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免得少,那本地大户对沙州府衙这边的命令,也就随便应付应付得了。
敦煌本地产粮,年产量不过三十万石而已。因为依靠雪水灌溉,产量比较稳定,但农业收入确实很一般。这些本地大户们看着风光,其实只是麾下佃户与农田比较多而已,也未必有多少钱。
免税政策,不仅仅是每年多一笔横财而已,而且还能让西域胡商们放下身段跟他们合作,所以这个免税额度是多少,至关重要!
可谓是量变产生质变!
“每年,三万绢,你们几家商议一下份额。这是初步的目标,本官会视明年的关税额,以及你们对沙州府衙的支持程度,进行增减。”
三万绢啊!
看起来少?
不不不,这只是免税额度而已!
那么与之相关的货物,又有多少呢?
以此带动的生意,又有多少呢?
会多到不可想象!
真别嫌少,丝绸在敦煌的购买力很强的!
张悛都感觉自己的呼吸粗重了几分。
大堂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之中,方重勇说他们这些大户加在一起三万绢。那么谁应该拿得多,拿得多的人,又应该尽到怎样的义务?
很不好处理!
正在这时,一个下仆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身上的衣服全都湿透了。
在敦煌这个到处都显干燥的地方,这一幕真是相当少见。
那位下仆在张悛耳边嘀嘀咕咕说了半天,张悛忽然面色大变。
“不好,甘泉水(党河)泛滥决堤了!”
“怎么会?”
“怎么不会,又不是第一次了?”
“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
在场众人议论纷纷。
甘泉水就是敦煌小城和罗城的母亲河,甘泉水泛滥,两座城固然无事,但城外的情况就不好说了。
“发洪水了?”
方重勇一脸疑惑问道。
家人们谁懂啊,为什么沙漠里面会发洪水啊!
方重勇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千算万算就是没料到,原来缺水缺得丧心病狂的敦煌,居然也会发洪水!
还好他没有继续发问,暴露自己浅薄的认知。
“使君请在此稍候,我等皆是渠社的渠主,如今要带着社员去守护漕渠了。使君请放心,这座城经历千锤百炼,不会有事的。”
张悛信誓旦旦的说道。
正在这时,城楼的大鼓也响了起来。像是催命一般,响彻这寂静的夜空。
咚!咚!咚!咚!咚!
好像敲在大堂内每个人的心头。
“为什么城楼的大鼓会响起来?”
张悛微微皱眉问道,这回可真不在他意料之中了。
其他本地大姓的代表跟他一样,同样的不明所以,又面色忧虑乃至惊恐。
只有小城被军队攻打的时候,城楼的大鼓才会响起。
“来了!吐蕃人来了,正在攻打城墙!”
正在这时,又有一个下仆,狼狈的冲进大堂,直接对张悛喊道,已经顾不得上下尊卑!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方重勇,敬佩,迷惑,后怕的表情不一而足。他们原先都是以为造谣吐蕃人来袭是方重勇这个大忽悠为了推进自己的套路有意为之。
今天来开会之前,他们更加确认了这一点。
没想到,这毛孩子玩真的啊!
“本官以沙州团练使的身份,命令你们带着家中部曲,协助边军守城!
从今日起,你们各家部曲都以团结兵的身份,被本官征调了。
半个时辰之内,本官要在沙州城墙的签押房内看到你们,还有你们的部曲!”
方重勇顺势掏出挂在腰间的团练使鱼符,在众人面前亮了出来!
虽然他心中慌得一比,但在外人看来,却是喜怒不形于色,稳得比泰山还稳。
在场众人都有在唐军中从军的经历,当然知道方重勇在拿着鸡毛当令箭,团练使现在根本没有调动团结兵的权力。
只不过事急从权,吐蕃人急攻敦煌小城,已经来不及去追究这些事情,到底合不合理,合不合法,要不要听了。
为了“程序正义”而因噎废食,向来不是边军的作风。
现在方重勇就是主心骨,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那当然要听他的,不然还能怎样!
“我等谨遵使君号令!”
众人一齐单膝跪地行礼道。
“本官先行一步!”
方重勇走出张氏的宅院,在无人的暗处,他身体已经软得不能动,被阿娜耶搀扶着,双腿都在发抖。
“郎君,行不行啊?”
阿娜耶小声问道,此时雨已经停了,天上连星星都看得到。
方重勇也恢复了过来,他站直了深吸一口气道:“不行也得行。如果城破,我先杀你,再自尽,免得你被抓为奴受辱。”
听到如此决绝的话,阿娜耶紧紧握住他的手,微微点头道:“好!要死我陪郎君一起死!”
第127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吐蕃
“不要慌张,吐蕃人没有攻城器械!稳住自己的位置!”
“他们的飞梯不多,弩手列队,有上来的就射!再用火油烧梯子!”
“吐蕃人远道而来,他们不可能披甲翻过雪山!不要慌!”
“注意防护乌朵,刀盾兵在前,盾牌面朝城外方向,不要向城下胡乱射箭!”
“不要露头!不要露头!不要露头!”
在一群刀盾兵的保护下,方大福扯着嗓子,沿着城墙一直巡视,边走边喊。一时间略有些混乱的守军渐渐有序了起来。
方重勇很怂,怕被吐蕃人的乌朵爆头,所以都是他跟方大福交待,对方再来大喊。声音洪亮不说,还有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威严。
小城内知道吐蕃人攻城之法的人并不多,这里的军队,目前为止,跟吐蕃交手的次数几乎没有。而且当初那批开元初的老兵,也多半退役不在了。
但方重勇恰好是那个“纸上谈兵”的佼佼者!
不但经验丰富的牛仙客有“秘籍”相传,而且还有吐蕃人的军法辅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座城里面的所有军人,包括王思礼在内,没有一个人比方重勇更懂吐蕃的。
只是看了一下吐蕃人的攻城进度,方重勇就心中了然,对方或许并不指望今夜就能攻下小城。
对方军法里面明明白白写着套路呢!
说得再明白点,吐蕃军攻沙州小城,不过是就着“兵贵神速”四个字罢了,难道他们就只攻打小城么?
以吐蕃动辄动员数十万军队的习惯看,或许这一波攻势当中,沙州小城很可能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其他地方,甚至是瓜州,都不排除被攻打了。
只要吐蕃人攻下了河西走廊当中任意一座城池,那么他们就能用那座城内的资源,去打造优良的攻城器械,从而四面合围攻打小城。
今夜暂且安全,不代表后面一直安全。
古代没有卫星地图,没有无线通讯,所以也不可能知道河西其他地方战况如何。
砰!
一颗石头打在离方重勇最近的那名刀盾兵的盾牌上,让刚才还镇定自若的方衙内吓得一哆嗦。乌朵的威力他可是见识了的,身边一个刀盾兵不小心露出来半边肩膀,就立刻被乌朵抛出的石块打中,瞬间肩膀就脱力耷拉了下来!
“停止朝城下射箭。”
方大福大喊了一声,城头上的传令兵举起火把挥舞起来,射箭的士卒立马停了下来。
吐蕃人的攻城已经停了,大约持续了半个时辰不到,很显然只是试探而已。攻城过程中被摧毁了飞梯十五架,很可能就是他们这次所携带的总数。没攻城器械了,所以就停下来了,这很符合战争的规律。
所谓“飞梯”,说穿了就是折叠楼梯。不用的时候折起来方便运输与携带,用的时候便将其展开攻城。一般高度的城墙都能适应,优点是制造容易,成本低廉;缺点就是很容易被守军摧毁。
“使君好眼力,这是吐蕃军诱使我们向城下射箭。攻城只是幌子,接下来几日只怕必有血战。”
一身明光铠的王思礼凑过来说道。
“嘿嘿,这些吐蕃人不知道吧,本官早已得知他们的计划,在小城内囤积了大量弓弩箭矢。连西域胡商带过来的货都被我们收了!
某倒要看看,这些吐蕃人要拿什么跟本官斗!”
方重勇得意洋洋的说道。
当初做戏做全套,为了“证明”自己的消息是绝密而不是编出来的,方重勇不仅加强了沙州本地的守备,而且大肆收购军需物资。敦煌本地市面上的横刀与弓弩箭矢之类“耗材”,都被府衙席卷一空!
方重勇承认他有赌的成分,但是他赌对了!
“方使君真是手眼通天,不愧是方节帅之子啊!”
王思礼忍不住感慨说道。
吐蕃人攻城半个时辰不到就停下,原因很简单:他们发现沙州小城守备森严。
所遭遇的抵抗,完全不像是突然被袭击毫无准备的模样。
所以吐蕃人也不傻,既然攻城器械不到位,那么……干脆等天亮再说。城下都是以骑兵和骑马步兵为主,确实不适合强行攻城,性价比太低了。
更何况,吐蕃军的盔甲和辎重,都在后面,现在只是轻骑部队。
“这里倒是没问题,只是罗城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