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哥现在只想找个地方好好的睡一觉。
……
黄河还未解封的时候,方有德便带着五千幽州精兵,以及部分铁勒部使者,南下到河套地区,进入了灵州地界。
说起灵州,就不得不说一说灵洲。
多三点水,意思便大不相同了。
灵洲是古代宁夏黄河上的一个洲渚,四面环水,地理条件优越。唐代颜师古注释曰:“水中可居者曰洲。此地在河之洲,随水高下,未尝沦没,故号灵洲,又曰河奇也。”
因此灵洲是个地理单位,早在西汉以前就已存在。这是一个南北长约9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其面积几近3000平方公里的洲渚!
只不过,“灵洲”在北魏以前是存在的,但是北魏时,因“东枝”(也称“枝津”)断流,这个硕大无朋的洲渚已与河东鄂尔多斯台地连成一片,地形地理意义上的灵洲已不复存在。
简单说,在灵洲范围内的灵州城,现在就在河套地区“几字形”的左下角那边,黄河与安乐川的交汇处,位于黄河东南岸,过黄河后西北面便是草原。
由此便可知道,灵州城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且周边水源丰沛,适合发展农业……以及畜牧业。
方有德名声在外,哪怕同为节度使,也没有谁敢跟他争锋。
新任朔方节度使张齐丘,特意命人在灵州段黄河某处搭建了坚固的木桥,并亲自守在黄河对岸,带着灵州城内朔方军中的高级将领及州刺史迎接。
场面不可谓不宏大!
灵州会盟的事情,他们已经通过朝廷的邸报得知了。可以想象,现在方有德在大唐天子心目中是怎样的地位。用红得发紫来形容,只怕一点都不夸张。
朔方军本身就没有参与这次行动,连前任节度使韦光乘都被解职了,这些糟心事对朔方节度府的人来说,简直是一言难尽。
本应该是自己防区的事情,被幽州节度使给抢了,但自己这边居然还无话可说!
基哥只想听谁立功,对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关心。所以朔方军内部,恐惧的气息正在蔓延,认为可能被秋后算账。
灵州城内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张齐丘是刚刚“空降”过来的,他倒是无所谓,只要做好接待与保卫工作就好了。
接待铁勒各部使节,接待大唐天子李隆基,以及,接待得胜归来的幽州军。尽快让这件对朔方军名声极为不利的事情过去,不出什么乱子就好了。
“节帅,幽州军的人过来送公函了。”
一个亲兵走到张齐丘身边,将一份封好的公函递给对方。
唐军过境,交接防务,一同御敌等事务,都需要公函作为书面联络方式,并存档。
以便于在战后追溯,到底是立功还是有过,全都有白纸黑字的证据,绝不是空口无凭一般的打嘴仗。
“方节帅倒是很客气啊。”
看完公函,张齐丘心中感慨,忍不住叹息一声。
方有德在公函中说,幽州军将在黄河对岸扎营,不会进入灵州城。如果幽州军中有随员要进入的话,一切按规矩走就行了。
张齐丘感觉方有德似乎并不像传闻中的那样跋扈与任性。
听闻这位爷好像关键时刻不怎么把朝廷的军令当回事,一般都是先把事情办了再说。
要不是方有德能力强没有办砸过事情,他那个节度使早就当不下去了!
“传令下去,让段秀实在本节帅站着的这个地方扎营,守好木桥。安排幽州军驻扎在灵州城郊外,并允许方节帅带五百人入灵州城。”
张齐丘沉声下令道。
亲兵领命而去,他这才无奈松了口气。
所谓礼尚往来嘛,方有德说让幽州军屯扎在黄河对岸,这是客套。若是真这么做,朔方军以后在大唐就抬不起头来了!
此番方有德一手促成草原铁勒诸部会盟,班师回朝居然被撂在河对岸,传出去成何体统?
张齐丘情商超高,知道很多大事,往往都是因为小事引起的。朔方军现在处境不妙,皇帝还要来灵州城,一点小矛盾都会被放大无数倍。
不一会,传令兵又跑来,气喘吁吁的对张齐丘说道:“幽州军那边方节帅很坚持,就是不过黄河。他还说,这个态度也是给铁勒部的诸多使节看的,请张节帅展示一下大唐边军的军纪严明。”
听到这话,张齐丘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了。
“那也行吧,不过带五百幽州军入灵州城的事情,就不必多争执了,进出城门的手续,一个个去批示也很麻烦。圣人要来灵州城了,作为地方节度使,自然是要以圣人为主,总不能全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把本节帅的话带到,你再回来复命。”
张齐丘面色不悦的对那位亲兵说道。
“得令……”
这位亲兵一脸不高兴,又不敢反抗,完全搞不懂这两位节度使来来回回到底在搞什么鬼!
只有张齐丘明白,很快灵州城便会成为全大唐最瞩目的舞台。而舞台上唱戏的主角将是大唐天子李隆基,还有很多配角,比如说方有德,比如说自己,又比如说那些铁勒部的使节等等。
在这个节骨眼,他也是和方有德暗暗较劲,谁也不想落了面子。
如果可以的话。
终于,方有德答应了张齐丘的条件,又让颜杲卿起草了一份公函,送到张齐丘手中。待确认无误后,张齐丘也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盖上了自己的印信。
这件事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张齐丘隐隐有些担忧。
幽州还未入城,就显示出方有德那格格不入的强硬性格。等他入了灵州城,会不会……搞出什么大事来?
正在这时,视野内出现了一队骑兵,其中一个人至少牵着三匹马,远远看去,队伍里马比人多了不少,看得朔方军这边的士卒是又气又妒。
“前面可是方节帅当面?”
张齐丘对着幽州军的队伍喊了一声。
很快,队伍里走出一个身材瘦高的中年男子,气势逼人,不怒自威。他走过来,握住张齐丘的手沉稳说道:“正是在下,请张节帅派人引路入城吧,我只带幽州军将领及亲兵百人即可,人多了儿郎们不好管理,胡作非为我必砍他们祭旗,有些于心不忍。”
方有德微微点头说道。
“如此也好,这边请。”
张齐丘没有多说什么,李隆基不来,他和方有德谁也不会给谁难堪。两军之间的“暗战”,等皇帝来了才够热闹。
他完全可以料到,自己手下那些人,肯定会站出来争功。
今天是基哥的生辰
下午还有一章,基哥有荒诞表演。
第118章 厉不厉害你的基哥
如果以出发的时间来看,李隆基出巡的时间,其实比方有德带兵折返到朔方的时候要早不少。
但队伍走的速度却不快,甚至可以说跟乌龟在爬差不多。
李隆基这一生除了开元中期的时候去过泰山那边封禅过,其他的时间,基本上都在长安和洛阳,主要是长安和周边活动。
出了关中以后的景色,对于李隆基来说,很新奇,也很刺激!
一望无际的草原,那是基哥从未见过的风景!
气温一天天的转暖,李隆基根本不忙着前往灵州城。这一路他就像是在跟杨玉环度蜜月一样。
特别是出了萧关以后,队伍沿着蔚如水(葫芦河)一路北上,走走停停之间,基哥就时常带着杨玉环悄悄离开,二人骑着马在附近的草原上策马狂奔,好不快活。
当然了,基哥想玩是真的,却也不完全是因为要玩才故意拖慢行程的。
所谓会盟,那自然有盟主。这个盟主,只能是他李隆基。
既然他是盟主,那必然只有草原上的铁勒诸部使者来等他来,而不是相反!倘若基哥来朔方的时间太早了,铁勒诸部的使者肯定没到齐,那么这会盟的仪式还要不要举行呢?
如果举行,人没到齐,等于是某些部落没有参加会盟,这样会留下极大的政治隐患。
如果不举行,而是等人到齐了再办,那么李隆基这个大唐天子的面子还要不要?
在基哥看来,大唐天子必须要有牌面!这一点,永远都不可能改变!
无论多么迫切想落实这次的会盟,李隆基心中都有一个原则,那便是:他必须最后一个到灵州城!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行军,包括五千龙武军精骑在内的队伍,终于抵达了灵州……以南不远的鸣沙城!李隆基下令龙武军就在这里屯扎,只派一百精兵跟随自己去灵州就行了。
作为大唐的皇帝,无论是禁军还是边军,都是自己的打手。无论内部有何尊卑等级,但在北方铁勒诸部面前,应该是没有间隙和优劣之分的。
如果带五千龙武军到灵州,会显得大唐国内矛盾重重,皇帝根本不敢出行,必须重兵防护才敢出长安。这样会让一向服从强者,畏威不怀德的草原部落生出不臣之心!
轻车简从而去,才能显得灵州也在自己的完全掌控之中,这种从容不迫,就好像当年的太宗一样,金戈铁马指挥若定,根本不担心下面的将领会造反。
随行的贺知章等人都苦劝李隆基,说圣人关乎国家社稷,不可轻易弄险。不过基哥根本不把这些话当回事,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三天之后,盼星星盼月亮的幽州节度使方有德和朔方节度使张齐丘,终于等来了集万千光环于一身的大唐圣人李隆基。
而基哥,也带着“皇妃”杨玉环和龙武军将军陈玄礼等少数亲信,进入了忠于他的灵州城。
……
灵州城内的朔方节度府前,方有德等一众唐军高级将领都站成一排,躬身对志得意满的李隆基行礼,场面颇为壮观。
李隆基谁也没理会,直接走到方有德面前,扶住他的双手说道:“全忠不必客气,你是朕的卫青啊!”
“微臣倍感荣幸。”
方有德小心谨慎的说道。
“诶,没外人的时候,你称呼朕三郎,朕叫你全忠就好了,何必那么见外呢。”
李隆基拉着方有德的袖口,凑过来小声揶揄道。
“不可,君臣之礼不可废啊。”
方有德沉声说道,一丝不苟。
听到这话,李隆基哈哈大笑摆了摆手,随即对众人说道:“诸位辛苦了,一同参加会盟吧,朕之后会论功行赏。”
“谢圣人!”
一众将领齐声答道。
“走,随朕去见见那些铁勒部的使节们!”
意气风发的李隆基满面红光,大步迈进朔方节度府,贺知章等人都矗在一旁不动,直到那些武将都进入了以后,才慢慢朝里面走。
“等会不要说话,也不要写诗,这是圣人的舞台,你只要静静地在一旁看圣人表演就好了。
李太白啊,你千万不要喧宾夺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