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嗣摆了摆手,淡然说道。
他故意卖了个破绽,空出北面的沙漠地段,没有派兵防守。如果吐蕃人够聪明,一定会派兵从北面迂回,穿越百里沙漠,绕道去唐军后方,然后试图击溃唐军中军。
而峡谷正面,将会迎来一轮又一轮血肉模糊的苦战。
唐军虽然并不像后来的宋军那边布置“纯队”(即兵种定死不能替代,作战灵活性大打折扣),但依旧是主力分工明确,各兵种各司其职,并非眉毛胡子一把抓。
其中诸军按其职能分为弓手、弩手、驻队、战锋队、马军、跳荡、奇兵等多种。这些兵种常常一人多技,需要打什么仗就担任什么职责,士兵的战术素养非常高。
在常规情况下,唐军在阵地战时,每当战斗展开:
敌人在一百五十步的时候,弩兵开始射击;
敌人在六十步的时候,弓箭手开始射箭;
敌人攻入二十步的时候,弓弩手发箭后执刀棒(陌刀或棒)与战锋队齐入奋击。
己方重装步兵与敌方步骑兵短兵相接后,奇兵、马军、跳荡军皆不准轻举妄动。
如果前方步兵的战况不顺利,跳荡、奇兵、马军方可迎前敌出击,重步兵则后退整顿后准备再援。
如果跳荡、奇兵、马军进攻不利,所有的步军(除去装备陌刀的重步兵之外,还包括防御弓矢等远程武器的刀盾兵,与手持短兵器的轻步兵)必须配合马军同时作战。
类似条例不一而足,篇幅不小。
所以阵前如何打仗,其实章法都是固定的,基本套路就那么回事。哪怕一个什么也不懂的门外汉,拿着“战术手册”依葫芦画瓢,也可以打得像模像样。
这部分,其实并不是指挥打仗的困难所在。
因为,沙场对阵之时,只是一般情况是这样。
令人遗憾的是,战场上……所谓的“一般情况”其实非常少,反而是那种“非常规情况”比比皆是。
这就跟天下没有两片树叶完全一样差不多,打仗没有定死的套路,只有木鱼脑袋顽固不化的庸将。
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就很考验指挥官的战术应变能力了。
自己这里有什么菜就做什么饭,客人喜欢什么“口味”就做什么饭,并无固定的打法,也不存在刻舟求剑的死规矩。
王忠嗣这次排兵布阵,就完全舍弃了那些轻装步卒,也省去了大量的弓手弩手。这些弓弩一类的玩意,对付吐蕃引以为傲的重甲步兵,作用极为有限。
在可以产生杀伤的距离内,弓弩手仅仅只能放一支箭而已,第二箭的时候吐蕃重步兵的斧头就砍到脸上了。
王忠嗣这次是把陌刀队集中起来使用,决心先顶住,然后用轻装步兵在吐蕃军中军的位置杀出一条血路来。
“刀盾兵稳住栅栏,不要贸然出击,吸引吐蕃军重步军来攻。待吐蕃骑兵出动后,让我们的轻骑过去用弓箭骚扰,吐蕃人没有骑射技能,吊着他们打就是了。”
王忠嗣对**庆说道。
这一战的胜负手,估计就是在沙漠那边的吐蕃军身上。如果吐蕃人没有这一招,或者来晚了,那他们就等着死吧!
唐军在文殊山以南,讨赖河东岸的悬崖峭壁上,安置了数百张床弩!到时候居高临下万箭齐发,将河对岸的吐蕃守军射成筛子!之后赤水军中精锐,会从天生桥飞渡讨赖河,然后从吐蕃军南面的侧翼压上!
这支军队会直插吐蕃军中军,到时候就有好戏看了。
哐当!哐当!哐当!哐当!
吐蕃军重步兵全身甲在摩擦晃荡,列队整齐朝着唐军木栅栏而来。吐蕃人似乎也不想玩什么花俏的,他们似乎也看出来了唐军的计策,或许心中也并不是很在意。
因为只要击穿了嘉峪关中唐军主力的阵线,那么其他唐军在各处的骚操作,都会变成无用功!
一力降十会!
“杀!”
吐蕃重甲兵冲了上来,唐军陌刀以对,杀马的兵器用来杀人,双方都是卯足了力气,要置对方于死地!
铿!
兵戈划过盔甲的声音响彻天际,血腥的厮杀开始了。
看到两军阵线犬牙交错,甚至吐蕃人在局部还突破了一点点,王忠嗣依然面不改色对**庆下令道:“你现在便带着赤水军精锐,飞渡天生桥吧。”
“得令!”
**庆转身便走。
王忠嗣又转身对新上任的大斗军军使董延光说道:“你带大斗军主力,在嘉峪关北面临近沙漠处布防。切莫放进来一个吐蕃人!”
“得令!”
董延光也转身离去。
王忠嗣继续站在山丘上观看,他看到了两军战线上拳拳到肉,血沫横飞。那些之前还生龙活虎的两军士卒,都纷纷倒下,又有后面的人不断补上。
无论是谁看了都会动容,可惜没人能让他们停下来。
慈不掌兵,莫过如是。主帅的心,从来都是最狠的,他们的心中,只有胜利二字。
第141章 重拳出击(下)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府衙后院传来方重勇鬼哭狼嚎一般的童音,阿娜耶看着手中西域商人赠送的琉璃沙漏,又看了看手脚都绑着沙袋,正在院子里挥舞拳脚的方衙内,无奈的叹了口气。
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从前一旦辛苦就吵着要按摩的方重勇,这两天自律到让人害怕,当真是完整的按照计划表进行学习锻炼,每天晚上,她给对方按摩的时候,这位衙内都是快速睡着,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
“使君,郭军使求见!”
张光晟急急忙忙的走进后院,对着方重勇拱手行礼说道。
“来来来,帮我解开一下,唉哟这东西真是够沉的。”
方重勇哀叹了一声,让张光晟过来给自己解开绑着沙袋的绳索。
他拍了拍手上的尘土,一脸无奈的问道:“究竟是什么事这么着急呢,就不能让我缓口气?”
“使君,吐蕃与我军决战了,就在嘉峪关!我们的斥候大胆前往肃州查看得到的消息。回来的时候,马都跑死了!”
张光晟看起来有些紧张。对于他来说,这绝对是能决定生死存亡的大事了。
但方重勇脸上很平静,一副大概还能罩得住的样子。
“只怕来的不止郭军使吧?走,去大堂。”
方重勇被张光晟引到府衙大堂,就发现众将早就在此焦急等候,一个个都是坐立不安的样子。彼此间交头接耳,搞得这里跟菜市场差不多了。
“使君,决战开始……”
郭子仪还没说完,方重勇立马摆了摆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愿意去凑热闹的,点兵前往瓜州常乐县,准备去抓吐蕃人的俘虏。
不愿意折腾的,去罗城那边整顿兵马。
某就坐镇沙州小城等你们的好消息,都散了吧。”
方重勇似乎一点都不在意的样子,更别说要带兵出发了!
“使君,这要如何是好?”
郭子仪大惊失色,这跟他们所预想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啊!
“使君,龙无头不行,使君主管沙州军政,无论出击与否,都要有个说法才是。”
崔乾佑不动声色的建议道。
“唉,你们这是让某为难啊!”
方重勇站起身又坐了下来,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等我们整顿好兵马去奔袭嘉峪关,战斗估计已经结束了,而且还有可能跟吐蕃人撤退的兵马直接撞上。
到时候我们本来就赶路辛苦,又无准备,实则胜负难料。
我料想吐蕃兵败必走冥水(疏勒河)退回高原,你们带兵去我们之前去过的瓜州常乐县,在那里以逸待劳即可。
就算没法全歼吐蕃大军,也能杀它个半死!
要是感觉风险太大,那么固守沙州亦是不失功劳,也不用折腾,好好整训兵马即可。
本官就不必在这件事上跟你们抢功劳啦。
这件事没什么要紧的,你们自己商议一下要不要出兵就行了。
去不去都自愿,不强求。军功到时候按斩获算,报给我就行了。”
说完,方重勇起身便走,也不管在场诸多已然陷入沉思的沙州本地边将。
回到后院,他看到阿娜耶正在摆弄那个精巧的琉璃沙漏,玩得很入迷的样子,于是一把将其抢过来放到地上说道:“继续锻炼,帮我把沙袋绑上!”
“这么快就说完了?”
阿娜耶吃惊问道。
“不然呢,那帮丘八们又要出去浪,随他们去了,反正我是不去的。”
方重勇无所谓的说道。
前世他就觉得那种项目快成功的时候,一脚插进来抢功劳的大领导十分讨厌。所以现在到了沙州边军捡功劳的时候,他这个朝廷空降的方使君,就不要那么扫兴,去跟那些希望建功立业的丘八们争功了。
立功了又能如何呢?
朝廷的财帛赏赐,是他靠自己的力量能保得住么?
朝廷赐予的那些高官厚禄,是他靠自己能力摄取的么?
捡来的战功,是他自己的真正本事么?
不,那些都是基哥的“恩赐”。人家说拿走就能拿走!
没有朝廷的任命,方重勇就会直接变成不名一文的半大孩子,啥也不是!
美丽的彩虹泡泡,被针尖一戳就破了。
方重勇很明白,现在自己的一切,都是“平台”的功劳,而且这个平台还不是自己的。
坐高铁日行千里,就能说明自己跑得快么?
坐个飞机日行万里,就能说明自己可以挑战蓝天么?
那些都是“平台”的力量,而非是自己的力量。
去哪里,飞多高,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是自己说了算,有啥好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