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803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方重勇这手看似简单,其实本质上却是倾销,而且是属于“预判了别人的预判”。

  为了搞钱,无论是长安朝廷,还是河北叛军,又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势力,一定会往死里收盐税。然后用这些盐税,募兵买粮,打造盔甲兵器。

  我得不得利无所谓,只要让你也得不到利,那就是我赢了。

  “厉害呀,我收不到盐税,别人也休想收到。

  节帅这一招太妙了。”

  车光倩抚掌大笑,已经完全理解了方重勇的意图!

  将盐送到汴州集中售卖,而且这里的盐,会比周边收了重税的盐便宜很多。

  那么,会不会有很多商人来这里贩盐?

  根据来回走不空路的原则,那些商贾来,肯定要带点别的什么东西来卖这才划算啊,比如说粮食。

  如果再加一个只有卖粮食,或者卖别的生活必需品,才能拿到“盐引”,才能用“盐引”买便宜盐的政令。

  那样的话,周边州县的刺史与县令们,看到自己州县收不到盐税,物资还拼命外流,会不会感觉欲仙欲死?

  他们自己吃的盐,都得去汴州买了。

  有便宜少税的汴州盐,这盐引,一定会被商贾们追捧,这是不是就可以当货币使用了?

  如此一来,经济是不是就被盘活了?

  “节帅之策大妙。”

  想明白后续影响极大的附带效果后,刘晏不由得对方重勇叉手行礼说道,语气诚恳。

  反其道而行之,实行超低盐税和盐引制度,这样就无形中让盐引有了“保值”的属性。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周边州县的盐价肯定贵!各方势力为了筹措军费,肯定会在盐税上做文章呀!

  低价盐策略,其实是用盐去置换周边州县的各类物资,还可以刷一个好名声,何乐不为呢?

  盐税是少了,但是其他的商业税会不会多起来呢?

  刘晏本身就是极具经济头脑的人物,一听方重勇这策略就明白了。这位方节帅是做好了长期发展的准备,不是打算在汴州捞一票就走的。

  能够制定优秀的经济政策,作为一个割据政权来说,它就比其他割据政权多长了一双翅膀。

  汴州是运河节点,亦是繁荣的商埠,只要天下局面稍稍安定一点,这里的区位优势很快就会发挥出来。

  “盐的事情是重中之重,待回汴州后,刘判官肯定要升任户部尚书,到时候盐政就拜托你了。

  低盐税是原则,不能破坏,我们不以这个敛财。至于其他的,刘判官看着办就是。

  登州的盐场,开得越大越好,不要愁销路!”

  方重勇面色平静说道,心中却是一声哀叹。

  以前他就设想过很多治国之策,只是那时候的大唐,没有实施的条件,众口难调,既得利益群体力量强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今控制一个割据政权,以前不方便实行的政策,此刻反倒是容易实行了。

  比起那虚无缥缈,以丝绸为锚定物的交子,随时可取的盐,无疑更实在些,放十年也不会坏。

  而低税盐的受欢迎,会让盐引也成为受欢迎的“代币”。

  如此一来,汴州便可以用盐引作为信用货币,适量加杠杆。这跟刘晏之前规划的政策,正好对接上了。

  封建社会发展到盛唐,已经进入瓶颈期。任何一点革新,都弥足珍贵。

  这一手方重勇谋划了很久,现在长剑出鞘,便要堵死各方用盐税敛财的路子,让他们连军饷都发不出来。

  “营建新都,扩军,屯田,都需要钱,很多钱。

  本帅有意改税法,废除租庸调,实行两税法。

  原则上,是按资产多寡收税,分夏秋两次。

  现在秋收已过,从明年开始实行,现在就周密部署,做好一切准备。

  到时候,一定会遭遇各州大户们反对。对于那些反对之人,要坚决予以镇压。

  刘判官,这件事也交给你统筹布局了。本帅会建一支专门负责收税的队伍,听你指挥。

  平日里招兵练兵有专人负责,你不必过问。”

  方重勇又抛出一个惊天动地的大计划。

  租庸调这玩意不太行了,谁都知道。更别说刘晏以前就是户部的,专门管钱,对于租庸调的名存实亡,看得很清楚。

  可是要如何改税法,基哥在时,朝中的意见就很驳杂。祖宗之法不可易的声音很大。

  其实是非对错大家都看得明白,只不过权贵们不会主动革自己的命。只要想明白这点,就知道为什么新税法一直颁布不出来了。

  刘晏微微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还有半年时间准备,到时候,搞不好就要地动山摇!

  但既然方重勇放弃了高盐税敛财,那么实行两税法就是必然之选了。

  “根据新税法,以后也别分什么主户客户了,一律按资产收税,在本地有土地就算本地人。

  重新统计田产,不配合的,直接将田产全部没收归公。”

  方重勇告诉了刘晏这个重要原则。

  听到这话,刘晏顿时明白,方重勇是个地地道道的“内行”,不是内行说不出这种话来。

  现在租庸调最大的问题,便是官府账册,与本地户籍几乎对不上了!

  该交税的人不交税,该免税的被重税逼得跑路,最后还是收不上税。

  确认现有情况,按资产收税,是一种对过往的妥协和对未来的纠正。

  非智者不可为。

  这样做的好处是:以后大家都别逃税,你家田多你就多交,你家田是怎么来的,我暂时不问。

  隐藏的坏处是:租庸调的“授田制”,被正式,实质性的取消了。也就是说,将来给无地流民分土地,已经不再常态化了。

  租庸调制度不合理归不合理,以前起码还套了层皮,它还是有“理论上”的授田。只是因为没有田了,所以无法实行而已。

  现在就不提这一茬了,也算是对过往错误的默许,既往不咎。

  或者说干脆点,就是不装了。

  刘晏面色沉重的点点头,方重勇能有这个觉悟,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换做其他披坚执锐的节帅们,他们想的是什么?

  怎么抢劫,怎么杀人,怎么玩女人,怎么打地盘。谁会去想税法怎么实施,谁会去想与民休息这种事情?

  “请节帅放心,新税法之事,下官一定会认真准备的。”

  刘晏对着方重勇深深一拜说道。

  “节帅放心,登州的盐场,一定可以建起来,大建特建。”

  车光倩也对方重勇抱拳行礼,心潮澎湃。

  “嗯,大军明日就开拔,你们都去歇着吧。

  这些事情,不是几天就能办完的。”

  方重勇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这才发觉天色已晚,整个人都累坏了。

  送走车光倩与刘晏后,他这才躺在软榻上,看着漆黑的房梁发呆。

  “终究,还是不得不对现实妥协啊。”

  方重勇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告示一则

  扣扣二群管理员还没凑齐,书友值高的可申请入群,向群主申请管理员。本群节度使已经提桶跑路,实行“牙兵民主制”,主打一个对本书作者的忠诚!

  PS:记得是私信群主“虎皮猫大人”,申请管理员。


第554章 扶我起来……

  长安,大明宫,紫宸殿正殿。李琩正在召集几个大臣商议大事,嗯,或者说是这几个大臣,将李琩强行留在大殿内也行。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外出游玩的好时节。然而秋日的凉爽与繁茂,似乎与大殿中的人无关。

  无论是闭目假寐的李琩,还是面色忧虑的几位大臣,没有谁的脸上带着笑容。

  有人满不在乎,有人忧心忡忡,他们之间,似乎天然就带着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诸位爱卿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

  李琩坐在龙椅上懒洋洋的说道,翘起二郎腿,毫无一个天子该有的仪态。

  当然了,在场几个大臣也都当做没看见这一幕。只要李琩不在政务上掣肘胡来,随便他在大明宫内做什么都行!

  自从大仇得报,李琩就想宣布退位,然后隐居华山。

  可是,长安城内的那些王公大臣们,又怎么可能让他隐退呢!

  杀父弑君以后还想跑?门都没有!

  如果李琩隐退了,那将来要是有人要清算基哥暴毙的这笔账,会算到谁头上?

  一个已经退位的天子,扛得住这么大一口黑锅么?既然扛不动,那肯定得李琩身边的臣子来扛啊!

  于是在中枢朝臣们近乎软禁一般的“劝说”下,李琩也只好勉为其难的留在大明宫之中,根本不能外出。

  但李琩也借此机会彻底摆烂了。

  宰相说什么就是什么,议政堂商量好什么事情,他直接下圣旨就行。从来都不问行不行,好不好,对不对。

  然而,在这样近乎于“无为”的状态下,长安城内的政务,居然运转得很顺畅!原本混乱的关中各州县,都陆陆续续在恢复正常。

  李琩这个天子在失去职能后,朝廷内外似乎……更精神了。没有出什么乱子,甚至不需要他站出来平息事态。

  林林总总的怪事,时常让李琩感觉无趣。大仇得报的他,如今剩下的便只有空虚。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提起他的兴趣,每日处理政务的心态,更像是在看戏。

  “陛下,如今天下纷乱,朝廷用度不够,需要改革税制。简单的说,就是要多弄些钱。

  微臣恳请改革盐税,行榷盐之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8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03/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