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返回大明宫,马车上,李邺想到一事,笑着对韦见素道:“朕有件私事可能要麻烦韦相国。”
“陛下不用客气,直接说!”
“昨天朕答应女儿,明年开春时让她们女子学堂乘坐曙光号去江南游学,可能需要沿线官府接待,所有支出由朕个人承担。”
韦见素笑了起来,“这可不仅仅是陛下的私事啊!微臣的两个孙女也和大公主一起读书,她们也会一起去啊!”
旁边张立也道:“微臣的大孙女也在弘文馆女子学堂!”
李邺哑然失笑道:“看来让朕一个人掏钱可不行啊!”
三人一起大笑。
韦见素又微微笑道:“这件事殿下就不用操心了,微臣让弘文馆自己安排,游学本来就是教育的一部分,这种开支不应该由学生家庭负担。”
李邺沉吟一下道:“因为她们明年的游学和一般学生不一样,首先是安全要求很严,还有地方官要接待,还有一路的食宿开支不小,乘坐的还是朕的三万石曙光号楼船,她们所有的费用支出,朕负担一半,另一半由内库负担。”
韦见素摇摇头,“不用陛下个人负担,这一直是有惯例的,大唐亲王或者公主出行地方,所有开支都是由内库负担,从太宗时代就开始了。”
李邺想了想道:“刚才朕说得是女子学堂,那么弘文馆男子学堂也一样,明天春天可以安排游学,男学生可以去陇右、河西游学,骑马住帐篷,条件会艰苦一点,太子也一起去,锻炼他们吃苦耐劳,所有支出也是由内府负担。”
张立哑然失笑道:“陛下还朕偏心啊!女孩儿千宠万宠,男孩儿就要吃苦耐劳。”
李邺也笑道:“那没办法,女孩儿是家家户户的宝贝,不宠不行,臭小子嘛!将来要承担起大唐社稷,当然要求会严厉一点。”
韦见素点点头,“锻炼吃苦耐劳微臣非常赞成,但毕竟太子也在,安全保护不能有半点马虎!”
李邺沉吟片刻道:“朕会安排内卫全面负责安全。”
第1370章 唯一办法
李邺刚回到皇宫,郭子仪便匆匆赶来。
郭子仪行一礼,呈上一份快报,“陛下,这是刚刚收到的,碎叶的最新消息。”
李邺结过快报摆手道:“郭爱卿请坐!”
“谢陛下!”
郭子仪在一旁坐下,李邺这才打开快报,也是只有几句话,应该收到的也是鹰信。
‘碎叶被不明军队偷袭,驻军伤亡惨重,被迫撤离!’
李邺点了点头,这份枢密院的报告带来了一线希望,驻军被迫撤离,说明还有残存,很可能郭昕没有死,一般只要不是全军覆灭,主将都能活下来。
“陛下,老臣愿意率军西征,实现陛下的宏图大业!”
李邺笑了笑道:“郭爱卿有这个心,朕很感动,但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军事制度更有挑战性,希望郭爱卿能助朕完成这个大业!”
郭子仪年事已高,李邺不可能再让他去西域了,尤其那些海拔五六千米的雪域高原,会对郭子仪有致命的伤害,他不能再让郭子仪去了。
郭子仪心中叹口气,便不再坚持,他随即起身告退。
李邺负手来到窗前,望着西方阴沉的天空,他的思绪已经到了千万里之外。
安西,凌山在进入十月份后便是暴雪肆虐,大雪封路,马匹和大车已经无法通行,只有骆驼在天晴时才有机会迈过凌山。
十二月,一直三百人的队伍抵达了凌山脚下,为首将领正是内卫都统李成华,她率领三百内卫精锐士兵准备前往碎叶调查,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李成华的队伍终于抵达了凌山。
队伍全是强壮的骆驼,除了他们所骑的高大骆驼外,还有上千头驮运粮食物资的骆驼。
李成华望着前方巍峨的雪山,她虽然走过几次凌山,但都是在夏天,冬天还是第一次。
李成华回头喊道:“请向导过来!”
向导是本地人,专门带人过凌山,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很快,向导骑着骆驼上前来。
李成华马鞭一指雪山问道:“要怎么才能翻过去?”
向导指上方的山坳道:“在上面山坳处过夜,明天太阳出来就出发,争取天黑前翻过主峰。”
“在山脚下驻营不行吗?”
“不行!”
向导一口否决,“翻过主峰正好要一天的时间,在山脚下过夜,主峰走到一半天就黑了,在主峰上过夜,人畜都要冻成冰棍。”
“我们带有皮帐,可以生火取暖!”
向导摇摇头,“骆驼也要冻死的,主峰在白天的气温都已经是人能承受的极限了,在夜间更是气温陡降,从未有人活着在夜间过主峰。”
李成华点点头,“那就听向导的安排!”
队伍上了半山腰,这里是個很大的山坳,正好是背风处,到夜间,这里的气温比山顶要好一点,关键是骆驼能承受,人自然要躲在帐篷里。
这时,天要黑了,众人赶紧卸货,搭建帐篷,挖火塘子,在帐篷烧木材和炭容易中毒,一般都是烧干牛粪取暖,就不容易中毒了,这是千百年的经验。
上千头骆驼就紧紧靠着山崖挤卧在一起,靠彼此的体温取暖。
夜幕降临,气温陡降,皮帐外风雪怒号,十几个士兵挤在一座皮帐内,每个人都很沉默,他们用厚厚毛毯裹住身体,喝着滚热的奶茶,吃着油滋滋的肉饼。
火炉架的热锅里咕嘟嘟烧着奶茶,火烧得很旺,袅袅的牛粪烟反而有一种草的清香,使大帐内保持一丝暖意。
次日一早,当第一抹朝霞照在雪山上,雪山变得金光闪闪,瑰丽夺目,山顶的气温开始上升,队伍迅速收拾好行李,继续出发了。
队伍不敢休息,骆驼迈开长腿,在深达一米的雪中艰难跋涉,走了整整一天,也不敢停下休息,黄昏时分,他们翻过了山口,开始下山了。
向导大喊道:“要降温了,大家加快速度!快走!”
连骆驼也感觉到了危机,它们纷纷加快了速度,终于在夜幕降临时到了安全地方,也是一处半山腰的背风山坳,气温比山顶稍微高一点,骆驼能承受住。
队伍被背风处躲了一夜,次日上午继续出发,到天黑前完全下山了,这里到碎叶还有五六天的路程。
队伍继续向碎叶方向而去。
在夷播海东岸有一座新建的军城,叫做夷播城,建成不到五年,平时只有百余驻兵,但现在却挤进了六七百人。
多出来的近六百名士兵,正是从碎叶败退下来的唐军,由河中都督郭昕统领,碎叶被两万圣女会的军队半夜偷袭,城中还有五百名假扮商人的敌军士兵里应外合。
城内两千守军伤亡惨重,九百名唐军士兵分三路突围,一支西撤去俱兰城,一支沿着伊丽河谷去了弓月城,主力是郭昕率领的六百人,退到夷播城。
现在是冬天,大雪覆盖,军队现在遇到了最大的危机,过冬粮食不足,夷播城的存粮不足以支撑七百人,眼看粮食就要断绝了。
十几名将领坐在篝火前商议对策,有人提出打猎,看看能不能遇到冬天的鹿群,有人提出捕鱼,在夷播海的厚冰上凿洞钓鱼,但这种小打小闹没意义。
一名郎将道:“都督,卑职听说凌山冬天也可以翻过去,不如我们翻过凌山,撤退到安西去。”
另一名郎将反对道:“冬天是可以翻越凌山,但必须有骆驼,骑着骆驼才能翻过去,战马根本抵不住山上夜里的严寒,要冻死的,而且路上的雪很厚,战马也过不去。”
这时,郭昕轻轻咳嗽一声,大家都不再争论了,一起向他望去。
郭昕缓缓对众人道:“目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求援,我们有二十头骆驼,让二十名士兵去安西求援,来回大概一个月时间,我们还有一百多匹战马,可以杀马,然后打猎、钓鱼作为补充,应该能坚持一个月。”
众人也觉得有道理,别的办法就是虚的,只有求援一条路。
次日上午,年轻的斥候校尉尉迟西安率领十九名士兵出发了,尉迟西安便是北庭都督尉迟光的儿子,开国名将尉迟恭的后人,小伙子才二十岁,当已经从军五年,升为斥候校尉,非常机敏,经验也丰富。
他们骑着二十头骆驼,向碎叶河谷而去,碎叶河谷也同样被深达三尺的大雪覆盖,不会遇到敌军,但到热海就不一定了,因为热海不冻,周围的积雪也不多,容易遇到敌军巡哨,但没有办法,只能尽量小心。
二十人的骆驼队出发了,众人站在城头目送他们远去,七百人的性命和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了。
第1371章 追查疑问
从凌山过来后,李成华率领队伍一路在崇山峻岭中西行,到处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对于战马就很难走了,不过对于长腿骆驼却是小菜一碟,骆驼们迈开长腿在崇山峻岭中稳健行走。
这天上午,队伍进入热海峡谷,再向前走六十里就能看到热海了。
就在这时,前面隐隐传来喊杀声,李成华立刻意识到不妙,大喊道:“有敌情,准备弓弩作战!”
士兵们纷纷取兵器跳下骆驼,靠在峡谷两边石壁上,或者蹲在大石后面,数十名雇佣的骆驼民夫连忙牵着骆驼后撤。
不多时,前面奔来五六头骆驼,骆驼上的士兵盔甲,竟然是唐军,内卫中郎将展延年喝问道:“前面是哪里的军队?”
骆驼上的士兵正是尉迟西安和他的手下,他们一路小心,还是遭遇了敌军巡哨队,双方发生激战,唐军寡不敌众,阵亡多人。
尉迟西安带着剩下七名士兵边战边逃,后面百名巡哨敌军穷追不舍。
尉迟西安听见前面有喊声,却发现前面数十步外有无数士兵,他心中一沉,顿时陷入了绝望,他手下激动大喊:“校尉,是唐军,是我们军队!”
尉迟西安也看清对方盔甲,顿时万分狂喜,连忙大喊:“我们是碎叶唐军,后面有敌军追杀我们!”
李成华有点不放心,又喝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任什么职务?”
“卑职是斥候校尉尉迟西安,我父亲尉迟光,是北庭都督。”
李成华很清楚高官子女,她知道尉迟光的儿子确实在碎叶任职。
“你们快撤回来,让我们来对付敌军!”
尉迟西安带着手下奔跑过来,很快,后面出现了黑压压的追兵,都是骑着骆驼。
展延年大喊一声,“射击!”
三百支弩箭一起射击,密集弩矢射向敌军,正在追击的骆驼骑兵顿时措不及防,纷纷被弩箭射倒,一片惨叫,后面的骆驼骑兵还以为中了埋伏,都吓坏了,掉头便逃。
唐军追杀上去,一路放箭,又射杀了三十余人,最后只有十余人逃回了碎叶城。
尉迟西安已经知道对方的身份,他上前躬身行礼道:“卑职尉迟西安参见李都统!”
李成华点点头笑道:“我认识你父亲,虎父无犬子,尉迟将军怎么这个时候出现在碎叶?”
李成华有点奇怪,两个多月前碎叶就失守了,怎么现在还有唐军士兵?
尉迟西安连忙道:“卑职是从夷播城过来,奉郭都督之令去安西求援!”
李成华大喜,急问道:“你们都督还活着?”
“还活着,我们一共九百人突围成功,郭都督率领六百人撤退到夷播城,加上原来的守军,现在一共有七百人左右。”
李成华点点头,“你们去安西求援,是因为粮食不够了吗?”
“正是!我们就算杀马也最多能支持一个月,所以一个月内,我们必须把援军请回来。”
李成华微微笑道:“我们有一千三百多头骆驼,足够把你们带回安西!”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紧张对尉迟西安道:“启禀校尉,阿铁不见了,地上有拖的血迹!”
尉迟西安顿时脸色一变,“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