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290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不顾主人的颜面把狗打了,这已经是可以容忍的极限,断然不能让棍子打到“主人”脸上!那便是把规矩给破坏了。

  郑叔清虽然在执行层面问题很大,应变能力也很捉急,但他这次策划的行动,本身却没有多大毛病。

  “某明白了。”

  想到这一茬,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

  “明白就好啊。

  那些私铸商人,很多都是身不由己,确实很无辜。

  他们所依附的权贵要他们私铸,他们不能不照办,要是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也会被清理门户。

  他们确实很可怜了。

  但是你我二人,又何尝是可以自己说了算呢?我们何尝不是身不由己呢?

  所以既然大家都是如此,那也别怪某心狠了。

  上午你提醒了一句,某便入宫跟圣人禀告过了。圣人说不希望听到长安城内传来一些不好的事情。

  你问要怎么处置,某现在只能这么处置。”

  郑叔清感慨叹息说道。

  听到这话方重勇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他白天说的那些话,并不是催促郑叔清赶忙去处理私铸铜钱的事情。方重勇认为这种非市场行为,动静可能会闹很大,但从以往的例子看,效果并不好,也不可能很好。

  有压力就会有更大的反弹,说不定后面会弄得私铸的情况更加普遍!

  方重勇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既然幕后黑手无法斩断也得罪不起,那就得想别的办法”。

  没想到郑叔清居然理解成了“要怎样才能既办事,又让那些幕后黑手保持隐身状态不干涉”!

  很显然,将权贵们推到前台的黑手套白手套们灭口,就是最简单的办法,也是郑叔清的个人选择。

  他并不是此法的开创者,事实上,百年之前,隋文帝杨坚为了避免民间私铸钱币流入市场,就严格规定如果是有人敢私铸钱币,就会立即诛杀。

  没错,根本不用审问,当场就宰了。说到底,郑叔清也不过是在模仿隋文帝当年的“杀手锏”。至于效果行还是不行,郑叔清都得试试,要不然他这个“木炭使”就白当了,最后基哥饶不了他。

  二人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坐在金吾卫的签押房内,等待着金吾卫与京兆府那边的消息。

  ……

  长安的这一夜,注定会被史书记录下来,但肯定又会被世人轻描淡写一般的遗忘。

  长安私铸铜钱的场所,分布得很有规律。

  要么在西市周边,那附近鱼龙混杂,人口流动量极大,各坊内小商铺云集,方便劣钱流通。

  要么在城南人迹罕至之处,这里人口最少的坊,才不到五百人居住。平日里门可罗雀,正是私铸铜钱的隐秘之所。

  这天夜里,长安城南安化门附近的昌明坊,西面坊门大开。一队全副武装的金吾卫士卒正鱼贯而入。由坊正引路,张光晟带队跟在后面,浩浩荡荡一群人来到一处不起眼的宅院跟前。

  很多人认为私铸铜钱必须要高门大宅才能实施,其实不然。私铸铜钱的门槛很低,技术要求也不高,远低于铸造铜佛。只需要有几个熟练的铸造师傅,以及一些壮劳力即可。

  真正限制私铸规模的,是铜料、木炭(木柴)、模具等物,也不需要像宫殿那么大的场地。正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不多,所以自唐代开国以来,民间私铸便是屡禁不绝。

  铸钱便是“钱生钱”,有条件做这事的,谁能忍得住啊!

  “张氏一家就是住这里么?”

  张光晟冷着脸对坊正询问道。

  “回将军,确实如此。”

  坊正小心翼翼的说道。

  “哼,明知道此处私铸铜钱,你却不上报,是何道理?”

  张光晟语气不善的质问道。

  “唉哟将军啊,这种事情,也是某一个坊正可以管的么?

  他们背后……也有人啊。”

  这位坊正压低声音说道。

  “去把门叫开!否则以知情不报拿你问罪!”

  张光晟呵斥道,对坊正完全没有半点好脸色。

  “好好好,某这便去叫门。”

  坊正很有眼色,看到今天金吾卫来的时候,带的都是不是执勤时常见的木棒,而是人人带刀。

  平日里金吾卫执勤为什么要用木棒呢?

  因为长安这里达官贵人多,和他们有密切关系的人也多。金吾卫执勤的时候,如果随便动刀,很容易把不该杀的人给杀了,弄得双方都无法回转。

  而使用木棒就没有那个问题了,甭管多大的误会,只要没死人,那都好说,也容易调解。

  所以反过来看,现在金吾卫没有带木棒,那么则是说明,今夜他们办事,要下死手了!

  坊正满头冷汗的叫开了这家院落的大门,结果院门刚刚打开,如狼似虎的金吾卫士卒就猛冲进院落,三下两下将院子里手持棍棒的奴仆们打翻在地。

  “搜!不要放过一处!”

  张光晟指着后院的方向大喊道。

  不一会,这家院落内居住的所有人都被带到前院坐在地上吓得瑟瑟发抖,十几个点着火把的金吾卫士卒,将他们团团围住。

  “张将军,发现了铸造钱币用的模具,还有好几箱子劣钱。”

  一个金吾卫的司戈在张光晟耳边小声说道。

  “你带人把这里所有人都宰了,不留活口。

  然后派个弟兄去衙门通知一下太府的杨府尹,让他派人来接管这里。

  某先去别处看看。”

  张光晟对身边的司戈嘱咐了一句,转身便走。

  杀人是免不了的,这是死命令,但是他还没变态到喜欢观看部下杀人。

  就在张光晟带人在昌明坊大开杀戒的时候,长安城内的某些坊,正上演着大同小异的故事。

  长寿坊、怀德坊、通善坊、昌乐坊……等坊当中,一家又一家的院门被金吾卫的人推开,不分青红皂白的搜查,不分是非善恶的屠杀。

  当初私铸的时候,拿钱拿得有多么爽快,现在被人灭门的时候,死得就有多么惨痛。似乎所有来自命运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若有若无的血腥之气,在长安城内渐渐弥漫开来。


第208章 神策十二都

  “郑御史,你说那些私铸铜钱的人,他们知道干这活,被发现以后要杀头么?”

  金吾卫的签押房里,正在烛光下翻阅着《唐六典》的方重勇若无其事询问道。

  衙门里自然是听不到那些私铸铜钱的倒霉蛋,是如何哭爹喊娘。但方重勇可以想象得出来,今夜的场面,一定相当惨烈。

  他不想亲眼去见证,也没有能力去阻止。

  在自上而下的严密部署当中,方重勇相信金吾卫的将士会把命令执行得很彻底:只杀人,不劫掠,不节外生枝,干完活就撤。

  这个时候,甚至连抢劫和强奸都变成了一种宽容与仁慈。为了不让某些背后相关联的长安权贵们察觉,为了不让他们有所应对,这次的行动会相当干脆。

  同时也会残酷到极致。

  方重勇曾经幻想过,万一自己穿越以后,生在了一个不法商人之家会如何。

  今夜,他似乎得到了答案。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不外如是。”

  郑叔清轻叹一声说道,发现方重勇半天都没回话,他又补了一句:

  “某知道他们没拿大头,都是他们背后的人拿了。可是长安周边没有木柴木炭,大家日子都不好过,那便只能舍掉他们,去保全更多的人。

  某也知道处理了这一批人,很快就会有新人顶上。可是,就算某能处理他们身后的权贵,难道就没有新的权贵顶上么?

  人活一世,有数十年太平已是万幸,岂可奢求太多?”

  “是啊,郑御史也不过是一个御史中丞而已。手下几个监察御史,几个跑腿的流外官,几个打杂色役,又有什么能力去说服私铸之人背后的那些人放弃自己的利益呢?”

  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将手中《唐六典》的某一卷合上。

  虽然这本书上将朝廷什么官职要做什么事情,权责都有哪些,写得一清二楚。但不知道为什么,今夜他就是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对啊,杀了他们,铸造私钱的活计,也会停一下。长安便有更多的人买得起木柴买得起木炭,市面上流通的劣钱就更少,这样何乐不为呢?”

  郑叔清走到方重勇面前,摊开双手询问道。

  是的,从今日起,这双手便沾满了血腥。

  可是,这双手也是空空如也,归根到底,郑叔清也只是个普通的官僚而已,他手里一个师也没有。

  哪怕是穿越者,在他这个位置上,能做的估计也就这么多了,还能怎么样呢?

  方重勇想起前世的历史上,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表达了他对社会底层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可是,杜甫似乎也没告诉后人,这种事情要如何避免,要如何处置,要如何救助。

  找出问题总是容易的,难的是如何处理问题。像郑叔清这样“扬汤止沸”者已经难得,事后搞不好还会遭遇权贵报复,更何谈其他?

  那要如何才能“釜底抽薪”呢?

  方重勇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是无解的,起码现在的他,还没有想到什么办法。作为“统治阶级”中的一份子,他无法将自己的生活质量,降低到佃户那个层次,现实情况也不允许。

  吃着美食,搂着美妞,做着美差,住着豪宅,然后大放厥词说一些悲天悯人的话,方重勇还干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还记得当年,某带你去圣人的宴会,之后某对你说过的话么?”

  郑叔清忽然提起多年前的一桩旧事。

  “记得,郑御史说狗比蝼蚁强。”

  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

  “那可不就是么?

  不过狗虽然比蝼蚁强,可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的,通常第一时间被杀的都是狗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2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0/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