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121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萧炅发现方重勇这一招,真是一环套一环,所有人,都只能跟着他的套路走,把这个局做完!

  反过来想想,边军捞到了浮财,可以购置战马。

  圣人得到了保健药,生活更性福更快活。

  自己作为河西节度使,献出药物和药方有功,升官发财不在话下。

  而河西的西域商人又多了一种地方特产,药物又不占体积不占重量,远销别处,也能所获不菲!

  这个局简直就是典型的多赢之局,没有人会站出来反对的。

  想到这里,萧炅顿时感觉后背发凉!方重勇还是半大孩子,办事就已经如此老辣圆润。待他成长起来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萧炅简直不敢深入去想。

  不过事到如今也由不得他了,这件事他根本无法拒绝,要不然把河西的各军都得罪死了,这节度使还怎么当下去?

  “这个药方,你可有把握,有多大把握?”

  萧炅沉声问道,心中已经默认接受了方重勇布下的“小局”。

  “基本上,十拿九稳。李医官正在配方子,也有人试药,圣人生辰之前,应该有眉目。”

  方重勇直接打包票说道,根本不带一丝犹疑。

  话都说这个份上了,不能软,特别是面对萧炅这样的唯利是图之辈!

  “明白了,你需要什么,本节帅鼎力支持。”

  萧炅压住内心的兴奋,尽量保持着脸上的平静。

  “我需要很多药材,还请河西节度府下一道收购药材的政令。”

  方重勇沉声说道,并未得意忘形。

  其实这件事根本没必要交给萧炅去办,这么做,不过是让对方心中信服而已。此外,方重勇还有其他的想法,没有大量的药材,是玩不转的。

  “这个好说。”

  萧炅微微点头说道。

  他自然明白,要马儿跑得好,肯定也得让马儿吃好草。如果没有药材,那怎么配得出药方来呢?

  “如此,那某便告辞了。这件事,萧节帅应该不会跟右相说吧?”

  方重勇露骨的暗示道。

  萧炅微微一愣,随即苦笑道:“不让右相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晚一点跟右相说,到时候这件事也无法阻止,右相也只能接受了。”

  李林甫的事情,萧炅当然想过,他又怎么会把取悦基哥的机会让给李林甫呢?

  不过这些“细节操作”,只要打个时间差,提前让河西的消息传到基哥耳朵里,到时候李林甫哪怕想阻止或者邀功,也来不及了。

  “这样某便放心了,那此事便是萧节帅一手操办,与在下这个半大孩子没有半点关系了,是这样的吧?”

  方重勇微笑问道。

  萧炅微微一愣,随即便明白了方重勇的担心。所谓“无欲则刚”,若是布局的人对局中人和事没什么念想,那他几乎就是立于不败之地!

  “那是自然,方参军……真是少年英雄。”

  萧炅心悦诚服的行礼一拜道。他肚子里没什么墨水,但这不意味着他连看人都不会看了!

  “骑不了高头大马,也提不动刀。少年英雄之说岂不贻笑大方。某不过是个黄口小儿有点小聪明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方重勇客套的谦逊了一番,随即拜谢离开了河西节度府。

  等他走后,萧炅这才看着他的背影叹息道:“进退自如,很多为官多年的世家子弟,不如你太多了。”

  萧炅感觉到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无力感。

  ……

  来到医馆见到阿娜耶后,方重勇将自己跟萧炅所承诺的事情对阿娜耶和盘托出了。

  结果这位西域血统的河西土妞惊呼道:“你疯了!”

  辛辛苦苦的搞药方,最后送去给皇帝也就罢了,还把功劳全部交给新上任,对自己一点恩惠都没有的河西节度使!方重勇这种做法,看起来跟傻子没有任何区别!

  看到方重勇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阿娜耶都要急哭了。

  “我留着药方,然后等着皇帝的恩典赏赐?”

  方重勇反问道。

  阿娜耶一愣,随即也清醒过来,喃喃说道:“好像皇帝的恩赐也没什么用。”

  河西地方的人,对于皇权的威力没有切身体会。如果是在长安,有人听到方重勇这么说,就会立刻发现这是一条“飞黄腾达”的路子!

  所谓山高皇帝远,穷山恶水出刁民便是这个道理。

  “药方真出了问题,前面有个河西节度使顶着难道不好么?”

  方重勇再次反问道。

  “你就这张嘴能说会道……”

  阿娜耶说不过他,嘴里碎碎念一般的抱怨道。其实也没别的,她就是感觉方重勇太好欺负了,自己掌握的东西别人说拿就拿!

  “万鸟在林也不如一鸟在手。那些看得到拿不到的好处啊,最好是主动让出来,没必要都抓手里。”

  方重勇摆了摆手,对阿娜耶吩咐道:“我与你父亲还有事情要谈谈,你先去歇着吧。”

  阿娜耶神色一黯,随即微微点头,转身离去。

  ……

  药房里,李医官将一个十分详细的方子递给方重勇说道:“大体上就这样了。”

  这张方子不仅有各类药材配比,甚至连服用方法都写得明明白白。

  “不行,煎药太麻烦了。这种药,最好是能炒制好,滚开的水冲泡就可以,不必追求最好的药效。”

  方重勇直接点出这张方子里最大的问题!

  保健品啊,怎么能吃起来不方便呢?

  基哥兴致来了冲一副药就喝,这是类似保健药的最起码要求啊!

  “滚开的水冲服?”

  李医官愣住了,感觉方重勇在信口开河。

  “对,要是能做成药丸,那更好。但是我感觉这个比较难,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方重勇一脸郑重说道。


第89章 离谱的大唐官场

  大唐中枢的政局与朝局,是跟地方和边镇事态紧密相关的。

  比如说开元十五年时,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烛龙莽布支攻陷瓜州(酒泉),生擒刺史田元献,不但将城中囤积的物资一抢而空,还特意拆毁了瓜州城的城墙。

  也在这一年,前任河西节度使王君㚟,被突厥部落袭杀而死。

  河西军政态势的剧变,让唐庭忧心忡忡,于是年过六旬的宰相萧嵩临危受命,以兵部尚书的身份,任河西节度使,判凉州事务。

  这便是典型的边镇糜烂,中枢官员下场主持大局。因为边镇普通官僚已经承担不起战略崩溃的责任了。

  同样的,在边镇干得好的官员,也会进入中枢担任要员。比如张守珪、比如牛仙客等。

  这也是开元时期唐代官场边镇与中枢的正常流动,有着很强的正面意义。

  如今,王忠嗣带兵攻克吐蕃新城,再加上崔希逸的调职,导致河西权力结构出现新一轮洗牌。崔希逸的离去不是大事,但根据唐代政权运行的老规矩,他的幕僚与佐官也一并被免职。

  这些熟悉河西本地事务的人或另谋高就,或转投他人。总之,这一波变化使得河西地区出现了不少空缺的官位。对于这些空缺,不但河西地方势力虎视眈眈,而且朝廷中枢对其也是异常关注。

  随后,具体战报与相关事务,堆积如山的奏章被河西地方不同官员,通过驿站通道送到了长安,在纷繁复杂的情报当中,“方重勇”这个本不应该出现在众人视线里面的混资历衙内,反而频频出现在奏报中。

  几乎全都是溢美之词。

  就连王忠嗣也不吝赞美,说他的这个未来女婿“虽无披坚执锐之功,仍多良谋,有益军备”。崔希逸则是说方重勇“仁而爱众,不惜苦劳,士气为之振奋”。

  方重勇做了点事情或许是真的,但他爹方有德是幽州节度使,众多官僚愿意花花轿子人抬人,才是不能忽略的关键因素!

  于是见缝插针的李林甫,便向李隆基建议,要论功行赏,以功劳提拔方重勇为凉州司马,不可因为他的年龄而偏听偏废。

  凉州司马这个官职,乃是辅助凉州刺史管理凉州内部事务的二把手,概括的说,就是管理凉州城具体事务的主事官,因为河西地区的特殊性,这个官职有时候也由凉州刺史同时兼任。

  唐代一个州一般有三个行政主官,一正两副,正的叫刺史,副的一个叫司马,一个叫长史。

  司马和长史没有官位高低之分,甚至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职位分工。他们的工作由刺史来分配,差事分配到谁就是谁,属于是“办实事”的人员。

  在这三个人之下才是专职司曹,也就是六曹,比如兵曹专管州内武装力量发展,法曹专管法律等等。

  有权几乎不能用的州府参军。放一头猪去担任问题不大,反正猪也不会找茬。

  但是凉州司马让一头猪担任,那问题就太大了!原本萧炅担任凉州司马兼河西节度副使,如今萧炅担任河西节度使,把凉州司马的职务让出来也是应有之义。

  只是谁也没料到,李林甫要这么玩!一个十岁孩子担任凉州二把手……实在是太夸张了,但凡脑子正常的人都不可能这么儿戏。

  唐朝的各州等级是不一样的,大致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州的司马可能是从四品,下等州的司马最低是从六品。而边远州基本上都是下等州,所以这些司马只是从六品左右的芝麻官。

  而凉州不属于上中下之流,属于“超品”地位的凉州府,地位类比方重勇前世的深圳!全州人口将近百万,光凉州城就十多万户,数十万人口。

  这么多人口让一个十岁孩子管理,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毫无例外的,李林甫的奏疏遭到了朝野上下一致的激烈反对。

  在李林甫本人的授意下,就连他自己的亲信党羽,都激烈反对此事。

  岐州刺史郑叔清还特意上书李隆基刷存在感,说方重勇此人“年幼无知,放荡无形,不可委以重任”,如果圣人实在不知道要怎么安置他,可以将其调任到岐州担任司马。

  反正今年岐州司马任期刚满正好有空缺。将此人安置在岐州,这样离长安很近,不会出大事。

  只是类似邀宠献媚的奏折,很快就被淹没到满朝文武对李林甫的声讨与咒骂当中,说他“视国事为儿戏,不堪为宰相”。

  李隆基对此也是感觉犹豫与诧异。

  诧异的是方有德的那个不肖子貌似还真有点本事,到边镇以后居然可以玩出花样来,搞得人人称赞,这么多人替他说好话。

  犹豫的是,凉州司马这个职务实在是太重要了,甚至重要性甚至远远高于一般州郡的刺史。

  这个职务别说是交给方重勇了,就算是让其父方有德来担任,李隆基都有点犹豫。因为老方只会打仗,不善于跟异族打交道,对于西域节点的经营,也未必是一把好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