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801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然而,李白像是完全没注意到对方的表情一样,稳稳的坐在永王李璘身边,纹丝不动。

  看到这一幕,方重勇心中暗暗好笑。

  李白大概完全没意识到,今日这一场会谈,将会对李璘产生多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次谈判的结果,对于李璘而言,不亚于重新投胎一次!

  为了不让外人坏事,李璘甚至连亲信宦官高尚,都撂在齐州没带过来!

  就是怕那一位因私废公,破坏他跟方重勇之间的交易。

  而李白这人的身份,以及在王府内的受重视程度,再加上他平日里喝多了就喜欢吹牛的坏习惯,都不足以让他知道这其中的秘辛。

  简单说就是,李璘和方重勇之间的PY交易,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李白这个人身份地位及为人,还不配知道。

  “太白兄,我麾下幕僚刘晏,自幼便是神童,很仰慕你的诗文。他现在就在登州府衙公干,你能不能指导一下他的诗文?”

  方重勇微笑问道。

  李璘瞥了李白一眼,脸上有不满之色,只是没有发作。

  话都说这个份上了,李白只好站起身,对众人行了一礼,随后讪讪告退。

  李璘看了看方重勇身边的李筌,见这位是个生面孔。

  可方重勇又不肯介绍,他只好压下内心的疑惑,对方重勇说道:“方节帅的信,孤已经看过了。节帅说孤应该来登州当面详谈,所以孤就来了。”

  “有些话,书信中不便细说。

  本帅只是想问殿下一句,对长安那边发生的事情,对于李琩弑君之事,如何看待?”

  方重勇收敛起脸上的笑容,正色问道。

  如何看待?

  李璘跟韦子春二人对视一眼,心中暗暗庆幸。

  来之前,李璘便已经跟幕僚之间商议过了,也揣摩过方重勇可能会说什么。这个问题,当初李璘与韦子春就对答过,早已跟幕僚圈子里的人达成了共识。

  “杀父弑君,人神共愤。孤虽远在齐州,却无时不刻想着杀回长安,拨乱反正,将李琩这个乱臣贼子给碎尸万段!”

  李璘慷慨激昂说道,不住的捶打着桌案。当然了,父亲被杀的悲伤是没有的,问鼎九五之尊的机会,则让他兴奋不已。

  “李琩虽然弑父,但他现在仍然是天子。殿下有拨乱反正之心,固然让无数忠臣良将们宽心。

  只是,灰尘不扫,不会自己离开,殿下可有除残去暴之良策?

  又或者只有杀贼之心,却无回天之力?”

  方重勇漫不经心的问道,话说得非常慢,生怕永王李璘听不明白。

  李璘不动声色对一旁的韦子春使了个眼色,后者对方重勇叉手行礼,叹息说道:“李琩有强兵在侧,又有朝廷百官替他遮掩暴行。我等有杀贼之心,却无回天之力,让方节帅见笑了。”

  “是啊,天平军下辖兵马不过万,又无良将,维持三州之地已经非常不易。西进长安,实在是力有不逮呀。”

  李璘也是在一旁长吁短叹,跟韦子春二人一唱一和。

  其实那几个字已经在嘴边了,但这两人就是压着不说,等待方重勇开口。

  “唉,宣武镇再怎么说,也是听命于朝廷的藩镇。李琩虽然残暴不仁,但始终都占据大义,节帅与麾下将士也无法违抗其军令。

  节帅啊,宣武镇与天平镇毗邻,将来若是天子下令讨伐永王殿下,只怕银枪孝节军要为先锋。

  到时候您可要放殿下一马,不能做那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啊!”

  一旁看戏许久都没说话的李筌,忽然开口“劝说”方重勇道。

  “李司马所言甚是啊,到时候某必然下令网开一面,留出安全通道让永王殿下离开。”

  方重勇微微点头,跟李筌一唱一和。

  李璘有“僚机”,他也有呀!而且这个僚机同样很能说。

  “天子暴虐无道,节帅怎么可以助纣为虐?”

  韦子春质问道。

  “诶,话可不能这么说呀。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李琩再暴虐,他也是登基了的天子啊。

  连永王殿下都不肯为父报仇,不肯举起义旗拨乱反正,我等臣子又怎么能站出来呢?

  拿着朝廷的俸禄,多少也要为朝廷办点事,这才是忠君之道吧?”

  李筌不紧不慢的替方重勇解释道,语气平静而随和,却是让李璘和韦子春二人一拳砸在棉花上。

  李璘这才察觉,他有件很关键的事情没有做,那便是:发讨逆檄文。

  不发檄文,外人怎么知道你究竟是个什么态度?

  不发檄文,你爵位虽然是永王,但官职却是朝廷任命的天平军节度使呀!

  藩镇便是为了拱卫中枢而设,你心里怎么能想着造反呢?

  以忠君的角度来看,你应该无条件拥护李琩才对啊!

  如若不然,你现在就该发讨逆檄文,与朝廷割袍断义!

  现在李璘没有发檄文,无论他内心怎么想的,对外人怎么说的,都不能代表他秉持着讨伐朝廷的想法。

  连檄文都不发,你说个鸡儿说啊!

  李筌这番话可谓是一针见血,把方重勇不方便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现在转了一圈问题又回来了。

  李璘正是为了发檄文,才需要方重勇的鼎力支持,无论是精锐的银枪孝节军,还是宣武镇六州,都可以极大加强他的实力。

  然而,不发檄文,方重勇又表示不知道永王在此商议“大事”,究竟只是发发牢骚呢,又或者只是随便闹着玩呢?

  依旧不肯表态鼎力支持。

  这样就陷入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死循环。

  韦子春与李璘再次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事情果然朝着最不想看到的方向在发展。

  方重勇就是油盐不进,只要李璘不给承诺,他就一直打太极,不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这时候,谁求着谁,谁离不开谁,就变得举足轻重起来。

  方重勇的选择很多,而李璘的选择却很单一,除了宣武镇和银枪孝节军外,他真的没有太多选择。

  谁更弱势,一目了然。

  其实,哪怕方重勇再傻,他看到李璘带着幕僚来了登州,也明白谁更着急了。

  既然已经来了,那肯定是李璘更急。无论这场谈判李璘耍什么花招,都无法掩盖这一点。

  “方节帅,如今大唐正值生死存亡之秋,请你务必助孤一臂之力,拨乱反正,除残去暴,重现大唐荣光啊!

  得你之助,孤便立刻举起义旗,发檄文讨逆!”

  李璘俯下身,对着方重勇深深一拜。

  “使不得使不得,殿下快快请起。”

  方重勇连忙上前将李璘扶了起来。

  他握住这位皇子的双手说道:“弑父杀君,倒反天罡。李琩失德,不配为天子。某与银枪孝节军众将士,宣武镇治下百姓,皆愿意奉殿下为主,高举义旗,讨伐无道朝廷。”

  成了!

  李璘与韦子春绷着的脸立刻化开了,二人皆大喜过望!

  紧接着,方重勇又开口继续说道:

  “汴州富庶,四通八达,又是银枪孝节军的驻地。殿下不必回齐州了,明日便随下官前往汴州。登基大典,要开始筹备了,实在是耽误不得。”

  哈?

  李璘跟韦子春都吓了一跳,他们只是要举起义旗啊,这登基**又从何说起?

  “方节帅,发讨逆檄文是应有之意,只是,这登基大典是怎么回事呢?”

  韦子春疑惑问道。

  哪知道方重勇非常淡定的摆了摆手说道:

  “殿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

  追随殿下的人,也希望您是九五之尊,代天牧狩。这样从龙者才会越来越多。

  长安百官掩盖李琩暴行,助纣为虐,您又怎么能和他们妥协呢?

  您在汴州登基为帝,以此为根基徐徐图之,三年不成就五年,五年不成就十年。

  您安心,追随您的人受到封赏,他们也安心。

  如此进可以入主长安,退亦不失割据河南,岂不是两全其美?”

  无论是韦子春,还是李璘,都没想到方重勇居然把话说得这么直白,几乎是不加掩饰了。

  方重勇是生怕李璘驽钝听不懂话,直接连一块遮羞布都不要了,将诉求提了出来。

  你不登基**,跟着你混的这些人,他们的身份会不会很尴尬?

  不**,你能拿出多少钱来打赏他们?你又能出什么官职来封赏他们?你要以什么名义对掌控下的州县收税?

  如果你自己都只是一个亲王,只是担任天平军节度使的宗室近亲,那你又能给你的手下带来什么?

  你又有什么资格给他们封官?

  这可不是什么“拨乱反正”之类的口号可以糊弄过去的!

  哪怕是韦子春,此刻都不敢站出来反对方重勇的提议了。因为拒绝这个提议,就是背叛了永王麾下的幕僚群体。

  缓称王的话,只怕人心不服!

  “只要殿下同意,下官……不,微臣便要重建开封城,在汴州营建新都。开祭坛准备祭天仪式,拟定百官人选,并在此宣誓讨贼,发檄文昭告天下。

  殿下,您以为如何呢?

  这世间称呼为殿下的人太多,还是不如叫陛下顺耳。”

  方重勇直截了当的说道,也等于是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8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01/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