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登州,我们会不会与大钦茂发生冲突,也很难说。
大门艺如今在渤海国声望如日中天,被尊为金轮法王。节帅多少还是要给大钦茂一点面子,撕破脸是双输之局,而且对我们坏处更多。”
刘晏耐心解释了一番,生怕方重勇到了登州后就放开手劫掠,然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不小心把大钦茂给宰了。
大钦茂是现在渤海国国主大门艺的侄子。而大门艺曾经当过基哥的宿卫,在兴庆宫里混过。
所以基哥让大钦茂在方有德身边当了两年的随员,实际上后者只是被大武艺所牵连。在基哥看来,大钦茂本人没有劝说他父亲(包括劝不动),就是原罪。
但大钦茂罪不至死。
两年敲打,基哥的气消了,再加上下一任的渤海国国主侍奉大唐非常恭顺,不能打大门艺的脸。所以他就给大钦茂安排了一个无关痛痒的肥差。
这很符合基哥沉迷权术,喜欢操控人心的风格。
现在的问题在于,大钦茂跟着方有德的那两年,他到底是心怀怨恨见面后要报仇呢,还是心怀感激见到方重勇要报恩呢?
这是刘晏担心的问题,因为他知道的事情虽然多,却只是明面上的。人心隔肚皮,大钦茂是什么样的人,刘晏不清楚,他也不可能打听得到。
“大钦茂的事情以后再说,你刚刚是在说,登州对于我们很重要,对么?”
方重勇微微皱眉问道。
“确实如此,节帅需要一个出海口,而登州则拥有北方最大的海港。
若是得不到登州,那节帅必须立刻领兵南下扬州,夺取这里也可以。”
刘晏非常认真的说道。
在他看来,方重勇夺取登州的难度,比夺取扬州小了一百倍都不止!
扬州重镇,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富庶且手工业发达,拿下后会引起很多人的敌视。
现在拿下扬州,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性。
而拿下登州,方重勇目前的阻碍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盘踞在齐州(济南)等地的永王李璘。
刘晏不提这一茬,是因为李璘是皇子,很多话他不方便说。方重勇是什么心思,世道要如何变化,这些事情,心里明白就好,沉默是金。
聪明人是不会直接提出来的。
“登州啊……”
方重勇喃喃自语般反复念叨。
其实车光倩之前也是跟他建议,无论登州还是莱州,务必拿下其一。当然了,登州是首选,这里的海港设施,配套的城镇,以及合理而成熟的航路,都是现成的。
收入囊中后,就可以直接使用。
莱州的海港条件稍差,不是首选,还得自己慢慢开发。
当然了,拿到登州还不算完,事实上这里还有一个隐藏条件,就是与渤海国建立稳固而紧密的贸易关系。
这其中,得到渤海国的承认,甚至是在政治层面达成合作,是必须的。
要不然海贸怎么可能搞得起来啊!光占一个被封锁贸易线路的海港有个屁用!
这些事情,就不是“财务达人”刘晏能看到的了。
一想到这些糟心事,方重勇就感觉一阵阵无力。刘晏出的主意看似解决问题了,但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就好像开荒一般,需要不断的披荆斩棘。
以前在大唐的框架下面,军队是现成的,后勤是现成的,据点和补给是现成的,外交成果也是现成的。
节帅只要指挥打仗就行了。
那个时候,方重勇感觉自己几乎无所不能,逮着谁就打谁!
但是一旦失去了大唐这个背景板,现在什么事情都需要他亲力亲为的时候,却发前不是问题的那些杂事,都是让人脑阔疼的大难题。
“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啊。”
方重勇叹了口气,这踏马都是些什么鸟事啊!渣爹又给自己挖坑!
不过还好,听船夫说,顺风而下登州,只需要两日即可。这条安全系数极高,速度又很快的航线,让登州的战略价值陡然升高。
大唐建国之初,因为淳于难、淳于朗兄弟聚众登州,拥兵拒乱,后虽然被招安,但朝廷对于此地显然是心有戚戚,直接废州。
到了武周末年的时候,才因为海贸的需要重开。
足以见得大唐朝廷,一直都很忌讳有人走海路从河北或者辽东到登州,进而威胁河南侧翼。
登州、渤海国、大钦茂、永王李璘、李宝臣、洛阳……方重勇脑子里闪过一个又一个人名与地名。
宣武镇的新战略,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了。
……
洛阳皇宫那标志性的圆形明堂内,不被长安中枢承认的“伪帝”李琬,一脸惊恐看着大殿内以韦坚为首的所谓“朝臣”们,又看了看带回全军覆没消息的安守忠。
整个人都不好了!
“安将军,皇甫大帅真的败了么?那可是超过了七万精兵啊!”
李琬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打着颤。
七万人啊!把那些零零碎碎的也算是,应该还不止!
怎么就一战打没了呢?
“回陛下,确实如此。关中的军队排山倒海而来,皇甫大帅死于乱军之战,逃回洛阳的百中无一。”
安守忠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面上十分淡然。
前方都几乎全军覆没了,现在李琬和这里的一大帮废物么,敢动自己么?
动了以后,谁来收拾烂摊子?
他现在处于有恃无恐的状态。
果不其然,韦坚对李琬建议道:“陛下,不如让安将军收拢溃兵,再在洛阳城内选拔青壮,组建新军。”
“准了。”
李琬用尽量平静的语气吐出了两个字。
第545章 登州水,浪打浪
在方重勇印象里面,登州蓬莱应该是有重兵把守的。
毕竟,这么大一个海港,不,作为大唐北方最大的海港,没有之一。
如此一个事关海贸海防核心的战略要地,会没有精兵看守么?
方重勇认为是不可能的。
但刘晏却一个劲的强调,据他所知,朝廷在蓬莱港确实没有部署重兵。甚至大唐官府在登州设置的唯一正规军“东牟守捉”,都在蓬莱港西南数十里外不临海的黄县附近。
这支部队不仅脱离了海贸经济圈,明显是作为防守州县而设的,而且编制只有一千五百人。某些大海商,出海一次,随行的侍从可能都不止这个数。
那些人去了东北面的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地以后,经常在海岸边合适的地方设立临时据点,甚至是永久性城池,俨然有跟当地势力较量的本钱,堪比国中之国。
简单说,以一般的军事常识来说,目前大唐在登州的兵力,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不足所需的零头。
然而,当银枪孝节军所在的船队靠岸,那些丘八们十分轻松,几乎是兵不血刃一般将蓬莱港控制以后,方重勇这才确信刘晏说的是真的。
他给车光倩下令,让他带着人,将海港内所有海船封锁,不许离开海港,不许下船,也不许其他人上船。
命何昌期带人控制海港外围的城墙与主城楼,所有人不许进不许出,在原地待命。
让段秀实带人清点海港仓库内的货物,不许外人拿走一粒米,一文钱。
布置完这些,方重勇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登州港的海船数以百计,这些船只虽然有大有小,但都比运河的漕船大出不少,停在码头堪称是遮天蔽日。临时堆货的库房更是一片连着一片,规模惊人!
其繁华程度远胜河北州府。
看到这些不合常理的东西,方重勇顿时心中了然。
哪一个将领控制了登州,就控制了北方的海贸。
掌控了这泼天的富贵,便有了招兵买马的实力。
这里更是北方诸国与大唐联系的最重要节点,若是有唐军将领手握重兵掌控登州,借外藩之力便可以割据一方,借大唐之名发力,则可以影响高丽、渤海国这些地方的政权更迭,扶持代理人牟利。
如此这般,想想都替长安中枢那帮人捏了把汗。
换言之,正因为登州这里太重要了,所以基哥反而不敢把军队扔在这里。没有军队,就没法反叛,唐军本身才是登州最大的不安要素。
因为海贸的繁荣,本地人也不愁吃穿,自然不会起来造反。大海商们怕唐军洗劫他们,重兵把守反而不敢来做生意。
而渤海国、高丽、日本等外部势力,则都是很依赖于登州蓬莱港的地理位置,每年靠海贸的收入维持本国统治,维持贵族们纸醉金迷的生活。
这是他们共享的金鸡,贸易的进项则是金鸡下的金蛋。谁来蓬莱港劫掠,阻断航路,断大家财路,就是跟所有人过不去,还要得罪死大唐。
这种角色在电视剧里面一集都活不过就会被自杀。明明出海就可以赚钱,哪个蠢货会干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情呢?
所以说登州的军情民情,跟大唐内陆州县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唐官府在这里是靠海吃海,只要有税可以收,很多事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得去就行了。
果不其然,当方重勇在蓬莱港登州府衙书房里面,见到了正在办公的登州刺史王惟忠以后,这才知道,这位王使君身上除了刺史官职外,还兼有新罗百济渤海国诸番使的职务!
简单来说,王惟忠是大唐派遣在蓬莱港长期公干,负责接待北方诸国使者的外派京官!他是在鸿胪寺下任职的官员。
刺史只是他附带的职务,可以交给其他人办理本地杂务,外交官才是他的本行。就好像当年方重勇挂着礼部员外郎的官职去沙州当刺史一样。
京官为主,本地官职为辅。
“陛下有命,宣武军奉命接管登州政务军务,圣旨在此,王使君可以回长安复命了。”
方重勇面无表情将一天前写好的“圣旨”,塞到王惟忠怀里。
结果这位人到中年万事休的王使君,面露苦笑,从怀里掏出另外一份黄色的绢帛,将其递给方重勇说道:“方节帅,永王殿下昨日让麾下幕僚李白前来送圣旨,说登州已经归属于天平军节度使管理,现在李白人就在蓬莱港。
要不,您与他商量一下?
无论怎么说,这一女也不能二嫁吧?”
王惟忠态度很谦卑,甚至已经将登州刺史的印信递给了方重勇。
诶?
方重勇心中一惊,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他直接将疾风幻影刀撂在桌案上,对王惟忠说道:“王使君可以试试本帅的刀是否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