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时辰,便有个校尉走出安仁坊,对张伯仪禀告道:“张将军,事情已经办完了,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张伯仪看了看他那衣冠不整的样子,心领神会的点点头道:“去通知各营,办完事的都到朱雀大街集结。留下两百人负责搬运财帛,其他的回玄武门。”
“得令!”
那位校尉有些心虚的转身便走,他心中忍不住一阵阵的惋惜。
刚刚玩了个权贵家的妾室,脸蛋美得跟仙女似的,那身子软得跟面条,光滑得跟上好的绸缎一般。
拉到床榻上办事的时候,热情似火,而且十分的配合。不知道的外人,都还以为是这小妾在勾引男人呢。
他自己这辈子都没这样爽过。
但这位校尉,还是干脆利落的,把这个权贵家的貌美妾室给一刀宰了。
其间没有半点犹豫。
女人嘛,玩玩而已就好,带在身边就不必了,留着也是祸患。
又不是当正室夫人,不过是一件失去了价值的货物罢了,随手扔掉便是。
他感到惋惜,却没有哪怕一丝后悔。
很快,这些河西陇右的边军士卒,便一个接着一个走出坊门,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笑容,彼此间小声交头接耳。
看到人齐活了,张伯仪下令搜身。一番搜身下来,居然没有一个丘八夹带。
张伯仪先是感觉奇怪,随即思索片刻也就释然了。
这些丘八们大概也是想明白了,这次捞到的东西太多,压根就没必要私藏坏了规矩。
“留下两百人搬运赃款,其他人回玄武门待命!”
张伯仪大手一挥,千人的军队分成两股,如同河流分流一般。
安仁坊西门前不由得安静了许多,但站在朱雀大街上,却能听到隐隐约约的哭喊声,令人后背发凉。
张伯仪带人进了坊门后,来到一处大宅跟前。走进宽大的前院,就看着这里到处都是尸体,密密麻麻的不下百人。
其中大部分是奴仆,只有几个穿着锦袍的才是这一家的主人。
这几个倒霉蛋姓甚名谁,是不是名单上的人呢?
貌似也不怎么重要,因为张伯仪他们本身就不是冲着这个来的。
他看到不远处有个年轻女人的尸体,下半身光溜溜的,趴在地上看不清脸,只是从身材判断应该是个妖娆美人。
张伯仪已经大致猜到是发生了什么事。
“你们不用左顾右盼的,直接搬东西吧。”
他有些意兴阑珊的吩咐了一句。
很快,质地上乘,又成堆成堆搬出来的各式绢帛,被那些丘八们丢到院子里随意摆放着。
还有一箱子装满金器和银器的箱子,里面尽是些银盘、银盆、铜像、金碗之类的金属制品。
也有玉带、玛瑙、犀角的稀罕工艺品,这些都是价值不菲,可见主人家浮财不少。
当然了,这些分给一千人,每个人能拿到的就不多了,特别是在军官还要拿大头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留下十几个人搬东西,张伯仪便继续前往下一家。
……
漆黑的夜晚,藏匿着罪恶。
令人作呕的血腥味,从某些坊内传到朱雀大街上,好似地狱降临。
长安某些坊内无缘无故的燃起了大火,好像是上天在惩罚那些滥用权力,又为富不仁的权贵一般。
基哥下了一道圣旨,命六万西军将士,用他们的钢刀严惩那些作奸犯科、颠覆国家的“贵人”。
这一夜,注定无眠。
尖叫声、哭喊声、笑骂声,隐隐约约,又如有实质,从各坊内传来,在朱雀大街上汇聚成令人毛骨悚然的悲歌。
好似恶鬼哭号,肆虐人间!
一队又一队西军士卒,从各坊坊门内走出来,他们手中都搬运着财帛细软等物。有些队伍骤然相遇,看到对方手里也拿着东西,彼此间不由得相视一笑。
火把照耀之下,那是一张张得意洋洋,又心满意足的脸庞。
他们是那样的质朴刚健,有些还有些稚气未脱,丝毫看不出他们在今夜大开杀戒了一番。
郭子仪带着一队数百人的兵马,在朱雀大街上巡逻。
走在前面的几个人,手里都高举写了“巡查”二字的竖旗。一个个都面无表情,似乎有些不情不愿。
有刚刚“办完事”从坊门走出来的队伍遭遇他们,都不由得投来同情的目光。不参与劫掠,就拿不到大头。
最后能分到多少好处,那便要看李光弼的良心还剩下多少了。
总之这些人都是倒了大霉。
这支队伍里,不少士卒都露出不忿和艳羡的神情,他们似乎都不太理解,郭子仪为什么要主动领一个如此“倒霉”的差事。
而走在最前面的郭子仪却是在自言自语的叹息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可怎么收场才好啊!”
他愁眉不展,似乎是在担忧什么大事。
采风归来,感慨良多
我兑现了诺言哈,回来以后爆更。而且这一段剧情会连续爆更,直到写完为止。
所以有票都投过来吧。
起点最近改了月票规则,刷票的反而不是最倒霉的那批人,最倒霉的是如我这样不刷票,不打广告,不花钱推广,不请水军,除了码字啥也不会操作的老实人了。(具体原因在群里都说过了)
如果你也是生活中的“老实人”,那就投这本书一票,展现一下老实人的力量吧。
不是说这些月票对我来说有多么多么重要,而是要证明一个道理:
这本书的质量,我写书的态度,对得起月票!对得起读者老爷的!
我就是个认死理喜欢钻牛角尖的人!
这次采风看到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东西,我有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我变成了一个“美食家”,去吃了一顿美妙无比的大餐。
其间心得,无法用语言表达。就好像给齐桓公做车轴的老头所说那样:能用语言描述的技艺,都是二流的。
回头再来看现在的历史小说。
这踏马都是些什么鸟玩意?
我悲愤得想骂娘。
内心甚至有种难以言喻的羞辱感:赤石吃得如此开心,究竟是人生的幸运,还是人生的悲剧?
悲剧在于一只赤石,而幸运则在于,不知道自己是在赤石。
我的味蕾觉醒了,这对我来说只能是悲剧。
我或许不是个技艺顶尖的厨师,但我绝对是个品尝作品的高手。
我不一定能写出好书,但我绝对能分辨出什么书是好书。
所以一趟劳累的旅程下来,回到家心更累了。
我是孤独的,至少同行者不算多。
我一直都认为网文作者,是一群天生堕落的鸟玩意(包括我自己在内)。
只是社会的寄生虫而已,利用现有规则的机灵鬼,不知天高地厚弱者。
其实本质上啥也不是。
唯有找到一些存在的意义,才能锚定自己的灵魂,不会飞出天际或者沉沦到泥坑里面。
如果人生的意义只有赚钱,那钱就是生命的一切。那网文就是有网无文,又何必叫“网文”呢?直接叫“网络”岂不更贴切?
如果说写一部作品,只是为了,嗯,逗乐什么的,我觉得意义不大。
现在网络时代的娱乐太多,选择也很多,真的不缺我一个。
当然了,多我一个也不多。
历史干讲起来很枯燥,但我听到讲解员讲一副壁画来历的时候,都会想到画中人当年所经历的故事。
绘声绘色,多姿多彩,如在眼前。
一篇墓志往往讲述了被史书错误记载的史实,还原了当年某件事背后的利益纠葛。
它不再是冰冷的石碑,而是还原了一个个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繁华不在其表,而在其内。
就连女子脸上的妆容,也会因为从盛世到乱世,而变得艳丽而非主流。
因为社会活力的丧失,妆容也从自信走向病态。
历史不仅仅是书本里的王侯将相,它是属于那个时代所有人的。
如果只是为了求“爽文”,而忽略了“求真”这个关键。
那么我觉得这种书还不如不写。
你不写,至少读者不知道。
你写了,把错误的知识和历史观宣传了出去。
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历史的罪人。
我们看古人,便如同后人看我们。
一滴小水花,也有它自己的倔强。
今晚不知道还有没有一章,我尽量吧。
第522章 打完这一仗就能回老家……
朝阳升起,长安城内各坊中发生的那些事,也被周围邻居所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