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799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月末打算爆更一波,现在开始存稿。

  我想提醒一下,没有新思想,便创造不出新世界,只能是过往的重复而已。

  朱温是怎么起家的,柴荣是怎么横扫天下的,赵匡胤是怎么夺权的,其实史书里面写得明明白白。有非常明确的路径依赖。

  如果只写这些,那真就对不起各位读者老爷们的厚爱了。时间是最好老师,你三五年后再回来看这本书,一定会有新收获。

  票留着月底冲一波吧。


第551章 人与人的忧愁并不相同

  给属下的人封官,谋划未来的布局,跟大钦茂商议海贸的细节等等。一天忙下来,方重勇感觉头都是大的。

  入夜之后,他一个人待在登州府衙的某个客房内,思索着拥戴永王李璘上位的利弊。

  烛火摇曳着,墙上倒映着方重勇的影子,也随风飘动。

  拥立李璘上位好处是很多的,最大的一点,就是“借壳上市”,极大降低了风险。

  李唐开国百五十年,留下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神话故事。无论是权贵还是百姓,心里都有幻想大唐能重回颠峰。这个时候若是有人站出来**,后果会很严重。

  容易被各路神仙集火。

  就算是方重勇本人,也从来都是打造的自己“忠臣”人设,从未提过要**这样的事情。

  有李璘这把伞,就能在雨中站住脚了。

  只不过,这样的代价是什么呢?

  其实,对于未来路线如何,无论是学曹操也好,学赵匡胤也罢,都已经给方重勇指明了路。

  套路俗气归俗气,但是绝对好用,可操作性极强。

  但是这解决不了方重勇心中的难题。

  他担心的也不是自己最后能不能赢。

  赢是一定能赢的,只是最后的结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赢”,就很难说了。

  帝王将相们有时候看似赢了,其实不过是世家推举到前台的一个提线木偶而已。

  看似大权在握,实则国家根基被掏空。

  盛唐的消沉,在方重勇看来是一种必然。如果刨除基哥胡乱作为,官员与皇子们出昏招等因素,那么盛唐或许还可以多延续十年。

  之后,也一定会开始自下而上的消解,这个过程会缓慢而坚定。

  而盛唐所面临的真正问题,一直从中唐到晚清乃至民国,都没有彻底解决。

  这个问题,属于是聪明人看到了做不到,普通人根本连看都看不到。

  方重勇感觉到很孤独,他身边连商议的人都没有,说出来了别人也不懂。

  盛唐之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一切都围绕着农业展开。对于农业来说,耕地是现成的,人口,才是一切。

  以粮食为统计标准,国家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很容易计算出境内有多少人,大体上有多少产出,需要收多少税维持上层建筑。

  农业税就是一切。

  换言之,单位人口的农业产出,是立国的基础。而手工业乃至工商业,都是附属的,可以抓大放小。

  并且,农业社会的治理成本很低,人口流动性不强,每个人的都是“有产者”。

  因为哪怕某个人耕的田是别人的,他也依旧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但是到了盛唐,情况却发生了改变。长期的和平与日积月累,让商品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已经到了统治者不能忽视的地步。

  简而言之,社会整体层面的粮食已经有富余,可以养出相对规模较大的工商业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兴,这本是社会向上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时候,用农业社会的模式,来计算经济产出的办法已经不灵了。国家用收农业税的办法,解决不了新出现的商品经济问题。

  大唐无论是货币,还是税收,都已经严重落后于经济模式的改变。

  举例而言:洛阳城内织造的绢帛,质地优良者,或许一匹布就可以换一头牛,或者几石粮食。

  而织造它们的人,都是“无产者”,没有被束缚在田亩之中,也无法衡量他们产出多少米粮。

  因为这时候价格体系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扭曲,官府对这些经济现象失去了掌控。

  甚至无法正确认识!

  应该怎样引导这些手工业作坊,应该怎么收税,怎么管理,怎么平衡这些手工业与商业等“副业”,与农耕的关系?

  一匹质地优良的布,与足以养活普通一家老小一年的粮食,在商品交易时是等价的,但它们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就真能等价么?

  国家应该怎么调整其中的关系?

  城市化造成了治理成本的极大增加,官员数量也因此急剧**。

  而税收的落后,却又让增加的重担几乎全部转嫁到了农业人口上。就算没有土地兼并,社会也会一步步消沉下去,无非是进度条慢一些罢了。

  这些问题是关联的,复杂的,隐藏深入的。

  方重勇记得,他前世那个年代,国家都已经取消了农业税。换到大唐这边,就是租庸调已经被完全取消。

  要是让这一世的人知道农业税已经取消,他们会简直不敢想象那是怎样一个世界。

  这就是发展模式的区别,类比于从二维跳转到三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不是加几倍或者加多少的问题。思路换了,治理方式就必须跟着换。

  而封建时代的发展方向,便是土地私有化,国家从田亩中收不上来多少税,然后只能变着法子被动从工商业中获取税收。

  在商品经济模式下,种田也是一种生意,有回报率,需要国家调控。

  又因为工商业也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因此工商业也是私有化的。这些人现在是大唐权贵,将来是地主士绅,他们依旧是想办法掌控经济命脉。

  如果一场比赛裁判也下场比赛了,那么其他人就不可能赢。

  最后,只有盐、铁、茶等少数关键物资被国家有限度掌控,这些利润是权贵士绅们让渡给国家的。毕竟,也得有军队保护他们的身家性命啊!

  饶是如此,权贵和换了皮的权贵们,依旧会掏空国家。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规避经济发展的代价,并将代价转嫁给底层百姓和国家机器。

  无论是扑买制度横行的两宋,还是后面朝令夕改的大元,又或者财政破产的大明,体制僵化到极致稳定的大清,最后都是国家财政破产在前,国家倾覆紧随其后,最终难逃改朝换代的厄运。

  清末的盐税,总计为2400万两,约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2%左右,这已经是清代最低的比例。正因为官府收不上来商税,才畸形的以盐税为突破口,将其他税赋转嫁在其中。

  这实际上也是无法解决商品经济问题,而不得已采用的歪招。

  方重勇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他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条已经预定好的道路上。这种感觉,跟眼睁睁看着自己多少年后要死,连死法都定下来差不多。

  全是一眼望到头的索然无味。

  当然了,宣武镇现在连个区域性政权都不算,一切都是以军需为第一要务,自然也不存在上述问题。马上打江山嘛,刀子快就行了,其他的暂不考虑。

  “唉!”

  方重勇长叹一声,无奈苦笑。

  他知道,自己玩海贸,等于是开了个挂,提前掌控了商品经济模式的利剑,可以比别人练更多的兵,造更多的辎重,装备更好的盔甲与兵器,养更多的战马。

  在反噬到来之前,又怎么可能会输呢。

  “节帅,大聪明求见。”

  门外响起了何昌期的声音。

  大聪明?

  方重勇一愣,这才想起来,原来是大钦茂那位“质子”啊。

  “进来吧。”

  方重勇喊了一句。

  很快,一个容貌英俊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方重勇端详他片刻,发现此人还真对得起原名的“英俊”二字。

  起码比他爹大钦茂强多了。

  想想也是,大钦茂毕竟曾经是国主的儿子,还是指定继承人。他的王妃无论如何也丑不起来,下一代起码在容貌上不会太丢人。

  “何事求见?”

  方重勇面色平静问道,慵懒的坐姿下,暗藏着不可直视的威严。

  大聪明顿时心中一颤,有些慌乱。他马上伏跪在地上说道:“奴送贞惠公主来给主上侍寝。”

  大聪明这语气,俨然是将自己当做是奴仆一样。

  方重勇一句话没说,轻轻摆了摆手。

  大聪明缓缓退出卧房,然后一个身穿白色襦裙,身材十分消瘦的年轻女孩走了进来,自顾自的坐到了床上,一言不发。

  方重勇看了她一眼,没理睬。他心中装着一大堆事情,完全没有这样那样的想法。

  河北叛军元气大伤,李宝臣的野心被勾起,很可能要兵发洛阳。

  河东的史思明,必定会退回河北,有可能在幽州搞事情。

  山南东道,淮南道,江南道,都有基哥的子嗣在担任节度使。虽然没有名将,没有强军,但是钱财是不缺的。

  他们会不会也趁乱而起?

  李琩杀了基哥,会不会被长安城内的宗室谋害?会不会有变生肘腋之事?

  吐蕃国内的变乱平息了么?赤水军的东进,会造成凉州防务的空虚,虽然墨离军和豆卢军都没有进关中,但他们也仅能退守沙州而已。

  还有蜀地,剑南节度使一直比较低调,蜀地的官吏到底是什么态度呢?

  方重勇用食指敲击着桌案,脑子里推演着事态可能的进展。他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随着基哥被李琩杀死,大唐的图腾已经被这污血所浸染,天下开始进入分崩离析的进程。

  这个过程或许会有反复,但大势不可逆转。

  他如果拥戴李璘上位,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再也无法回头了。

  方重勇左思右想,始终都无法感觉心安。

  “阿郎,这么晚了还不就寝么?”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床榻那边传来一个清脆而羞怯的女人声音。

  诶?这里还有个人啊!

  方重勇刚刚想事情想得入神,都忘记那个大贞惠已经在屋子里待了好久。这可怜的年轻女孩动也不敢动,说话也不敢说,就这么呆坐了许久。

  方重勇突然感觉这个女人很可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7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9/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