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见素点点头,“废除户税、商税和其他杂税,李尚书觉得合理吗?另外,乡下人要收田税,城里人却要废除户税,李尚书觉得公平吗?”
李泌苦笑一声道:“这里面确实有些不合理之处,比如商税,或许殿下的本意是想减轻商人负担,繁荣商业,当初在河陇就废除了商税,效果很好,可能殿下没有考虑到地方官府的利益,户税也是,地方官府是有分利的,一旦取消户税,必然会影响地方官府的利益,而盐铁税地方官府又拿不到,这就会引发地方官府和朝廷的矛盾。”
停一下,李泌又问道:“韦相国是不是有好的方案?”
韦见素缓缓道:“我的想法很简单,就要达到摄政王的目的,又要不影响地方利益,同时又能降低百姓的负担。”
“这样一举三得可不容易啊!”
韦见素便对李泌低声说了几句,李泌连连点头,笑道:“姜不愧是老的辣,可以试一试!”
“如果李尚书同意我的方案,我们去和殿下一起说。”
要不怎么说韦见素老道成精呢?他知道光凭自己,很难说服摄政王,但如果加上李泌,李邺就容易被说服了。
很快,韦见素和李泌出现在李邺的官房内。
韦见素躬身道:“微臣很理解殿下退出税制改革的意图,天下即将统一,自然就要降低百姓的负担,实行休养生息,但如果改制太急,直接影响了地方官府的利益,必然又会遭到地方官府的抵制。
就像崔圆,殿下也知道,他并非贪图钱财才纵容子女,他实际上是在破坏巴蜀实行的税制改革,如果殿下不考虑这个问题,微臣担心天下会出现无数个崔圆,同时私盐在天下各地泛滥,内卫有多少精力去查?”
以前韦见素不是右相,他从不提这些问题,现在他为右相,他就有职责了,所以他要把这些话说清楚。
李邺沉默片刻道:“但我巡视江南,巡视福建,才知道税赋之重,地方官府已经不堪承受了,我相信地方官府都欢迎税制改革。”
“不!地方官府欢迎的税制改革是不影响他们的利益的改革,否则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官员支持崔圆了,这些官员不知道崔圆儿子贩卖私盐吗?他们知道,却在纵容,并非他们和崔圆的私交有多好,而是他们借支持崔圆抵制税改。”
李泌也道:“殿下,陇右一域易改,但天下太复杂,涉及太多人的利益,殿下基础不牢,微臣也建议谨慎!”
李邺比较听从李泌的劝说,既然李泌也劝说他谨慎,他必须耐心和韦见素谈一谈。
“韦相国有什么好的想法呢?”
“微臣的第一个建议是减去税赋加成,可能殿下不知道,让南方各州民怨沸腾的最大的一块,就是军费分摊,具体到实施层面,就是税赋加成,所有税赋各加三成,才令百姓不堪重负,地方官府也十分不满。
所以首先把加成去掉,因为地方官府也拿不到这个加成,他们肯定会很配合,这样就会大大减轻百姓负担。
第二,把盐铁专卖改成盐铁酒专卖,其中酒这一块归地方。
第三,清点土地,无主之地收归官府,地方官府可以出租增加收入。
第四,继续征收商税,统一定为货值的五厘,这一块税收还是归地方官府,为了避免各地拦截商人征税,那就要严格实现入城征税的规矩,天下统一规矩,破怪规矩就要严惩。
当地方官府多出这三块收入后,足以弥补他们从户税中得到分成,这时殿下再对户税和田税进行调整,地方官府的抵制就不会那么激烈了。”
旁边李泌笑道:“从前殿下经常给我们说,要实行萝卜加大棒政策,这次税改殿下光用大棒,不给萝卜,地方官府当然会抵制。”
韦见素也笑道:“萝卜加大棒,这个手段好,一手硬一手软才是王道。”
李邺点点头,“说说户税和田税如何调整?”
韦见素继续道:“微臣的原则是要税赋公平,殿下不能只废除户税,保留田税,这样对农民不公平,地方官府不满,农民也会怨恨,一旦被挑唆,农民可是要抗税造反的。”
“有点道理,继续说!”
第1237章 漏网黑鱼
韦见素不慌不忙道:“微臣的第一个原则是,如果征了田税,就不要再征户税,这样才公平,不能城里人只负担户税,而农民又要负担田税,还要负担户税,佃农甚至还要交田租,盘剥太狠了。”
李邺负手走了几步道:“那些手中有田的大地主都住在城内,他们岂不是逃过了户税?”
韦见素笑道:“殿下,这些大地主实际上有几个交税的?殿下完全可以用别的办法收他们钱嘛!比如爵位,之前勋官多如狗,一个卖菜的老农都是上柱国,简直毫无意义,殿下可以修改爵位制度,把爵位分细,一个男爵就可以分成好几等,用爵位来收割地主大户,是不是比收税更有效?”
李邺点点头又道:“然后呢?”
“然后殿下可以在户税上做文章,在户税内部改革,比如按照人头收税,子女未成年不收税,其次减轻税赋,如果家里未成年孩子多,还可以再减税甚至免税,这样其实变相鼓励生孩子。”
旁边李泌补充道:“关键是要打压粮食价格,让人口多的低层百姓吃得起饭,朝廷可以在各县开设官办粮铺,卖粗粮陈米和粗麻布,主打一個便宜,这样,底层百姓孩子虽多,但也能吃得起饭。”
韦见素的方案确实不错,让利给地方官府,然后把户税收为朝廷专税,然后再减轻户税,反而用户税减免来鼓励生孩子,这比自己直接取消户税更有效果。
李邺想了想道:“佃农怎么办?土地不是他们的,搞不好他们既然要交田税,还要交户税?”
“很简单,交了户税就不用交田税,交了田税就不用交户税,拿税单说话,如果地主用田租来做文章,那就统一限定官府田租,农民自然去选官田,而不是继续租地主的土地。”
说到这,韦见素缓缓道:“再过十年,等殿下彻底稳固了统治,殿下就可以一步步实行废奴,这是大唐彻底走向繁荣的关键。”
李邺欣然道:“烦请韦相国把今天说的写一份完整的奏折,按照新方案重新在巴蜀试点一年,税赋加成可以先废除。”
马上要三月了,按照计划,李邺要率军出征了。
他随即任命父亲李岱为科举主考,又和从前一样,把摄政王的权力交给了王妃独孤新月。
他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濮阳,进攻河北,这次扫平藩镇的大战他要亲自为主帅。
夺取历城县和益都县,郭子仪趁着黄河没有解冻,率领十万大军杀过了黄河,占领了棣州,大军主驻扎在棣州最西面的滳河县。
同时唐军将大量粮草物资送过黄河。
一晃过去了近十天,黄河开始解冻了。
这天上午,一支斥候从德州疾奔而来,为首斥候是一名校尉,叫做薛威,他奉郭子仪之令前去探查德州情况。
半个时辰后,斥候抵达了滳河县,城头上,郭子仪正注视着他们到来。
虽然郭子仪目前占领了棣州,但从德州过来的商人透露,德州乃至博州都无一兵一卒,这让郭子仪有点糊涂,他看不透魏博军的策略,他想起了之前摄政王给他说到一个可能,田承嗣很可能会被北撤,让唐军先和回纥军作战,他们再来减渔人之利。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德州和博州没有敌军驻扎,那也说得通了,但郭子仪很谨慎,他担心这是敌军诱兵之计,把自己大军向西引去,然后一举切断自己的后勤补给。
不过郭子仪并不急于攻打田承嗣,他已得到消息,摄政王已率领十万大军向濮州方向杀来。
不多时,薛威被领上了城墙,他上前几步,单膝跪下行礼,“参见大帅!”
“德州情况如何?”
“德州确实没有军队驻扎,一切正常,我们询问安德县县令,他说德州一直就没有军队驻扎。”
“现在你们在德州留有弟兄吗?”郭子仪又问道。
“有几名弟兄,一旦情况有变,他们会立刻赶来通知。”
郭子仪是知道德州的情况,是当年颜真卿抗击安禄山的大本营,官民皆心向朝廷,虽然两次遭到史思明屠城,但依旧不屈服,是忠义之地。
而且安德县经过颜真卿的修葺,是一座坚固的大城,要比破旧矮小的滳河县好得多。
郭子仪当即命令副将马璘为先锋,率军一万先行,他则率领九万大军和两万头骆驼,赶着二十万只羊,浩浩荡荡前往一百五十里外的安德县。
十万唐军出现在黄河北岸田承嗣当然知道,但此时田承嗣正在处理一件棘手之事。
李纳率领一万五千人渡过黄河北上,直接杀入博州,血洗了博平县后,又一路烧杀进入冀州,占领了大城信都县。
李纳发出了威胁,如果不把合纵军中的一万淄青军还给他,他就杀入魏州,把魏州杀得天翻地复,血流成河。
田承嗣头大不已,李纳军队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田承嗣不得已,一面送去三千口猪羊先稳住李纳,火速下令合纵军北上冀州,他又亲自率领四万大军进兵冀州,又通知李宝臣三万大军南下。
共计十二万大军包围了信都县,准备剿灭李纳。
田承嗣就是在信都县得到了十万唐军占领德州的消息。
这让田承嗣着实尴尬,相州无兵、博州无兵、贝州无兵,只有老巢魏州元城还有一万军队驻守,由长子田维统领。
郭子仪大军刚到德州,一名从魏州元城县赶来的情报探子求见郭子仪。
郭子仪连忙派亲兵把情报探子带上来。
“卑职是魏州情报探子,奉王总管之令赶来汇报情况,有非常重要的情况发生!”
情报探子取出一份情报呈给了郭子仪,里面的消息让郭子仪吃了一惊,田承嗣的大军竟然在冀州围攻信都县的李纳,魏州目前只有一万军队。
没想到李纳不但没有成为田承嗣手下,反而扰乱了河北,现在是机会啊!
这时,又有士兵来报,“启禀老将军,清河县崔氏家主派人来见。”
郭子仪点点头,“请他进来!”
郭子仪让情报探子先下去休息,不多时,一名四十余岁的文士男子匆匆赶来。
躬身行礼道:“在下崔泠,天宝元年进士出身,原是贝州长史,我不愿从贼,弃官在家,现奉家主之令特来见老将军!”
郭子仪点点头,“你是谏议大夫崔使君之弟吧!”
“正是!我是他幼弟。”
谏议大夫崔使君就是崔涣,前任相国,目前崔氏家主是他的二弟崔泽。
郭子仪接过信细看了一遍,原来李纳的军队血洗博平县后,随即北上贝州,准备抢劫清河县,崔家号召一万清河子弟上城守城,李纳没有攻城武器,才放过了清河县,又继续北上冀州。
现在贝州无一兵一卒,崔家心有余悸,恳求唐军立刻北上贝州。
郭子仪沉思片刻,尽管摄政王给他的命令是不要轻举妄动,但形势变化很快,这个机会他必须抓住。
郭子仪当即兵分三路,命令副将马璘率三万军攻打魏州,命令大将卫燃率一万军守安德县,他则率领六万大军杀向贝州。
同时派手下赶往濮州,向摄政王李邺汇报河北的最新情况。
第1238章 改换策略
信都县城是河北有名的坚城,城墙高大坚固,护城河宽阔,易守难攻,田承嗣和李宝臣的大军连续攻打数日,信都城依旧巍然屹立,气得田承嗣暴跳如雷,也没有办法。
大帐内,田承嗣如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踱步,他刚刚得到消息,唐军已经攻占了贝州,下一步必然就是魏州,魏州可是他的老巢,一旦被攻克,不仅长子性命难保,而且多年的经营也付之东流。
他很想派兵支援魏州,但问题是唐军攻占贝州和德州,正好切断了他前往魏州的通道,要么只能借道洺州和邢州,但他又不相信李宝臣。
所以让田承嗣一阵心烦意乱,他原本是想等黄河冰冻解封,便找到了不支援李正已的借口,但没想到李正已的军队兵败这么快,反而被李纳率领一支骑兵闯入河北了,完全打乱了他的所有计划,让田承嗣有一种偷鸡不成,倒蚀把米的尴尬,也让田承嗣恨透了这个李纳。
这时,心腹幕僚王伦献计道:“王爷,卑职估计魏州守不住,应该通知大公子立刻撤出魏州,只要人在,军队在,魏州丢了,将来再夺回来就是了,它搬不走。”
田承嗣点点头,毕竟是自己的长子啊!
他当即下令道:“立刻传令元城,命令田维即刻率军撤出魏州,前往洺州,转道去沧州。
好在他实行狡兔三窟策略,将大量的粮草物资运去了沧州,使他还有后路。一旦回纥军杀进河北,他还有机会再夺回自己的领地。
这时,士兵在帐门口禀报道:“王爷,田悦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
田悦是田承嗣的侄子,只有十八岁,但作战勇猛多谋,足智多谋,深得田承嗣喜爱,走到哪里都带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