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831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凤凰竹席有什么特色?”

  “就是山上禁苑内的那丛龙鳞竹,但咱们不能说龙鳞,所以改名为凤凰竹,据说是太宗年间移栽了几根竹笋,长成一片竹林,用这种竹子制作的席子,夏天非常清凉,但这片竹林在开元年间就砍光了,公子在整个市场上找不到第二卷凤凰竹席,要是有也是假冒的。”

  李邺哑然失笑,龙鳞竹就是龟甲竹,太极宫和大明宫里都有,数量还不少,估计仁寿宫的龙鳞竹就是从太极宫移植过去的。

  在皇家稀松平常的东西,在民间却是珍品,逛了一圈,最后杨玉环买了一套用树根雕的茶具,很古朴,很有特色,贴身女侍卫帮忙付了一百文钱。

  店家目送两人离去,他又看见男子腰间的玉带和玉珮,那可都是世间罕见羊脂之玉啊!

  店主暗暗咋舌,“我的老子娘,这两人究竟是什么人啊!恐怕是天上的神仙眷侣下凡吧!”

  两人又到隔壁的离宫酒楼内吃了午饭,坐在一间雅室内,他们当然不能坐在大堂,一是不安全,二是杨玉环要摘下帷帽,没有了遮面,坐在大堂内就太惊艳了,会引人瞩目,就算不敢乱来,但一群酒客盯着杨玉环,也让人不舒服。

  雅室就没有这么麻烦了,两人要了一壶上好的果子酒,点了三斤胡饼,几样山野小菜,一盘烤山羊肉,一锅炖熊掌。

  李邺又让女侍卫和小宫女在外间吃饭。

  杨玉环吃饭比较讲究,早上吃得非常清淡,但中午要吃肉,晚上则是荤素搭配。

  熊掌是昨天酒楼刚买的,两人一顿吃了半只,极为美味,吃得两人眉开眼笑,连呼过瘾。

  果子酒也不错,口感绵甜,度数也不高。

  吃罢午饭,一行人下楼上了马车,马车慢慢离开了麟游县。

  杨玉环对麟游县印象很好,虽然远没有长安的繁华,但当地民风淳朴,县城整洁,路面也是石板,十分干净。

  杨玉环欣然笑道:“等夏天时,我带大姐她们一起来逛街,她们肯定喜欢。”

  李邺点点头,只要能保证安全,他一向不反对妻儿出门逛街。

  麟游县到唐直道主干也修建了一条专门的通道,准确说应该叫隋直道,由隋朝杨坚修建而成,宽大平坦,铺设有石板,普通百姓不得行走,从郿县一条直线直通九成宫,

  李邺是要去雍县视察,所以没有走这条九成大道,但他回去要走这条道。

  距离九成宫还有三里,两边便修建了各种建筑,有军营、有官署、有寺院,当然还有占地很大的驿馆,还有仓库和车马所。

  因为太上皇李隆基在天宝年间来过几次,前任皇帝李亨来过两次,所有九成宫维护得很好,李邺的车队来到宫门前,宫丞杨天量出来迎接天子到来,另外还来了几名宦官,为首宦官叫做梁真,是离宫总管。

  他们的职责范围不同,宫丞负责维护官署的完好,而离宫总管则负责内宫,梁真带着十几名老宦官和数十名老宫女维护着后宫,他们实际上也是在这里养老。

  李邺在官署内看了一圈,和兴庆宫的部局很像,但后宫他比较喜欢,离宫依山而建,后宫在山顶,后宫内楼阁居多,向南俯览关中大地,向北是茂密的山林。

  后宫很紧凑,分为书院区、宫妃区、子女区和宫女宿舍区,后面还有极为漂亮的禁苑,还一泓清澈潭水,形成小溪流往山下。

  当天晚上,李邺和杨玉环在宫里住下,两人一夜缠绵,不尽恩爱。

第1386章 抵达高昌

  李邺巡视回京后,长安的天气也一天天暖和起来。

  李邺几个女儿的心中也长了翅膀,飞向了遥远的江南。

  游学的计划早就安排好了,出发日子就订在二月的最后一天。

  圣贤们自古就敦敦教导后辈学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看看,增长见识。

  所以游学从来都是求学生涯中重要的一环,一般都是三五好友相约一起出行,雇一辆车或者一艘船,带上些盘缠就出门了。

  出门在外,一般就是三样花钱,吃住和交通费。

  但朝廷鼓励游学,也会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外出游学的学子,会要求各地方修建宿舍,给游学学子们提供食宿,一般学子只要有游学引,有学籍牌,当地教育部门都会安排食宿。

  住宿是免费的,吃的方面会少量收一点米菜钱,比他们自己在外面花钱吃饭要便宜得多,外面小摊吃一碗面要二十文,但在宿舍里,只要几文钱就够了。

  这样安排以减轻学生负担,当然,条件肯定比较艰苦。

  如果是富贵官宦人家,孩子出游就不一样了,有老仆和小厮跟随,坐大船,住客栈,下馆子,有的大户人家怕孩子被绑架,还会有护卫跟随。

  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条件就舒适一点,没条件就吃苦一些,但也有大户人家为了锻炼孩子,便让孩子和普通人家的学子出游,出去吃苦,磨练意志,这种情况也不少。

  就算是弘文馆的百名贵族学子出游也是很艰苦,包括太子李檀在内,都是去吃苦的,先乘船到陇右,再骑马而行,自己生火做饭,夜里睡帐篷,到陇右以后,要下田种地,要去矿山参观采矿,还要去军营体验,还要去赤岭戍堡住上几天,体验士兵的戍边,然后再走大斗拔谷去河西游历。

  当然有人会照顾他们,条件虽然艰苦,但不会让他们累垮,毕竟都是十几岁的少年,只是让他们参观体验,不会让他们亲自采矿,也不会和士兵一起训练。

  等他们长得十七八岁时,再出去游学,那时就真的会艰苦劳作和训练了。

  可就算这样,一圈下来要两三月时间,所有贵族孩子们都变得又黑又瘦,但个个都得到了磨练,增长了见识,性格变得更加坚毅,也更有集体精神。

  但弘文馆女校的女学生们出游,那就完全不一样了,都是三品高官家的宝贝女孩儿,都是十几岁的小娘子,尤其里面还有三个公主,一共四十八人,她们游学可不是出去吃苦,准确说是去游山玩水,是出去开眼界,长见识。

  所以她们的出游惊动多个部门,惊动长江和汉江沿岸的不少州县,内卫专门派出一千人,提前前往计划要下船游玩的八处县进行布控,随行的不光是女教授,还有几名女仆和数十名女护卫。

  她们基本上都是全程乘船,先分乘十艘千石客船到上洛县,然后在上洛县玩一天,又改乘五艘三千石客船到襄阳,在襄阳玩三天。

  最后乘坐天子的三万石曙光号楼船出发了,沿途会在江夏、秋浦、扬州、江宁、苏州、杭州六地下船游玩。

  最终的目的是杭州,还有机会出杭州湾去看大海,全程三到四个月,等回来时已经是夏天了。

  这就是男女不同,男孩子要承担起将来治理国家、维护社稷的重任,所以要吃苦耐劳,要体验民生。

  而小娘子们再过五六年就嫁人了,现在出游是给她们的一种补偿,条件都非常舒适,也保证安全,这样她们的家人也能放心。

  李邺的三个女儿兴奋得一夜都没有睡好,天没有亮,三人便来到弘文馆学堂集中,四十八名女学生都到了。

  她们的行李已经提前送走,每个人只带一个随身小包,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格外兴奋。

  这时,教谕薛文娘拍拍手笑道:“姑娘们,要上厕所的赶紧去,马上出发了。”

  薛文娘是关中大儒薛谦的女儿,十七岁嫁给礼部侍郎裴向清的儿子,三十岁时丈夫不幸病世,她便在父亲的同文馆学堂内当教授,专门教贵族人家的女儿,在长安名气很大。

  她被皇后独孤新月看中,请来当弘文馆女校教谕,也就是校长。

  十辆皇宫马车已经停在门口,众人纷纷上了大车,还有六名女教授,八名照顾起居的女仆,七名厨娘,三十名女侍卫,加上出游总管,也就是教谕蒋文良,在一片叽叽喳喳声中,整整一百二十名娘子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了。

  她们的第一个目标是东城外的广运潭,从那里坐船去商州。

  三月初,奔赴碎叶的四万唐军抵达了西州,西州就是高昌,也就是今天的吐鲁番盆地,这里也是整个北庭人口最多,商业最发达的地区,唐军在这里驻扎了五千军队。

  四万大军将在这里休整五天,然后继续向伊丽河谷方向进发。

  去碎叶有南线和北线之分,南线是从敦煌南下,进入漫长的戈壁滩,再抵达蒲类海,也就是罗布泊,再沿赤河抵达龟兹,安西节度府驻地,继续沿着天山南麓继续走,在凌山翻过天山山脉,就距离碎叶不远了。

  而北线就是走北庭进入伊丽河谷,最后抵达碎叶。

  相对而言,军队去碎叶更愿意走北线,一路都是草原湖泊,对战马和骆驼都很友好,尤其是伊丽河谷,雪山草场,风景壮美无比。

  商队则喜欢走南线,一路上小国比较多,粟特人定居点多,可以一路做生意。

  四万大军约好在碎叶和安西军汇合,所以他们走了北线。

  军队要在西州休整五天,便在高昌城外扎下了大营,立刻有商人闻风而至,在军营门口摆下摊子做生意,售卖当地特色食品,热闹异常。

  但生意最好的还是最边上的红帐篷区,就是妓院,十几家妓院都跑来营业,搭下数十顶红帐篷,士兵排成了长队。

  这里稍微多说几句。

  从古至今,为了提高军队士气,统治者都会想办法解决士兵的生理需求,教坊司最初就是用来犒劳慰问军队,容貌出众,能歌善舞上等妓女,则是犒劳将领,普遍妓女则是犒劳士兵,这属于国家福利,不用士兵掏钱。

  其次就是地方慰问,军队过境,地方官为了保地方平安,会官府掏钱,组织一批妓女去犒劳军队,以保地方平安。

  再其次就是军妓,从年轻进军营到最后死去,基本上都跟着军队,这是历史上最普遍的方式,军妓的命运普遍比较悲惨。

  还有就是商妓,就是在军营驻地旁做生意,这也是仅次于军妓的存在。

  最后就是掳掠敌国的女人,财富和女人从来都是硬通货,士兵抢掠敌国年轻女人不完全是要满足自己需要,更重要是为了卖钱。

  有时候我们会很奇怪,那些掳掠的女人最后到哪里去了?也没有见士兵带着行军,其实就是卖掉了。

  运气好一点的,家人会拿钱来赎,运气不好,就卖给人贩子了。

  但自从李邺实施废奴制后,教坊司没有了,军妓制度太不人道,也取消了,剩下就只有商妓,这也是目前唐军最普遍的形式。

  商妓也有两种,一种是驻军商妓,就是现在高昌军营旁的情形,不管到哪里驻扎,都会有商人闻风而至。

  另一种是随军商妓,随军商妓和军妓形式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性质完全不一样。

  军妓是奴隶,完全就是一部机器,没有自主权,也没有收入,只有士兵偶然会给一点点赏钱。

  而跟军商妓纯粹是为了赚钱,是门生意,她们想走就走,想留就留,身体不舒服也可以停止接客,她们除了接客,别的事情什么都不做,不像军妓还要洗衣做饭。

  在废奴令下,军妓制度被取消了,枢密院又颁布了随军商妓条例,其中有一条,不允许妓院随军,只能是妓女个人随军。

  这样规定最大的好处就是价格便宜,但随军妓女赚得也不少。

  主将们对随军商妓还是比较欢迎的,她们不仅能解决士兵生理需要,还能解决心理问题,比如士兵情绪失控,把商妓找来安抚劝慰一番,士兵情绪就好了,再比如士兵们举行比赛,商妓们上场跳个舞之类,还能调剂气氛。

  按照枢密院颁布的条例,主将们必须会给她们单独开辟一块地方,不准混营,给她们准备大帐和食物。

  这些跟军商妓大部分都是年纪稍大的妓女,三十岁左右,自己给自己做东主,主打价格便宜,二三十文钱一次,但好在士兵多,又没有老鸨的盘剥,所以收入普遍丰厚,干十年攒一笔养老钱,到四十岁就可以洗手不做了。

  这次大军去碎叶,也跟了两百多名随军商妓。

  大军驻扎在西州,随军商妓们都放假逛街买脂粉去了,生意让给了驻军商妓,所以外面妓院红帐前排满了长队。

  驻扎西州的第二天,北庭都督荔非守瑜从庭州赶来了,他带来了碎叶的最新消息。

第1387章 圣女托孤

  大帐内,荔非守瑜喝了口热茶,皱眉对荔非元礼和许宗然道:“你们怎么会想到走北线?”

  荔非元礼和许宗然对望一眼,荔非元礼不解道:“北线有什么问题吗?”

  荔非守瑜点点头,“去年秋天,葛逻禄人侵入了伊丽河谷,强占了一半的河谷土地。”

  “婆匐部的葛逻禄人?”荔非元礼问道。

  荔非守瑜点点头,“三个突骑施部落被葛逻禄人吞并了,塞族人和乌苏人打不过他们,只得被迫东迁,这次葛逻禄人南下非常诡异,正好和碎叶失守同步,是不是有外部势力支持也不知道。”

  “那北庭军要出兵吗?”许宗然连忙问道。

  “葛逻禄人破坏北庭秩序,侵入大唐土地,北庭当然要出兵!我正打算下个月出兵一万,你们就来了?”

  “向天子请示了吗?”许宗然又问道。

  “已经请示过了,天子同意我的方案,必须重创葛逻禄人。”

  许宗然和荔非元礼商议片刻,许宗然道:“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出兵协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8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1/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