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天竺人在山上搜寻,山下只有三名吐蕃骑兵在等候,一名千夫长和两名百夫长,他们自然不会上山,而是在山下等候,后面还跟着五六名天竺士兵。
这时,许武带着手下盯住了三人,准确说是盯住了三人的战马,把这三人干掉,有了这三匹马,他们就可以顺利返回西海大营。
至于几名天竺士兵,他们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这时,一名吐蕃百夫长翻身下马,去一边解手,这是一个机会。
许武果断抓住这个机会,他让手下继续盯住其他两人,自己连续两个前滚翻,便到了落单百夫长的身后。
当吐蕃百夫长刚刚要站起身时,许武猛地扑上去,捂住对方的嘴,锋利的匕首刺穿了对方的后心,百夫长一声不吭,便软软倒地。
许武将尸体拖到一块大石后面,又迅速返回藏身出,两名吐蕃将领还在眺望山上,这时,山上的烽火被踩灭了。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山顶,这是机会,许武和手下举弩瞄准了两名千夫长,虽然只有几十步远,但两人都穿着锁子家,唯一的目标就是他们的咽喉。
恰好这两人正抬头看山顶,这就给了他们绝佳的机会。
许武把这名士兵留下来是有用的,因为他箭法高超,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比如现在。
两人几乎同时放箭,两支箭闪电般射去,正中两名吐蕃将领的咽喉,两人翻身落马。
许武和手下一跃而起,挥舞着短矛冲上去,吼声如雷。
五名天竺士兵以为对方来了很多人,吓得转身便逃。
许武和手下翻身上马,牵了另一匹马,两人调转马头便向茫茫的戈壁中疾奔而去,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长安,进入十月下旬后,天气明显冷了,寒风凛冽,长安人都穿上厚衣,走在路上也缩起脖子。
虽然朝廷在紧锣密鼓为新帝登基做准备,但李邺的心思却飞向遥远的陇右,他刚刚接到李晟的紧急飞鹰传信,大非川出现了敌情,请求朝廷增兵鄯州。
参谋房内,李邺站在沙盘前沉思不语,枢密使段秀实道:“殿下,现在已经快十一月了,吐蕃这个时候出兵风险很大,他们基本上不可能回去了,也就意味着没有了后勤补给,只有随军携带的粮食,如果他们找不到落脚之地,或者搞不到粮食,很可能会全军覆灭,吐蕃不会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吧!”
李邺点点头,“我也觉得奇怪,破釜沉舟,那是本身就没有退路了才做出的一個姿态,但凡有一点退路,都不会干出破釜沉舟这种事情,所以吐蕃在这个时候出兵陇右非常诡异,这里面必有缘故。”
“会不会只有一两千军队,小规模的骚扰?”段秀实又道。
李邺摇摇头,“这和兵力多少没有关系,而是这个时候根本不该出兵,在不该的时候出兵,必有蹊跷!”
“那殿下要出兵吗?”
“当然,我已经下令驻扎兰州的两万军队赶往鄯州,同时命令裴琇的一万甘州军出大斗拔谷,支援陇右。”
这时,段秀实想到了什么,连忙道:“殿下,卑职刚刚想起来,几个月前,枢密院曾得到一个情报,当时殿下还在幽州,浑瑊抓到十几名吐蕃探子,都是天竺人,据他们交代,吐蕃军中的天竺人去年冬天因补给不足,死了三万余人,要么冻死或者病死,现在吐蕃军中的天竺人只剩下七八万人,会不会这次进攻陇右的吐蕃军队都是天竺人?”
“你是说吐蕃高层担心他们熬不过这个冬天,所以提前把他们消耗掉?”
段秀实点点头,“卑职就是这个意思!”
李邺沉思片刻,确实有这个可能,很符合吐蕃军‘非我族类,都是耗品’的理念,是唯一能解释现在出兵的理由,吐蕃军要消耗天竺人,准确说是要用天竺人来消耗唐军。”
李邺负手几步笑道:“我正发愁开发流求和吕宋找不到劳工,吐蕃军就把这些天竺人送来了,岂不是瞌睡就递来枕头。”
李邺当即令道:“传来浑瑊部也率军参加战斗,如果对方大军是天竺人,务必活俘!”
李晟已经得到了准确情报,对方有七万五千余人,绝大部分是天竺人,只有数千吐蕃骑兵。
这个情报正是冷湖戍堡旅帅许武带来的,他带手下躲过了敌军主力,抄近路赶到西海大营,带来了第一手最详细的情报。
从千夫长的马袋中,他们找到了很多重要情报,比如知道了对方主将是达扎路恭,知道了对方的兵力构成,五千吐蕃士兵和七万天竺士兵。
还找到一封千夫长写给大相尚结息的信,抱怨这是一次很不理智的出兵,用七万天竺军队消耗唐军,搞不好最后连五千吐蕃骑兵也赔进去。
正是这些情报,让李晟有了战胜敌军的思路。
李晟着实赞赏许武的担当和智勇双全,当即破格提升他为斥候郎将,赏钱五百贯,同时提升他的手下为队正。
这时,李晟已经接到了甘凉都督裴琇和河州都督浑瑊的快信,裴琇率一万军已出大斗拔谷,正向西海大营而来。
而浑瑊则率两万军从九曲北上,赶来支援自己。
当然,这肯定都是摄政王的命令,他们才会急急赶来。
加上他们的三万人,李晟手中就有六万大军了,另外还有兰州过来的两万军,这两万人得镇守赤岭通道,不能全部押上。
李晟沉思良久,他给浑瑊写了一封信,建议他率军在大非川一带部署,切断敌军退路。
他立刻派斥候赶去给浑瑊军队送信。
第1293章 耗敌之策
次日上午,裴琇率领一万骑兵抵达了西海唐军大营,李晟连忙将他迎进大营,裴琇是李邺军中的元老,目前升为将军都统制,从三品冠军大将军,和李晟同级,但他资历比李晟深,所以李晟对他很客气。
不过裴琇性格比较开朗,没有因为李晟和自己同级而生气,也没有摆元老的架子,当然也是因为李晟出身陇西李氏有关系,裴琇的祖母就是陇西李氏之女,是李晟的姑祖,他们两人之间有点亲戚关系。
两人进大营坐下,李晟让亲兵上了茶。
李晟关切问道:“祖母身体可好?”
裴琇笑着点点头,“老太太身体不错,蛮硬朗的,有长寿相。”
“那就太好了!”
李晟沉吟一下道:“我刚刚得到最新情报,对方大军已经在百里之外了,我把一路上的各个吐谷浑部落都转移了,估计他们没有粮食补给,会急于进攻,我打算用运动战的方式,不直接和他们作战,把他们粮食耗光再说。”
裴琇点点头,“思路是对的,但就怕他们找到吐谷浑部落,我们觉得他们的目标应该不是唐军,而是西海附近的牧民和羊,李将军要和他们打运动战,但得保证不能让他们找到补给。”
李晟起身来到沙盘前,指着西海西面的伏俟城道:“这是吐火浑的王城伏俟城,现在冬天到来,各地的吐谷浑部落都去了伏俟城,原本西海东面也有十几个部落,也被我转移去了西面,除非吐蕃军杀向伏俟城,否则他们找不到一点补给。”
“如果吐蕃分兵去打鄯州呢?”裴琇头脑十分清醒,一针见血指出了李晟的弱点。”
李晟微微笑道:“对方主将是马重英,也算是经验丰富的名将,他肯定会分兵去攻打鄯州,但我在赤岭河谷部署了两万军队,不会给他们任何机会,而且一旦对方分兵,我就会先把他们分兵部分吞掉。”
“但摄政王的要求是尽量俘虏天竺士兵!”
李晟点点头,“我知道,我会研究怎么最快速度击溃天竺士兵!”
裴琇微微笑道:“关键是要知己知彼!”
李晟竖起大拇指,“就是这句话!”
李晟用木杆指指赤岭道:“如果我没有猜错,吐蕃大军没有找到我们,他们一定会全力进攻赤岭通道,我决定把主战场就放在赤岭,那时我手中就有六万大军,我还会担心七万天竺军吗?”
裴琇笑道:“天竺人打仗不行,但跑得快!”
“不必担心,浑瑊的两万大军已经在大非川切断了他们的退路,他们无路可逃!”
吐蕃大军此时距离西海还有一百多里,虽然吐蕃大军没有后勤支援,但也携带了不少粮食,足够他们消耗半个月。
但吐蕃军几乎都是步兵,行军速度不快,从大非川到西海就差不多走了五天,快到西海时,他们已经只剩下十天的粮食。
达扎路恭很了解西海一带的情况,也知道吐谷浑牧民的分布点,他就指望着拿下一个個部落,得到他们的羊群和其他物品。
但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去过五个部落,却一无所获,牧民都迁走了。
达扎路恭心中有点恐慌起来,如果是正常的冬天迁徙,一般都会留下几个人看守牧场,但什么都没有了,驻地空空荡荡,只有一个解释,他们遭遇了唐军的坚壁清野。
很显然,唐军新任主将已经看到他们的软肋,那就是补给不足。
尽管他们还有十天的干粮,但对方既然知道他们的软肋,怎么可能不充分利用?
更重要的是,七万天竺士兵死光了他都不会怜惜,但他的五千吐蕃骑兵怎么办?
达扎路恭只有一个想法,尽快和唐军决战,如果败了,他就夺取天竺士兵的干粮,率五千骑兵尽快撤回高原。
队伍又走了一天,距离唐军西海大营还是三十里,达扎路恭传令全军驻营,他派出几队探子前往唐军大营探查情况。
不多时,几路探子回来,带来了他最不愿面对的情报,唐军西海大营已经消失,去向不明,赤岭通道那边有大军镇守,估计有两到三万人左右。
这让达扎路恭有点为难,他知道,如果杀向伏俟城,一定会有粮食收获,但如果攻打两三万赤岭军队呢?他们还占了兵力优势。
就在这时,副将论钦赞来大帐找到他,建议道:“主帅,唐军没有在半路袭击我们,说明他们不想速战速决,卑职建议分兵袭击鄯州,逼他们现身。”
达扎路恭沉吟一下道:“我和你的想法一样,但又略有不同,分兵容易被敌军各个击破,不如集中兵力进攻鄯州。”
“主帅高明!”
论钦赞由衷夸赞一句,又问道:“赤岭那边有情报吗?”
达扎路恭点点头,“刚刚接到探子情报,那边大概部署两万军队,如果大军杀过去,我唯一担心会腹背受敌。”
论钦赞想了想笑道:“我们只是攻唐军必防之处,但并不是真的进攻,一旦唐军主力杀来救援,我们就全力进攻,至于腹背受敌,主帅还怜惜那些天竺军士兵吗?”
达扎路恭顿时反应过来,自己糊涂了,自己的任务就是用天竺人消耗唐军,天竺人战死越多,唐军士兵自然消耗得越多。
他欣然点头,“你说得对,唐军主力飘忽不定,既然知道赤岭有唐军,那就全力进攻赤岭,如果能杀进鄯州,也是好事!”
两人达成了一致,又商量一下细节,达扎路恭当即下令,全军掉头向赤岭方向进发。
………
次日上午,吐蕃大军距离赤岭还有三十里,达扎路恭喝令全军停止前进,派探子去前面打探消息。
达扎路恭毕竟是吐蕃名将,他深知夜里行军最怕偷袭,队伍太长,很容易被骑兵截段包围。
他便将军队列成方阵行军,又不断派探子四处查看,一路上顺利,没有发现唐军踪迹。
这让达扎路恭心中有些奇怪,唐军最擅长夜间偷袭,自己给了他们那么好的偷袭机会,他们居然不用。
其实达扎路恭并不知道,李晟是得到了摄政王的命令,要尽可能多地俘虏天竺人,如果是夜间偷袭,那就会止不住地杀人了。
只有白天作战才是抓俘虏的好机会。
这时,探子传来紧急消息,前面十里外出现了唐军主力,已经摆下了阵型。
达扎路恭原本是想突袭对方的赤岭守军,以兵力占优势取胜,没想到遇到对方主力,显然对方也看透了他的企图,不给他机会。
达扎路恭有点为难了,战还是不战?明知此战必败,还要冲上去,那不是他的风格。
但如果不战,这些天竺士兵又该怎么办?撤退回去半路上全部得饿死。
达扎路恭回头看了一眼黑压压的士兵,一眼望不见头,这可是七万大军啊!
罢了,就执行赞普的命令吧!用他们来消耗唐军。
达扎路恭心一横,挥刀大喊道:“立功就在今天,传令全军列队前进!”
第1294章 一鼓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