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744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张云连忙道:“但我们并不知道洺州的驻军情况,万一李宝臣驻扎了重兵,一万军队先一步北上,岂不是被他们全歼?”

  雷万春沉吟一下道:“你说得对,等我先拿下了洺州,他们再赶来先和我汇合。”

  当天晚上,雷万春和张云率领四万大军和两万头满载粮食补给的骆驼浩浩荡荡向洺州杀去。

  进入三月后,草原也开始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一支十三万人的大军正浩浩荡荡南下,后面还有十几个小部落赶着数百万只羊跟随。

  时隔五年后,登利可汗亲自率领大军再一次南征大唐,除了主力回纥部外,还有仆固部、拔野古部、同罗部、都播部和拔悉密部等等铁勒部落跟随南征。

  不过思结部借口要防御葛逻禄人,便没有跟随出征。

  登利可汗当然明白思结部大酋长万丰的心思,不愿和唐朝为敌,他这次要让思结看一看,到底是唐朝强大,还是回纥强大。

  他要让万丰大酋长跪在自己的面前认错。

  登利可汗的野心很大,他想利用这次机会一举击败大唐,在获得天量财富和巨大人口后,还要得到唐朝的彻底臣服,然后他就能够成为草原上的天可汗。

  为了鼓舞士气,他把十三大军宣扬为三十万,他甚至不打算派使者去长安,等他攻入大唐腹地后,等唐朝的使者来见他。

  十三万骑兵个個骁勇战争,眼睛里充满了狼一般的冷酷血腥,大军无边无际,杀气腾腾,一路南下。

  也不出李邺的意料,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正是云州,从马邑道杀入太原,抢掠太原和河东。

  历史上,数万回纥军就驻扎在云州,他们屡屡南下掠夺太原,给太原带来深重灾难。

  而这一次,他们是否能如愿以偿?

第1242章 云中报警

  上午时分,三名唐军骑兵从北方疾速奔来,奔至云中县城下挥手大喊道:“回纥大军杀来了!回纥大军杀来了!”

  “当!当!当!当!”

  城头上响起了急促的警钟声,与此同时,在城外干活的百姓纷纷丢下手中的活计,撒腿向城内奔跑。

  云中都督高秀岩和副都督张光晟都先后赶到了城头。

  经过一个冬天的精心准备,云州都督府的防御已经很完善了,整个云州都督府有军队四万人,其中云中县有兵力三万人,马邑县有兵力一万人。

  开春后,北方边塞的守军都全部撤回来,这些守军防范小股游骑探哨可以,但一万以上的大军他们防御不住,还会全部阵亡,所以只留下山上的烽燧,其余士兵全部撤回云中县。

  此时,城头上清晰看见了数十里外白登山上的烽燧,狼烟点燃了,三柱黑烟直冲天空,表示大队游牧骑兵杀进了边塞。

  报信士兵单膝跪下禀报道:“启禀都督,我们亲眼所见,大约有十万以上的骑兵在白登山下驻营过夜,他们很快就会杀到。”

  高秀岩和张光晟对望一眼,果然还是来了。

  高秀岩立刻下令:“一级战备!”

  “卑职明白!”

  张光晟是副将,他负责安排,一级战备就是最高战备,两万士兵奔上城头,还有一万士兵待命。

  另外,除了三万正规士兵外,云中县还招募了三万民团军,经过一个冬天的艰苦训练,已经能上城协同作战。

  民团士兵还负责搬运物资和操纵大型投石机,云中县曾是北魏都城,气势非同一般,城墙周长达三十余里,城墙高大宽厚,城头宽达三丈,部署了六十架大型投石机和六十架大型火砲。

  此时,两万唐军和两万民团军已在城头上严阵以待,眺望兵指着远处大喊:“都督,他们来了!”

  高秀岩举起千里眼向远处眺望,只见远方出现了一条黑线,足有二十里长,这确实是十万大军的规模。

  他当即令道:“点燃烽火!”

  云中县也有烽燧,但作为主将,高秀岩一定要亲自确认有十万以上大军。

  云中县最高建筑就是烽燧,几名士兵点燃了三锅狼烟,狼烟就是晒干的狼粪点燃,它的特点是烟聚而不散,直冲天际,不像牛粪烟会散开。

  三股狼烟点燃了,很快,南面白狼塞上的烽燧也点燃了,一座接一座的烽燧点燃,马邑县的烽燧也点燃,半个时辰后,太原城头上的烽燧也跟着点燃了。

  云中县城外数里外,十三万游牧大军俨如地毯一样铺在广阔的旷野里,游牧骑兵都下马休息。

  登利可汗在数百人的簇拥下,在三里外巡视云中城,云中城的高大坚固令他头大,他们是轻兵南下,连帐篷都没有携带,更不用说攻城武器了。

  看了半晌,只有砍树撞开城门这一個办法,至于护城河,填平就是了。

  而且他有足够多的军队,完全可以分兵南下,登利可汗回头对梅利将军屈延默令道:“屈延将军可率两万骑兵继续,抓几万汉人过来,用来做人梯上城!”

  “遵令!”

  梅利将军屈延默很快便率领两万骑兵继续南下,杀向河东腹地.

  登利可汗并没有闲着,他命令士兵去寻找大树,又命令十万大军准备沙土袋,准备填平护城河。

  夜幕降临,城外的游牧骑兵如走马灯一般,一拨刚去,一拨又来,将泥沙袋扔进护城河内。

  城头上箭矢如雨点射向敌军骑兵,虽然偶然射中战马,但效果不大,这些游牧骑兵个个骑术精湛,他们将泥沙袋放在马背上,自己躲在马肚子下面,箭矢根本伤不了他们。

  你说可以箭射战马,让战马中箭倒地,以前还可以,但从突厥人开始也学会制甲之术,战马脑袋上罩着坚固厚实的皮甲,战马的前胸和脖子也系上了皮甲,后背上的马鞍就像盾牌一样保护着战马,马臀上挨几箭也影响不大,何况现在背上还放着泥沙袋。

  真正能射伤战马的地方只有前面的两条腿,但高速奔跑中,射中马腿的概率太低,所以城头上的箭矢射击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一夜之间只射伤了几百匹战马。

  十万大军来回奔驰运送泥沙袋,一夜之间便填满了吊桥两边的护城河,天快亮时,吊桥忽然燃起了熊熊烈火,数百袋火油将吊桥点燃了。

  回纥军拥有火油很正常,这是粟特人从拔汗那国运来卖给他们的火油,又从回纥转卖到幽州和其他藩镇。

  大火烧了一个时辰,铁链被烧断,吊桥轰然落下,重重砸在桥墩上。

  高秀岩平静地注视着城下的敌军,看起来城池风险很大了,但实际上他一点都不担心,唐军还没开始反击呢!

  对方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准备进攻北城门,云中县周围当然有参天大树,找到一棵粗壮的大树很容易。

  次日中午时分,城外忽然响起了低沉的号角声,“呜——”

  紧接着沉闷的大鼓声也响了起来,“咚——咚——咚——”

  高秀岩当即命令全军上城,三万士兵全部上了城池,两万民团士兵也各自就位,弓弩闪亮,长矛如林,士兵们杀气腾腾注视着城下。

  在城门上方部署了五百名火器兵,两人一组,手执军弩和爆裂箭,等待着攻城士兵上前。

  此时,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开始一步步向城墙靠近,一旦城门攻破,十万大军就会蜂拥杀入城内。

  或许是回纥军也看到了城头上的投石机,他们在距离城墙还是五百步时停止前进,这个距离无论投石机还是弓弩,都基本上伤不了他们。

  黑压压的骑兵铺天盖地,排列成十个方阵,极为壮观。

  这时,登利可汗战刀一挥,“攻城槌出击!”

  队伍闪开了一条路,三百名士兵抱着一根长达七丈,粗达五尺的攻城槌出现了,攻城槌前面微微削尖,安装上了生铁撞头。

  一百名士兵抱着撞木,两百名士兵高举盾牌,在两旁形成了一道盾墙,开始迅速向城门处冲去。

第1243章 爆裂震慑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两百步.

  随着攻城槌渐渐接近了城门,整个战场上和城头上变得鸦雀无声,十几万双眼睛都盯着这支攻城百足虫。

  距离城池只有一百五十步了,唐军还是没有动静,登利可汗眯着眼打量城头,他感觉有些不对劲,一百五十步了,对方居然不射箭,不发石,他们想干什么?难道是想火攻?

  想想也只能有这个可能,但登利并没有召回士兵,他要看一看唐军的防御手段,究竟是不是用火攻?

  一百步了,城头唐军还是没有任何动作,登利一咬牙下令道:“吹响号角,命令他们冲锋!”

  “呜——”低沉的号角声吹响,这是催促攻城槌加快速度,抱着攻城槌的士兵忽然奔跑起来。

  五十步了,距离护城河已经不远,只剩下最后十几步,就在这时,城头上的主将高秀岩终于下达了发射命令!

  “射击!”

  两百五十支爆裂箭同时射向三百人攻城槌队伍,“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起,顿时血肉横飞,惨叫声一片,三百名士兵当场被炸死了两百六十余名,剩下的士兵倒在地上呻吟,没有一个人能逃回队伍,现场上一片血腥,攻城槌也滚进了护城河中,硝烟弥漫着战场。

  整个天地间仿佛都静止了,不管是回纥骑兵、河勒骑兵还是城头守军都被震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强大犀利的火器。

  登利可汗也呆住了,一股寒气从他脚底冒起,良久,他轻轻摆手,“传我的命令,大军后撤十里!”

  登利可汗已经意识到,攻城槌是不可能攻破城门了,云中县也无法拿下,唐军有如此强大的守城武器,注定他们无法攻城。

  十万大军向后撤退,原本高昂的士气,这会儿都偃旗息鼓了,只有城头上的唐军一片欢呼,不伤一兵一卒便逼退对方,让所有人都欣喜若狂。

  当天晚上,梅利将军屈延默率领一万六千余人狼狈逃回,他们在白狼塞峡谷遭遇唐军的伏击,回纥军损失近四千人,狼狈后撤。

  屈延默讲述了他们遭遇的可怕武器,铁火雷,损失的一半士兵都被峡谷上方滚落的铁火雷炸死。

  大帐内,将领们尽管心有畏惧,但这個时候,没有人敢提出撤回草原。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登利可汗身上,只有他才能决定一切。

  登利可汗沉思良久,缓缓道:“唐军火器虽然厉害,但有矛必然就有盾,只是我们不了解情况,但我们的朋友应该很清楚怎么对付,大军转道幽州吧!”

  当天晚上,十余万回纥大军向北撤退,飞狐陉他们不熟悉,而是转道军都陉前往居庸关。

  井陉,一支三万人的唐军正疾速穿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间。

  这支军队就是由李晟率领的北路军,他们负责从井陉杀进河北,和雷万春军队南北夹击李宝臣部。

  三万唐军一路势如破竹,抢关夺隘,甚至半天就拿下了娘子关,杀得敌军望风而逃,他们很快就要抵达土门关,也就是井陉的出口。

  这支军队的主将是李晟,副将却是老将王思礼,当然,以王思礼的资历,应该是李晟当他的副将,而不是他当李晟的副将。

  只是因为李邺已经决定让王思礼退休,封他左威卫大将军,校检兵部尚书。

  但王思艺心中不甘,他知道连郭子仪都能老骥伏枥,自己比郭子仪年轻,却要居闲退仕,根本原因是摄政王和朝廷不相信自己。

  因为他是高句丽人,还因为他兄弟王思义的影响,他便失去了摄政王和朝廷的信任,这让一生忠心于朝廷的王思礼怎么受得了,他再三向李邺上书,希望能允许自己带兵出征。

  李邺最终还是给了王思礼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让他成为李晟副将一起出征,王思礼毫不犹豫答应了。

  当然,王思礼毕竟六十岁了,让他当副将有点吃力,李邺又任命龙骧将军董辉协助王思礼。

  这天中午,三万大军抵达了土门关,越过土门关就进入恒州了。

  土门关修建在一座半山腰上,一座长长的斜坡上去,对面也是一座很长的斜坡。

  作为一座关城它并不险要,但它是唯一可以通行的道路,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土门关是作为税关存在,商人经过这里必须交税,逃都逃不掉。

  土门关可以说是井陉的最后一道防御线,从前关陇军曾多次攻克这道关隘,对它的优点和弱点非常清楚。

  土门最大的优势,也可以说唯一的优势就是居高临下,两边斜坡都成三十度,在这个角度想搭梯子攀上关城非常艰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7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4/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