘三千石的攻城船,经过黄河,沿着汾水驶往太原城。

  同时又任命太常卿田神功为太原安抚使,参与太原的攻城。

  官房内,李邺接见了田神功。

  李邺负手走了几步,对田神功道:“如果田神玉愿意投降,我可以承诺不杀他,封他为代国公,他可以在长安养老,享尽荣华,而且我还会给他一个门荫资格,他一个儿子可以在朝廷做官。

  这是我能做到的最大让步,也是我仁至义尽了,如果他还不肯投降,那么他就只有城破身死的结局。”

  田神功躬身道:“请殿下放心,卑职会尽全力劝说田神玉,如果他还是不肯投降,那就是他的命运,但卑职还是会劝说下面将领率军投降,以最大程度减缓对太原城的破坏。”

  李邺点点头,“我请田使君去太原城,就是这个目的,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太原城的破坏。”

  不过船队最终没有成行,黄河冰封。

第1208章 老将坐镇

  郭子仪抵达了太原城。

  郭子仪是个典型的老黄牛性格,无论朝廷交代的事情,他都任劳任怨,尽力把事情做好。

  也正是他这种忠心正直的性格,也赢得了李邺的信任,最终任命他为副帅,主持攻打太原事宜。

  郭子仪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要求火器营演示火药武器的威力,同时也演示了火油对防御一方的有力支持。

  是这是攻防双方的底气,作为统帅,郭子仪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

  郭子仪随即召集几名大将商议破城方案。

  郭子仪笑着问雷万春道:“雷将军,你认为攻打城门会有什么利弊?”

  雷万春抱拳道:“回禀郭帅,以我们震天雷的威力,炸毁城门轻而易举,但对方有瓮城,就算我们用重甲步兵杀进瓮城,不惧敌军箭矢,但如果对方用火油焚烧,重甲步兵也同样会伤亡惨重,所以攻城门并不是很明智!”

  郭子仪点点头,取出一封信,“这是监国殿下写给我的信,他最担心的就是田神玉最后玉石俱焚,与城共亡,用他的火油烈火焚城,那样太原城的几十万百姓就会生灵涂炭,所以殿下要求我们谋定而后动,选择一个最有力的时机一举破城,以雷霆之力包围田神玉,不给他烈火焚城的机会,其次便是拉拢田神玉的手下,田神玉想与城共亡,但他的手下未必想死,只要他手下不执行他的命令,那么太原城就能保得住。”

  荔非元礼躬身道:“老将军可有攻城之策?”

  郭子仪微微笑道:“殿下派来一百艘雪橇船,在护城河内可以拖行,田神玉必然会以为我们将用这些雪橇船攻城,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些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郭子仪低声对三人说了一番,三人连连点头,果然是个稳妥的方案。

  两天后,一百艘千石雪橇船抵达了太原,汾水也冰封了,虽然走不了行船,但可以走雪橇船。

  雪橇船也是由军器监设计,用青铜打制大型雪橇,正好把一艘船包起来,由河湟地区的牦牛拉拽,主要用在冬天,在黄河冰面上运输后勤物资,好几年前就在河湟地区投入使用。

  同时抵达的还有田神功,田神功不光可以劝说田神玉,另外城内的军队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他的旧部,跟随田神玉多年,田神玉不可能半年时间就让他们归心,田神功在他们心中还是有巨大的影响力。

  黄昏时分,田神功乘坐一艘雪橇船缓缓驶入护城河冰面,后面还跟着十几艘雪橇大船,他挥舞双手,对城头士兵大喊道:“我是田神功!”

  但城头上的士兵只看见一人在挥舞双手大喊,但喊什么,大家都听不清楚,这时,田神功头顶上出现一幅巨大白幡,上写:‘我是田神功!’

  城头上很多士兵都一片哗然,原来是老主公来了。

  这时,几艘大船上的士兵忽然一起向城头射箭,城头上的守军吓得纷纷蹲下,箭矢落在城头,众人才发现,箭上有信,几百支箭上都有信,每一支箭上都插着两封信。

  守军们纷纷拾起信,这时,有人大喊:“主公来了!”

  只见田神玉在大群士兵的簇拥下快步走上城头,有士兵把两封信交给田神玉,田神玉看了看信,一封是兄长田神功写给自己的信,一封是监国摄政王告全体将士书。

  田神玉也不看信,将信撕得粉碎,又瞥了一眼众人,见不少人手中都拿着信,他喝令道:“所有人都把信交出来,私藏信件者,立斩!”

  数十名亲兵上前收信,士兵们都不敢隐藏,纷纷把信教出来。

  田神玉又回头注视着河面上船只,他冷冷令道:“传我的命令,投石机出击,把船只全部砸毁!”

  城头上装了大量投石机,而且是大型投石机,田神玉强征两万民夫专门操纵投石机,重点就是汾河入城处,河两岸部署了一百架大型投石机。

  李邺为什么要派一百艘雪橇大船来太原,就是因为汾水纵穿太原城而过,和洛阳城一样,可以沿着粉碎攻入城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7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4/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