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以理解为河西节度使,把朝廷赏赐的布匹,拿到长安支撑河西交子独立兑换,再用流通无碍的河西交子置办产业。最后用这些产业产出的东西,来支撑交子的流通,形成一个经济闭环。
反正,朝廷对于这块也是放开了管制。因为不管怎么说,这都是等于是给中央财政松绑了,退一万步来讲,中枢也省去了调拨布匹的运费。
赚钱或者省钱的活计,在基哥那边都不是事,可以说百无禁忌。
离开胡饼摊位后,方有德拿起手中的胡饼咬了一口,豆豉和羊肉混合的香气直冲大脑,令人忍不住就想再咬下一口。
美味而廉价的食物,总是在民间。劳动人民总是用自己的智慧,将手里有限的食材,尽量做得好吃一些。
方有德心中感慨万千。
不过等他冷静下来,回想起刚刚小贩那番话,却总觉得现在的大唐,好像走上了有别于前世的另外一条道路。
另外一条不归路……一条未知的,前世没有经历过的不归路。
虽然不知道会走向何方,但终点一定是人间炼狱!
这让方有德感到了莫名的恐慌。
因为上一世经历过的经验教训,现在基本上已经用处不大了。露在水面上的敌人没剩下多少,潜伏于水下的敌人,却又一切都是未知。
他将要面对的对手或下属或朋友,谁是“忠”,谁是“奸”,不再有明确答案了。
面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很多时候,是佛是魔,往往都在一念之间,谁敢说某个人天生就是坏人呢?
人心隔肚皮,以后真相就在别人脑子里面,只能听其言观其行来判断。
方有德的“先知”优势,基本上已经荡然无存。
今日,他已经正式进入了“凌烟阁”,达成了臣子可以达到的丰功伟业。在世人看来,方有德这辈子已经功成名就,可以躺着摸鱼安享晚年了。
唯有他自己知道,事情不会如此简单。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该来的事情,一定会来!
就像是刻骨的仇恨不会凭空消失一样。要么杀仇人,要么被杀死,或者二者同时发生,否则仇恨就会一直摆在那里,代代相传。
直到人们用鲜血去洗刷。
想到这里,方有德忽然觉得嘴里的胡饼不香了,只剩下若有若无的膻腥味。
……
“杜子美啊,你让本相怎么说你好呢?”
平康坊的李林甫宅院书房里,这位大唐右相,一边摇头叹息,一边教训杜甫。
“请右相恕罪,下官只是脑子一热……”
杜甫有些羞愧的说道。他上朝那时候确有自己的私心,但大体上还是在为李林甫出头的。
没错,李林甫这个人的人品确实不咋地,官声也不怎么样,更是靠着门荫入仕,没有参加过科举。
但是别人可以骂李林甫,甚至是写文章写诗骂,杜甫却不行。
因为他科举是走的李林甫的门路,而且还不是行卷的门路,而是李林甫直接发话“点中”杜甫让他中进士的。
这个知遇之恩,杜甫一生一世还不完,要不然就会被社会主流思潮所唾弃!
还是那句话,当一个人是落魄文人的时候,他大可以写诗痛骂社会不公,写诗说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天街踏尽公卿骨的时候,也可以偷偷的拍手叫好!
然而,一旦他进入统治阶级的高层圈子,他就不能秉持这个立场了。
如今的杜甫便是这样,他因为李林甫的提拔当了进士,一路官运亨通,那就必须要为李林甫鞍前马后的服务。姿态可以高雅点,但绝对不能阴搓搓的对着干!
“本相知道你是自己人,可是,唉,这御史台的活计,确实不适合你。
这样吧,相州还有个司马的职位空缺,你调任到相州担任司马吧。
本相会尽快将你擢升为相州刺史。”
李林甫叹息说道。
张罗一个会写诗会在文人里面造舆论的人,对于他来说确实不太容易,这是圈子的局限性造成的。李林甫心中的人选,必须要信得过,还要诗文“能打”,现在手里除了杜甫以外,也没有别人了。
让杜甫从御史台的侍御史,外放到相州(邺城)当司马,这算是升官还是贬官呢?
表面上看是因为杜甫“犯颜直谏”,而将他从六品官侍御史擢升成上等州的四品官州司马,但实际上则是将其踢出长安的官场核心圈子,让他在地方上自生自灭罢了。
典型的明褒暗贬操作。
当然了,如果没有李林甫提拔,杜甫现在估计还在官场沉浮,底层厮混。只能说有大腿抱那是真的好,贬官都有人罩着。
“谢右相栽培,下官感激不尽。”
杜甫对着李林甫恭敬行礼道。
他知道,自己为冲动付出了代价,已经从升官快车道上下来,换了另外一条慢慢混资历的赛道,福祸未知。
“去吧,明日去御史台办完交接,过几日便去赴任。”
李林甫语气有些冷漠的说道。
这些文人出身的官僚,不识时务,是普遍的毛病!
杜甫的私心是什么,他看得一清二楚,只是不想点破而已。
杜甫向李林甫辞别后,走出李氏的宅院。
大雨要来了,此刻狂风骤起,吹得街面上的各类小摊子鸡飞狗跳,到处都是着急回家避雨的人群,有条不紊的奔跑着。
“今日之狂风,甚是喧嚣啊。”
杜甫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回头看了一眼右相府,心中忍不住黯然叹息。
科普小知识:反向货币操作
搞点小科普,免得后续的剧情看不懂了。
货币流通有个理论,叫“国际货币竞争理论”,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对于两种或多种货币,基于自身需求的选择。换言之,同一地区存在的多种货币,本质上是互相敌对,排他,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就算偶有妥协,最终目的也是将所有对手都赶出所在的流通领域。
这个也很好理解吧。比如说阿根廷现在流行美元,而美元比阿根廷比索好用,那么使用美元的人就会越来越多,用比索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如果没有行政力量干涉,最后比索就会被迫退出市场流通。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而货币竞争的基本要素,有这么几个:
第一个就是货币的“综合实力”,主要取决于货币所属国家(地区)的经济实力,理论上说,经济实力越强的国家(地区),货币竞争力越强。其他东西都是锦上添花。
第二个就是货币政策。
不断的量化宽松放水,超发货币,肯定会极大削弱货币的竞争力。而稳健的货币政策,则可以稳定货币的信用,提高货币的竞争力。有没有准备金,央行有没有与之匹配的等价交换物,也是货币政策的相关内容。
第三个就是流通成本,其中当然也包括兑换成本,交易便利性,持有成本(通胀)等等。
第四个就是政治影响,也就是所谓的“外力干涉”,比如说某地统治者直接宣布某种货币非法,不允许流通了。
好了,看到这里,结合本书剧情,就可以得到这么一个结论:
如果不瞎搞的话,长安交子在第一条和第四条上占据绝对优势。
第一条不用说,关中的经济实力无与伦比,按照基哥的设想,将来还会继续整合非边疆地区,在河北南部,河南,两淮,关中,河东等地发行同一种交子,经济实力更是要爆炸。
第四条更不用说,大明宝钞就是现成的例子。
剧情里面的情况,就类似于大唐这个金融服务器,本来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也不介意给其他的“军区”搞点小福利,让他们在服务器下面,开一开“虚拟服务器”,也就是私服。
从原理上说,这些“军区”的经济实力远不如长安,“私服”发行的票据,到最后应该都是形同废纸,无法与长安交子竞争的。
所以在基哥和朝廷的眼中,这等于是省掉一部分中央财政开支,让边镇用自己发行的交子,在长安捞点油水,这是很符合政治运转规则的。并不是我在开挂,把那些官僚们当傻子。
他们都是知情的,不过由于知识体系的局限性,都只是一知半解,知道皮毛而已。
书友老爷们,要是有对“粮票”这种东西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那种可以“全国兑换”的粮票,本质上就是一种政策福利,懂的都懂。
可是,小方的操作手法,跟朝廷预料的情况不太一样。
因为河西交子在第二条和第三条上,操作远胜长安交子。只要不祭出“假钞”这个神器,那么河西交子在长安基本上是处于“管你多路来,一路打回去”的情况。
反正河西进奏院就是不收长安交子,哪怕是一比一万的比率,官面上也不兑换!
长安交子把杠杆加到一比一百,河西交子的杠杆只需要加到一比十,就能造成事实上的通缩,达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让市面上流通的河西交子天然减少!
这个时候,就不是天然杠杆的问题,而是一方吃掉另外一方,让杠杆高的一方杠杆更高!
这么说可能很难理解,我举个例子,就好比说九十年代初的时候,黑市上的RMB兑换美元是十比一的比例,远远脱离了实际购买力的标准线。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离谱的现象呢,其实就是国际货币竞争理论造成的。在局部地区,因为各种原因造成了“杠杆失衡”。
这跟美元值多少无关,与美元在某个地区流通的数量和希望预期有关。无论你理不理解,这都是发生过的事情,而且现在依旧在很多地方发生的事。
所以说,小方的操作其实很高端,哪怕到现代,都有很多人会中招。
换言之,一旦长安交子因为超发崩盘,那么河西交子多发的那些杠杆,就会进一步挤占长安交子的流通基本盘,从“纸”变成“钱”。
总结一下就是保值的更保值,流通稳定的更稳定,而持续贬值的会贬值得更厉害,发生了优胜劣汰,将弱者淘汰出局的达尔文现象。
这里头的秘密,便是古人察觉不到的货币第三属性:流通速度。流通速度影响资产回报率,这个就不展开说了。
小方先稳定币值,再稳定超发,最后洗劫财富。而长安交子则是越超发越加速贬值,进一步被稳定超发的河西交子取代。
那时候,朝廷肯定急眼了啊。如果那时候长安这边,要粗暴取缔河西交子怎么办?
呵呵,这个答案就留给读者老爷们自己考虑吧。
今日更新晚一点,我还在查新疆的风土人情,请相信这本书的质量。
第318章 星星峡口看星星
站在长安皇城正北面最大的那一扇朱雀门前,方有德穿着御史大夫的紫色官袍,驻足于此。
他依稀记得前世朱温的人马冲到皇城里面到处抓皇帝的场景,当时一大堆人冲进破败不堪的皇城,恍如隔世。
“圣人驾到!”
身后传来宦官的声音,方有德转过身,一眼望不头的是数百人的出行队伍,鲜艳的彩旗四处飘扬。宽阔的朱雀大街已经被清场,天子的御驾被团团保护着,在禁军与宦官们的簇拥下缓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