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824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郭昕返回碎叶面临第一个窘境就是搞粮食,不光是城内的一千军队,还包括被抢得干干净净的汉人,他们也指望着官方救济。

  郭昕连忙找到李成华商议,李成华刚把第二份鹰信发回长安,正准备着手调查一些疑问。

  郭昕匆匆前来商议粮食问题,李成华微微笑道:“我记得当年我走的时候,汉人占人口三成左右吧!”

  “现在是五成了!”

  “好吧!就算一半是汉人,那另一半呢?是不是都没有粮食,商铺里有没有存货?”

  郭昕摇摇头,“另外一半百姓也被抢了,只是抢得没有汉人那样狠,所有商铺都被抢得干干净净,连酒楼的存粮和厨房内铁锅铁罐都被抢走了。”

  李成华眉头一皱,“这帮混蛋是硕鼠吗?”

  郭昕叹口气,“也差不多,粟特人的军纪一向不好,到哪里都是搜刮一空,这次年轻女人没有被他们抢走,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李成华点点头,“那就派人去安西求援,要军队和粮食,让尉迟西安继续完成他未完成的任务!”

  当天下午,尉迟西安率领三十名士兵骑着百头骆驼去安西了,他们知道怎么翻越凌山,不需要向导。

  长安,御书房内,内卫副统领刘武通将一份刚从碎叶发来的鹰信呈给了李邺,李邺大致看了看,着实很高兴,关键是郭昕还活着,可以给郭子仪一個交代了。

  刘武通之前负责去登州清缴走私和人口贩卖,把地头蛇横扫一通后,走私和人口买卖基本上在登州消失了,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唐军占领了九州岛,来自日本方面的走私和人口买卖自然就消失了。

  至于新罗那边,是因为准备战争的原故,所有物资都归军管,导致物资短缺,物价飞涨,价格比唐朝还贵得多,自然没人愿意出口了。

  “刚上任,刘将军感觉如何?”李邺笑问道。

  刘武通这么多年一直在保护李邺的父母,忠心耿耿,没有私心杂念,自然是可以完全信任之人。

  而且他和李成华是亲家,两人交接也更容易,李邺只是担心他管不住下属,毕竟他的资历浅了。

  “回禀陛下,李都统制定了各种章程,微臣按照各种章程来做事,很顺利。”

  “内卫不光要有章程,还要有自己特色,朕希望你能有所作为!”

  “回禀陛下,熟悉了各种章程后,微臣一定表现更出色,现在各种章程都没有熟悉,微臣还在学习!”

  这个态度不错,李邺点点头,“去吧!把这份鹰信送给郭老将军,希望你早日结束学业!”

  “微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重托!”

  刘武周躬身行一礼,退了下去。

  李邺端起茶盏喝了口茶,这时,下朝的钟声响起,一天的朝务结束了。

  此时已是十二月二十六日,距离新年还有四天,长安下了几场大雪,早已是白雪皑皑,但临近新年,大街上格外热闹。

  一辆辆马车从大明宫内驶出来,返回各自的府宅,或者去各家酒楼聚会。

  其中一辆普通的马车从宫内驶出,两边只有两名骑马侍卫。

  马车里正是李邺,按理他应该直接回后宫了,但他还是想亲眼看看新年前的街头情况。

  他没有打算去微服私访,只是坐在马车内走马观花般绕一圈,然后回皇宫。

  尽管只是走马观花,但还是能看到很多细节,比如街上的乞丐情况,比如百姓的穿衣,气色等等。

  一般年底都是家家户户舍得花钱的时候,赚钱也比较容易,但过了年就要交户税,一般家里都要好几贯钱,这让每家每户想过年花钱,但又不敢花钱,压力很大。

  但自从彻底取消户税后,大家都没有了户税的压力,今年花钱也格外畅快。

  减税的效果立杆见影,所有人都反应,今年过年格外繁华热闹,当然也和商品丰富廉价有关,大量羊投入长安市场,使每家每户都能轻松买一只羊过年。

  这就是战争给胜利方百姓带来的福利。

  马车驶出了东城门,准确说是东内城门,扩城后,春明门变成了内城门,不过和西内城门不同的是,春明门涉及到夹墙通道,从前瓮城内也修建了夹墙道,多了一座瓮城中的城门,还有士兵把守,一旦天子的马车到来,士兵们会立刻关闭瓮城中城门,维持瓮城中的秩序,不准任何人靠近,等天子车队过去后,再重新开启城门。

  李邺的马车驶出了春明门,进入了外廓城城区,几个月过去,外廓城已经完工了,十几条街道修建的十分笔直,将外廓城分成二十几个坊,已经开始有人在修建房屋里,不过即将到新年,所有的工地都停工了,整个外廓城都空空荡荡没有人。

  几条主要的道路都铺设上的石板,这也是朝廷的财政宽裕,开始对长安进行一些改造,将长安十三条大街都要铺设上厚厚的石板,当然,工程量很大,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还有长安通往西域的唐直道也是一样,修建一年半了,投资了百万贯,才完成三成的工程量,至少要五年时间才能最终修通。

  大概看了一圈,马车开始掉头回宫城了,马车到了最东面,这里是曲江池,从前的曲江池完全变成了城内湖泊,被城墙包围起来,但这一带依旧是以园林为主,没有街坊,围着湖都是一座座园宅。

  园宅的主人也发生巨大变化,原来都是皇亲国戚,两次去爵令后,大部分从前皇亲国戚的品级都跌到三品以下,没有资格再居住园宅了,朝廷收回了八成的园宅,几百座园宅重新进行分配,基本上都是立下大功的将领和朝廷高官,这就叫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时,数百名侍卫接应上来,马车从芙蓉门入夹墙道,虽然要经过兴庆宫,但李邺的父母都不在长安,太上皇坐船去视察天下各地的教育,皇太后也跟着,老两口当然也是游历天下,现在应该在巴蜀。

  马车没有在兴庆宫停留,一路向大明宫方向驶去。

第1374章 波斯邸店

  长安东市旁有一家波斯邸,实际上就是粟特人开的客栈和餐馆,还提供一些商品信息和钱币兑换业务。

  这家波斯邸在咸阳有一座占地数百亩的骆驼棚,粟特商人的货物在长安卸货后,又掉头去了咸阳,骆驼们安排在咸阳的骆驼大棚内,而商人们则住在东市的波斯邸内。

  这两个月,粟特商人十分不安,早就有消息透露出来,开春后朝廷将要西征,这让粟特商人们十分紧张,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这几个月,波斯邸内每天都坐满了粟特商人,打听着各种消息。

  事实上,粟特人干涉大唐政治由来已久,尤其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粟特人,大量粟特人出钱出力支持他们造反。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王朝处于种种考虑,并没有清算粟特人,也是出于财政上的需要。

  但不代表粟特人内心不害怕,尤其天子李邺曾经率军打到康国去,对粟特人一向强硬,他的西征会不会就是对粟特人的一次清算呢?

  今天是正月初二,大部分店铺都关门歇业,但还是有部分酒楼开门营业,这就是竞争,最早是初十才开业,后来推移到初六,但在强大的竞争下,各大酒楼纷纷初三就开业了。

  但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现在卷到初二就有酒楼开业了。

  但初二是极致,初一是不可能开业了,这是风俗,正月初一除了朝廷有新年大朝和新年大宴外,一般人家都不出门。

  波斯邸正月初二开门是因为局势的要求,正月初一大朝肯定会有什么消息流出来,需要正月初二大家交流。

  波斯邸的大堂风格和正常酒楼不一样,装饰色彩浓艳,墙上和地上都是地毯,窗户紧闭,大门也挂着厚厚的布帘,只有头顶上的明瓦照进一些光线,这个大堂内显得光线昏暗,还点燃了异香,整个大堂内充满了异国情调。

  大堂上铺着厚厚的地毯,所有人都是脱鞋进来,坐在一個个半封闭的小包厢内,每个包厢内都盘腿坐着几个粟特人,在一起喝酒说话,大家都有各自的小圈子,坐哪个包厢也是固定的。

  这时大门处铃铛一响,一名粟特中年男子推门进来了,掌柜史高克连忙迎了上去,“达爷来了!”

  其实康国人姓康、安国姓安,史国人姓史,这些都是他们的汉名,他们在本国还有各自的粟特名,如果生活在唐朝,汉名叫久了,自身的粟特名反而会淡忘。

  中年男子叫做康达,也是一名粟特人,但他不是商人,而是在朝廷鸿胪寺出任八品粟特使,以前朝廷还有七八名粟特人做官,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只剩下这个康达一人,

  他在粟特人中名气很大,基本上都认识,听说达爷来了,客堂各个包厢的粟特人纷纷站起身向他望来,康达摆摆手,“大家继续吃饭,没有什么重大情况!”

  康达在一间包厢内坐下,立刻有三名老者端就酒杯过来了,坐在他身边。

  一名老者道:“今天达爷的花销我请客,达爷说点什么吧!”

  康达叹口气道:“我还能说什么呢?唐军西征大家都知道了,十万头骆驼和大量物资都运到了金城县,这个月下旬,骆驼队就要出发了,军队调动情况我不知道。”

  另外一名老者道:“重要军事情报其实我们也不关心,我们只是关心大唐这次会不会像辽东一样,吞并粟特九国,达爷,说说你的高见吧!”

  不知不觉,周围便围了二十余人,每个人都目光期待地望着康达。

  康达无奈,只得苦笑一声道:“那我就随便说两句,只代表我自己的看法,不代表官方,实际上你们可以看看朝廷的最新公报,碎叶被占领。河中都督府不保,说明朝廷出兵西征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河中都督府,并非是为了开疆拓土,另外还有一个意图是加强对粟特各国的控制,防止大食北上吞并河中地区,然后我们分析这两个意图,大概就能明白唐军的动向了。“

  这时,掌柜史高克端来酒笑道:“达爷再详细说说吧!这帮家伙只关心钱,时局他们不懂。”

  “这个都看不懂吗?那些是唐朝的土地,要恢复的,碎叶、俱战提、俱兰城、怛罗斯城,还有就是咸海县,然后拔汗那我估计这次逃不掉了,要被唐朝吞并,剩下就是东曹和石国,看他们运气吧!东曹犯下的大错就是占领了俱战提,如果唐军要报复,东曹就在劫难逃了,石国主要是和大食一直有勾结,所以要看它运气,至于其他粟特各国,我觉得朝廷会继续保留。”

  众人都喜形于色,唯独石国商人石向南愁眉苦脸道:“难道我们石国要被灭了吗?”

  “那就得问你们自己了,碎叶失守,据说军队就是从你们石国过来的,如果真是这样,石国被灭,也怪不了别人。”

  “我哪里知道,我这种小商人哪里了解内情。”

  “大家都散了,让达爷吃饭。”

  掌柜打了招呼,众人纷纷散去,史高克小声对康达道:“等会儿吃完饭,来后面一趟!”

  康达点点头,不露声色喝酒吃饭。

  吃完饭,康达来到波斯邸后院,只见一名粟特男子正坐在阳光下晒太阳。

  史高克给康达介绍道:“这是我们史国的大王子,昨天刚到长安!”

  史高克又大王子介绍了康达,两人连忙见礼,史高克请二人到房间里坐下。

  大王子叫史舒庭,他对康达道:“我是从去年九月出发,也就是碎叶陷落后就出发了,一直到昨天才抵达长安,我想见一见朝廷的高官,解释一下碎叶被袭击的原因。”

  康达点点头,“恐怕最快也要正月初五了,耐心等几天吧!”

  史舒庭叹口气道:“等几天没关系,只要能见到高官。”

  康达笑了笑,“应该可以,毕竟你是代表史国过来的,又是在这个敏感时刻。”

  今年的新年虽然是李邺登基一周年纪念,但实际上过的很平淡,一家人来到了骊山华清宫度假,用官方的语言就是天子携嫔妃以及诸王子、公主幸临华清宫。

  在正月三十中午祭祀了先祖后,一家人在大群宫女、侍卫的陪同下出发了,独孤新月安胎成功,也能乘坐马车。

  华清宫又叫骊宫,背山面水,这里主要有几眼温泉,被大唐统治者看中,从唐初就开始在这里修建过冬离宫,最初叫做汤泉宫,在李隆基投巨资把它打造得美幻绝伦后,改名华清宫。

  李邺早就想带全家来这里过冬度假,但他担心会影响到杨玉环,在塔楼顶上那晚,发现她根本不在意,李邺便决定新年假期带全家来华清宫泡温泉。

  正月初四上午,华清宫内的滑雪道上,李邺一家人正在滑雪,这是李世民当年专门为嫔妃们修建的滑雪道,坡度只有四十五度,坡面非常平整,连一块小石子都没有,大家坐着滑雪从长约三百步的山坡上冲下来,尤其孩子们更兴奋得尖声欢笑。

  滑雪道旁边的木屋前,独孤新月半躺在宽达的躺椅上,下面垫着厚厚的探子,上面也盖着柔软厚实的鸭绒被,她满脸笑容地望着丈夫带孩子们滑雪,滑雪车从高处呼啸而下,几个大孩子都是单独一车。

  而两三岁的小毛头们则坐在父亲怀中,激动得大喊大叫。

  独孤新月身边坐着张倩,她被封洛国夫人,本来这次来华清宫度假没有她的份,还是独孤新月给丈夫面子,把她也一并带来,省得她一个人皇宫当怨妇,众女打麻将也需要她参加。

  张倩兴致盎然,她就盼望自己再生一个儿子,也能融入这个大家庭,可惜李腾空给她把脉,认为她很难再怀上身孕了。

  张倩忽然看见了正坐滑车疾速滑下,开怀大笑的杨玉珮,她心中忽然生出一丝疑虑,她身边一名心腹宫女告诉,这位杨夫人极可能就是当年的虢国夫人。

第1375章 华清度假

  当年杨玉珮跟随李隆基去了成都,被李隆基册封为杨妃,后来因为和侍卫有染而被废黜,杨玉珮就离开了成都皇宫,但认识她的宫女很多,李隆基驾崩后被送回长安安葬,他带走的宫人又回了大明宫,有不少宫女分配给了皇后张倩,其中几人渐渐成了她的心腹。

  杨玉珮改名杨菊,经常出入大明宫,不过她不去张倩居住的太和殿,张倩的心腹宫女也没有机会见到她。

  但这次来华清宫度假,张倩带了两年心腹宫女,其中一人当年就在成都服侍太上皇,和杨妃朝夕相处,所以她一眼就认出了杨玉珮。

  张倩这才知道,原来这位整天和她打麻将的杨夫人居然就是当年的虢国夫人。

  当然,她关心不是虢国夫人,她关心的是惠妃杨氏,最受圣上恩宠的妃子,只有她才能上圣上的内书房二楼,张倩偷偷去书房偷情,李邺都不准她上二楼,让张倩嫉妒万分,这位杨惠妃到底是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8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4/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