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697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然而,听到这话,方有德就好像听到一个大笑话似的,他拔出佩剑,用剑身拍了拍崔乾佑的胳膊说道:

  “你若是想一心寻死,放马过来便是。如果多你一人,大唐就要亡,那就让这大唐亡于你手好了。

  说大话谁不会呢?

  现在就滚吧,本帅不送你了。”

  说完,方有德将佩剑收入剑鞘,转身便走。走后也没关门,就这样让柴房的门大开着。

  一切的一切,都带着不加掩饰的轻视。

  火光照耀之下,崔乾佑脸上神色不断变幻。

  他缓缓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睁开眼睛后,目光变得坚定起来。

  这次确实是输了,可是崔乾佑不服,并不是技不如人,而是被手下人出卖!

  可是不服又能如何呢?

  天下之大,又有何处可去?难道真要投靠皇甫惟明?

  崔乾佑看不上皇甫惟明,也找不到为他们卖命的理由。

  “先离开潼关再说吧,天下之大,又怎么可能没有某的落脚之地呢?”

  崔乾佑缓缓走出柴房,遇到了很多行色匆匆的士卒,有些认识,是黑云长剑军的人,有些不认识,大概是方有德那边的。

  无论是谁,看到了他就像是没看到一样,直接擦肩而过。

  这一刻,崔乾佑忽然感觉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不该存在于世间。

  他似乎应该去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了。

  ……

  相州,邺城府衙签押房内,皇甫惟明正紧皱眉头,盯着墙上的地图发呆。

  “大帅,我军粮秣充足,补给顺畅。经过两个月修整,原先被打乱的后勤,已经重新建立起来了。

  以运河为脉络,以幽州为起点,邺城为终点,易水、清河为主干,其他小河为支脉,可以覆盖河北全境。”

  依旧是道士打扮的韦坚,对皇甫惟明叉手行礼道。

  “你我相识多年,不必多礼。当初你便是朝廷的转运使,你的能耐,某是知道的。”

  皇甫惟明转过身,拍了拍韦坚的肩膀,一脸感慨说道。

  当年二人称兄道弟,那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官职各有长处,互相补强,所以政治地位是平等的。

  平等的政治地位,带来了完整的人格,所以二人可以相处很愉快。

  而今皇甫惟明却已经是“一人之下”,他跟韦坚的政治地位相差悬殊,显然无法再平等相交。

  哪怕嘴里喊得亲热,本质上也是一样。

  韦坚显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语气甚为谦恭。

  “大帅是有何事忧虑呢?”

  他面带疑惑问道。

  这两个月,河北叛军虽然没有发动大规模攻势,但是也没有闲着。

  各路人马走县下乡,一个州一个州的理清军政民政关系,如何收税,如何运粮,日常官府如何运作,如何补充兵员。

  并重新建立了可靠,且有机动兵力巡逻的补给线路。

  其中韦坚在这些事情当中居功至伟,他以前担任转运使,开凿运河的经历起了很大作用。

  韦坚主抓后勤,让皇甫惟明从纷繁复杂的政务中解脱了出来,可以专心致志的将精力放在军务上。

  不得不说,韦坚当初就可以开凿运河,并使其顺利通航,处理政务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他主持河北叛军后勤两个月,各军辎重便准备妥当,没有一点错漏和延误。

  这段时间,河北叛军虽然没有大规模攻城略地,战斗力和士气却是比当初强了不少。

  “蔡希德写信过来,说那位老而不死的圣人带兵南下蒲州,打算回长安找太子李琩和某些人算账。

  某筹谋两月的围歼战,算是抛媚眼给瞎子看了。”

  皇甫惟明无奈叹了口气,他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朝廷大军主力居然是因为这种破烂事,而逃过一劫!

  “马上便是夏麦收割,待收割完成后,黄河很快就会封冻,那时候便是出兵的大好时机。

  某现在就是吃不准到底从哪里出兵比较好。”

  皇甫惟明用一根细木棍,指着墙上挂着的大地图继续解释道,连连叹息不止。

  韦坚微微点头,他也不是啥也不懂的愣子。事实上,为了这次围歼战,河北叛军在后勤上做了不少准备,他也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

  结果一个都没用上。

  “如今我们的难处,不在于没地方用兵,而是可用兵的地方实在太多,不好确定方向而已。”

  皇甫惟明不知道该怎么说,现在的情况,就是“机会”太多,反而搞不明白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机会!

  最北面,可以支援史思明,攻破兵力较为空虚的太原。

  最南面,可以挥师南下汴州,一举破坏朝廷赖以生存的粮道。

  其余方向,还可以从虎牢关西进洛阳,从河内西进蒲州等等,看起来每一步都是好棋。

  前两天皇甫惟明就跟手下众将开过会了,反正各人有各人的说法,也没商量出个“最优解”来。

  今日韦坚正好从贝州来到邺城,皇甫惟明很想听一听他的看法。

  “入冬后,南下汴州,沿着运河一路南下,废掉漕运,此为釜底抽薪之计。

  没有粮秣,长安那边再多的精兵强将,也是枉然。”

  韦坚异常笃定的说道。

  他以后勤官员的眼光,一下子就看到官军和长安中枢的最大弱点。

  其实韦坚并不是第一个提这一茬的人,武令珣等人,也是坚决要求皇甫惟明可以集中兵力南下汴州。

  “此话怎讲?”

  皇甫惟明好奇问道。

  “那位老而不死的圣人,正在跟太子李琩,争权夺利。

  双方都有军队,也不可能互相妥协,必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

  若是我们现在着急攻打河东,或者攻打洛阳,让他们感觉后方受到了威胁,那么并不能排除圣人和太子联合起来一致对付我们的可能。

  真要那样,这几个月的准备也变成了劳而无功之举,不可行也!

  所以只有暂时放过河东、关中、洛阳等地的攻略,才会让圣人和太子二者心无旁骛的死斗!

  无论是李琩被灭,还是圣人被杀,对我们都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为什么不放手他们内斗呢?

  而我们,只需要拿下汴州就行了!”

  韦坚拿起细木棍,点了点墙上地图上汴州的位置说道!

  “妙啊!等李琩和圣人分出胜负的时候,早已疲惫不堪,军中将校士卒也会死伤惨重。

  那时候我们已经拿下汴州,控制了运河。

  然后再西进挥师洛阳,何人可以挡住我们呢?

  甚至长安也可以念想一番了。”

  皇甫惟明抚掌大笑道,越想越觉得精妙。

  集中兵力,渡过黄河,在河南掠地,以控制漕运为第一要务!

  一旦漕运停了,就等于已经废掉了关中一大半的补给。江南、两淮等地的辎重无法向关中输送,到时候长安中枢连文武百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

  这鸟样还打仗呢,不饿死就要偷笑了!

  唯独荆襄和蜀地送来的补给,还可以从其他路线进入关中。可是这些地方道路崎岖,无法输送重货,比如说粮食。这些路线的局限性很大!

  韦坚这条毒计,还真是打在了官军七寸上。毕竟,当年他就是专门负责运河这块的,对这些事情可谓是信手拈来。

  到时候无论是李琩也好,基哥也好,都必须花费大力气,派兵重新夺回运河的控制权。

  这谈何容易啊!

  退一万步说,到时候就算河北叛军打不过官军,但破坏脆弱的运河体系,难道也做不到么?

  他们把沿途的渡口都一把火烧了,再把运河关键节点的地方给填土堵塞。

  这些恶意满满的行为,足以把官军和长安百官恶心到吐血。

  “南下汴州,还需要什么准备呢?”

  皇甫惟明随口问道,并未当回事。

  “需要趁着运河尚未封冻,提前转运辎重到卫州、相州、魏州、博州四地的粮仓。

  大规模用兵,粮秣跟不上形同虚设。

  某以为至少还需要一个月时间来转运以支持十万人马的三个月用度,一刻都不能停,现在就要开始运作此事了。”

  韦坚一脸肃然说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可不是随便下一道军令,把军队从一处调往另外一处就完事的。

  这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要动用的兵马起码十万。供给十万人的粮草,并不是靠嘴巴说说就能搞定的。需要十分具体且切实可行的计划。

  不过韦坚对此信心满满,运河沿线的仓储都是现成的,河北全境的夏麦收割后,将其转运到这四个州便可以了。

  这些都是按部就班的工作,唯一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并非是什么技术含量很高的活计。

  “这次大军辎重补给,就交给你了。

  某现在就下令,调李归仁他们回来,部署在黄河北岸,随时准备渡河。”

  皇甫惟明微微点头说道,对接下来的用兵方向,心中有底了。

  “听闻现在主政汴州的是那个方重勇,此人很不好对付。

  我们不妨先写封劝降信过去,试探一下对方的心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6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7/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