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846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当然了,如果李怡还有从前的理智,就一定能猜出来:近期方重勇几乎每夜都要来这里跟她欢爱不止,其实不过是希望她能怀上一个孩子罢了。

  绝对不会饥渴到床上没有她这个美人,就睡不着的程度。

  女人的美色,再怎么出类拔萃,说到底也就那么回事了。反倒是身份与性格和子嗣,影响甚大。

  对于方重勇这样的政治动物来说,更是如此。

  封建时代女人的命运,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哪怕是唐代社会风气稍显开放,也是如此。

  有些无形的枷锁套在身上。

  比如中唐名臣李德裕的小妾徐盼,就是被自己的男人当做妻子一般在相处的。徐盼去世后,李德裕还亲手为她写墓志铭,铭文情真意切,而且葬入了李氏家族墓地。

  李德裕还把她的两个儿子安排好了官职和出路,堪比嫡子一样的关照。

  林林总总,可谓是将徐盼当成不是妻子的妻子了。

  然而饶是李德裕如此深情,跟徐盼如此恩爱。

  但徐盼无论如何,至始至终也都还是妾。哪怕去世之后,李德裕都无法在墓志内改变这个称谓!

  死后都无法给予名分,这就是规矩。

  唐代社会的规则就是这么严苛。

  李怡将来作为方重勇的妾室,无论她怎么努力都好,几乎是没有任何翻身的可能性。

  现在方重勇考虑的是,让李怡先怀上一个孩子,以后进家门会更容易一些。因为她的身份不比大贞慧,很难令王蕴秀接受,只能先斩后奏了。

  方重勇现在满脑子都是在规划未来的格局,包括自己的后宫格局。男女之间那些情情爱爱的东西,在他看来只是点缀而已。

  有的话更好,没有也无所谓。

  对于上位者来说,政治才是一切,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着政治服务的。

  政治就是心中的理想抱负。

  方重勇还不算是渣男,可是对于政治人物来说,谈爱情是奢侈的。

  他这个政治动物,是不配谈爱情的。

  想到这里,方重勇又有点心疼李怡了。

  “等这一战打完,就接你进家宅。其他的事情,我来办,你什么也不用操心的。”

  方重勇亲吻着李怡的嘴唇说道。

  爱情他给不了,但承诺可以给,安稳的生活可以给。

  “阿郎说什么妾身都相信的。”

  李怡闭着眼睛呢喃道,此刻她已经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

  “嗯,以后日子还长呢。”

  方重勇拍打着李怡的后背说道。随后是一阵沉寂,一直到方重勇以为对方都睡着了,李怡忽然小声说道:

  “阿郎,妾身这个月的月事没有来。你说会不会是……”

  怀上了?

  方重勇心中一惊,李怡此前是完璧之身。如果怀了,只可能是自己的。

  “真的?”

  他低声问道。

  “不确定,过几日看看医官再说吧。”

  李怡叹了口气说道。

  “我想给阿郎生一个儿子,不,生三个,一年生一个!”

  李怡用语气坚定的说道,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被刺激到了。


第580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按照方重勇的设想,民间的织布,应该一个村的妇女集中在一起劳作,互相传授纺织经验。

  在家里进行部分纺织后,村里应该有类似于“公社”的机构,那边有一些大型的纺织设备,比如说印染之类的。又或者是将蚕茧变成蚕丝的茧房。

  这些东西应该都是公用的。

  事实上,在河西的时候,这种既是军户结社,又是民间合作的乡间纺织机构很多。

  然而方重勇在汴州搞了这次纺织调研后发现,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汴州与河西那边差别太大了。

  纺织工坊的普及,居然把农村里面的基层纺织机构搞解体了!

  汴州这边因为漕运的关系,交通发达,于是也出现了一些大型的作坊,只不过是不在开封城而已。

  比如说某个巨型纺织作坊,居然有五百套纺织机!旗下有女工千余人,在里面负责织布。而这次就有工坊的女工被请来传授经验,但是她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每个人都只知道自己懂的那点知识,完全不成体系。

  大贞慧将打听到的情况,都汇总了一下,写成册子,将其交给了方重勇。

  这次“茶话会”,既是失败的,又是成功的。

  失败是说压根就没交流出什么经验来,成功则是方重勇调研清楚了,如今大唐的手工业社会化分工,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的预计。

  产品线、半成品以及技术保密等看起来新鲜的事物,都已经开始出现了,而且还不是个例。

  特别是半成品的出现,让方重勇很是吃惊。汴州发达的商品经济,居然已经能够把子工序变成单独的工坊,一个工坊里只完成一道子工序!

  其他行业不知道,但纺织行业,早已划分出了起码四五个子工序。从蚕茧到布匹,起码要经过四五个工坊才能完工,产业分工居然都初见雏形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方重勇不知道,但是他知道某种程度上说,一些交通发达的地方,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已经被彻底打破。

  至少是破了一个大洞!

  租庸调,本身就是将农村人口压制在土地上的国策。交税要交实物税,所以每一家必须要种田,必须要织布,必须要服劳役才行。

  人口束缚住了,商业自然就会受限制。

  而大唐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租庸调已经实质性解体,商品经济开始盛行起来了。

  这或许不是大唐中枢希望看到的,但趋势就是趋势,生产力的发展是不随某些人意志转移的。

  既然有更高的生产率,更多的破产农民,那么这些人自然会进入到工坊里面,成为不叫“工人”的工人。

  这个发现是很惊人的,尤其是当刘晏派人找到了那个有五百张纺织机的“大老板”之后,方重勇更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原本以为是江湖传说,没想到抓到活的了。

  “官爷,草民何大富,您找草民有什么事情呢?”

  面前这个白白胖胖,衣着朴素的商贾对方重勇点头哈腰询问道。

  这家伙把家里的佃户当织工用,跟她们签订契约,用工时抵扣田租交税,抵扣完后再发工资。

  该怎么说呢,一时间方重勇竟然感觉很合理!

  用少量的田,招募更多的佃户,等于是用地租换取劳动力。这样就巧妙的避开了租庸调硬性要求。

  “你利用朝廷的漏洞偷税漏税,该当何罪?”

  方重勇虎着脸问道。

  “偷税漏税?草民没有呀!”

  何大富眼珠一转,随即大喊冤枉。

  当然了,若是按大唐现行法令,他还真是个“良民”呢。以租庸调和地税的条例一板一眼的找,这家伙一文钱的税都没少交。

  不过这厮显然也知道自己的花巧是玩在什么地方。他这种属于是“产业资本”,并不是靠土地增值来捞钱的。

  因为收税不按资产比例收税,于是就奈何不得这样的人呀!

  这就是租庸调被时代淘汰的原因之一,自然会有人看出怎样合理合法的规避税赋。

  如果说那些地主豪强们,是仗着自己身上有几斤肉,强行与官府对抗,方重勇还可以用铁拳将其粉碎的话。

  那么何大富这种家中起码有五百张织布机的巨富,用常规办法就处置不了了。

  除非撕破脸。

  但撕破脸显然不是方重勇想要的,简单粗暴当然可以将这些大商贾收拾了,但是这样未免有点暴殄天物。

  方重勇想研究一下这些大商人是怎么兴起的,是怎么做生意的,是怎么偷税漏税的。

  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刘判官,这位交给你了,要好好招待他。”

  方重勇笑眯眯的,对身边正在看笑话的刘晏说道。

  对于这种家里有大型工坊的巨富,刘晏也很感兴趣,连忙命人将何大富带走了。

  等待这位巨富的,将是一个月后即将出台的新税法。

  里面的某些条款,会精准打击类似他这样的人。

  ……

  “妈诶,资本萌芽冒头,这真是倒反天罡了。”

  办完一堆杂事,方重勇一屁股坐在府衙书房的桌案前,将大贞慧送来的“会议记录”随手丢在桌案上,揉了揉酸胀的眉心。

  两个女人,分别送了方重勇一份“礼物”。

  经过医官初步诊断,李怡果然怀孕了。由于近期频繁的房事,会怀孕似乎也不算稀奇,只是不清楚是哪一天的事情。

  很有可能第一次亲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而大贞慧的这份会议记录,则改变了方重勇治理宣武镇各州的既定思路。

  没有完全脱离农耕关系的商人阶层,已经在经济生活中崭露头角。并且交通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农经济组织,已经实质性解体了。

  伴随着租庸调制度的实质性废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8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6/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