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100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这孩子不太像是不学无术的长安权贵子弟啊!刚才的话入情入理,环环相扣,这真是一个九岁孩童能说出来的话么?

  “那小郎君以为应该如何?”

  崔希逸沉声问道,不由得有点期待对方能交出什么答卷来。

  他这才回过神来,眼前这“孩子”,可是有官身的!对方现在已经是凉州城内的官场同僚,不能再将其当做孩童看待了!

  神童刘晏、李泌,都是十岁以前就有官身了,这种事情虽然少,但也真不是特例。

  “崔节帅,此事因我而起,所以我就不麻烦节帅了,我自己便会处置。

  再怎么说,我现在也是凉州府的州府参军啊。整顿不法,本就是州府参军的权责之一,不是么?”

  方重勇微笑说道。

  这话听着像是那么回事,不过仔细想想就有点奇怪了。

  因为职务有相关权责是一回事,具体怎么行使权力,则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说边镇各大节度使,现在除了剑南节度使外,都已经集中人权财权物权于一身,理论上边镇已经是节度使的一言堂了。

  但实际上这只代表节度使可以干涉相关权力的运作,而不代表什么事情都在节度使的管辖之下,更不能说明节度使只手遮天,节度府内一切他说了算。

  事实上,节度使之所以有强弱之别,正在于此。

  弱势的节度使,多半文官出身,无法干涉原有“营田使”“度支使”的分项权力。

  就如同方重勇的官职“州府参军”,虽然可以管凉州城内的任何事,但他行使权力需要对应的渠道与人手,这些恰好又是他所不具备的。

  白亭军五十人出动抢劫杀人,难道知情者就只有这五十人么?

  白亭军军使,难道就不知道此事?

  这是一个很好猜测的小问题,在脑子里转一圈就会有答案。

  “此事不可莽撞,要从长计议……”

  崔希逸面色尴尬说道,他最害怕的事情还是来了,希望不是熊孩子自作聪明,最后还得他来擦屁股。

  “节帅请放心,事情办砸了,某自请返回长安领罪便是,可以现在就写下一份保证书为凭据。”

  方重勇似乎看出崔希逸的犹疑,大包大揽说道。


第73章 你上你能行

  方重勇不是食言而肥的人,说写保证书就写保证书。

  他当即用河西节度府书房的笔墨,在办公用的大纸上写道:

  “凉州府所属州府参军方重勇,自愿参与处理天竺僧人被屠及劫掠一事的侦缉。

  并愿意承担所有不利后果,与河西节度府无关。”

  几行字写完,一旁围观的崔希逸、郭子仪等人全都肃然起敬。

  这么大孩子就知道人无信不立,长大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再考虑到他爹是方有德,自家儿郎子侄,估计将来都得拜托这位“方衙内”照拂了。

  崔希逸摆摆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其实你也不必这么认真。

  河西诸如此类的事情,偶有发生,也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了。甚至还有比这恶劣十倍的事情发生。

  只要还有胡商从大唐拿丝绸贩卖到西域,类似的事情就永远不可避免。”

  让一个初来乍到的九岁孩子立军令状,就算崔希逸不要脸,河西诸多官僚与边将还要脸呢!

  “诶,不必多言。崔节帅等某的好消息便是了。”

  方重勇对着崔希逸拱手告辞说道,并不想过多的透露自己的计划。

  因为他也不太信得过崔希逸。

  地方行政长官粉饰太平和稀泥的例子实在不要太多,非亲非故的,方重勇不认为自己“虎躯一震”就能把对方“震住”。

  崔希逸微微点头,随即苦笑道:“你量力而行,就算不成,本帅也势必不会为难你的。这样的事情,从来都是糊涂账。”

  方重勇立下“军令状”办事不成,被河西节度使惩治,这事要是传出去,别说方重勇老爹方有德是幽州节度使,本身就位高权重不好得罪。

  就算对方只是凉州本地的普通孩童,崔希逸也做不到掐着对方脖子将其往火坑里推啊。

  方重勇啥也没说,只是对崔希逸躬身行礼,带着郭子仪等人转身离去。等他们走后,崔希逸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长叹一声道:“其父如虎,其子如龙。方氏,这是要兴旺了。”

  ……

  “郎君,这差事,可办不得呐!”

  一出河西节度府,郭子仪就将方重勇拉到一旁,忍不住对他叹息道。

  “为何不能办呢?”

  方重勇疑惑问道。

  “嘿,郎君是王军使的女婿,也就是半个华县人了。

  郭某以半个同乡的身份跟郎君说啊,这军中的丘八,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呢!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肯定有有无辜的,但列队好隔一人刺一刀,定然有大奸大恶之辈成为漏网之鱼!

  这帮人就算敲打了,也就老实几天,过了风头又会跳出来。”

  郭子仪不无感慨的说道,很显然,他将门出身,从小耳濡目染,太明白这群丘八到底是些什么玩意了。

  唐代军官讲求登堂入室光耀门楣,基层就盯着那绸缎细软和黄白之物。自开元以来,起于猛卒的将军已经越来越少,各级军官基本上已经被所谓的“将门子弟”所垄断。

  哪怕开了所谓的“武举”,也没有改变这种状况。

  所以跟基层那些刀口舔血之辈谈什么仁义道德,礼义廉耻,都是虚的!一点屁用都没有!

  “所以郭判官是想说什么呢?”

  方重勇故意装傻问道,他当然知道郭子仪想说什么,中唐以后那些无法无天的丘八,有的还让节度使给他们跳舞取乐呢!

  不过又想说却又不说透,老郭这是在耍滑头,不想某些话传出去得罪基层兵将。

  这可不是站队该有的态度啊!

  郭子仪无奈叹了口气,这孩子真不是一般人,不是你似是而非“点拨”一下对方就会“心领神会”的,这位衙内要的是“态度”!

  郭子仪咬了咬牙道:

  “这光靠整顿军纪啊,那是整顿不过来的,治标不治本。

  朝廷的封赏也不能少,才能恩威并施,让这些丘八们服服帖帖。

  钱有关的事情,这个郎君说了不算,甚至王军使也不算,所以指望不上啦!

  可是呢,打恶仗啊,还真得依靠这些人。刀口舔血的买卖,不是吐蕃人就是突厥人,一不小心命就丢了。

  上阵那是真的要死人呐!指望着他们有事就能顶上去啊,就不能对这些丘八们太严厉了。

  违反军法的时候执法森严,发起赏赐来又不肯厚赏,最后士卒哗变是必然。

  如今之事不过常例,以儆效尤,小惩大诫方为上上之策。

  郭某以为这件事啊,在河西节度府那边记上一笔,将来有机会秋后算账就得嘞。现在深究,可能会适得其反啊。”

  郭子仪对方重勇恭敬叉手行礼。

  “那风声传出去以后,他们要杀我怎么办?”

  方重勇面带微笑看着郭子仪问道。

  “这……”

  郭子仪一愣,随即沉默了。

  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哪怕方重勇想放过白亭军那些人,难道那些人就不会因为鱼符的事情铤而走险报复么?

  从常理上看,确实不太可能来找茬。但权贵们的思维模式,便是但凡有威胁,就要掐灭在萌芽之中。凡事都还有万一呢。

  方重勇是何等身份,他就算要把白亭军上上下下一千四百多号人,全都换一遍,也有光明正大的手段可以用。

  合理合规合法,但能把那些丘八们给玩死!

  方重勇有必要跟这些丘八玩什么“对赌”么?

  去赌那些人知道鱼符是他这个孩子捡到的以后,不会暴起杀人?

  斗地主的时候明明手里都是王炸,就因为要陪对手玩玩,所以要故意拆炸弹打单张?

  没有这样的规矩。

  只有死人才是没有威胁的!

  “那,小郎君有什么办法呢?”

  郭子仪沉声问道。他算是看出来了,怪不得王忠嗣这么心疼这个未来女婿呢,感情对方是又有身份又有心智的神童,要死死拽手里呢。

  “因为鱼符丢失,所以白亭军的人,一定着急销赃。很可能就是今夜,或者明日清晨人还不多的时候。总之越早越好,迟恐生变。

  但事发突然,肯定也不会那么早,毕竟他们联络销赃的人前来收货,那些突厥人也不可能来得如此及时。

  白亭军今夜派人去联络,而且突厥商人还要验货又要保密,交易时间大概就是天将亮未亮那个时候了,也是人最困的时候。突厥人验货完了立即快马遁走,便可以避开唐军的游哨。

  郭判官带着这五十赤水军精骑,绕路到白亭海(其实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内陆湖沼泽,平均水深不到一米)以北埋伏。

  那里跟突厥接壤,突厥的商人应该是来去匆匆不可能全副武装。

  白亭军的如意算盘应该是迅速交易,将那批袈裟脱手,从此对白亭军的最不利证据消失,他们也就有恃无恐,不必担心有人查鱼符丢失了。

  这次现在鱼符丢失的事情也可能闹大,风声太紧所以白亭军一定不会出动很多人来送货,实际上也没必要。

  而突厥人也不可能派很多人来接货,人多了会引起大唐边军的警觉。

  所以郭判官手下儿郎,应该是可以轻松拿下这些人的。

  等拿到人以后,郭判官便可以将突厥那边销赃的人,与白亭军这边送货的人,都送到凉州城的节度幕府,交给崔节帅处置。

  剩下的事情,就跟我们无关了。河西节度使如何处置白亭军,那是崔节帅的事情。

  他不处理,将来出了责任,我们已经尽力,自然可以把自己摘出来。

  某的这个办法,郭判官以为如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1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0/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