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874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二人算是“打了”个平手。

  只不过,既然李宝臣和方重勇都是赢家,那谁是输家呢?总不能说大家都赢,连一个输家都没有吧?

  何昌期脑中忽然冒出一个奇怪的问题。


第597章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终于安全了。”

  来到河阴县县城外,负责殿后的郝廷玉,回望已经结冰的黄河河面,忍不住一阵心虚。

  他自始至终没明白一件事,那便是:为什么他们一路经过李宝臣所管辖的河内地区,却没有遭遇到任何围追堵截。

  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好在来到河阴县,已经可以确保安全,后路无忧了。这些事情也不需要再去想了。

  “传令下去,在岸边立栅,留一千人预警。

  其他的人,在城外扎营,埋锅造饭。”

  郝廷玉随口对亲兵吩咐道,随即他依照李光弼的交代,独自来到了河阴县县城衙门大堂,就看到方重勇和他身边的一些幕僚,已经在此落座了。

  “郝将军不必紧张,斥候打探到,李宝臣派遣安守忠为主将的先锋军,西进陕州,跟武令珣汇合。他们会攻打潼关,在前面开路。

  这一战,已经没我们什么事了。”

  方重勇看着郝廷玉解释了一番。

  开弓没有回头箭,战役是需要准备的。李宝臣既然已经派兵前往潼关,这就意味着,他在洛阳地区必须保持守势,不可能在荥阳再开一个坑。

  “哦。”

  郝廷玉下意识的哦了一声,对方重勇抱拳行礼,然后在李光弼身边坐下了。

  一股难以形容的疲倦感袭来,从蒲州一路奔袭到此,由于劳累造成的身体酸痛,便如同平静池塘里,因石头掉进去泛起的淤泥一般,包裹着全身。

  那滋味不亚于跟老虎生死相搏后的劫后余生。

  如果现在让郝廷玉提着刀去防御城池,他不确定自己还能不能活着走下城墙。甚至大腿和小腿的酸痛,都让他感觉心虚。

  “朝廷的事情,你们也都知道了吧。

  既然长安中枢已经没救了,所以本帅意欲在汴州,扶持永王殿下登基**,以求拨乱反正。

  诸位以为如何?”

  方重勇环顾众人问道。

  其实这里只有三个人是所谓的“外人”,也就是不知道他谋划的人。

  从蒲州而来的李光弼与郝廷玉,从潼关而来的李嗣业。

  李嗣业手中无兵,郝廷玉是下属,都没有发言权。方重勇此刻真正询问的人,不过是李光弼罢了。

  “一切听方大帅安排便是,末将没有异议。”

  李光弼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

  但旁人不知道的是,在这里表态只是走个过场罢了。刚刚在县衙书房里密谈的时候,二人就已经谈妥了。

  方重勇又看向李嗣业说道:“本帅早前在沙州当过刺史,西域边陲之事,本帅是知道的。汴州会建立一个西域贸易商会,力求重新打通大唐到西域的商路,李将军可以放心。”

  听到这话,李嗣业才算松了口气,连忙对着方重勇抱拳行礼。

  他最怕的事情,便是中原与西域商路断绝。只要商路不断,其他的事情都好商量。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无论是河西走廊也好,西域诸城也罢,都是沙漠绿洲地形,以点串成路。

  没有与大唐之间的贸易,河西走廊或许还能凭着丰饶的产出而自保,但西域绝对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极短的时间内衰败下去。

  西域衰败了,李嗣业那些曾经的战友袍泽,自然没什么好日子过。

  方重勇说官方的商路不能断,有这个承诺,比什么都管用。

  “汝州、许州、豫州,这三州用来安置蒲州兵,新设淮西镇。

  李光弼为淮西节度使,郝廷玉为豫州刺史,雍希颢为许州刺史,李光进(李光弼之异母弟)为汝州刺史。

  本帅将向永王殿下保举此事,诸位不必担忧。”

  方重勇面色肃然说道。

  汝州、许州、豫州,与宣武军的辖区毗邻,都在西边。看似跟宣武镇一体,实则是防备东南的缓冲区,而且并未毗邻运河。经济上更加孤立一些。

  更为关键的是,这三州目前都不是方重勇所掌控的地区。节度使和刺史的任命颁布出来,李光弼就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夺取官职所管辖的辖区了。

  众将互相交头接耳,无论是银枪效节军中骨干,还是李光弼和他麾下之人,都对这样的安排感觉满意。

  老人不必分润自己的利益给新人,新人有机会自己开疆拓土,不觉得这样的安排是施舍,顾全了面子。

  这种安排很妥当。

  不打算分蛋糕,起码也得画个饼。

  要不然,一支客军来汴州,没有目标,不知道未来如何,迟早会出大事的!

  他们跟本地势力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有三个州安置这些人,让他们在那里落地生根,自然就不会有人去闹事了。

  “李嗣业为郑州刺史,你处于最前线,除了自行招募团结兵外,本帅会补一些精兵给你。”

  方重勇看向李嗣业说道。

  “得令!”

  李嗣业抱拳行礼,对此一点也不感觉意外。

  他是方重勇的老部下,当年扫荡西域的时候就在其麾下,对这位方节帅的作风很是了解。

  其老辣的政治手腕,令人印象深刻。

  方重勇一直秉持着“人尽其用”的思想,反过来说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他给你安排了工作,你就得为他好好做事。

  李嗣业就知道方重勇不会将他投闲置散的。

  “汜水到河阴县之间的土地,原本是属于都畿道的,现在划归郑州管辖。

  汜水重中之重,本帅已经在那附近建了一座大营。你不要拆掉,将其改建为营垒,派兵屯守即可。

  河阴县和汴河与黄河交汇的汴口,这两地万万不能有失。”

  方重勇叮嘱李嗣业道。

  他要保留通往长安的漕运。

  当然了,这不是对李宝臣妥协,而是给对方留一口气,免得宝臣大帅狗急跳墙。

  再说了,方重勇既然要西域的贸易,就不能不给李宝臣分一杯羹。只要李宝臣敢掐断西域商路,他就敢断关中的粮食!

  这是一个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事情。

  一轮又一轮的折腾,让大唐很多地方都是蠢蠢欲动。李宝臣拿下关中后,无论是哪一方,都需要休生养息,战争短期内已经打不起来了。

  或者说,各方压根就没有时间去互殴,他们各自扩充地盘都还来不及呢!

  比如说河北东南部,河南西部,比如关中各州县,目前都是处于脱离朝廷掌控,却又未被割据势力控制的状态。

  所以扩地才是要紧事!

  这些州县里面,不少地方的刺史,都是抱着“土皇帝”的心态,自行募兵,割据自守。他们是不会心甘情愿把地盘交出来的。

  只不过,掠地过程中虽然很难遇到硬茬,但是低烈度的攻城战,往往是免不掉的。

  大唐的分裂格局,自此以后要进入“大鱼吃小鱼”的阶段了。

  “诸位,永王殿下的登基大典,就在今年上元节。距离现在已经不剩下几日了。

  我们这便一同返回汴州,参加登基大典吧。”

  方重勇对在场众人吩咐道。

  听到这话,所有人心中都涌起一股怪异的错觉。

  这命令下得从容不迫稳妥有序的,原来你还不是皇帝啊!

  ……

  在人们印象里,潼关应该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连挑战心思都不该有的存在。

  但此刻走在潼关以东狭窄的黄坂巷中,韦兰却是感觉很荒谬。

  他们连个鬼影子都没见着,更别提潼关守军了。

  “安守忠之前已经派人来说过,潼关守军已经主动投降了。”

  似乎猜到了韦兰的想法,骑马走在他身边,与之并行的韦坚,长叹一声说道。

  “投降了?”

  韦兰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嗯,投降了。守将马璘带着一部分人,跟着颜真卿走了。至于去哪里,传言说是要去荆襄找颖王,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韦坚一脸惆怅的样子,他也是很疑惑:李宝臣这鬼人,不会真的天命加身吧?

  捡漏这种好事也能被他碰上,真是不可思议。

  “李怡本是一张好牌,可惜我们眼光不行,打废了。

  之前是李宝臣求着我们,想迎娶李怡过门,说此女价值连城以不为过。

  可如今李怡对于李宝臣来说,已经不比一个貌美的侍妾强多少了。

  时机错过,她便失去了价值,可惜了。”

  韦坚摇头叹息不止。

  李怡的优势不在于她多貌美,而在于身份。

  洛阳的宗室近亲少得可怜,李怡便是李宝臣加强自身正统性的最优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8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74/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