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784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敌军怎么会从身后方向来呢?

  要来,也应该是从西边的长安而来啊!

  很多人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但是他们已经来不及去想其他的东西了,因为陌刀开路的控鹤军已经杀过来了!

  大唐边军之中,一般陌刀占其装备的五分之一,也可以说是五个人用一把陌刀。所以陌刀队的责任,常常不是开路就是断后,一般会集中使用。

  河北叛军的士卒不知道东边发生了什么事,但是看到溃兵涌来,他们只能撒开退往西边跑!

  谁也接不住控鹤军先锋那势大力沉的一刀。除了跑,他们还能怎么办呢?

  道路上一望无际的都是丘八,控鹤军的有,河北叛军的更多。披甲的有,不披甲的更多,都在朝西边一路狂奔。

  河北叛军这边无论是军官还是底层的士卒,耳边都是嗡嗡作响。

  脚步声,心跳声,喊杀声,分不清楚什么是什么。

  大势已成,回天无力,能做的只有跑!

  这景象就好似潼关北面的黄河决堤一样,洪水卷着泥土奔袭而来。单个人,甚至是几十人,几百人,他们的力量是渺小的,他们自身是脆弱的。

  他们挡不住这股“洪水”。

  靠近黄河的某个高塬上,方有德手扶剑柄,看着下面近乎于一边倒的屠杀,内心毫无波动。

  此战他完全没有直接参与,甚至李嘉庆都没有去领兵厮杀。除了李怀光担任先锋外,其他的都是靠高仙芝等人在临阵指挥。

  “大帅,这一战已经完结了,就看能不能擒获皇甫惟明了。”

  身边的李嘉庆,用崇拜的语气禀告道。

  “嗯,就这样了吧。”

  方有德意兴阑珊的摆了摆手,完全没有大胜对手的那种兴奋喜悦。这次他出手的一招,可谓是平凡中见真功夫,大巧不工,举重若轻。

  “如果擒获皇甫惟明,节帅会杀他么?”

  李嘉庆再问,现在这个问题,似乎已经不再是妄想。当然了,如果这位皇甫大帅死于军中,那就不必多说什么了。

  方有德点点头道:“人被杀,就会死,皇甫惟明又没有不死之身,又有什么杀不得的呢?”

  他压根没把皇甫惟明当回事。

  此战方有德是利用敌人的懈怠,利用敌人的疲惫,利用这一段路狭窄的地形,来了一招倒卷珠帘。

  用体力充沛的步兵,驱赶敌军溃兵,沿着这条路一直卷过去。

  卷卷卷!卷到疯狂!

  这就跟滚雪球一般,让掉头逃跑的溃兵越滚越多,最后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等皇甫惟明反应过来的时候,他连向自己冲过来的溃兵都杀不完!

  任何抵抗都是徒劳的。

  李嘉庆这时候压根不担心能不能赢,反而是担心儿子李怀光,祈祷他在作战时不要因为过于兴奋,而被乱兵踩踏才好。

  “本帅来之前,下达的命令是冲,一直冲到面前没有敌人为止。赢下战斗没有问题”

  方有德顿了顿,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可就算打赢了皇甫惟明,又能如何呢?”

  盛唐已经不在了,想恢复曾经的荣光,又谈何容易?

  打赢皇甫惟明,不过是维持了唐庭的最后一丝颜面而已。就算打赢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又能如何呢?

  方有德没有把这番话说出来,因为李嘉庆无法理解他两世为人,却依旧难逃命运操控的复杂心情。

  “大帅,尽人事知天命,我们终究只是人而已。

  天下的事情,就留给老天去安排吧。”

  李嘉庆不动声色的劝说方有德说道。

  “或许你说得对。

  本帅尽了人事,也对得起李氏了。

  至于天命,那不是我可以奢求的。”

  方有德转过身看向李嘉庆,脸上挤出一丝难看的笑容。

  怎么看怎么都让人觉得这笑容里面充满了苦涩。


用了250万字,铺完了整本书的大致构架

  明天一章很关键,更新会晚一些,我要给前面这一大段,两百多万字的剧情收个尾。

  诸神的黄昏写完,算是跟大唐的“旧时代”告别。本书其中一条暗线,到这里就划上句号了,代表着某些人妄想简单粗暴的改造大唐,结果彻底失败。

  这里面难免会影射到一些其他小说里面的某些主角,虽然我不是故意为之,但确实达到了类似的效果。

  我看到评论区,似乎有人没看懂这本书的思路。书写到这里,我也实在没法解释了。因为要解释就有太多东西要去说,这个只能读者老爷们自己在书里面找答案,我已经没法去说。

  书写到这里,已经完成了原先设想的剧情与构架,没什么遗憾,也没写崩,没写歪。书原本的计划就是如此,结构严谨与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确实是按照我的设想写的。

  这本书叫《盛唐挽歌》,书的内容,是紧扣书名,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

  后续如何,各位读者老爷慢慢看吧。

  PS:感谢月票支持,在目前的这种环境下,很不容易,也很感动。


第541章 诸神的黄昏(下)

  皇甫惟明不是没见过大场面,但这种稀里糊涂就输了的战斗,他是真没有见过。

  唐末五代虽然距离盛唐不过一百多年,但用兵的模式,却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唐末五代的将领用兵,更狡诈多变,更善于借势,更善于用少数精锐部队破敌。

  所以经常会有本来要赢的战斗,本来天时地利人和都占的战斗,最后却莫名其妙惨败,甚至主将身死的案例。

  而盛唐时的唐军由于建制僵化,对阵边疆少数民族的时候很有几把刷子,内战时却因为不适应新战场新战法,而败得莫名其妙。

  皇甫惟明并不是不会用兵,他只是缺了这一百多年的时代进步。

  “大帅,事不可为,跑吧!”

  身边的十将白秀芝急切的催促道,狼烟虽然距离他们这边还很远,但从东边而来的脚步声,以及恐慌尖叫声,喊杀声,已经越来越近。

  皇甫惟明已经命身边的督战队压阵,聚集了一大堆刀盾兵在道路中间列阵,企图挡住汹涌而来的溃兵。以及那支从背后杀来,目前连番号都没弄明白的神秘敌军。

  形势很危急,不过很显然,皇甫惟明还想搏一把。

  只不过他身边的将领,却已经觉得事不可为了。

  被敌军一路追赶的溃兵,他们的求生意志已经到达颠覆。无论谁挡在他们面前,都无法阻止他们继续奔逃。

  在生存面前,他们是六亲不认的!

  除非死才会停下来!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将领都喜欢用“倒卷珠帘”的原因,在开阔地用这一招平平无奇,可若是在狭窄的道路上用这一招,会直接要了对手的老命!

  “本帅就不信邪!”

  皇甫惟明拔出佩剑,大喊道:“顶住,只要顶住就能赢!后退者斩,冲阵者斩!”

  他喊得慷慨激昂,转身却小声对白秀芝吩咐道:“让安守忠带兵速速回援!”

  白秀芝忍不住看了皇甫惟明一眼,这才发现面前的皇甫大帅,双手已经吓得不住颤抖,那镇定自若的模样都是装出来的。

  白秀芝在心中暗自叹息道:对不住了大帅。

  他速速离开方阵,找了匹马骑上去便扬长而去。只不过白秀芝没有去找安守忠,而是直接从官道向西跑路,很快便不知所踪。

  皇甫惟明完蛋了!

  安守忠也要完蛋!

  河北兵马无论将校士卒,这次全部都要完蛋!

  要死,所有人都要死,这一仗输定了!

  快点跑吧,现在跑还能苟命!

  白秀芝在心中疯狂呐喊,用马鞭抽打着胯下骏马的屁股,希望它能跑得更快一些。

  救?

  拿头去救啊!

  白秀芝不愿意嘲笑皇甫惟明想太多,因为对方是主帅,他是不能跑的,一旦跑了就是兵败如山倒。

  可是白秀芝却知道,这一波倒卷珠帘是挡不住的。对付这一招唯一的办法,就是迅速后撤到一片开阔地,然后溃兵自然就散了。

  那时候再用骑兵对冲敌军追兵,就能反败为胜。

  现在他们所处的地形,是没有这种反击条件的,也就是说,这一切都在敌军主将的算计之中。

  面对这样厉害的对手,你还指望自己能打赢么?

  白秀芝的头脑很清醒,他想活,不想给皇甫惟明陪葬,所以他在关键时刻背叛了皇甫惟明,也间接的救了安守忠一命。

  如果安守忠来增援,必死无疑,会被乱兵一股脑的杀死。

  反倒是不增援,可以爬山走山路,绕远路回潼关。

  白秀芝跑路,其实对于战局而言没有任何影响。因为皇甫惟明以为能顶住这股洪流,却不曾想到,战场形势常常不以主将的意志为转移。

  发了疯一般逃回来的溃兵,可谓是前赴后继。前面的死了,后面踏着尸体往上爬。在刀盾兵形成的阵线跟前,一层一层的尸体在往上铺开。

  溃兵们踩着尸体,冲向拦路的军阵,抢夺阵中士卒的兵器。

  很快,混乱便如同瘟疫一般,在皇甫惟明指挥的军阵中蔓延开来。

  站在第一排的士卒被人撂倒,被踩踏,接着是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这时候已经分不清敌我了,甚至可以说李怀光带队的控鹤军,都没有冲到这里来!

  河北叛军互相踩踏,一个劲的朝着西边奔跑,什么也顾不上了。

  “后退者斩!后退者斩!”

  皇甫惟明在后方拔出佩剑,大叫嘶吼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7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4/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