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402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这天窗外下着大雨,花萼相辉楼中某个普通的厢房内,基哥手里拿着一根马球杆,正在比划着打球的力道。

  他视野余光看到高力士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于是头也不回的淡然问道:“力士因何事如此惊慌?”

  “回圣人,安禄山……没有去平卢镇!

  他所在队伍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在河东道晋州北部的霍邑县,北面就是雀鼠谷南面出口。

  雀鼠谷北面出口在介休县,奴派人打听过了,那边没有人见过安禄山的队伍,那可是超过五百人的精兵啊!不可能没人见过的!”

  高力士忧心忡忡的说道。

  “高将军是说……安禄山可能被人杀死在雀鼠谷了?”

  基哥微微皱眉,将马球杆放在一张特制的桌案上,面色有些阴沉。

  他才下令让安禄山兼管东北二镇不久,结果这个胡人节度使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这到底是在打谁的脸?

  “让右相派人去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基哥沉声说道。

  “圣人,查案是一回事,但北方军务不可不管啊。

  范阳乃是大镇,节度使之位,不能一直悬而不决。更何况现在平卢节度使之位也空出来了。”

  高力士低声劝说道。

  他这话倒是说到点子上了,安禄山是被谁宰了可以缓缓,东北乱了乐子可就大了!

  “皇甫惟明不是还在幽州么,让他不调防便是了。至于平卢镇……先让皇甫惟明兼管着吧。

  等朕腾出手以后再说。”

  基哥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他知道这道任命可能就是某些人所盼望的,但情急之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起码这道任命能稳住当前的局面。

  “对了,安禄山为什么不从河内道原路返回河北,而偏要绕路太原,走雀鼠谷呢?”

  基哥忽然想起这一茬,一脸疑惑盯着高力士问道。他也是从震惊中回过味来,发现安禄山回河北的路线相当奇怪。

  “奴听闻,安禄山在来时,要带五百亲兵入关中到长安,结果五百河北兵被镇守河阳三城的方全忠给扣下了,说是节度使兵马无诏不得入关中。

  于是安禄山不得不在神策军的护送下来到长安。

  这次绕路,很可能是安禄山不想再受约束吧。当然了,当初方全忠也是职责所在。”

  高力士说出了一条不算秘闻的“秘闻”,之前基哥也是有所耳闻,只不过没当回事。节度使入京述职,确实不能带超过十人以上的亲兵。平日里潜规则里面,也不能超过随从六十人。

  五百精兵潜入长安,足以办很多事情了,方有德的做法确实合乎规矩,虽然有些不近人情就是了。

  “让右相查一查方全忠……不,你派人让方全忠回长安,朕要当面问问他情况。这件事悄悄进行,不要走漏风声。”

  基哥压低声音吩咐道。

  “奴这便去办。”

  高力士轻轻点头,转身便走,窗外的雨似乎下得更大了,让基哥心中一阵烦乱。

  安禄山,为什么会被人杀掉呢?还是在五百亲兵的护卫之下被杀掉。这得调动多少兵马才能做得滴水不漏?

  基哥感觉脑袋一阵阵隐痛。

  杀安禄山的那些人,今日可以杀安禄山,明日就可以杀亲王皇子,后天……那就可能弑君了!

  此风断不可长!

  可是,究竟谁会杀安禄山呢?

  基哥心中暗暗揣摩,他忽然发现,似乎好多人都有动机杀安禄山,包括方氏父子在内的很多高官,都不太待见安禄山。

  边镇胡人掌控***军权,本身就是一件极为敏感的事情。再加上身兼二镇,更是如此。

  或许正是因为安禄山一口气要掌控东北二镇十万以上的兵马,才让某些权贵不能忍受,这才痛下杀手吧!

  对于基哥来说,死一个安禄山是小,弄明白这些人的图谋是大!他一定要得到明确的答案!

  “有些人,就是见不得朕好啊!”

  基哥长叹一声,自言自语说道,心中一阵阵的烦躁。

  ……

  大雨早就停了,不过方重勇并未渡过黄河,而是让何昌期带着几个亲兵前往凉州武威城,从武威城内召集了一支数百人组成的“工兵队”,这些人不是资深老卒就是武威城内的工匠,随行还押运着大量石料,浩浩荡荡的来到乌兰关修桥。

  乌兰关浮桥基座的一头,方重勇盯着汹涌的黄河水,抱起双臂一言不发。

  古代生产力条件有限,大自然的力量,确实太强大了。

  人,不能胜天!

  “方节帅,这个乌兰桥呢,本身就是浮桥。每年五月的时候,我们便要重新把浮桥铺一下,改变两岸铁索的高度。

  等冬季黄河开始结冰后,我们便要将浮桥上的木板拆掉,下面的木舟抽掉,只留下铁索,并降低铁索的高度,让冰面作为桥面通行。待来年凌汛以后,再将木舟与木料还原。”

  一位胡须花白的老工匠,一边在给方重勇描述乌兰桥的作业流程,一边指着方重勇手中的“施工图”进行讲解。

  没错,乌兰桥并不是一座“固定桥”,而是有一套日常的维护流程,并不是说建好了以后,等着它塌了再重建的。

  事实上,所有浮桥都需要维护,一来是河水结冰与否,对浮桥寿命影响极大;二来则是河面高度,会影响浮桥上的铁索高度,若是一年四季河面高度落差太大,则需要在对应的季节,调整两岸的铁索基座高度。

  总之,浮桥都是拆了建,建了又拆,往复循环的。其间材料反复使用,局部坏了就换局部的情况时有发生,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途径。

  乌兰堡的守军,他们最重要的任务,除了在乌兰关检查来往人员与货物外,就是维护乌兰桥!

  今年之所以会有暴涨的河水冲垮浮桥,是因为汛期来得比往年更早,涨水来得更凶,风雨来得更急罢了。这种情况虽然不常见,却也不是头一次出现了!

  “方节帅,军务要紧,要不还是先回武威城吧。”

  何昌期在方重勇耳边低声建议道。

  作为河西节度使,乌兰桥的通畅与否,确实是其治下的政务。但作为统帅河西军务的***,老是蹲在这里看着工程队修桥,似乎也不太妥当吧?

  至少何昌期就是这么想的。

  “乌兰桥一日不修好,关中通往凉州的道路便一日不能通行。河西边军现在还是需要仰赖朝廷绢帛的持续输入。

  在本节帅看来,这座桥就是生命线,桥没修好之前,本节帅便不会到武威城赴任。”

  方重勇面色肃然说道。

  何昌期一脸无奈,只好叉手躬身行礼,无言以对。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他总觉得方重勇暂时不回凉州,定然是有所图谋的!只不过这种机密而紧要的事情,他不方便去问就是了。

  正在这时,管崇嗣带着几个亲兵,押送着一个乞丐模样的人来到方重勇面前,对其行礼道:

  “方节帅,末将看到一个乞丐鬼鬼祟祟的在附近徘徊,似乎是想渡河去武威。

  末将抓到他之后,他却自称是安禄山的幕僚,一定要见节帅,末将便将他带来了。”

  安禄山?这家伙不是已经凉透了么?现在连死人都有幕僚了?

  方重勇一脸古怪,让人搜那个乞丐的身,发现破衣服里空无一物之后,才屏退众人,看着那个乞丐问道:“你说你是安禄山的人,那你不在河北,来河西做什么?”

  “方节帅,您不认识我了吗?我是张通儒啊,一个月之前我们还在长安见过面的,让下官去洗洗脸,您一定认得出来。”

  那人慌不择路就要往河岸边跑,方重勇轻轻摆手,示意他不必折腾了。

  “好了,你确实是张通儒,本节帅认出来了。

  怎么,安禄山是让你给本节帅带话么?

  那你是如何落魄成这样了?”

  方重勇明知故问道。

  “死了,死了,安禄山被人杀了啊。雀鼠谷里,满地都是尸体,那些人也一定会杀我的,方节帅能不能庇护下官啊……”

  张通儒语无伦次,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显然是受到了极大惊吓。

  方重勇心中了然,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对远处的何昌期招了招手。等对方走近以后,他才指着跪在地上的张通儒说道:“安排他洗漱一下,等会带他去乌兰堡的签押房,本节帅要问话。”

  “喏!”

  何昌期对方重勇躬身行了一礼,随即一脸傲慢踢了张通儒一脚,语气不快的问道:“是你自己走,还是洒家拎着你走?”

  “我自己走,自己走……”

  张通儒连忙爬起来,连看都不敢看何昌期一眼,乖乖的跟着对方走了。

  等二人走后,方重勇这走过去才对一个绿袍小官,也就是负责施工的凉州司曹说道:“把新乌兰桥建得结实点,别耽误了远征的大事。”

  “请节帅放心,这些都是卑职分内之事。”

  那位凉州司曹恭敬行礼说道。

  乌兰桥可是凉州的生命线,断的时间长了那是要出大事的,谁也不敢闹着玩啊,更别提方重勇还特意耳提面命的嘱托了。

  “嗯,好好办差,以后数不尽的高官厚禄在等着你。”

  方重勇嘴上画着大饼,拍了拍这位凉州司曹的肩膀后扬长而去。

  不一会,他来到乌兰堡的签押房里,命人冲了一壶散茶,给稍稍洗漱过的张通儒倒了一杯热茶以后,揉着手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样,就这么面色淡然,看着眼前这位已然落魄到身无分文的安禄山幕僚。

  嗯,确切的说应该是前任幕僚,毕竟死人已经不需要别人来给他提建议了。

  “安禄山,被人暗杀了,随行的三百精兵全军覆没,就在雀鼠谷。

  我在来河西路上,还特意去看了一下。”

  张通儒惊魂未定的说道,饶是事情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他话语里还是带着些许恐惧。

  “陪着你一同演戏当障眼法的那两百精兵呢?”

  方重勇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但却足以证明他心细如丝。

  张通儒一愣,随即叹了口气说道:“都跑路了,往营州方向而去,也不知道归建了没有。反正我看情况不对,就直接往南面的井陉跑了,没跟他们去营州。”

  作为安禄山的亲兵,哪怕归建了又能如何呢?一旦安禄山被杀的消息传开,这些人被新任节度使杀掉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新任节度使,就极有可能与谋杀安禄山的事情脱不开干系。

  这便是“最大受益人便是最大嫌疑人”原则,一点也不难推测。

  张通儒认为去营州也好,还是去幽州也罢,都是自投罗网。趁着皇甫惟明还来不及或者不方便动手,他果断往西边润了!

  作为安禄山的幕僚,定然会知道很多秘密,所以不管是杀安禄山的幕后主使,还是天子那边的人,都会很有兴趣抓张通儒去审问审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4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2/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