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586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兹事体大,某不敢说该不该办这件事,不如就先从僧侣这边开始收钱,以解燃眉之急吧。”

  颜真卿轻叹一声说道。方重勇这是在挖断他们这帮科举出身之人的根子,不到生死存亡,颜真卿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妥协。

  他不能背叛所在的群体,要不然就是自取灭亡,都不需要外人来收拾。

  “既然这一招不行,那某还有个办法。”

  方重勇不动声色说道。

  “什么办法?”

  郑叔清与颜真卿二人一脸惊喜问道。

  “这个……某可不敢说,朝中相公尚书们总是投鼠忌器又顾忌颜面,某说了也是废话啊。”

  方重勇阴阳怪气的讥讽了颜真卿一句。

  颜真卿讪笑拍胸脯保证道:“放心,这次只要不是死人翻船的事情,某不会再反对的。”

  “那我就真说了啊,二位不要骂我。”

  方重勇嘿嘿笑道。


第415章 歪和尚念正经

  “方御史,你想到的办法,究竟是什么呢?”

  颜真卿好奇的问道。

  其实不是他们很傻,而是这种短时间内要用大量现钱的活计,一直都比较难搞。

  因为中央财政,往往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在拨款之前,各部需要多少钱,基本上都是心里有数的。

  你说驿站不维持么?官员的俸禄不发么?路和桥都不修了,河道不疏通了么?

  那显然是不行的。

  可是十万禁军补齐缺额,起码还差好几万人。这些人的军饷,装备,口粮从哪里来呢?

  精练禁军,本身就是用中央财政去供养主战军队。而地方上养兵,则是高宗以后的大唐国策。其中关系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三言两语说不清是非。

  但很显然,如今大唐国家制度僵化,边镇尾大不掉,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把禁军搞强大了,才能应付后面的局面。这也是目前朝野上下的共识。

  达成共识,是在说这件事要不要做。既然决定了要做,第一步就是要筹钱。

  这和普通人买东西之前就要把钱准备好是一个道理。

  然而,问题的核心,恰恰在于没钱啊!

  “其实吧,某感觉,大唐民间富人还是多,为富不仁的也多。

  不如让他们捐出资产的十分之一给朝廷作为军费,也可以对付其他各项开支,以五年为限,五年后还给他们等量的绢帛粮秣就好了,不是吗?”

  方重勇面色平静说道,那样子似乎丝毫不觉得自己说的有什么问题。

  还可以这样么?

  郑叔清与颜真卿二人面面相觑,搞不懂这样丧心病狂的点子,怎么可能有人会说出来!

  还是当着他们这两个朝廷高官的面!

  “好吧,方御史,别的先不说。就说五年之后,朝廷怎么还呢?

  今日朝廷没钱,五年后多半也是如此。”

  颜真卿疑惑问道。

  不是他灭自己威风,而是如今大唐摊子铺得太大了!国家财政每况愈下是肉眼可见的!

  “不用还啊,五年后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方重勇理直气壮的说道。

  借了不还?

  颜真卿与郑叔清一脸疑惑看着他,似乎是在等待方重勇的解释。

  “不仅不用还,而且到时候朝廷还要再借一大笔!

  约定十年之后一起还!”

  方重勇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说完之后还得意洋洋。

  他这番话都把郑叔清和颜真卿都搞无语了。世间哪里有那么傻的人,被朝廷坑一次还不够,还得再被坑一次?

  “方御史,若是不还,怎么借得到呢?”

  颜真卿耐着性子询问道。

  “谁再借的话,十年后,朝廷给他家的田亩免税五年,再把本金还上。

  若是不借,前面欠的钱,等还完其他人的,最后再来还他的。

  毕竟,不借钱那就是让禁军饿肚子。既然这样,那禁军便只好去他家吃饭了,谁让他们家有钱呢?

  这也算是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吧。”

  方重勇摇头叹息道。

  嗯,听起来,好像有那么一点点歪理。

  颜真卿与郑叔清交换了一下眼神,也跟着一起摇头叹息,太踏马胡来了,简直不可理喻。

  真要这么操作,非得天下大乱不可。

  “二位都是朝廷高官,不沾铜臭,自然是不知道商贾富户们的想法。

  自古都是借钱的是耶耶,讨债的是孙子。

  为了大唐江山稳固,朝廷那必须得狠狠的找那些富户们借钱才行啊。

  大唐若在,他们便有机会收债。大唐若是亡了,他们血本无归。

  这便是民心所向。

  将来若是有人造反,这些人会第一个不答应。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某之见,朝廷找那些人借钱,未必是坏事。”

  方重勇说完,已经起身一半的颜真卿,又坐回原位了。

  好像,似乎,听起来有点意思啊。

  颜真卿与郑叔清都沉吟不语,似乎在心中权衡利弊。

  看到他们二人有些意动,方重勇继续解释道:

  “朝廷办事也不必那么粗暴嘛。

  乐意借钱的人算是为国分忧,朝廷给他家颁发个良善人家的牌匾,挂他们家门楣上。

  如果有人不想借钱,户部也可以给那些不乐意的富户发许可执照嘛。

  约定凡是拿到执照的富户,可以在借贷期间,承包家乡附近某片山川湖泽,在附近设过路关卡。

  允许他们收点过路费。

  过几年之后,朝廷再随便找个由头,比方说这些人为害地方为富不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然后将他们就地处以极刑,没收家产,分一部给当地的穷人,其余的带回国库充公。

  这样,不是人心也有了,钱也不用还了么?

  总之大体上就是这个思路,要怎么操作,不还是各位朝廷相公尚书们拿主意嘛。某就是个粗人,脑子里就这点歪门邪道的东西。二位不要太高看我了。”

  方重勇毫不在意的摆摆手说道。

  颜真卿与郑叔清都忍不住默默点头,好像在认真思考方重勇出的歪主意,到底有多大的可行性。

  他们一点也不傻,也不是什么白莲花一般的人物。在颜真卿的设想中,本来就打算在各地建立“收费站”敛财,充当军费。只是具体操作还有些疑问,没有下定决心。

  一个帝国内部矛盾没有爆发的时候,当然可以社会整体持续繁荣。

  但是当它内部矛盾开始激化的时候,则需要“牺牲”掉一部分人,来维持国家的运转。

  穷人没啥油水,杀了他们也榨不出多少钱来。

  所以那些有财无权更无兵的富户、商贾们,就是现成的肥羊。

  朝廷说找他们借钱,算是客气的了。不客气的话,那就找个由头,安插个罪名,直接搞死。

  “方御史不去议政堂,真是可惜了啊。”

  颜真卿忍不住感慨说道。

  比起绝对不能接受的卖官鬻爵,售卖“同明经出身”的选官资格。方重勇现在说的这个,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毕竟,快速搞钱,也就那么几个办法而已。

  要捞钱,怎么可能看上去体面?

  世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二位就说这么搞行不行吧。

  其实还有更委婉的办法,但某还是觉得,快刀斩乱麻。

  不要去河北,朝廷直接派出宣慰使去两淮和江南,办这件事便可以了。”

  “此法可救一时,后患无穷。”

  颜真卿忍不住叹息道。

  “颜尚书,借印子钱的人,如果可以还得上,那就不要去借,借了就是家破人亡。

  如果绝对还不上,不如当初借的时候就多借一点。

  朝廷与富户,孰大?

  是从穷人嘴里抠那点边角料,还是从富人家的府库里面搬财货?

  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不是明摆着么?

  苦一苦富户,骂名颜尚书担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善是恶,不是明摆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5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6/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