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多东胡士兵被一万唐军骑兵包围,越战越少,最终全部消失,成为唐军骑兵的刀下之鬼。
两万四千军队,除了田承嗣带着百余亲兵逃脱外,其他士兵或降或死,全军覆灭。
之前派去纠缠唐军的一万八千人也出现了罕见的一幕,一万合纵军士兵不满田承嗣的不公正待遇,东胜军和近卫军昨晚都吃到了马肉,唯独他们一口汤都没有喝着。
全军愤怒之极,临阵倒戈,主将田乾真、副将杨囯业被乱军所杀,一万八千士兵全部投降。
一招巧妙釜底抽薪之计,断绝了田承嗣的粮草补给,最终使田承嗣的十二万大军全军覆灭。
田承嗣率领几个儿子和亲兵一路抢掠粮食北上,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去投奔回纥人,充当回纥人南下的向导,或许他还有一条活路。
这天傍晚,田承嗣一行人抵达了瀛洲最北面的高阳县。
只见县城城门大开,县令唐安带着一班官员出城迎接。
唐安和田承嗣是同乡,曾做过县学助教,年轻时投奔田承嗣,被田承嗣推荐给安禄山,安禄山便任命他为高阳县令,一直做到今天。
田承嗣一口气奔了三天,也疲惫不堪了,他见是故人,一颗心放下,命令手下进城休息。
田承嗣一行人被请进了县驿馆,这时,夜幕已经降临,吃饱喝足后,众人早已疲惫不堪,纷纷倒下睡觉。
半夜里,一名手下忽然被噼噼啪啪声惊醒,推开窗子,发现外面全是烈火。
士兵大吃一惊,大喊道:“王爷,失火了!”
田承嗣和手下也纷纷被惊醒,冲到院子里,四周果然都是烈火。
忽然,空中飞来一堆燃烧之物,‘轰!’的落在院子里,原来是一大堆麦秸,已经被点燃了。
所有人都明白了,是县令布下了陷阱,要烧死他们。
众人气得大骂,田承嗣却没有时间骂了,他立刻令道:“去马房把马匹牵来!”
十几名手下撒腿向马房奔去。
片刻回来禀报,“王爷,马匹都不见了!”
“该死!”
田承嗣恨得咬牙切齿,下令道:“抄家伙冲出去!”
几名儿子和亲兵拿着刀剑护卫着田承嗣向前院大门冲去。
整个驿馆都被烈火笼罩,越到外围火势越大,亲兵们拼死冲开一条生路,向大门外冲去。
刚到大门外,迎面一阵箭雨,亲兵们没有穿铠甲,纷纷中箭倒地。
数百名弓箭手都是县里组织的乡兵。
田承嗣隐隐看到唐安的身影,立刻大喊道:“唐安,当年是谁提拔你,你竟敢如此忘恩负义!”
唐安也高声回道:“你这個国贼,把河北糟蹋成什么样了,你还有脸活下去吗?”
田承嗣恼羞成怒,厉声令道:“给我杀出去,取这个狗贼的人头。”
他的亲兵不顾一切护卫田承嗣冲了出去。
唐安大喊道:“乡亲们,国贼田承嗣在这里,给你们死去的父母兄弟报仇啊!”
数千名愤怒的县民手指木棍、锄头和长矛,从四面八方冲来,将田田承嗣等数十人团团包围,他们眼中闪烁着仇恨的目光,棍棒、锄头如雨点般打下。
一代枭雄田承嗣便惨死在高阳县内。
河间县,八万大军列下了大阵,随时准备攻城。
郭子仪刚刚收到李邺的命令,‘不惧巷战,尽快拿下河间!’
郭子仪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他将一千火器兵分成了五百组,一组两人,然后每个旅中配备一组。
然后由五百个旅投入巷战,每旅百人,一共五万大军。
郭子仪把重要进攻点定在东城门,也是因为城内的仓库紧靠东城。
四座城门同时发动进攻。
三百步外,一名弩手举起了三石硬弩,瞄准了三百步外的吊桥。
弩手叫做李宽,长安人,连续两届射弩比赛的魁首,三百步内箭无虚发。
此时李宽有点紧张,毕竟他用的是爆裂箭,他还是第一次使用这种威力奇大的弩箭。
李宽深深吸一口气,扣动了悬刀。
“咔!”
爆裂箭瞬间射出,精准击中吊桥的左上角,‘轰!’碎木四溅,只见吊桥的铁链飞起,巨大的吊桥重重向下一沉。
第1251章 河间巷战
紧接着,李宽又射出了第二支箭,正中吊桥右上角,随着一根铁链像蛇一般飞起,吊桥重重落下,砸在护城河对岸,东城门露出了出来。
这时,南城门也发生一次剧烈爆炸,城墙被炸开一个丈许宽的大洞。
“火雷砲准备!”
火雷砲就是一座体型巨大的卧弩,专门用来投石,所以叫石砲,精度很高,但射程不远,现在基本上不用来投石了,改用来投射铁火雷,便改名火雷砲。
一座重型火雷砲轰隆隆向前推进,两侧数十名士兵手执大盾掩护,后面几名士兵在推动火雷砲缓缓前进。
城头上的士兵已经意识到了危险,上千支箭矢如雨点般射向火雷砲。
李宝臣也急了,大喊道:“速在城门处堆积大石!”
士兵们一时找不到千斤大石,便迅速将几百块用来守城的礌石堆砌在城门洞内,每颗大石有五六十斤左右,在城门洞内堆得满满当当。
这时,火雷砲已经抵达距离城门百步外,士兵迅速调整望山,将一颗三十斤重的钉雷装上投射口,并点燃了火绳。
“发射!”
为首校尉一声令下,火雷砲飞射出去,在空中抛出一个优美的线条,‘砰!’一声,正中城门,牢牢钉在城门上。
只片刻,“轰!”一声巨响,城门被炸开一个大洞,露出里面的石块。
紧接着又是一颗铁火雷射出,再次在城门上爆炸,剩下的城门被炸得粉碎,灰白色的大石全部暴露出来。
郭子仪看得清楚,他当即令道:“调一万弩手压制住城头,用大型铁火雷炸开城门!”
大将陈华率领一万弩手冲上去,万箭齐发,密集的箭矢射上城头,城头上士兵不得不蹲下,被压得抬不起头。
这时,一辆马车拉着一颗重达三百斤重的铁火雷疾奔,三名士兵在马车紧紧按住铁火雷,眼看要接近城门。
李宝臣看得清楚,喝令道:“丢百坛火油下去!”
士兵们蹲在地上,向城头外面扔下上百只陶罐,火油四溅,流淌满一地,紧接着扔下几支火把,火油被点燃了,城门前顿时燃起熊熊烈火。
“冲进去!”
赶车士兵瞪着血红的眼睛,没有一丝停止马车的念头,他拼命挥鞭抽打马匹,马匹发疯似的向前奔跑,长嘶一声,冲上了吊桥,直接冲进烈火中。
三名士兵抱着铁火雷跳入火海,脚下和身边都是烈火,身上也被火点燃了,他们毫不畏惧,抱着三百斤的铁火雷冲上去,将铁火雷紧紧贴在大石上,这时,火绳被烈火整根点燃,眼看就要爆炸,三人一动不动,将铁火雷死死顶在大石上。
“轰隆!”
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三名士兵被炸成碎片,但巨大的冲击力也将所有大石喷射出去,数十丈长的城墙也轰然坍塌。
“杀啊——”
大将马燧率领一万骑兵向坍塌的城门冲去,直接从缺口冲进城内,
后面是副将马璘率领的五万大军向东城杀来,吊桥两边也搭上木板。
先锋骑兵率先杀进城内,紧接着五万大军也杀进了县城内。
正如郭子仪的意料,城内两万守军都是忠于李宝臣的部下,他们坚决不肯投降,双方在河间县城展开了残酷的巷战。
河间城内各处都在爆发激战,四座城门大开,唐军不断将普通百姓成群结队送去城去。
这也是有效的巷战手段,把百姓源源不断送出城,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普通百姓的伤亡。
但经常会遇到敌军用普通百姓来做人质,威胁唐军士兵,这种情况唐军不会受到挟持,直接杀上去,人质能救则救,救不了那就只能玉石俱焚。
巷战的残酷就在这里,所以一旦爆发巷战,普通百姓都会伤亡惨重。
河间县城内有两个硬骨头,一個是仓城,修建了四丈高的城墙,周围也有护城河,由三千士兵站着内城上守卫。
虎贲中郎将陈华率领一万士兵负责攻打仓城,仓城没有城门,只有一道水门进出。
唐军很快便找到了应对之策,由于仓城是依城而建,那它的另一半就是城墙。
士兵们纷纷奔上城墙,两千士兵从城墙上攀着绳梯下城,另外两千士兵则从背后向三千内城墙上的守军放箭。
很快,唐军便控制了仓库,十几名士兵在内城墙上打了一个洞,将一颗八十斤重的铁火雷塞进洞中,点燃了火绳。
只片刻,只听惊天动地一声爆炸,“轰隆!”
很薄的内城墙轰然坍塌,一千多士兵坠落,大部分都被城墙埋住。
唐军尝到了甜头,接二连三用同一招,片刻,连续四声爆炸,整个内城墙都坍塌了,不等士兵爬起身,唐军乱箭齐发,断绝了他们活路。
还有另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便是成德王府,由马璘率一万人攻打,成德王府占地两百亩,位于城北,李宝臣和他的家人都躲在府内,有五千精兵护卫王府的安全。
马璘看了片刻,当机立断下令道:“准备投石机,火烧王府!”
一百多架小型投石机被搬来了,唐军士兵还带来数百坛火油,随着马璘一声令下,一只只燃烧的火油陶罐被抛进府内、
燃起了熊熊烈火,烈火迅速将王府内部点燃了,随着第二轮第三轮的火油燃烧,火势更猛。
数千士兵一起发射火药箭,火药箭的燃烧性更强,仅仅一轮箭罢,整个府内都被烈焰吞没了。
五千士兵始终没有杀出来,他们选择了效忠,和王府共存亡。
此时李宝臣生命垂危,他在城门爆炸时被城上的砖块和泥沙掩埋,右腿和脊椎骨都摔断了,被士兵从泥沙堆里刨出来。
他已经无法走动了,只能等待死亡来临。
大火烧了一天一夜,占地两百亩的王府最终被烧成的白地,包括李宝臣和他妻儿在内,五千士兵全部被烧死,无一活命。
巷战打到次日上午,也终于结束了。
两万成德军士兵全部阵亡,唐军没有接收战俘,投降士兵全部处死。
这场巷战,唐军也付出了六千余人伤亡的代价,百姓上午也超过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