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422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何昌期不好意思摸摸头,尴尬笑道。

  “罢了,去接管城寨防御吧,某先去见一见哥舒翰。”

  方重勇摆了摆手,懒得再听何昌期的马屁了。他又交代管崇嗣,让他带几个人前往湟源县,跟王忠嗣接洽,说明目前军情,然后询问对方下一步应该如何作战。

  正在这时,城寨外有大量马匹奔腾的声音,似乎是有骑兵朝着这边过来了。

  方重勇面色微变,他领着一众将领急急忙忙的上了城头。只见西面来了数千唐军骑兵,帅旗上写了个“李”字,名号是“天威军”。

  这支军队还是当初方重勇给张罗的,现在已经成了陇右镇的杀手锏。在这次石堡城争夺战中,担当了“救火队员”的角色。

  从精兵中选精兵的建军思路,果然是适应了当前对阵吐蕃的军事斗争。事实上,吐蕃赞普的禁卫军中,也在实行这种精中选精的政策。

  “河源军将士请打开城门!本将军乃是天威军军使李光弼,受王节帅之命,前来救援河源军!”

  城外有个将军对着城头大喊道。

  “开城门吧。”

  方重勇对着何昌期摆了摆手说道,他没有必要在李光弼面前摆谱。

  不一会,城门打开。原本打算带兵进城的李光弼,发现城寨内居然有不少生力军,顿时一愣。

  按照预计,经过多次大战的河源军,又被抽调了主力前往湟源县,现在应该已经没多少健卒才对啊!

  他以为是中了吐蕃人的计策,刚想转身跑路,却是被方重勇给叫住了。

  “李军使别来无恙,某乃河西节度使方重勇,带着银枪孝节军来增援陇右镇的。

  李将军勿虑。”

  听到方重勇的话,李光弼这才松了口气。

  他走上前去,紧紧握住对方的双手,激动说道:“好,方节帅来了,此战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对了,你我合兵一处,攻打北面那支吐蕃军吧。他们应该还没有逃走,但迟了就难说了。”

  李光弼路上都在担心自己兵马不够,现在听说河西兵来了,还是方重勇亲自带队,立马感觉这把稳了!

  他这话说得方重勇身后众将面面相觑,不少人想笑又不敢笑,只能憋着,以至于表情扭曲。

  李光弼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他还有点没搞清楚状况。

  那支吐蕃军确实很猛,但刚刚已经被银枪孝节军给收拾了。仗都打完了,你现在跑来说一起去干仗,又有什么意思呢?

  “呃,这件事有些复杂,请李军使随本节帅密谈,好多事不方便在这里说。

  这么杵着也不是事,不如李军使先让天威军入城再说。”

  方重勇面色尴尬解释道。

  “如此也好。”

  李光弼微微点头,没有过多纠结。

  ……

  “方节帅是说,仗已经打完了么?”

  哥舒翰养病的签押房内,这位受了箭伤,不得不退居二线的猛汉疑惑问道。

  如果不是方重勇官位高后台硬路子广,他早派人去查一查此事的真伪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方重勇说的,基本上可以确认是事实,在这种事情上说谎,事后那是要掉脑袋的啊!

  “确实如此,你看那猛将还朝我额头射了一箭。”

  方重勇摘下官帽,露出头上绑着的麻布绷带,上面还有丝丝血迹。

  这……果然是真的啊!

  李光弼还半信半疑,哥舒翰却已然信了个十成十。他身上的箭伤就是那个吐蕃主将留下的,此人对于自己的箭术相当自信,居然临阵了还跟方重勇中门对狙。

  然而却倒霉的没有破防,被反杀。

  “王节帅是怎么安排的?”

  方重勇沉声问道。

  “回方节帅,王节帅是希望全歼吐蕃偏师,然后击退南线的吐蕃军主力。

  此番陇右镇遭遇重创,死伤惨重,已经无力反攻九曲黄河之地了。”

  李光弼不无遗憾的说道。

  也不是说没机会,而是这一次没机会。陇右镇已经打残了,需要轮换,招募新兵,抚恤伤亡和善后。

  简单说就是,此战已经基本结束,最多给吐蕃南线大军一记闷棍。当然了,吐蕃人听说自己这边另一路偏师全军覆没,很可能会自己退却。

  吐蕃军彼此之间不会没有联络,所以这只是个时间差而已。

  “我写封信,送到吐蕃军那边去吧。他们会遣使者到长安割地求和的。”

  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

  亹源、祁连草原、大通这三块青藏高原外围的谷地,此番吐蕃都已经丢失,势力被方重勇一顿老拳连根拔起。吐蕃人遭遇重创,显然也无力夺回,只能等几年后的新攻势再说了。

  所以派遣使节去长安求和,将这几块地方抛出来跟大唐讨价还价就行了,为了就是一个面子。

  吐蕃禁卫第二军被全灭,他们是归“论”派指挥,另有属于“尚”派的一支精锐被屠。而新赞普年幼,压根没有自己的势力。所以现在吐蕃国内两派等于是被同时削弱。

  现在罢兵回家休生养息,符合吐蕃各派别的利益,属于是“在动态中被削弱,达到新的平衡”。

  下一阶段,就是吐蕃国内的内斗,会围绕着争夺赞普展开。在一派没有压倒另外一派之前,吐蕃不会贸然对外用兵,起码可以为大唐争取三到五年的和平期。

  而大唐这边的陇右镇也被打残了,需要休整,送士卒上阵杀吐蕃人,只能白白制造伤亡,无法达成任何战略目的。

  多杀几个吐蕃士兵,又有什么意义呢?

  听完方重勇的解释,李光弼与哥舒翰二人大为叹服。

  他们这个段位的军使,只管打赢了就行,压根不用去想更多的事情。

  而方重勇的思维已经超脱了“战区司令”,站在国家边防与外交的角度,去看待大唐与吐蕃之间的争端了。

  什么时候打,该怎么打,要怎么停战,何时停战,这些事情,往往比真刀真枪的干仗还要让人感觉头皮发麻。

  看到李光弼犹豫不决,方重勇对他点点头道:

  “本节帅先写信,你带回去给王节帅看,行的话派人送去吐蕃大营,不行的话再说。

  你看这样如何?”

  “如此甚好,那事不宜迟,方节帅现在就写,写完末将亲自走一趟吧。”

  李光弼对方重勇叉手行礼道。


第304章 猪不能一次杀完

  不出方重勇所料,他让李光弼带去的信,送到王忠嗣那边,被对方压了下来,并没有转交给吐蕃人。

  不同意写信劝说吐蕃人退兵,倒不是王忠嗣好战,而是这次陇右被吐蕃军袭击,石堡城保卫战险象环生,差点就被吐蕃人夺走了,场面有点不太好看。

  如果没有方重勇带兵从河西奔袭到鄯州,后面要发生什么事,王忠嗣都不敢想!

  但正因为如此,王忠嗣才不敢私下里行动,将来被爆出来就是政治丑闻了。

  这一战他本无多少战功,或者说上位者(也就是基哥)很难看出王忠嗣辛苦在什么地方。贸然写信劝说吐蕃人,很容易让基哥认为他能力不行,或者与吐蕃人打默契仗。

  鄯州等地被吐蕃人攻克这样“耸人听闻”的事情,就是没发生的时候谁都不相信,发生了才知道从前边军守得多么辛苦。

  一个人在没得过大病之前,永远都相信自己会长命百岁。

  不过话说回来,王忠嗣一向爱惜士卒,他也认可方重勇所说的:唐军与吐蕃人继续打下去,已经没有战略意义,后面的所谓“战果”,只是单纯的杀死吐蕃人而已。

  这在王忠嗣看来毫无意义。

  现在的局面,就好像三国时曹操带兵入汉中进退不得那样,形同鸡肋。

  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当真是让人难以取舍。

  进取的话,以石堡城为据点,往西面攻略黄河九曲之地,甚至饮马青海湖,想法固然很好。但陇右镇已经被打残了的唐军,则没有这个实力完成任务。

  劝说吐蕃人退兵,王忠嗣又心有不甘。

  于是他便命李光弼守湟源县安戎城,自己则是轻车简从来到河源军驻地,与方重勇面谈。

  二人刚刚见面,方重勇就带着王忠嗣来到河源军驻地的校场。一根木桩子上绑着个稻草人,身上披着一副款式迥异于大唐的盔甲,看起来制作相当精良,全部由长方形带弧线的细小铁片拼接而成。

  “吐蕃甲?”

  王忠嗣一愣,仔细看了看,发现确实是吐蕃风格,但款式是新式的,之前并没有见过。

  “还有面具。”

  方重勇递给王忠嗣一个狰狞的铁面具,露出双眼、鼻孔和嘴巴,上面涂上了黑色的漆。

  方重勇接过何昌期递过来的唐军制式连射臂张弩,对着甲胄连发三箭。十步距离,弩箭只是戳破甲片而已,箭头卡在甲片里头。如果这种盔甲穿在人身上,刚才那三连射,压根没法伤到人,最多擦破皮。

  王忠嗣脸上的微笑顿时收敛,面色凝重的走上前去,查看那三支插在吐蕃军甲胄上的箭矢。他用手轻轻一拨,便将其打到地上,可见箭矢入甲不深。

  “吐蕃军的重步兵若是穿着这种甲胄冲阵,唐军负责短兵相接的弩手哪怕射中他们几十次,也没法射杀。

  岳父,恕我直言,吐蕃人的技术一直在进步,他们大量掳掠西边的工匠,某些方面手艺不逊大唐。

  比如说我们缴获的吐蕃禁卫军甲胄,就比银枪孝节军的甲胄还要强一些。而银枪孝节军的甲胄,几乎是唐军中最顶尖的一批了。

  吐蕃精兵,不可小觑啊!”

  以方重勇这次的所见所闻来看,吐蕃军档次差别极大,禁军跟普通的奴隶兵,战斗力完全是天壤之别。

  方重勇又将自己从前那个被箭矢射穿的头盔递给王忠嗣说道:“唐军之中,不是谁都能戴这种防御水平的头盔。没这玩意,岳父大人现在应该要吃我的席了。”

  方重勇戴的那个头盔,确实制作精良,材料上乘,但在唐军之中却不是普通士卒可以戴的。

  吐蕃禁卫军的装备,某些方面,比如说甲胄,实际上是比大唐这边要略胜一筹的。虽然他们的精兵数量没有大唐那么多。

  吐蕃人通过劫掠西域甚至西亚那边的小国,在不断补强自己的技术。

  “看来,这次只能劝说吐蕃人退兵了。”

  王忠嗣长叹一声,方重勇带他来转了一圈,胜过千言万语的劝说。他已然明白,吐蕃人困兽犹斗之下,闷棍不是那么好打的。搞不好就是两败俱伤。

  “岳父,请签押房一叙,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方重勇压低声音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4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2/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