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667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微臣这便走一趟潼关,劝说他暗地里投靠殿下,一旦时机合适,便放我们入主长安。

  免得两边打起来以后,火气越打越大,到时候想讲和都难了。”

  李泌站出来主动请缨,对李琩叉手行礼说道。

  方有德没吭声,他是刚猛不假,也不是那种脑袋浆糊的傻子。既然可以说服崔乾佑归顺,那就没必要去死磕了。

  “那就麻烦**公走一趟了。”

  李琩握住李泌的双手说道。

  “请殿下放心。”

  李泌躬身行了一礼,便直接出了偏殿。见他已经离开,方有德也借口有军务在身,带着鲁炅行礼告辞。

  很快,这偏殿内,就剩下李琩一人了。

  “三娘,为什么报仇这么难呢?”

  李琩依靠在一根大柱子上,缓缓的滑坐到地上。

  躺平装作一切都未发生,甚至暗地里抵制基哥,都很容易。

  但实打实的谋划干掉这个昏君,就很不容易了。

  才刚刚起步,李琩就感觉到了用“正统”的办法,打败基哥,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李琩想弄死基哥,可是他手下很多人,想要的只是大唐昔日荣光。对于如何处置基哥,并不上心,甚至有人直接提出,要尊基哥为太上皇。

  一如当年李二凤对李渊。

  因此,当方有德点出李琩前进的动力,只有复仇的时候,这位太子就感觉好像被人看穿了心肝脾肺肾一般。

  这群人,扶持自己上位,到底是图个什么呢?

  冷静下来后,李琩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很是奇怪,又令人恐惧的问题。

  ……

  “把弓弩放下!都放下!”

  方重勇对前面的何昌期大喊道。

  河阴县郊外那片已经烧得爹妈都不认识的渡口旁,有一群人正在跟刚刚下船银枪孝节军士卒对峙。

  两边的气氛很紧张。

  看军服,这些人似乎是河南本地的团结兵,只有军服是统一的,身上的盔甲都是有什么挂什么。甚至还有把厚纸板裁剪一下,刷上黑漆就披挂上阵的。

  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一看就是草台班子。装备连河西秋防时参与训练的团结兵都不如。

  “可是元结当面!”

  方重勇对人群中领头的那人喊道,从队伍中间走到最前方,他已经认出了老熟人。

  “把刀都放下,是自己人!”

  元结从人群中出列,看到方重勇,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

  “节帅,您可算是来了!

  太子自立,河北反叛,我们一路逃到河阴县,进城就被扣押。

  待太子的人马走了,皇甫惟明的叛军又来了,我们不得不逃进附近的山林里面。

  等叛军退走了才敢回来!”

  元结老脸一红,并没有说他们为什么要来运河渡口候着,还对这些漕船如饿虎扑食一般上来就抢。

  其实说白了,元结就是想黑吃黑,打劫过路漕船!

  然后乘坐漕船继续南下回老家鲁县,用漕船上的物资,在家乡拉起一支队伍等待朝廷的任命!

  至于谁是朝廷,那就看到时候谁家大业大了!

  没想到漕船靠岸后,下来的都是孔武有力,全身披挂整齐的丘八!让元结他们直接傻眼了。

  一时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你们为啥不打劫本地大户?却要拦截运河上的漕船?”

  方重勇好奇问道,打劫本地显然效率更高啊!

  当然了,本地也不是那么好洗劫的。

  这年头民间的秩序,都是靠着大唐官府压着。现在河北反叛,朝廷建立的秩序开始迅速崩坏,各地还能家里喘气的,都不会是什么善男信女。

  真正怕麻烦怕事的,早就遁入山林了。

  “我们想借点盘缠上路,也得人家给面子才行啊。”

  元结讪讪说道。

  方重勇看了看他背后那几百个不像样子的团结兵,似乎明白了什么。

  大唐本地世家大户,都是以“庄园”的形式作为经济基础的。虽然不知道跟西欧的庄园是不是一个玩意,但现在就是叫这个名字,一个字也没改。

  既然是庄园,那便有很多人在里头劳作,也不会缺乏一些基本的军事设施。

  元结带着这几百人如乞丐一般的团结兵,去那些世家大户家里“借钱”。

  搞不好就被别有用心的人扣押,然后沦为佃户奴仆了。现在兵荒马乱的,什么吊事都有可能发生。

  连河北叛军都不会轻易动那些人,因为他们就是大唐的统治基础。不管什么人夺得天下,这些人都是能争取,就要尽量争取。

  “何老虎,带着一些精干的兄弟,跟着这位元刺史,去本地大户那边转转,找他们借一点粮食。

  说话客气点,让车光倩当面打欠条,我们是借,绝不是抢。

  切记,要以当朝圣人的名义打欠条,别以本节帅的名义。去吧!”

  方重勇大手一挥,指示何昌期说道。

  “得令,末将这就去办!”

  何昌期哈哈大笑,拉着元结的胳膊就走。


第466章 时间差不多了哦

  因为担心何昌期“没见过世面”而办不好事情,于是方重勇便亲自带队,前往河阴县县城外最大的一个庄园。

  它属于范阳卢氏,在当地也算大名鼎鼎了。

  唐代的庄园,是一种大地主才有的土地组织经营模式,而非是一种土地所有制度。

  它不像是南北朝时,一个庄园就是一个坞堡,外敌很难攻破。

  但它也不是简单的地主收租模式,其中包括了一系列组织运营的规则。而且庄园内劳作的人,和大地主家的关系非常复杂,其中甚至不乏只管安保的退役老兵。

  并不是单纯的佃户。

  简单的说,一个庄园就是唐代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在战乱没有开启之前,世家大族将其作为生产财富的奶牛;而在战乱爆发后,庄子里的人力资源,很容易在世家大族的率领下,拉起一支组织能力不弱的队伍,以庄园为根基自保。

  毕竟,别人屯粮我磨枪的情况,只存在于想象之中。而很多时候,富人手里,也是拿着刀的。

  当然了,某些大族子弟自身能力退化,有刀却提不动刀,那也怪不得别人。

  来到卢氏庄园附近侦查,方重勇身后的银枪孝节军士卒,都被这个庄园的规模给惊呆了。

  卢氏庄园的核心,是一座寺庙,叫兴国寺。

  而庄园则在寺庙除了大门以外的三个面兴建,挨着运河,背靠大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这里一看就是个方便布防的好地段。庄园附近有寺庙,估计还有瓜果特产以及河里的水产。

  这些东西通过水运向西,很容易流入洛阳的集市获取财帛。

  若是没有战乱,庄园里的人也很方便通过运河购买粮食。

  从地形判断,庄园里应该不是主要种粮食,而是多元化经营,并且山上的果园面积不小。

  方重勇在庄园附近观察了一番地形,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里是世家大族卢氏捞钱的一块风水宝地!

  不得不说,他们的眼光很毒。

  方重勇有点明白为什么元结他们拿这个庄园没办法了,只看门口的箭楼,就知道那里的人早就准备好了。

  这种大庄园,里面的人不一定全是佃户,有些甚至是“合资入股”的外来户,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自然是不缺看家护院的。

  河北叛军攻下河阴县县城后,也没有把卢氏的庄园怎么样,方重勇大概也知道为什么了。

  因为官府口中的“百姓”,就是这些人啊!

  无论谁掌权,都要跟他们合作,才能迅速控制本地。

  “节帅,我们是去找他们要点东西就走,还是强攻这里?”

  何昌期压低声音询问道,他心里也有点发毛。

  “你去打个前站,跟卢氏的人交涉一下,要一点粮草,看他们肯给多少。”

  方重勇没有理睬何昌期,而是对车光倩吩咐了一句。

  结果听到这话,车光倩微微皱眉,劝说道:

  “节帅,我们不如直接上门说明来意,亮明身份,然后有多少拿多少,谅他们也不敢不给。我们这般礼让,会让那些人觉得我们不过如此,以至于蹬鼻子上脸。”

  车光倩比何昌期更明白那些世家大族是什么玩意!

  在那些世家大族之人眼里,谁来了都得拉拢他们。而他们只要搞定了官府上层,几个丘八又能闹出什么事来!

  那些人还没有感觉到时代已经变了!

  “先礼后兵。”

  方重勇口中吐出四个字来。

  “得令!”

  车光倩领命而去。

  趁着他离开的空档,方重勇对何昌期调笑道:“你猜,车光倩能搞到多少粮秣?”

  “怎么也得搞个几千石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6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7/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