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556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他的意思很明白,张均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方重勇将来要怎么做。如果方重勇带兵回长安了,接受了圣旨的内容,移交了身上的职务,听从基哥的安排,那么张洎死了也白死。

  过去的事情,并未造成什么实质性损失,就让他过去吧。

  因为基哥人事调整的战略目标已经基本达到了。

  但方重勇要是不愿意回来,不肯接旨,那就肯定是有了异心,到那时候朝廷才是麻烦大了!

  不派兵平叛,不足以平复事态。那时候,张均说什么都好,只管往方重勇身上泼脏水就行了。

  基哥怎么可能在没有证明方重勇有反心的时候,逼迫他造反呢?

  而且还是连带着银枪孝节军一起反!

  高力士在心中大骂张均读书读傻了!完全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压根不肯站在天子的角度去想。

  被赶出兴庆宫,碰了一鼻子灰,也是咎由自取。

  “堂堂刑部尚书,见识居然不如高将军,现在朝堂上都是些什么废物啊!

  不如哥奴远矣!”

  基哥忍不住感慨叹息道,不得不说,高力士说中了他的心事。

  将方重勇调离,只是因为这位能力太强,冲得太狠,已经有振臂一呼,闹出大动静的能力。

  这已经脱离了基哥当初让他去西域的初衷。

  表现太好,也会打乱基哥的布局。

  至于后续是谁接任,核心是让王忠嗣,这个方重勇的岳父来扛着。

  以及让一个有眼力劲的太监和一个会和稀泥的中枢大臣,外放为地方官盯着,不要窝里斗就可以了。至于这个太监和这个文人到底是谁,基哥是无所谓的。

  他知道张均那帮人的小心思,却懒得去点破。

  张洎在中枢已经是高官,还是驸马,却差宰相差了一步。

  这次他外放,就是想混一个“封疆大吏”的资历。有了这个资历后,再次返回长安,张洎几乎是板上钉钉可以担任宰相,这便是大唐有名的“出将入相”游戏规则的标准玩法。

  而张洎意外身亡,表面上看是一件小事,但实际上却是直接打断了张均一帮人的蓄力槽,直接打掉了一个未来几乎铁板钉钉会成为宰相的重量级中枢大臣!

  张均刚才来兴庆宫,那可不是只为了他弟弟抱不平的,还有更深刻的政治目的:推荐自己想推荐的人,顶住张洎空出来的官位!

  结果第一步“博取同情”都没走完,就被基哥打发走了。后续的套路压根就没法提出来!算是吃了个哑巴亏!

  在基哥看来,这些中枢朝臣给李林甫提鞋都不配。他们只要一开口,自己就看穿了这帮人的心肝脾肺肾!

  “近期还有什么别的事情么?”

  基哥一脸疲惫的询问道,对于张均这样的臣子,他真是感觉腻歪了。

  “回圣人,确实还有一件事,就是幽州节度使皇甫惟明上书,希望回长安入相。

  奴觉得不妥,不打算回应这份奏折,所以就没有报上来扫圣人的兴致。”

  高力士将一封奏折递给基哥说道。

  “让他继续待在幽州吧。

  王忠嗣是方国忠的岳父,方全忠是他父亲,河西与陇右,遍布这些人的旧部。

  倘若没有制衡,哪怕方氏父子没有反心,王忠嗣对朕忠心耿耿,那他们的继任呢?当地那些边将呢?

  谁敢保证他们不出问题?

  朕需要有一块石头压着西边。”

  基哥叹了口气说道。

  皇甫家底蕴深厚,基哥自己还未当皇帝的时候,就有个王妃是皇甫惟明的姐姐,不过已经过世很久了。

  如今大唐的格局,就是东南不值一提,北边一根扁担挑东西两头。

  南面的剑南与岭南镇兵少管的地方大,影响力远不如北方边镇。

  扁担是河东和朔方两镇,东西两头就好说了,一边是河西、陇右两镇外加西域全部,一边是幽州、平卢两镇。

  很明显西北的力量大于东北,基哥需要皇甫惟明能镇住大局。

  他要是回长安为宰相,那谁来控制边镇?

  基哥一时间也找不到跟自己关系亲近,又跟河西陇右那边不对付的人了。

  边军可不只是节度使啊!当地会有很多扎根本地的将门家族,依附于大唐的城旁部落。他们都有各自的利益,有时候会绑架裹挟节度使。

  基哥并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某个人身上,当然了,他也不相信某个人就能煽动边军造反。

  这个平衡非常的微妙,轻易不能折腾。

  调回方重勇到长安委以重任,快速提拔王忠嗣的亲信,却不提拔他本人,稀释他的权力。以及驳回皇甫惟明希望入相的奏折,都是这个思路。

  权谋的游戏,平衡不能乱!

  “圣人,既然如此,那张洎的事情,该怎么办呢?圣人您说个谱,奴便去安排好。”

  高力士低声问道。

  “等方国忠回来再说。

  对了,有大功不赏,肯定很多人心中对朕都颇有微词。

  这次等方国忠回长安,朕便要给他封王,以示恩宠。一如当年中宗时期张柬之等人的王爵。

  你以为,起一个怎样的封号为好啊?”

  基哥摸着下巴上的长须,微笑询问道。

  对于这种给个名头又不花钱,就收买人心的策略,他向来都是很上心的!

  “圣人,方国忠平定西域,扬我大唐国威,不如,就给他一个平西郡王吧,简称平西王。

  没有这个封号就造一个。”

  高力士脑中灵光一闪,几乎是脱口而出。

  “平西王么……不错!”

  基哥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第397章 你不懂基哥

  西域很大,幅员辽阔何止万里,各种气候都可以见到。

  而葱岭以西地区,则是冬季很短,也较为湿润;夏季很长,光照强烈又十分干燥,典型的“雨热不同期”。

  这样的气候,决定了只有少数绿洲带可以发展农耕。

  方重勇带着银枪孝节军“远征”木鹿城的时候还是冬季,可是回归的时候,已然是春风阵阵。

  当唐军雄赳赳气昂昂出现在安息、贵霜等地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延绵数里的“跪拜礼”!

  无论是胡商、本地大户,又或者是各族百姓,皆是伏跪于都城门前,并在城内准备好了盛大的流水宴席,从城门一直摆到王宫门口!

  不过方重勇还是婉拒了各位“国王”的邀请,大军从城门中穿过,又从对面的城门穿出,沿着“流水席”的道路走了一遍。

  庄严而来,又肃然而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军中无论是将校还是士卒,都被方重勇严令不许拿桌案上的任何食物!谁拿了被发现的,直接把赏赐扣光!

  安西远征军归程途中,所过之处,无不显示出军纪严明,让当地人不敢直视!更不敢小觑!

  大军陆续经过安息州、贵霜州、康居州,抵达石国都城柘枝城。也就是河中都护府治所,石国现在也叫柘枝州。

  嗯,这些都是河中都护府成立以后改的名字。

  这些地方,从前的“国王”还依旧保留封号,但负责具体事务的是“都督”。哪怕是阿娜耶,名义上是“石国女王”,但她号令石国上下的名号,是大唐册封的“都督”。

  如果没有这个“都督”的头衔,管你是女王也好,国王也罢,都没什么卵用。

  这就是大唐的规矩!

  在春暖花开后的某一天,方重勇终于带着部曲,前前后后走了将近一千里,终于回到了柘枝城。

  当他来到城外的时候,就看到几乎全城百姓都出城迎接。也和康国那些地方一样,都是跪在地上三拜九叩。

  感觉像是在拜神仙。

  不过想想也挺正常的。

  有黑衣大食在,这些西域小国还可以左右横跳。看不惯大唐,他们可以跳到大食人的船上。

  现在黑衣大食不在了,吐蕃陷入内乱自顾不暇,突厥早就溃不成军,并由突骑施接管了烂摊子,后者之前还被大唐锤了一顿。

  这些势力都被大唐收拾得服服帖帖,那些希望选边站的西域小国,顿时没了任何操作政策的空间。

  他们不对方重勇跪拜求“呵护”,难道想让大唐再派第二个“高仙芝”过来“洗刷刷”么?

  “方大使当真是威风,在石国一呼百应啊。下官现在就来给您牵马。”

  一个方重勇的老熟人从柘枝城城门口走过来,一边说,还一边很是热络的牵起方重勇的马。

  “独孤判官别来无恙啊!”

  方重勇看着眼前略有些憔悴的独孤峻,忍不住感慨叹息了一番。并未客套,而是让独孤峻为自己牵马。

  这是他应该得到的荣誉!

  结果当队伍行进到柘枝城城门口的时候,方重勇就看到王忠嗣抱起双臂,一脸玩味看着自己。

  那是来自岳父的审视!

  方重勇连忙翻身下马,刚想开口叫岳父,却见王忠嗣轻轻摇头。他顿时改口道:“王将军一路辛苦,还请府衙一叙吧。”

  “请!”

  王忠嗣很是矜持的点了点头。

  他有很多话想问方重勇,但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场合。

  二人来到石国王宫,方重勇让封常清去安排晚宴,自己则是带着王忠嗣,去了专门为河中都护府的都护,所准备的签押房。

  落座之后,王忠嗣压根就没客套,开门见山的询问道:“朝廷使团的人,是你动手杀掉的么?”

  “不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5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6/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