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815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崔乾佑的厉害他是知道的,方重勇最初学兵法便是找崔乾佑学的。

  “当初,崔某镇守潼关,结果李琩从武关道绕路,最后长安一众权贵的扶持下登基**。

  那时某麾下反叛,大势已去,只能离开潼关,独自向东而去。

  于是崔某便在汴州落脚,隐姓埋名厮混于渡口,静观时局。”

  崔乾佑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他其实很早就可以来找方重勇的,但是他却选择了静观其变。

  渡口的脚夫,很容易从南来北往的旅客那里打听到各种消息。

  “圣人被当今天子杀死,你岳父王忠嗣被逼自尽,你父亲心灰意冷隐退,皇甫惟明兵败身死……这一年以来,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让人无所适从。

  后来节帅又带兵出征河北,崔某想找你也是无门,只好在汴州等待。”

  崔乾佑给自己倒了一杯,心中满是惆怅。

  为什么世道会变成今天这样?

  崔乾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很清楚:目前局势还相当混沌,看不出未来谁会更胜一筹。

  更别提笑道最后了。

  自从潼关来汴州,崔乾佑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在一众脚夫中获得了绝对的威信,如今也算是其中的头面人物了,手下一帮听他号令的小弟,有点类似于方重勇前世的黑社会头目。

  今夜来这里,便是想跟方重勇聊一聊时局,以及自己将来的路要怎么走才好。说明白点,就是来看看现在的方重勇还值不值得投靠,以及自己在其麾下能干什么,对方又能开出什么条件来。

  换言之,如今崔乾佑也算是身无长物,根基全失。哪怕投靠方重勇,也得谈好条件,双方统一认识。

  当过一方主将,掌握用兵之法,崔乾佑又怎么可能从零开始,从小兵做起呢。

  这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纳头就拜。

  “崔将军,李琩虽然弑父杀君,但指望短期内再有人能攻破关中,恐怕很难实现。

  所以本帅以为,长安城内或有变生肘腋之患,但关中朝廷倒台,恐非一朝一夕之事。

  哪怕李琩不在了,也会有别的亲王被扶上台。

  朝廷老而不死,病而不倒的状态,只怕是难以避免了。”

  方重勇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慢悠悠的说道。

  “确实,李琩只顾私怨,不顾国家大义,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而且崔某就算回到长安,只怕也会被清算,哪里有立锥之地啊。”

  崔乾佑感慨叹息说到。

  很显然,方重勇是在帮他分析出路。只不过去长安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李琩是个不管事,也管不住事的天子。长安城内蝇营狗苟之辈,必定会如脱缰野马一般摄取各种利益。崔乾佑这个外人去了,谁能给他提供官位呢,想都别想了。

  就算崔乾佑想找个后台效忠,也找不到具体的,可靠的人。

  “河北贼军,先前皇甫惟明还算是一号人物。论迹不论心来看,他扶持李琬也算是尽了臣子义务。

  只是皇甫惟明一死,河北贼军群龙无首,各自为政。有冲动行事者如李宝臣之流,有暗中潜伏如史思明之流。

  这些人都是冢中枯骨而已,不出三五年,便要败亡。”

  方重勇摇摇头说到。

  听到这话,崔乾佑嗤笑道:“是啊,听闻那李宝臣入洛阳没多久,就纳妾五十房!好不快活呢。”

  宝臣大帅这么猛的吗?

  方重勇一愣,随即想起崔乾佑的消息渠道,都是来自民间,那就难怪了。

  道听途说的消息,都是严重走样的。每次传递,起码有两成以上的偏差。这以讹传讹的,鬼知道李宝臣到底纳妾多少房啊,指不定是韦坚这帮人给他泼脏水呢!

  不过话说回来,李宝臣行事荒唐被人诟病,这应该不是吹出来的。流言虽然荒唐,但一般都不是空穴来风。

  方重勇忽然想起自己十岁的时候,长安就有人造他的黄谣,说他在河西当刺史根本不老实,天天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结果大概是这个谣言太过于离谱,于是传了两天就没人信了。十岁孩子天天和女人在床上学外语打扑克,有这心情也得有对应的能力才行啊!

  方重勇感觉,李宝臣这家伙自从进入洛阳后就跳得很高……最后应该很难收场。

  “听闻朝廷在南方,任命了一批新的节度使,用以钳制那些蠢蠢欲动的藩王。

  不知道方节帅对此有没有什么看法呢?”

  崔乾佑忽然提了一件方重勇还不知道的事情。

  “有这件事么?”

  方重勇顿时心中一惊。

  “确实,有朝廷的使者悄悄过汴州,听闻还有人走武关道。这些节度使多半都是原本就在当地公干的刺史。”

  崔乾佑非常肯定的说到。

  江南、两淮等地,关中朝廷虽然是鞭长莫及。但他们也会想办法在那些地方形成一定平衡,让节度使们互相牵制,只要及时上供就行了。

  关中朝廷这一手,也算是自救求生,并不难理解。

  当然了,如果上供的货物,不能走运河应该怎么办呢?

  关中朝廷依旧是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从扬州出发走海路,然后顺着黄河逆流而上直接到长安。

  第二个,走荆襄,从武关道进长安。

  算是一条水路一条陆路。但无论走哪条路,哪怕是双管齐下,都无法替代运河的运输功能。

  更不要说第一条海路,沿途需要在登州补给换船,而登州现在已经被银枪效节军控制了。

  所以,无论是李宝臣也好,关中朝廷也好,一旦他们腾出手来,都会对汴州下手,而且是不计工本,不计伤亡的下死手!

  既然关中与河北的势力都不行,那么剩下的选择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方重勇轻咳一声说道:

  “本帅打算组建一支新军队,名字嘛,就叫税警团,平日里专门负责收税。

  定员在三千人,活动范围便是……本帅有多大地盘,就有多大范围。谁抗税的,税警团就上门强收。

  这支军队还在筹建之中,还缺一个主将,不知道崔将军愿不愿意屈就。

  崔将军可以自行招募挑选兵员。”

  方重勇终于将怎么安置崔乾佑的方案端了上来。

  “收税么……”

  崔乾佑点点头,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税警团名义上好听,但干的事情说白了就是抄家灭族,干脏活的,以后名声肯定是不太好的。

  但,这也是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银枪效节军内部已经整合完毕了,大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军官与士卒都是彼此熟悉配合默契。

  就算把崔乾佑安排进去,估计那些人也不太可能信任他。

  这样一来,还不如从头开始,从最初的招募人手开始。这样虽然过程很慢,但步子走得却很踏实。

  “贩夫走卒都可以招募么?”

  崔乾佑沉声问道。

  刚才方重勇话里话外,显然是有意让他出面自行招募一部分兵员。

  “可以,最好是在本地不拖家带口的。查税这种事情,与本地有牵扯不太好。”

  方重勇不动声色暗示道。

  很多事情确实是要做,但又不能明着做。出了事,要有人可以顶包。

  无论如何,招募流民都是必须的。

  所以这个“税警团”的初创人员,无须什么文化人,也无须什么“良家子”。等未来的税收格局稳定了之后,再来将其慢慢转型,慢慢替换掉原有的兵员。

  脚夫这个群体,很合适。

  崔乾佑微微点头,他已经明白了方重勇的意思。

  给一块牌子,自行募兵,负责干黑活,负责清理不肯交税的大户。

  这是眼下不错的选择。

  “刘晏负责税收的事情,你听他号令便是。不过他不会过问具体怎么执行,也不会过问兵员情况,更不会管理日常练兵募兵。

  一切由你全权负责,有什么问题,直接报给本帅便是。”

  方重勇面色平静说道,他相信自己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

  “请节帅放心,一个月内,某便会将军队构架搭建起来。三个月内,筛选完毕,齐装满员。”

  崔乾佑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

  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方重勇开出来的条件,其实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比呆在银枪效节军里面要强很多。

  那支军队虽然是天下数得上的精兵,但却跟他崔某人毫无关系,一点人脉也没有。

  而所谓的“税警团”哪怕现在一个人都没有,但却可以由自己手把手的招募。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知根知底的人。

  方重勇此举,让崔乾佑领衔募兵,其实未尝没有平衡银枪效节军的意思在里头。

  只能说这位节帅的权术手腕也真是高明得很。不动声色之间,便已经开始为将来布局了。

  “你明日来府衙,本帅给你介绍一下刘晏,让他给你拨款募兵所需的财帛。”

  方重勇将正反一对铜制的鱼符递给崔乾佑,上面光溜溜的什么也没写。

  “找人去刻字,一块给你,一块给刘晏。这件事就安排妥当了。”

  方重勇微笑说道。

  在登州的时候,海港附近各类工匠都很多。方重勇便找人定做了一批同款的无字铜鱼符,准备将来扩军之用。

  现在正好用上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8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5/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