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457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这个时代的人,看到的都是唐军从东边来,看到唐军各种拳打不服。

  而方重勇的目光,却已然看到唐军从西北返回关中,大唐的势力在西域收缩。

  那时候,会不会有人想卷土重来呢?

  大概还是会有的吧。

  高昌国已经叫西州,并且朝廷派遣了刺史管理,一如河西五州。可为什么焉耆镇却是以“镇”命名呢?

  因为这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均田,但多半都还是军屯,一切也基本上以军管为主。

  既然是军管,那也就是意味着这里其实并非那么安全,一旦唐军在西域收缩势力范围,那么焉耆也不是很安全。

  哪怕没有吐蕃人来搞事情,这里也会有地方强权慢慢崛起的。

  中原政权控制这里费了老大劲,失去这里却是轻而易举。

  自己如今作为西域经略大使,还能做些什么呢?

  以什么身份,以什么立场去做事呢?

  方重勇这一路上都在考虑这些问题。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啊!”

  方重勇忽然自言自语了一句,在外人看来莫名其妙的话。

  “节帅,您不用操心。到时候那高仙芝若是不听号令,拿掉他的兵权便是,还有什么心忧之事呢?”

  何昌期凑到方重勇身边低声说道。

  “不是高仙芝的事情,多说无益。”

  方重勇摇了摇头说道,已经策马走进铁门关的门洞之中。这座关隘非常“厚实”,门洞长数十米。以西域这边的生产力条件来说,当初建立这座铁门关,大唐可谓是下了血本。

  那绝不是在西域随便玩玩就回家的!

  焉耆镇是出西州以来的第一站,本地水资源又非常丰沛,乃是深入西域的桥头堡。某种程度上说,战略地位甚至还在无险可守的龟兹城之上。

  “越是向西,大唐的力量就越是薄弱。你们都要谨言慎行,安西军十将白孝德就是龟兹旧王族出身。安西军中,如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须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

  方重勇告诫何昌期说道。

  “请节帅放心,到了龟兹,末将就把自己的嘴巴缝起来。”

  何昌期咧嘴笑道。

  方重勇无奈叹息。何昌期现在答应得好,到时候遇到什么状况可就未必了。

  ……

  夏季到了,长安城内十分炎热。来往的路人都是挥汗如雨,精神萎靡不振。

  狭窄的东市西市内如同蒸笼烘烤,让每个在里面做买卖的人,都感觉自己像是红壳子的龙虾,已经被蒸熟了一样。

  长安热,兴庆宫自然也不可能凉快。那么此时此刻,大唐天子在哪里避暑呢?

  难道是在温泉遍布的华清宫?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华清宫条件虽好,但向来就是冬天避寒的地方。天气寒冷时,温泉池附近如同春天一样温暖。

  这里可以避寒,却不能避暑,确切的说,华清宫夏天更热,已经年过花甲的基哥,当然不可能去华清宫忍受这种酸爽。

  年轻的时候倒是可以去体验一下夏日温泉的情趣。

  所以基哥到底去哪里了呢?

  答案是他在一帮神策军与宦官的护卫下,来到了长安城南数十里不到的黄峪,住在山上的翠微宫纳凉避暑!

  黄峪是一座山脉,长约八公里不到,山上树木茂密,还有山泉位于其中。

  这里风景优美不说,夏季还非常凉爽。

  其上山的山道,就是当年太宗特意派人主持修建的,具体来说,在贞观二十一年太和宫扩建的时候,太宗利用之前组织起来的民夫,扩建完太和宫后,“顺便”在这里修了个避暑用的翠微宫,作为太宗的夏日行宫。

  基哥一住到翠微宫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宗当年夏日也在此办公,他一来这里,就感觉特别的凉爽舒适,妙不可言,于是干脆就不走了。

  他命人将梨园的乐师和舞姬叫了一批技艺精湛的过来,夜夜演奏西域的乐曲,跳胡姬的舞蹈,日子逍遥快活似神仙。

  然而,有权有势的人里面,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基哥这样感觉快活惬意。也有一些人食不甘味,坐立不安,焦躁得恨不得咆哮怒嚎。

  长安周边的泾阳县永王府里,那位年轻的永王李璘,就在书房里走来走去,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最近一段时间,长安城内发生的某些事情,对他很不利!

  高力士得基哥之命,在查前段时间契丹人俘虏叛乱的事情。当初方有德就禀告说被契丹人立起来的,那个宗室出身的刺史李齐物,在他破城后,对方就已经提前服毒自尽。

  这种情况很有些不合常理,因为李齐物是被逼迫,才不得不当这个“伪帝”的,心中应该有不少“委屈”。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李齐物难道不应该留着一张嘴,当着基哥的面求情,让基哥饶过他一家老小么?

  提前自杀又有什么用呢?

  当然了,线索到这里就已经断了。李齐物自尽,全家流放,算是盖棺定论了。这件事总感觉背后有黑手,把那些零散的力量组织起来,那位神秘的“军师”也没被抓到。

  而李璘却从高尚那里得知,现在高力士在慢慢查水面下的线索,明面上指向太子李琩。

  “都是你!当初都是你说有机会本王才动手的!结果现在好了!你让本王怎么办?”

  李璘忍不住对着高尚怒吼道。

  “奴当时已经劝说耶律氏,拦住河坝,暴雨时水攻泾阳县,冲击郑国渠制造混乱。结果他约束不了那些契丹奴隶,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奴总不能自己动手吧?

  当时奴能够趁乱毒死李齐物,留了线索指向太子,没被方有德抓到,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殿下现在如此指责奴,实在是令人寒心。”

  高尚故作一脸沉痛的摇头说道。

  “本王……本王也不是在说你的不是。

  唉,谁也没想到,那个老东西当时就在泾阳的神策军中啊!”

  李璘十分懊悔的自责道,早知道是这样,他就在泾阳县城内,多少是有些手段可以用的!

  见到对方悔不当初的模样,高尚英俊的脸上有一丝不屑闪过,又迅速隐没不见,没有被李璘察觉。

  怎么就没人想到?难道我高某就不是人么?

  高尚在心中大骂李璘是蠢猪。

  他出发去邠州的时候是怎么说的?他难道没说圣人一定会离开长安,最后到方有德的神策军中避祸吗?

  可是李璘这个蠢货又做了什么?

  他什么都不敢做,不敢趁着神策军兵力空虚而赌一把!不肯把局面搞乱!

  安禄山是蠢猪,契丹奴隶是蠢猪,长安圣人是蠢猪,连这位永王也是蠢猪!

  自己饱读诗书,满腹韬略,没有机会出头,就是因为出身不好,所以不得不暂时忍耐,甚至还被人暗算当了宦官!

  高尚心中有数不尽的英雄恨。

  可是他不敢表露出来,因为无论是李璘还是基哥,甚至是高力士,都能随意捏死他!

  “殿下,为今之计,以不变应万变为好。契丹奴隶造反的事情,不需要再多做什么去掩盖痕迹。

  当然了,为了引开圣人的目光,奴会去向圣人告发,就说您发现太子计划在翠微宫放火少山,正在犹豫要不要禀告此事。”

  高尚眼中寒光一闪说道。

  高力士不是在查上次的案子嘛,那就搞出来一件更棘手的事情,分散高力士的注意力!

  现在天子在翠微宫避暑,如果有太子想要烧山的谣言,这长安城应该会更热闹吧?

  至于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那重要么?

  高尚觉得是不重要的。

  因为永王的“职责”,本身就是“盯住”太子。他们这些皇子越是攻击太子,天子就越高兴。

  事实本身的真相,反而不重要了。

  “呃,为什么本王不直接去找圣人告太子的状呢?”

  李璘有些迷惑不解的询问道。

  听到这话,高尚气得要发飙了,他压住火气解释道:

  “皇子想当天子,这才是正常的想法。殿下知道太子想烧山,将圣人烧死在翠微宫,最后犹豫要不要去告发,这才是人之常情。

  奴去告发过一次后,殿下再去告发,这才是应该走的流程。”

  “对啊!果然还是你考虑周到!

  嘿嘿,这次李琩不死也要脱层皮!”

  李璘冷笑说道。

  高尚随即附和道:“殿下英明,那可不是这样么!”

  他嘴上这样说,心中却是不以为然。

  圣人不会再换太子了,无论如何也不会。李琩作为靶子立起来了,那么他就是个独一无二的大号挡箭牌。没了李琩,圣人依旧需要一个太子,来堵住朝堂上的悠悠众口。

  别说李琩压根就没有策划烧死基哥。就算真有,只要没有实质性的举动,基哥就不可能动他。

  对于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基哥想看的,只是太子与众多皇子势成水火,而不是那些是非曲直。

  李璘居然连这个都想不明白,骂他一句蠢猪,还真是侮辱猪了!

  高尚心中暗暗想道。

  当然了,正因为李璘是个蠢货,所以才好操纵呀!换个皇子,可就没多少操作空间给自己发挥了。

  高尚的最终目的,是想推李璘上位么?是想让他这个宦官权倾天下么?

  不不不,都不是的。

  对于高尚来说,再重要的事情,也没有他下半身那点事情重要。当年高尚穷困潦倒在令狐潮家里读书寄人篱下的时候,就管不住下半身偷了令狐潮的侍妾,搞大了对方的肚子还生了个女儿。

  如今基哥切了他的命根子,等于是夺取了他生命中最快乐的那个部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4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7/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