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在现实中可以感受到的东西,如果作品里可以映射,哪怕是扭曲的,那么作品看起来就会有一定的真实感。
反之,则假的不行。
这在都市文里面好理解,比如说写21世纪国内文娱的,你非写街上没什么车,城市里马路特别狭窄,人们普遍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那就很假。
因为读者所知的“现实”,从书里面“映射”不出来,那必然无法产生真实感。
可是历史文不一样,因为读者是没有去过古代的,他们也不知道“古代”是个什么模样,甚至还不排除以前历史课教材因为太过粗浅,而造成了偏离历史朝代轨迹的叙述,以至于造成错误印象。
衣食住行这个是古代吗?
之乎者也这个是古代吗?
还是说有皇帝宰相的就是古代?
什么才叫古代?什么才叫历史?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理解,把汉唐元明清的不同特征拼凑一下,不就是“古偶”的背景么?
古偶的背景就是古代?古风的背景就是古人了?
我看到很多读者对所谓古偶、古风,很是鄙夷啊,不是一个两个了。这说明读者的认知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胡乱拼凑的碎片,这只能代表作者对于历史的肤浅理解,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因为每一个民俗,每一个古风中的细节,都有它的演化历史,和当时的生产力,文化,时代潮流,都紧密相连。
扯远了,我要说的是,历史文里面藏着没说的,一个是“历史背景的真实感”,另外一个是“社会运行逻辑的真实感”。
两者是不一样的,又是互相关联的。
唐代以前的贵族政治有它的一套社会逻辑;而唐代以后的平民政治,又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逻辑。
这还是最基本的划分,而类似的划分,是多维度多角度的,一句话,很复杂,不在这里展开。
因为历史背景真实感缺失,所以会导致哪怕将背景换一个地方,也照样能说得通。这个很多人都理解,我不多说,重点要说一下“社会运行逻辑的真实感”。
这是什么意思呢?
好比说你在现实中,你是一个公司的员工,管理了两三号人。平时对他们不错,但这些人经常给你找麻烦。好像他们都是白眼狼一样,有好处要拿,有麻烦甩给你。
结果你看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主角对完全不认识的人,施加一点小恩小惠,那些人居然最后都肯为主角出生入死了!
这不由得让你想到,你昨天早上给单位看门的王大爷一根烟,结果今天你被绑架了,王大爷居然冒着生命危险,打退了几十个歹徒来救你。
这不是现实里的王大爷,很多亲爹都做不到这种程度。
然后你会不会觉得这本书很“严谨”?
答案应该是很明白的,这个就是社会逻辑的严重扭曲。而所谓的社会逻辑,你是看不见的,这是开篇就说过的,人类过于迷信视觉信息,但是有些东西存在感极强,却又是看不见的。
很多作者也常常忽视这种社会逻辑。
我举几个例子:
1、博弈最优原则:合作双方在共事的时候,行动时只有在自身目标的前提下倒退一步,并达成共识,才会是博弈利益最大的情况。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方各退一步的,才是好买卖。
好处占尽的情况,常常都是不对等的掠夺。而可以不被掠夺,却对主角完全不反抗的人,就是所谓的“降智傻逼”,而博弈最优,才是应该追求的首选。
2、身份差距原则:任何一个群体,哪怕只有两个人,这些人里面也一定能按照某种规则排一个座次高下。在座次差别极大的情况下,高位者往往对于低位者有着碾压的态势,低位者无法反抗。
高位者对低位者差得太多,往往会采用很粗暴的手段打压。
这个在生活中例子就多了,比如说小仙女和舔狗。舔狗经常给小仙女买早饭,好像是一种规则。可是有没有小仙女给别的男人买早饭倒贴的情况呢?
答案是不仅有,而且还很多。这里面就有看不见的运作规则:到底是谁求着谁,谁又想从谁那里获得什么?
接着这个例子说,如果有一天舔狗成战狼了,不想当舔狗了,那么跟小仙女之间的博弈规则改变,甚至还能翻过踩小仙女一脚。
这里头就涉及到社会规则的转变。
比如说大集团的董事长,对实习生,往往一句话就能决定去留,不必绕什么弯子。
再比如还是那个例子,某些书里面,主角和高位者博弈的时候,好处拿全,坏处都丢给别人,而高位者居然同意,不从主角手里摸好处。
这就很明显违背身份差距原则。
3、过程控制原则:任何想法,落实起来都需要一个运作渠道和运作成本。而这些往往比构想要复杂千倍百倍。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比如说某些书里面在古代开银行啊,一两千字,银行就开起来了。没有官方保驾护航,没有技术支持,没有人力资源等等等等。失去了过程控制,就是空中楼阁。
这就好比说,明天英国国会通过新法案,宣布所有的国家资产,都无偿捐赠给我,对,就是作者我本人。
请问就光这一条法令,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没有,我去英国还得办签证,还得自己买机票。
这就是个笑话,因为我缺乏接管这些资产的渠道。当然了,这本身就是个极端例子,类比于一些历史文中的夸张操作而已。没有渠道,什么都不是,这也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
类似的原则还有很多,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历史文作者不去考虑这些社会原则,那写出来的东西就……呵呵了,对吧?
…………………………………………分割线…………………………………………………………
话题还可以继续细说,不过到这里也就可以了,看明白的读者可以举一反三,无须我废话。
感谢阅读,近期即将启程前往新疆采风,感谢读者老爷。
第377章 狮子大开口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多的宝石,好多的黄金,这回赚大了!”
“处理”完那些不识时务的石国旧贵族以后,方重勇麾下银枪孝节军的一众将领们,便在石国王宫内那个堆满了宝物的库房里,载歌载舞,嚎叫撒泼,满地打滚!
就好像这辈子没见过宝石黄金一样!
现在看上去跟发了情的野兽差不多!
方重勇站在库房门前,双手抱臂,看着何昌期等人的丑态毕露,无奈叹了口气。
之前这帮丘八还笑话高仙芝没见过世面了,现在他们听说石国的财宝可以分一杯羹后,也一样都乐疯了。
“节帅,爽啊!太爽了!咱们把石国的这些宝物分了,这辈子不愁吃喝!”
何昌期捧着一把宝石来到方重勇面前,然后将其放到自己头顶上,让这些宝石顺着他的身体往下落,似乎这样就能感受到财富的真实。
这些丘八此刻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不加掩饰的。
朴素而自然!
“闹够了吧,都停一停,听本节帅说句话。”
方重勇一边鼓掌,一边对一众玩闹的将领呵斥道。众将这才恋恋不舍放下手中的宝石与黄金,上前列队,听候训示。
“这些都是浮财,跑不了的,也不是立身之本。
大食人呼罗珊行省的老巢,安息、贵霜、木鹿等地,都还有很多兵马,不能排除他们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现在你们可不要得意忘形了,有阿布穆斯林这个现成的例子,一旦不小心,我们就会步大食人的后尘。
此刻我们脚底下,踩着的可是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在没有回归碎叶镇之前,这些财宝谁也不许动。”
方重勇让车光倩把阿布穆斯林的那颗人头,交给众将传阅,这些丘八此前的浮躁情绪一扫而空,都变得面色凝重起来。
看到自己的劝说有了效果,方重勇随即摆了摆手继续说道:“也不用那么紧张,该是你们的,始终都是你们的。”
他对身旁的封常清吩咐道:
“将这些宝物分成四份,其中名贵且珍稀的那一小部分宝物,让边令诚派人送到长安交给圣人。那些方便携带的宝石和黄金饰品,单独列出来,犒劳安西远征军军中将校士卒。
各国的金币银币等物,作为一份,打点一下高仙芝和他麾下的安西军,作为犒赏和抚恤。
而那些不方便携带的开元通宝、各类铜币还有柘枝城外大片的无主良田,留给石国重建之用。
除了圣人的那一份和留给本地的以外,其他的先打批条,等将来带着这些东西回到碎叶镇以后,再按批条兑现。
石国本地的寡妇和适婚的少女,你去问问军中有没有人愿意接纳她们的,愿意的话,将来离开石国以后,就一起带回伊犁河谷,在八卦城定居。
那些有丈夫的妇人,就不要去骚扰她们了。”
“请节帅放心,这些末将已经全部记下了。”
封常清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
听到这番话,刚才还心中忐忑的安西远征军将领们,现在都由不得松了口气。先立字据,把战利品分配好。等大军凯旋后,再将这些方便携带的宝石与黄金饰品下发。
既不会影响军心,也把该办的事情都办了。
不得不说,方重勇在分战利品的时候向来都是十分厚道,而且很讲章程,不玩套路,雨露均沾,让人信赖。
这样大家在战场上拼杀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节帅,将士们都拿了,节帅却没拿,这样会不会不太好啊。”
何昌期走上前来,有些疑惑的询问道,这其实也是在场众人心中所想。
谁知方重勇无奈笑了笑,不以为意的解释道:“本节帅跟你们处境不一样,你们只需要跟本节帅打交道,我点个头,说该分多少就是多少。
但是本节帅除了跟你们打交道以外,还要跟监军使,跟圣人请示汇报,不是我想怎样就能怎样的。
这些宝石黄金,你们拿着无所谓,本节帅拿着烫手,明白么?只有圣人说赏赐多少给我,那我才能拿,不然就是取死之道。”
“嗨,末将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呢?
圣人在宫里,什么都不知道,说不定他还以为我们打仗很轻松呢!
这一路披荆斩棘,扫平河中,节帅居功至伟,岂有不拿的道理?
这些财宝,节帅只管拿就是了。兄弟们谁都不说,圣人又怎么可能知道!
节帅先挑,挑完了我们再挑!”
何昌期满不在乎的说道。
“罢了!”
方重勇看到不远处地上有一颗很小的绿松石,这种石头是西域胡商从吐火罗那边带来的,在石国这里并不是特别值钱。
他把这颗绿松石捡起来,对众将说道:“本节帅拿过了,你们可以自行挑选喜欢的,奖励的重量和数量,封常清计算过以后会告诉你们的。”
见方重勇如此坚持,何昌期他们也只好作罢。其实他们也就说说而已,并不是真心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