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猛将张孝忠,便带领一军精锐三千人,从中军变阵到前军,沿着洞涡水行进,跟在那些榆次县百姓后面。
不一会,两军接战,队形不整的天兵军一开始就吃了大亏,被张孝忠部分割包围,各自为战。
但因为有一个“隔离区”在,张孝忠很谨慎的没有趁乱冲击唐军后方战阵,而是分兵围杀已经陷入包围的唐军。
方重勇只是命段秀实,组织数百士卒“分流”百姓,走“绿色通道”,直接淌水过河来到洞涡水对岸,与战场脱离接触。
至于前军那两三千天兵军士卒,他一点救援的想法都没有,并严令各部不得出战。
张孝忠将那些天兵军前锋士卒杀散了以后,便很谨慎的重新列阵,朝着自家本阵靠拢。这也是蔡希德交代的,没有新命令就不要浪战,不要浪费体力。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方国忠,你不愧是横扫西域的名将。”
看着前方似赢实输的战况,蔡希德忍不住失望摇头。
钓尼玛鱼呢,精得跟泥鳅一样!
蔡希德在心中埋怨自己异想天开。对阵高手,就不要有侥幸心理,认为对手是傻子。
“传令下去,鸣金收兵,不得追击……”
蔡希德话音刚落,就看到孙孝哲带着马队急吼吼的冲入战场,四处追砍逃往唐军阵线的百姓,以及溃败的天兵军士卒。
一时间尚未与唐军本阵接触的人,无论是百姓还是溃兵,都被孙孝哲和他麾下的马队无情砍杀。
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救命啊!”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啊!”
战场上尖叫声与哭喊声此起彼伏。
方重勇麾下将校都是义愤填膺请求出战,然而却是被严令不得妄动。
方重勇也很失望,钓鱼失败,他也只能坐看大鱼吃掉鱼饵。
这时候做什么都是错的。
两方主将都很谨慎,唯有孙孝哲麾下马队一千多人,在战场上横行无忌好不威风,追砍百姓与逃兵毫不费力。只有靠近唐军大阵的时候,会被飞蝗一般的箭矢射得抬不起头来,丢下几具尸体仓皇逃跑。
叮叮叮叮叮叮叮!
蔡希德身边的传令兵拼命敲着锣,下令鸣金收兵。
孙孝哲在战场上正杀得起劲,砍人砍得手软!
听到鸣金之音,顿时恨不得直接捅蔡希德一刀。
然而骑兵在运动作战的时候,不方便下达指挥令。既然蔡希德已经鸣金,哪怕孙孝哲想战,他手下人听到鸣金之音,也自己调转马头回到本阵了。
等孙孝哲得意洋洋回到本阵,策马上前向蔡希德请功的时候,对方直接一耳光打在他脸上。
“本将军多次提醒过你,没有我的命令,马队不得妄动,你为何不听号令?”
蔡希德指着跌坐到地上,被这一耳光扇得懵圈的孙孝哲大声质问道。
“姓蔡的!你踏马眼睛是不是瞎了?
没看到老子刚才杀得对面哭爹喊娘么?你眼瞎了,全军上下眼睛可没瞎!
你数一数,老子究竟折损了多少人马?又斩获了多少首级!
老子不找你要功劳就算了,你还想治罪不成?
踏马的你自己胆小如鼠,还不许别人出战,我呸!”
孙孝哲骂骂咧咧的走了,无人阻拦。
蔡希德一看四周不少人都对孙孝哲投来同情的目光,就知道自己的意图,是不可能被那些胸无点墨的丘八理解的。
顿时露出失望的表情。
“蔡将军,对面也已经收兵,前队变后队,朝着太原城而去了。我们手里也没有累赘,还是速速返回寿阳县吧。
这一战就这样了。
孙将军的事情,今日毕竟我军小胜,事情不宜闹大。”
人高马大的张孝忠站出来打圆场道。
他是蔡希德的心腹,说的又是个大实话。无论这一战是多么沉闷无聊,又或者是精彩纷呈,那都是过去了。
孙孝哲确实莽,可他是史思明的义子,而且此战孙孝哲也的确有很多斩获,不如随便斥责几句,不痛不痒的责罚一下就算了。
不然还能如何呢?
“收兵吧,去寿阳县驻扎。”
蔡希德身心疲惫的摆了摆手,感觉比自己亲自上阵拼杀还累。对手有多难缠只有他清楚,手下人都还没意识到方重勇这个人可怕在哪里。
这种“自知之明”般的孤独感,让蔡希德都有些抑郁了。
第452章 沙场之上用生命上课
这次战斗,方重勇麾下众将都很不满。天兵军损失惨重不说,被贼军放走的百姓,几乎死了一大半,成功回到唐军这边的还不到一万人!
很多都是死在孙孝哲那一波骑兵砍杀上的。
关键是,他们当时有很大的余力,甚至军中各部,大半都未接敌!
回太原途中,人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气,却又不好质疑方重勇的决定。毕竟,虽然亏是亏了点,可最终还是接回来不少军中家属,对太原本地百姓有个交代了。
队伍的行进速度不快,天色最终也渐渐暗了下来。
“节帅,之前为什么银枪孝节军不出马,截杀那帮孙子呢?
要是没那点骑兵在后面兴风作浪,咱们不会这么大损失啊!”
骑在马上打瞌睡的时候,方重勇耳边忽然响起何昌期的抱怨之声。
他觉得战斗的最后时刻,自己这边不该怂的。那时候战场已经乱了,事实银枪孝节军骑兵出击,不会吃亏。
“不必多言,本节帅自会给你们一个交待的。”
方重勇沉声说道,轻轻摆手,他在等一个消息。
不到半个时辰,队伍后面就有斥候急急忙忙赶了上来。
那人正是田承嗣的兄弟田庭琳,这次是田承嗣负责殿后。他一见方重勇,就连忙上前行礼道:“节帅,果然不出您所料,蔡希德大军是真的折返寿阳县了,沿途连警戒的斥候都没有。”
一听这话,方重勇悬着的心落回原位。
“何老虎,传令就地扎营,然后让军中将校来本节帅这里,某要布置军务。”
方重勇吩咐何昌期说道。
“得令!”
何昌期领命而去,很快,这次出征的所有将校。只要是还活着的,包括田承嗣在内,所有人全部到齐,聚拢于方重勇身边。
“诸位,白天一战,不过是本节帅的骄敌之计。
之所以要控制战斗规模,一来,是麻痹蔡希德和贼军,让他们以为我们不敢打硬仗。
二来,则是节省你们的体力,让你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
经过此前一战的铺垫,贼军必定会认为我们军心士气低落,无力决战,是应该要回太原修整。
所以这一次,本节帅便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威武雄师不可轻辱!
本节帅现在问一句,不想报仇的,自觉退后一步,不会受到惩罚。
一旦大军出发,犹豫不前即为怯战,军法从事!”
方重勇拔出疾风幻影刀,环顾众将询问道。
众将齐声单膝跪倒在地请战,大声高呼道:“我等誓死追随节帅!”
“很好,军心可用!不过并不需要这么多人。
部分人跟本节帅出战,每一人选一百骑兵。
某亲率银枪孝节军一千骑兵,凑足三千人,半个时辰后出发。
各部皆选敢战勇猛,悍不畏死之辈,我们这次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田承嗣将军带步卒压阵,跟在后面,以接应我们,防备万一。”
方重勇对众将吩咐道。
一听这话,田承嗣连忙抱拳询问道:“节帅,榆次到寿阳县之间,都是狭长山路,并不方便骑兵展开,很容易中伏。以三千骑兵追击贼军,是不是有点危险呐?”
他问了一个很要害的问题。
听到这话,一些头脑发热的将领也逐渐冷静下来。之前他们并未考虑地形问题,只觉得现在是非常好的出击时机。
但听田承嗣这么一说,又感觉方重勇的计划非常冒险。
“诸位,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蔡希德要将百姓丢弃?”
方重勇问道,看到没人回答,众人都陷入思索之中,他这才用十分笃定的语气强调道:
“贼军没有粮秣了,蔡希德部,只是贼军偏师,用来突袭太原趁机占便宜的。
他们来势凶猛,但从河北运粮,要过井陉,粮道是很崎岖的。
没有粮食了肯定养不起河东百姓,那自然要把包袱丢给我们。
如今蔡希德的贼军正是轻松写意的时候,他们认为自己刚刚打了胜仗,又丢了数万百姓这个大包袱,简直不可战胜。
如何会认为我们会追击?
一般情况下,我们又怎么可能去追击呢?”
方重勇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
天色渐晚,视野变差,此为天时不在。
道路狭窄,两旁大山,所以不适合骑兵追击,此为地利不在。
刚刚接收了逃回来的百姓,军心浮动,此为人和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