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在能获取的战功里头,最简单的一个了。别的,都是跟吐蕃那些全身甲的重步兵扛线之类的,想想都让人汗毛倒竖!
方重勇这波可以说是非常照顾自己了,李晟是懂得投桃报李的,心中满是感激之情。
忽然,他想起自己在登州听到的一些传言,于是压低声音询问道:“官家,如今朝中主少国疑,政局恐怕会有所扰动,不知道官家……有没有替天子做主的想法呢?”
不愧是世家出身的,说话就是婉转。
要是换了何昌期,肯定直接问:官家要当皇帝不当?
替天子做主这种说法就很隐晦了。
当权臣是替天子做主,改朝换代自己当天子,也是替现在的天子做主,怎么说都有理。
不过摆在这个语境,再联系起他是王忠嗣义子,王韫秀义弟的身份,那么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做主如何?不做主又如何?”
方重勇眯着眼睛问道,面带微笑似乎一点也不介意。
“如果官家要替天子做主,那下官就跟随天子。如果官家不想替天子做主,那下官就跟着官家。毕竟官家也说了,下官是自家人,自家人没有不帮自家人的道理。”
李晟不动声色说道。
看来,如果天子不想体面,他们这些亲信是想帮天子体面一下了。
方重勇心中暗想,面上却是平静如水,只是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李晟看方重勇没有呵斥自己说出这等“无父无君”之言,心中顿时如明镜一般。
看来官家也不是不想,只是不想太突兀。由此可见,这一波“攻略岭南”,绝对很重要了!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李晟便直接领命告退。事态很紧急,他要尽快返回登州,与他同行的,还有那个看起来就很阴鸷的卢迈。
登州,似乎马上要迎来一场腥风血雨啊。
李晟在心中感慨,这些胡商也真是的,方清是什么人还不知道么,他不来你兜里掏钱,就已经是很客气了。
结果这些胡商居然还敢劫掠广州,居然还敢在登州销赃!
这等同于是把方清家的货物偷出来,摆在汴州街市上售卖。方官家眼里哪里容得下这种事情!
李晟在心中盘算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上源驿。
他想到一个处理此事的妙招了。
贸然去抓捕这些胡商,无论是不是事出有因,都会让某些不涉案的船主兔死狐悲。
所以,反向操作就行了。
……
几天之后,登州的蓬莱港就出了大事!
一支海盗的船队入港,假扮胡商,装模作样和海港之中的其他船主交易。谁知道深夜的时候,这些人居然大火烧仓,劫掠官府库房里的货物后放火制造混乱!
图谋不轨!
所幸登州本地官兵守备严密,挫败了这伙匪徒的阴谋。
得知此事,兼任登州刺史和胶东团练使的李晟怒不可遏,派出精干人员四处搜查,居然发现大量从广州而来的胡商,说不清楚货物是从哪里来的,也没有任何交割的文书。
李晟随即上书朝廷,直言登州破获了胡商劫掠官府的大案,请朝廷派人来此“指导办案”。
随后,卢迈和麾下侦缉司的人员开始接手案子,接着,一件又一件关联的大案浮出水面。
广州刺史被杀,胡商劫掠官府的事情,居然别有内情,还有幕后黑手!
那就是吐蕃人!
吐蕃人收买了这些胡商在番禺城内捣乱,企图联合南诏,攻略岭南,使得朝廷首尾不能相顾,无法集中精力对河西用兵!
汴州朝廷的命令,很快就下达到了登州:所有涉案胡商,男丁一律斩首,女眷收为官妓,另有安排。与胡商有所牵扯的家奴,充做辅兵,送往关中搬运粮秣。涉案胡商的家财,包括海船与宅院,一律充公,作为对抗吐蕃人的军资。
此外,为了挽救岭南目前对朝廷极端不利的局面,登州水军近期会海路进攻番禺,由登州刺史李晟挂帅出征。
朝廷封李晟为广州刺史,岭南招讨使,可以在广州本地自行募兵,本地府库,有自行调用之权。给予人事专断之权。
反正朝廷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赢!必须要赢!
如果输了,哪怕李晟是王韫秀的义弟,方重勇也一定会斩他狗头祭旗!
汴州朝廷的战争机器,在消停了大半年之后,又开始缓慢转动起来了。
第773章 天子有德者居之
就在登州那边热闹非凡的时候,方重勇悄无声息的下达了一项人事任命。
在汴州担任京兆尹的元结,外调到关中,担任关中府的府尹。而原本在这个位置上的元载,则是调回汴州,担任京兆尹。
相当于把这两人的官职互换了。
元结向来为官本份,不可能有什么事情,所以有心人看到这项任命,就在揣摩元载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不过方重勇并没有对外解释这项任命,而是耐心的等待元载返回了汴州。
这天,元载心怀忐忑的来到汴州府衙,和方重勇会面,脑子里盘算着前些时日发生的事情。他思来想去,也没感觉自己哪里做得出格了。
甚至关中天龙人找他行贿,都被他严词拒绝。
当然了,并不是因为他不贪。
恰恰相反,元载内心的贪念是大得无以复加,是想把关中天龙人敲骨吸髓,生吞活剥!
他既想光宗耀祖,手握大权,又想黄金满屋,田亩成片。
即便是那些天龙人把全部家产都送给他,也不一定能打动这位方官家麾下的红人。
更何况这些关中天龙人,就送三瓜两枣的玩意,还想收买人,糊弄谁呢?
元载想要的,是现在天龙人所贿赂的千倍万倍!所以这些人送礼非但没有讨好元载,反倒是让他感觉无比羞辱!心中满怀怨恨!
时代变了,这帮人还把他当家奴使唤呢?是可忍孰不可忍!
确认自己没有做什么出格之事以后,元载心中稍安。
他琢磨自己在关中为官这几个月,大概自古有名的清官比起来,都要甘拜下风了吧?
果然,一见面,元载就看到方重勇面带微笑,很是高兴的模样,完全不像是要问罪。
“坐,本官盼你回汴州已经许久了。来来来,不必拘谨,今天务必要喝上几杯。”
方重勇哈哈大笑,命人给元载上酒。
屏退左右,几杯下肚之后,他这才开口询问道:“关中之事如何?”
“不太好,前来贿赂下官的人络绎不绝,本地大户贼心不死啊。送礼必有所求,下官担忧其中关节,不敢造次,时常如履薄冰。”
元载叹息说道。
“此事本官已经知晓,到时候朝廷自有章程。不过那些礼物不收白不收嘛,礼单送到本官这里就行,礼物你可以留下贴补家用。”
方重勇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
元载心中一惊,不由得感觉有些后怕。
得亏是没瞧上那些关中天龙人的贿赂,没有收到兜里。如果真的收了,现在方重勇是什么情绪就很难说了。
想到这里,元载把刚刚想说的话咽回肚子,小心翼翼的询问道:“不知官家此番调下官回汴州,所为何事呢?”
这道政令办得很急,事实上,元载正在关中负责检地和田亩清查的事情,进行到一半,并不适合调回汴州。
“天子被吐蕃人毒杀,太子年幼继位,武太后垂帘听政。
主少国疑,本官时常感觉朝廷有倾覆之忧。你是本官的左膀右臂,如今正是为本官分忧的时候,故而调你回汴州公干,担任京兆尹。”
方重勇这番话说得云里雾里,但仔细一听,似乎话里有话。
什么叫“倾覆之忧”?
现在汴州朝廷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不需要怀疑了,而且方重勇牢牢掌控着兵权,以及兵员渠道!
换言之,将来汴州军中支持他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军官备选的“弓箭手”,授予头衔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誓效忠于方官家,其次才是天子。
哪里去找倾覆的源头?谁又能倾覆现在如日中天的汴州朝廷?
是李唐宗室的阿猫阿狗,还是吐蕃大论达扎路恭?
都不是,他们不配!
心思活络的元载,脑中转了好几个弯,这才明白方重勇到底是想问什么。
主少国疑,为官家分忧!
元载读懂了其中的关键词。
如果,如果啊,方重勇是想办“那件事”,那么维持住汴州的平稳,就极为重要了,甚至是整个计划中最关键的几个地方。
再联系到自己是官家的亲信,为官家分忧,所以……终于要来了么?
元载已经明白了一切!
他压下内心的激动,用尽量平淡的语气询问道:“官家请放心,只要官家一声令下,无论是什么命令,下官都是照办不误!”
“诶,没那么严重了。本官只是担心会横生枝节,毕竟朝廷的一切,都要以稳定为大局。
朝局不能乱,汴州不能乱,这天下……更不能乱。”
方重勇意味深长的说道。
“官家,如今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天子年幼无法掌控朝野,加之太后代为理政,令人心中不安。
下官以为,天子应该效仿古时先贤,退位禅让,以解此困局。
到时候国家安稳,当今天子,亦不失国公之位,此乃两全之法,岂不美哉?”
元载大言不惭的建议道,话语十分露骨,几乎是不加掩饰。
他其实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定位:半路加入,进入核心,被同僚看不起,吃相十分难看。
可那又怎么样?
别人不敢说的话,元载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