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1074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方重勇忽然毫无征兆的感慨了一句。

  “那可不是么?李璬无德,荆襄百姓都盼着官家的王师来荆襄收复失地呢!”

  元载说了句没油盐的恭维话,还吃不准方重勇到底是什么意思。

  “只是,这个人要是死于兵乱也就罢了。万一他被俘了,来汴州以后,本官还不好处置他。李璬在李氏宗室里面的辈分很高,本官的一位妾室,还与李璬的王妃是亲姐妹。”

  方重勇面色为难说道。

  元载立刻心领神会,他不动声色压低声音说道:“请官家放心,干坏事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天道报应不爽。”

  “唉,但愿如此吧。”

  方重勇叹了口气,似乎是有些意兴阑珊的样子。

  “官家,李璬子嗣众多,这些人该如何处置呢?”

  元载小声问道。

  “真的有很多吗?这种事情为什么本官不知道?”

  方重勇面露不悦之色反问道。

  “哦哦,对对对,是下官失言了,失言了。”

  元载后背全是冷汗,吓得手脚冰凉。

  “你这一趟也辛苦了,回家好好休息几天吧。大军不久后就要开拔,你准备一下。”

  方重勇收起脸上的冷漠,温言劝慰道。

  元载这才感觉如释重负,拜谢而去。如今方重勇威严日重,即便是不发脾气,也会令亲信们不敢越轨造次。

  一个人的身份与权力提高之后,他在身边人心中的地位与分量也变得不一样,此乃人之常情。

  等元载走后,方重勇这才给自己倒了一杯酒,随后一饮而尽!

  李璬必须死,包括他的儿子孙子,也都必须死。当然了,妻女可以活下来。这就是失败者所必须付出的最低代价。

  统一天下不是在过家家,会有很多人死去,过程也不是温情脉脉,充满了血腥和暴力。

  这都是改革与统一,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方重勇随手拿起一份压在镇纸上的文案,那是枢密院收集的,关于河东地区的情报。

  李抱玉等人,似乎准备起兵讨伐李宝臣,收复长安,还于帝都。频频调兵,有出兵蒲州的迹象。

  这些年河东兵精粮足,军事实力已经不在李宝臣之下。

  起于河东,终于长安,然后以关中为依托,横扫天下。这踏马不就是大唐的起家之路嘛!

  世界上有种东西,叫“成功经验”。这种东西在之后的时间里,会被其他人当做“路径依赖”来使用。

  以前成功过的,现在再做,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小。

  所以那些割据势力,一个两个的都往长安跑。不跑不行,因为往其他地方走,没有前人验证过,或者走过那个路,但是挂了。

  只有从河东到关中的路线,是被李渊与李二父子验证过的,可行的。

  这是太宗认证,在大唐这个时代,谁都要服气!

  所以当初很多人认为方清选择汴州就是傻缺,当时明明是有机会染指河东的,虽然有那么亿点点困难。

  “李抱玉他们终于忍不住了。”

  方重勇冷笑了一声,自言自语道。

  不过他暂时还伸不出手到河东,因为河北的资源还没有整合好。

  要动手,那起码也是三年后的事情了,饭要一口口的吃,目前掠地的节奏很稳健,官府的统治也在逐渐铺开,逐步推行新政策。

  更多的地盘,没法消化,只是纸面上好看而已。

  方重勇压下心中的冲动,脑子冷静了下来。

  汴州朝廷的实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资源整合得好。北汴州南扬州,通过一条运河,连贯了河北与江南,实现了物流的低成本化。

  这就是将治下的地盘有效整合起来了,无论是调兵还是运粮,都是按天算日期,而不是如当年在长安那样按“十日”来计算。

  李抱玉要取长安,那就让他去取吧。

  方重勇暗想,他站起身,看着挂在书房墙上的那张巨幅地图,有好几个地方都画着圈:

  襄阳、太原、长安、广州、凉州。

  好多地方。

  ……

  这年春天,天子李琦发讨逆檄文,讨伐荆襄李璬。一时间大量漕船从汴州开往扬州,其中不乏粮秣与军械。

  看起来,汴州军是要走最顺的一条路,也就是从扬州出发,沿着长江,水军一路攻打长江沿岸的城池,最后攻打荆襄重镇江陵。

  以此为桥头堡,尝试进攻襄阳。

  从目前两军实力对比来看,汴州军攻克江陵问题不大。但攻打襄阳,似乎还差口气,很难一蹴而就。

  这些动向,都已经传到了颜真卿耳中,只是他压根就顾不上扬州的动静,洪州的荆襄军水军,士气低落,困守豫章,几乎在崩盘的边缘。

  情况比李璬当初介绍的,要差太多了!

  这天,颜真卿陪同梁崇义刚刚巡视完城防,李璬身边的亲信宦官白志贞就前来传旨了。

  只是,圣旨的内容,让颜真卿等人大跌眼镜。

  “陛下真的要放弃豫章?”

  颜真卿瞪大双眼,死死盯着白志贞询问道。他不敢相信,豫章这么重要,李璬居然说放弃就放弃。

  打仗是好玩的事情么,还能朝令夕改?

  一旁的梁崇义倒是没说话,只是面色有些古怪,毫无震惊之色,似乎早就料到了有此一招。

  颜真卿抵达洪州后,并未清算梁崇义坑死姚令言的事情,要知道,后者可是因为“通敌”的罪名,被梁崇义下令杀掉的。

  也就是说,姚令言其实在战斗中根本没死,他是被梁崇义给事后灭口的。

  颜真卿没有处置梁崇义,并不代表他不想处理,而是不能这么做。若是处置梁崇义,困守豫章的这支军队立马就要散架!

  再精锐的兵马,也经不起这样三番四次的更换主将啊!

  然而,颜真卿还想守豫章,李璬却已经在担心江陵被攻占。江陵对于襄阳的重要性,无须多言,历史上已经有过无数次的表演。

  所以,颜真卿可以说李璬胆小如鼠,但真不能说他做错了。

  “如果要把豫章的这支水军带回江陵,就必须突破赣江口的封锁。要不然,就只能人回去,船回不去。

  没了战船,怎么守住江陵?”

  颜真卿质问白志贞道,言语十分不客气。

  李璬很是警惕宦官,所以军中的监军都是文官,宦官没什么地位,自然是被颜真卿训斥。

  白志贞虽然是负责传旨的亲信宦官,但地位也没有高到哪里去。

  “这个……奴只是个内侍而已,不懂军务,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嘛。”

  白志贞连忙将圣旨递到颜真卿手里,随后逃一般的转身离开,压根就不想多说什么。

  颜真卿问他要怎么办,他还能怎么办,一个宦官能干啥?

  还是赶紧的溜吧,这地方来一趟不容易,要突破汴州军对赣江口的封锁,只能趁着夜晚行船离开。

  白志贞离开了,留下府衙书房内的颜真卿与梁崇义二人,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陛下要我们带兵回江陵,颜相公可知道路怎么走?”

  梁崇义明知故问道。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陛下的圣旨我们无法执行。梁将军放心便是,出了事本相一力承担。”

  颜真卿摆了摆手,示意梁崇义稍安勿躁。

  “那也……只是权宜之计啊。”

  梁崇义长叹一声,他相信颜真卿是有担当的人,然而,李璬是什么德行,梁崇义已经看透了。他对这位皇帝可不抱什么期望。

  “那梁将军有什么高论?”

  颜真卿反问道,他为人硬派强势,并不是那么好相处。

  “为今之计,只有夜袭赣江口的汴州军水寨。

  突破封锁后,趁着他们没反应过来,继续北上进入长江,然后前往江陵。”

  梁崇义叹息道。

  这么做有没有风险?那自然是风险极大。

  可是正因为如此,成功的几率反而不小,因为这是出乎汴州军预料的举动。他们并非要去攻占对方的水寨,而是放把火就跑,只为突围而已。

  并不是去送死。

  “呃……要不再等几日吧。”

  颜真卿一抬手,拒绝了梁崇义。

  “那就如颜相公所说吧,末将没有话说了。”

  梁崇义气得撂下一句话转身就走。

  这也不行那也不要,还玩个鸡儿,你自己去玩吧!

  梁崇义在心中骂了一句,却是忽然想起李光弼给自己的那封劝降信。

  这件事极为机密,只有他的贴身亲兵才知道!

  李光弼在信中承诺,只要他本人投靠过来就行,至于水军,无所谓的!

  要不要试着接触一下呢?

  梁崇义在心中盘算着,李光弼开出来的条件很宽松,只要梁崇义本人投过来就行,并不需要带兵来投。

  这应该不是什么反间计。

  如今荆襄朝廷的情况有些不妙,是不是应该……想一下后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10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4/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