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278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方重勇无奈摇头说道。在基哥眼皮底下,这位任性又无情的天子不来他家里抢女人他就要偷笑了,哪里敢随便乱花钱啊!

  巨额收入来历不明,基哥要是真问起来,方重勇还不好回答。

  刚才方重勇只是说出了一个长安八品官的可悲待遇而已。

  开元以来,朝廷的俸禄分为两部分:月俸和禄米,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

  并不好衡量到底有多少,一般都喜欢折算成多少石米。

  基本上,如果工资不发木炭,那么八品官肯定不会去主动买木炭,因为靠自己的工资,根本买不起,也根本用不起。

  连方重勇不花费“灰色收入”都烧不起地暖,那普通官员如果不贪腐,要如何过冬?

  只有天知道了。

  “如果可以挖石炭就好了。”

  方重勇喃喃自语的说道。

  “对啊,河东那边,好多石炭,军营里面都在用呢。

  前两天父亲写信回来问我们婚后生活如何,还说起河东军营之事。

  河东那边取暖可太方便了。”

  王韫秀忍不住抱怨了一句。她其实一点都不喜欢长安,这里什么都贵,规矩还多,还有个好色的皇帝天天乱搞。

  “河东么?有点远了,而且远水不解近渴。”

  方重勇像是撸猫一样,将两只手放在两个妹子的头上,将她们的头发揉得乱糟糟的,心里却是想着别的事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其实发生这种事情,有一个很大的锅就是长安木柴价格爆表,而且穷人砍不到柴,只能被冻死。

  如果能把某个地方的石炭引到长安来用,应该会少冻死一点人吧。

  ……

  第二天,方重勇来到兴庆宫的花萼相辉楼,向基哥汇报招募关中勇壮的情况,其考核结果让基哥大失所望。

  偌大一个长安,居然没有一个应聘者合格!

  “圣人,天气渐渐严寒,微臣俸禄少,买不起木炭,还请圣人赐予木炭过冬。”

  看着李隆基陷入沉思,方重勇叉手行礼请求道。

  “想来现在很多人往你家里送钱送木炭的,那爱卿多少也贪一点吧,朕只当不知道。”

  李隆基失笑摇头,继续说道:“朕的内库也没有多的存货了。”

  “现在木炭已经这么紧张了么?”

  方重勇故作“惊讶”的问道。

  “是啊,郑叔清办事不力,朕真是看错人了。”

  李隆基很是失望的说道。


第199章 松绑

  基哥虽说让方重勇“贪一点也无妨”,但对于这位故人之后坚决保持“清廉”的态度还是很欣赏的,随手便赏赐了一点木炭。

  当时方重勇对这件事还没怎么放在心上,毕竟他的目的,也只是为老郑后面的行动打个前站,让基哥有个大概的印象,先入为主的认为长安缺木炭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假如像方重勇这样的人脉,这样的地位,不贪污都烧不起木炭;那么整个长安那么多基层官员,他们的生活又会如何?

  其实想想也就知道了,长安众多官员不贪污都过不了冬,这简直是官不聊生啊!

  相信基哥也会有所触动的。

  方重勇想得很好,然而等他从兴庆宫离开后去御史台上班打卡,回来以后就尴尬的发现:他想象的“一点”,跟基哥印象中的“一点”,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基哥派宫里的宦官一口气送来二十车木炭,他家那个小院子,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库房去装!

  柴房里装不下的,只好都堆在院子里,已经占了大半个院子的面积,连散步都不方便了。

  方有德常驻龙武军军营不回来,还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方重勇这两天从御史台下值,回家以后看到满院子无处安放的木炭,只感觉一阵阵的头大。

  到底是基哥给木炭给多了,还是他的住宅规模跟不上身份?或者是个人思维跟不上权贵们享受的“档次”?

  这一刻,方重勇陷入深深的疑惑当中。

  对于基哥来说,什么事情都不如面子大,他给臣子的赏赐,经常就是大手一挥就随便给,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数字的概念。

  一车有多大,能装多少斤木炭,可以用多久,基哥对此一点概念也没有,也不关心这些琐事,他赏赐臣子只看心情。

  “长安皇宫里的这位圣人,真的很任性啊。”

  这天刚刚下值回家,方重勇就看到穿着厚袄子的王韫秀,盯着满院子的木炭在那唉声叹气的。

  “那可不是任性么?圣人既不伐木,又不种地,还不烧炭。在他眼里,这些事情都是很简单的,就好像把种子扔到地里,粮食就自己会长出来,整个过程完全不需要人去处理。”

  方重勇将王韫秀揽在怀里,感慨叹息道。

  历朝历代“肉食者”们的臭毛病,在李唐帝王和宗室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岐王抱妹子取暖都叫“雅事”,还有更过分的宗室,养着大量的仆人,冬天让他们背对着自己,站成一排成为挡风的“人体屏风”。

  经典的生物能散热+自动挡风,还有对话聊天功能。

  方重勇听王韫秀说起这件事,都大呼卧槽,只能说这些娇生惯养的权贵们是真的会玩。在享受生活这方面来说,方重勇连个弟弟都不算!

  炭火取暖,会很热,也不舒服,只有人体取暖才是最合适的!仅仅从取暖这方面来说,方重勇跟那些人比就差了十几个档次!

  “圣人赏赐的木炭,不能卖,不能送人,只能自己用。咱们家里人不多,这些木炭我看足够用十年了。”

  王韫秀失望摇头叹息说道。

  圣人如此赏赐,当然是说明方重勇圣眷正隆。可皇帝如此不惜民力,赏赐无度,对于国家来说是好事么?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今天你们先睡,我在书房里办点事。”

  方重勇摆了摆手,径直朝着书房而去。

  王韫秀看着他的背影,微微皱眉,最后轻叹一声什么话也没说。男人忙起来,那真是脚尖不着地,每天都要到三更半夜才睡。

  不是都说监察御史很清闲,在长安的时候就像是放假一样么?

  他到底是在忙什么?

  ……

  “石炭,难顶诶!”

  书房里,方重勇拿着烛台,在墙上挂着的几张地图上标注着位置。

  长安以北的雍州同官县(陕西铜川市西北),有件“奇怪事”。

  那边的山民,冬天取暖并不砍柴取暖,而是把砍了的上好木料就地在山中烧成木炭(并不是随便什么烂木头都可以烧炭的),然后将木炭运送到长安来卖,换取生活所需的物品。

  比如说铁制农具如镰刀一类的东西。

  那么这些山民自己怎么过冬呢?

  答案是,他们去山里捡石炭,然后烧地暖过冬,日子比长安城内的百姓还滋润。

  陕北的地形,以台地和山地为主,讲究的就是一个“望山跑死马”。屋舍在山间台地上一层一层的延绵,夹杂着梯田。

  有些人家,便直接在台地的侧面开洞,居住在里面,也就是方重勇前世经常听到的“窑洞”。

  雍州同官县是有石炭的,山民们自己都在用,而且有着成熟的使用方法。问题不在于能不能找到,而是这玩意要怎么运到长安来,还要长安的普通百姓都能买得起!

  同官县的山民不肯架着牛车运煤到长安,那是因为煤炭的比重,比木炭高很多。一车煤炭卖不出一车木炭的价格不说,还要把牛累个半死。

  与此同时,长安权贵们也看不起石炭,认为这玩意味道很大不说,还很沉不好搬运,使用起来的效果,跟木炭比并无优势。

  就算价格能便宜不少,那又如何?权贵们缺的是钱么?

  他们缺的是生活质量啊!

  这些人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钱财,不过是追求生活质量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具罢了。

  而以长安普通百姓的购买力,他们也烧不起价格不上不下的石炭,还缺乏成熟的使用方法。烧炭方法不当会死人,烧煤不当同样会死人,二者没有本质区别,并且各有各的使用方法。

  石炭如果没有大规模开采,成体系的运输,那么它的价格也不会很便宜。

  同官县的山民们捡石炭用,只是因为方便,作为木炭的替代品,它燃烧的时间比木柴要长得多,而且比烧柴的味道小很多。

  木炭他们舍不得用,因为那是可以运到长安换钱的。

  而随着长安木炭价格的水涨船高,距离长安三百里的同官县,都开始烧制木炭运送到长安贩卖了,形成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离长安最近的点木炭供应点,是长安西南面的终南山。

  只不过这个地方很大一片地区是皇家禁苑,李唐宗室的人经常来这里打猎,所以那一片的树木是不允许砍伐的。

  因此终南山能为长安提供的木炭数量,也是有限的。仅仅这一处,并不能完全供给长安所需的木炭。

  “雍州同官县的煤炭,还是不能运到长安来,运费太贵不说,还要去寻找零星的开采点。”

  方重勇摇了摇头,用炭笔在地图上画了个叉叉。

  那么还有没有地方可以为长安提供来源稳定的石炭呢?

  答案是有的。

  方重勇的目光转向墙上的另外一张地图。这张地图非常新,是昨天郑叔清派人送来的,刚刚临摹完毕。

  地图上标记的这个地方,位于长安西北,在泾水边上的邠州更北面的郊外。

  泾水在这个年代还不是单纯的“灌溉河”,而是可以走漕运,并且还有渡口,可以走小船,用平底船运煤,问题不大。

  更重要的是,水路的终点就是长安郊外渡口,不需要长距离陆运。

  然而,这里虽然交通便捷,但是煤炭开采条件并不好,当地也根本没什么村民山民之类的在使用石炭。更没有什么关于煤炭的“江湖传说”。

  不过好就好在,民间虽然没有消息,官府这边却有记录!

  这个地方的石炭,是埋在地下的,普通百姓根本就捡不到,甚至现在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不多了!

  但是在太宗的时候,工部虞部司的官员,曾经奉命在附近勘探过,发现此地有一处十丈深的石炭坑。

  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可以扩大矿洞后进行零星开采,只是当时并没有开采价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2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8/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